【精品原创】2019最新五年级下学期全真总复习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三)-8K直接打印
- 格式:docx
- 大小:24.27 KB
- 文档页数:3
方,他______能平稳地穿过,______速度非常快,______能作急转(zhuǎn zhuàn)弯。
4.(4)短文是围绕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5.(5)查字典。
“拥”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
“拥”的字义有:A持有;B抱;C聚到一块儿;D围着。
在以下句子中,“拥”字应选哪种义项?(填序号)①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______②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
______③张家界成了人类共同拥有和保护的宝贵财富。
______④在一群人的前呼后拥下,他走上了领奖台。
______9.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竖起来一剪。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材料二: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
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
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1.(1)阅读材料一,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三般:______。
②平生:______。
2.(2)阅读材料一,找出文中表示时间非常短促的词语:______;我知道这样的词还有______、______。
A .我们两个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同陌路。
B .放学后下起了大雨,我因为没有带伞而发愁。
小明把伞借给了我,真是雪中送炭啊。
C .小姑娘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D .双休日,妈妈答应我,只要我认真完成作业,剩下的时间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玩了。
6. 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______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______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______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______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______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______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7. 小明特别讨厌劳动,每次大扫除总是找各种理由逃避。
作为组长,你打算劝说他改掉这个缺点。
以下劝说的话中最得体的一句是()A .你太自私自利,净拖咱们组后退。
你再这样我就告诉老师了!B .你参加了大扫除,我就把游戏机借你玩。
C .劳动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来,我陪你一起干!D .你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儿了,该劳动劳动减减肥啦。
8. 按要求写句子1.(1)要想取得好成绩,难道能不下苦功夫?(改为双重否定句)2.(2)大城市里看到的大象,多半是一些会表演的动物演员。
(缩句)3.(3)大象会摇耳朵。
(扩句)4.(4)造句。
兴致勃勃:______漠不关心:______9.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
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怔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放伏枕)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照探伸)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1)选出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也能显现英雄本色,“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
”5.(5)爱是人生的动力。
阿炳用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______,他爱那______,他爱那______……海伦对生活无比热爱,尽管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的自传《______》家喻户晓,她那______的精神点燃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之光。
6.(6)花是自然界的精灵。
玉澜堂里的海棠开得真旺啊!从______开到______,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______;西湖六月的绿叶荷花真美啊!不由得让人吟诵起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____。
”三味书屋的蜡梅开得真早啊!让人想起______先生,他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我们也要学梅花,珍惜清晨,珍惜春天,做“______”。
7.(7)诗是文学殿堂里的明珠。
宋代诗人苏轼的“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疾雨急来时的变幻景色;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写出了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形有色。
7. 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成果。
未来社会将变得更加文明,更加美好。
未来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围绕“未来的”写一篇习作。
可以写未来的家乡、未来的学校、未来的食品、未来的电视、未来的房屋、未来的衣服,也可以写未来的“我”或别人……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使习作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
③不少于400字。
8. 按要求写句子1.(1)要想取得好成绩,难道能不下苦功夫?(改为双重否定句)2.(2)大城市里看到的大象,多半是一些会表演的动物演员。
(缩句)3.(3)大象会摇耳朵。
(扩句)4.(4)造句。
兴致勃勃:______漠不关心:______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归来饭饱黄昏后,______2.(2)怪生五雨都张伞,______3.(3)大儿锄豆______,中儿正织______。
——黄瓜生长______。
③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廉颇请罪______。
④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严监生为的是______。
7. 才华展示台:①请用3个词语来赞扬你喜欢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②写给最调皮的同学,用名言提醒他珍惜时间。
______③写给绘画很好的同学,用古人的话激励他。
______④写给你最好的朋友,用古诗表达彼此的真情。
______8. 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只有讲究卫生,大家的健康和疾病才有保障。
(修改病句)②老师对小红说:“ 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改为转述句)③巍巍群山盖满了白雪。
