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的研究进展共3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60 MB
- 文档页数:20
人体衰老和抗衰老研究人体衰老是指人体各系统功能逐渐下降,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减弱,增加患病风险和死亡率的过程。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人口的增多,对人体衰老和抗衰老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衰老的机制和抗衰老的研究方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人体衰老的机制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在个体衰老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细胞内酶系统活性的低下、DNA修复能力的减弱等。
此外,环境因素也是影响衰老的重要因素,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自由基产生等。
自由基是引起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对细胞膜、蛋白质和DNA等分子结构的氧化损伤会导致细胞老化和功能减退。
抗衰老研究是通过阻止或延缓衰老过程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目前,抗衰老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抗衰老研究。
这种研究主要注重细胞内自由基清除系统的研究,探索细胞内保护分子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例如,目前已经发现了自由基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对细胞保护作用的重要性。
二、干细胞研究。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和修复多种细胞类型的潜力,因此被誉为“生命之源”。
研究人员主要探索干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希望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等手段实现衰老过程的逆转。
三、基因治疗研究。
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调节人体内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蛋白质的合成,以达到延缓衰老过程的目的。
四、生活方式的干预。
人们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改善衰老状态也是一种重要的抗衰老研究方向。
良好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足够的休息以及尽量减少对身体的损伤等,都可以延缓衰老过程。
总结起来,衰老和抗衰老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到分子、细胞、组织甚至整个机体的多个层面。
虽然目前对于衰老的关键机制还存在许多不明确之处,但科研人员正不断努力在抗衰老研究上取得进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突破,为人体的健康和长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抗衰老作用近十年国内外综述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抗衰老研究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抗衰老研究的发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抗衰老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引言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涉及多种生物学机制。
近年来,抗衰老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从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四个方面对抗衰老研究近十年来国内外的发展进行综述。
二、分子水平抗衰老研究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能够延长染色体端粒DNA,从而延缓细胞衰老。
研究发现,端粒酶活性降低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激活端粒酶活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通过药物、基因修饰等手段提高端粒酶活性,从而延长细胞寿命。
基因调控: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系列基因参与调控衰老过程,如衰老相关基因(SIRTuins)、核因子E(Nrf2)等。
研究者们通过研究这些基因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探索抗衰老治疗的新靶点。
三、细胞水平抗衰老研究干细胞: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近年来被认为是抗衰老研究的重要领域。
干细胞疗法通过移植健康的干细胞来替代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从而治疗衰老相关疾病。
抗氧化:氧化应激是导致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
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延缓细胞衰老。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多种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如绿茶多酚、白藜芦醇等。
四、器官水平抗衰老研究心血管:心血管疾病是衰老过程中的常见疾病。
研究发现,内皮功能紊乱、动脉硬化等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调节血管生成、改善内皮功能等途径来延缓心血管衰老。
神经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衰老密切相关。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神经营养因子、神经保护剂等具有抗衰老作用,可以延缓神经系统的衰老过程。
五、整体水平抗衰老研究寿命延长: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延长寿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姓名:李军专业:临床药学学号:15213218抗衰老药物研究进展【引言】随着二甲双胍在抗衰老研究中不断暂露头角,科学家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的成果。
今年7月,美国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科学家Nir Barzilai教授向FDA提交申请,希望开展临床试验研究二甲双胍抗衰老的效果。
12月1日,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现在已批准该项临床试验。
科学家认为,最好的抗衰老候选药物是二甲双胍。
它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服用它每天仅需花费10便士(约合15美分)。
这项名为“用二甲双胍对抗衰老”的临床试验计划于明年冬天在美国开始。
目前,来自多家机构的科学家正在筹集资金并招募3000名年龄在70岁到80岁之间、患有或今后有可能患有癌症、心脏病和痴呆症的老年人。
华盛顿大学Matt Kaeberlein认为Barzilai的研究计划是合理的。
虽然动物试验中发现,其他药物的抗衰老效应更强,但是二甲双胍长期的临床应用历史是重要的基础。
【摘要】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是指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变化的过程。
关于衰老机制的研究以寻找高效的抗衰老药物已成为当前衰老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在衰老及抗衰老药物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尤其2