(改为比喻句)④离开祖国四百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缩写句子)⑤现在学习条件这么好,我们应好好学习。
(改为反问句)⑥你做出让步,事情不会像现在这么糟。
(用正确的关联词语改写句子)⑦别人都完成了,我非完成它不可。
(改为肯定句)⑧同学们,学过的课本中哪个人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9. 根据课外阅读知识填空。
1.(1)死去元知______,但悲不见______。
2.(2)逆水行舟——______3.(3)______不成线,______不成林。
4.(4)读书______,下笔______。
5.(5)耳听为虚,______。
6.(6)设计一条公益广告(关于保护环境的)______10. 阅读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这真是奇妙的、令人神往的仙境。
②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都笼罩起来了。
就在你面前的白云,像绸带飘舞着,缠绕在树丛间、田野里,这世界仿佛是在幻觉中。
③你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吧,有点儿清凉,有点儿湿润。
比城市里那时时带着怪味的空气怎样?你吸个饱吧,会感到轻松、兴奋、还有点醉意,好像你的胸膛也饱满起来了。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①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②他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
11. 给下列诗句断句。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读课文《大江保卫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的关头______的电杆______的沙包______的本色 ______的大决 ______战地撕咬14. 阅读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选段,回答问题。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
他把饲养员喊了来,问道:“总共还有几头牲口?”“连你的大黑骡子还有六头。
”老饲养员回答道。
“好,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彭德怀的话一出口就是命令。
“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饲养员着急了。
几个警卫员听说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彭德怀深请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老饲养员流者眼泪对彭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
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大家仍在请求。
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六头牲口集中到了一起。
老饲养员拍者大黑骡子的脖子又在轻轻絮语:“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彭德怀背过脸去。
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
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
六头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要间怒吼道。
无名花我的故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小村庄。
在故乡的小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里频频点头,好像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对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
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
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
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
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
朴实无华的无名花啊!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的花圃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卉争奇斗艳,只愿与茫茫的野草做伴。
它不要人们的照料,只要在泥土里、雨水中吸取一点点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并不太长的生命。
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们:它的花美化环境,它的叶、茎是牲畜的好饲料,当它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大地……无名花是坚强的。
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1.(1)文章第3,4自然段末尾都用了省略号,它们的作用都是()A .表示内容的省略B .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C .表示话没说完2.(2)短文第3自然段写无名花是______的,第4自然段写无名花是______的。
3.(3)找出描写无名花无私的语句和描写无名花坚强的语句。
4.(4)短文第2,3自然段分别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5.(5)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6.(6)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
7. 判断1.(1)“老师——,我来了!”他大声地喊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______。
7. 请根据“新鲜”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①没有变质:______。
②新奇;稀罕:______。
③清新的:______。
8. 按要求写句子1.(1)要想取得好成绩,难道能不下苦功夫?(改为双重否定句)2.(2)大城市里看到的大象,多半是一些会表演的动物演员。
(缩句)3.(3)大象会摇耳朵。
(扩句)4.(4)造句。
兴致勃勃:______漠不关心:______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1.(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亲人”是指______;“我们”是指______。
“亲爱的土地”在文中具体指______。
2.(2)从框中的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
3.(3)从“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这句话体会到______。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
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男人摔倒时,刀子扎在他的胸口。
男人全身都在颤,嘴唇乌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
”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
仿佛一切如常,小女孩尚不能注意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地留下一个吻。
现这位伟大作家的精神美,把刻画的重点放在巴尔扎克的脸部。
罗丹为了雕刻这座像,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原定一年半完成,结果整整地花去了七年的时间。
巴尔扎克的雕像诞生了。
只见他身披宽袖长袍,双手叠合在胸前,昂着一颗硕大的脑袋,额纹紧皱,两眼注视着前方,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思考,好像在构思一部新作,酝酿一个细节,述说一个生活的哲理……雕塑完工后,罗丹叫他的几个学生来欣赏。
几个学生一踏进工作室,立刻惊呆了。
一个学生说:“上帝啊,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出如此完美、如此生动的双手!”另一个学生说:“是啊,这双手简直像活的一样,无与伦比啊!”罗丹听着听着,眉头皱起来了。
突然,他顺手操起一把斧子,“咔嚓”砍掉了雕像的两只手。
看着学生惊讶的目光,罗丹解释说:“我要着重表现的是巴尔扎克的脸部,但是,你们一进门,就被这双手吸引住了,说明这双手比他的脸部更突出。
只有砍去这双手,才能突出巴尔扎克的脸部!”可惜,罗丹的想法和行为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大家纷纷指责他,法国作家协会也不要这座塑像了。
然而,罗丹却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他坚信,有一天,人们会认识这座塑像的价值的。
果然,罗丹逝世后,人们重新发现并认识了这座塑像,把它敬放到巴黎艺术馆。
每当后世的人们站在雕像前瞻仰着巴尔扎克的风采时,无不为罗丹的独具匠心由衷敬佩。
1.(1)本文说的是“没有双手的巴尔扎克像”,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写“断臂维纳斯”?2.(2)“耐人寻味”的意思是:______。
3.(3)罗丹接受塑造巴尔扎克像后,为什么伤透了脑筋?4.(4)罗丹为巴尔扎克塑造的像是怎样的?5.(5)罗丹为什么要把巴尔扎克像的双手砍去?6.(6)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并将它改为反问句。
7. 连线题。
红楼梦______ 吴承恩水浒传______ 刘义庆杨氏之子______ 施耐庵西游记______ 曹雪芹8. 我能根据提示填写名言、歇后语和诗句。
填空默写题。
1.(1)爸爸常常告诫我:“天行健,______。
C.《舟过安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展示了诗人乘舟过安仁时所见的情景。
D.剧本这种文学,主要是通过人物外貌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A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B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后来多用来称赞谦虚好学的人。
C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展示了诗人乘舟过安仁时所见的情景。
D .剧本这种文学,主要是通过人物外貌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老家的县城,有一位年轻美俊的清洁工,他每天早晨拉着垃圾车经过我家楼下时,都会晃动他手上的摇铃。
当我提着垃圾袋走向他时,他总是微笑着,在垃圾车旁优雅地做了个“请”的姿势,就像在说“欢迎光临”。
他总是打扮得很整洁,甚至是时髦,干干净净的,像是在做一件很体面、荣耀、骄傲的事。
有一次,我还看见他用扫帚对准了地上的一个烟蒂,摆出打高尔夫球的姿势,一杆把烟蒂挥入距离二,三步远的簸箕内,还顽皮地对我扮了个鬼脸……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正值青春年华,在省城一家宾馆里当迎宾先生,后来因为老父亲病重,使回家照顾病人,同时兼做了一名清洁工。
在与垃圾打交道中,他总能抱着一颗感激的心,因为有事做是最重要的。
被他优雅、自信、有礼的言行所感动,每次倒垃圾时,我都不忘说声“谢谢”。
对此,他很激动,他说他永远不会看轻自己,但仍然在乎别人的尊重与肯定。
他把“劳动”两个字演绎得尊贵无比。
一天见他一次,真是三生有幸。
因为,他不仅帮我们带走了生活垃圾,也净化了我们日渐蒙尘的内心。
1.(1)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2)写出同义词和反义词同义词:优雅——______ 时髦——______反义词:骄傲——______ 自信——______3.(3)说出下列句子属于人物的哪一种描写。
①他每天早晨拉着垃圾车经过我家楼下时,都会晃动他手上的摇铃。
______②他顽皮地对我扮了个鬼脸。
______③每次倒垃圾时,我都不忘说声“谢谢”。
______4.(4)“请”、“劳动”加了引号,这里引号有什么作用?5.(5)是什么使作者说“一天见他一次,真是三生有幸”?6.(6)“我们日渐蒙尘的内心”指社会上哪些不正确的看法?8. 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5.(5)爱是人生的动力。
阿炳用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______,他爱那______,他爱那______……海伦对生活无比热爱,尽管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的自传《______》家喻户晓,她那______的精神点燃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之光。
6.(6)花是自然界的精灵。
玉澜堂里的海棠开得真旺啊!从______开到______,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______;西湖六月的绿叶荷花真美啊!不由得让人吟诵起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____。
”三味书屋的蜡梅开得真早啊!让人想起______先生,他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我们也要学梅花,珍惜清晨,珍惜春天,做“______”。
7.(7)诗是文学殿堂里的明珠。
宋代诗人苏轼的“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疾雨急来时的变幻景色;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写出了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形有色。
7. 根据要求写句子。
1.(1)您给予我们这么多帮助,这份恩情我们不能忘怀。
(改为反问句)2.(2)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改为转述句)3.(3)院子里的那棵白杨树在主人的精心栽培下茁壮成长起来。
(缩句)4.(4)读了这本书,明白了许多道理。
(修改病句)8. 某小学为帮助贫困学生读书,在全校组织一次献爱心捐款活动。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公益广告。
9.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竖起来一剪。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丹经过反复的思考,决定不掩盖巴尔扎克身体的弱点,而着重表现这位伟大作家的精神美,把刻画的重点放在巴尔扎克的脸部。
罗丹为了雕刻这座像,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原定一年半完成,结果整整地花去了七年的时间。
巴尔扎克的雕像诞生了。
只见他身披宽袖长袍,双手叠合在胸前,昂着一颗硕大的脑袋,额纹紧皱,两眼注视着前方,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思考,好像在构思一部新作,酝酿一个细节,述说一个生活的哲理……雕塑完工后,罗丹叫他的几个学生来欣赏。
几个学生一踏进工作室,立刻惊呆了。
一个学生说:“上帝啊,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出如此完美、如此生动的双手!”另一个学生说:“是啊,这双手简直像活的一样,无与伦比啊!”罗丹听着听着,眉头皱起来了。
突然,他顺手操起一把斧子,“咔嚓”砍掉了雕像的两只手。
看着学生惊讶的目光,罗丹解释说:“我要着重表现的是巴尔扎克的脸部,但是,你们一进门,就被这双手吸引住了,说明这双手比他的脸部更突出。
只有砍去这双手,才能突出巴尔扎克的脸部!”
可惜,罗丹的想法和行为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大家纷纷指责他,法国作家协会也不要这座塑像了。
然而,罗丹却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他坚信,有一天,人们会认识这座塑像的价值的。
果然,罗丹逝世后,人们重新发现并认识了这座塑像,把它敬放到巴黎艺术馆。
每当后世的人们站在雕像前瞻仰着巴尔扎克的风采时,无不为罗丹的独具匠心由衷敬佩。
1.(1)本文说的是“没有双手的巴尔扎克像”,为什么文
章开头要写“断臂维纳斯”?
2.(2)“耐人寻味”的意思是:______。
3.(3)罗丹接受塑造巴尔扎克像后,为什么伤透了脑筋?
4.(4)罗丹为巴尔扎克塑造的像是怎样的?
5.(5)罗丹为什么要把巴尔扎克像的双手砍去?
6.(6)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并将它改为反
问句。
7. 根据要求写句子。
1.(1)您给予我们这么多帮助,这份恩情我们不能忘怀。
(改为反问句)
2.(2)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改
为转述句)
3.(3)院子里的那棵白杨树在主人的精心栽培下茁壮成长
起来。
(缩句)
4.(4)读了这本书,明白了许多道理。
(修改病句)
8. 按要求写句子
1.(1)红柳这种坚强高尚的品格象征着建设柴达木的先辈
们。
(改为反问句)
2.(2)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
(缩句)
3.(3)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不改变意思改写下面的句
子。
爷爷说他当年是民兵连长,打过无数次胜仗。
爷爷说:“______”
4.(4)爱美大概也肯定算是人的天性吧。
(修改病句)
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归来饭饱黄昏后,______
2.(2)怪生五雨都张伞,______
3.(3)大儿锄豆______,中儿正织______。
最喜小儿______,
溪头______。
这三首诗分别描写了作者对童年______,
表现了作者喜欢______。
2 / 3
4.(4)《再见了,亲人》一课中那么多朝鲜人民前来送行,
为什么只写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
10. 我能用“宽”字组词,并分别填入下面的句子。
①一个人要有______的胸怀,这样才能面对一切成功与失败。
②说是礼堂,不过是一间比较______的屋子。
③汽车行驶在______的大道上,我心情无比舒畅。
11. 题目:想起这件事我就______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难过、自豪、后悔、高兴……叙事清楚,语句通顺,字数在400左右。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
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怔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放伏枕)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照探伸)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1)选出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头(放伏枕)______在(照探伸)______了进来
2.(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叮嘱——______ 怔住——______
3.(3)我为什么怔住了?
4.(4)写出我看到的情景和我联想到的情景。
5.(5)文中作者用______渲染环境,抒发感想,用______
和______等词把阳光写得像人一样有感情了。
14. 读古诗《出塞》,文学常识填空
王昌龄(698— 756),字______,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______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______。
三、写作(30分)
15. 暑假马上就要来临了,赵冰打算报一个跆拳道班。
可是还没
等他开口,妈妈就通知他周一,周四补习英语,周二,周日要去作文班。
因此赵冰很苦恼,不知该如何向妈妈说出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如果你是赵冰,你会怎样和妈妈说呢?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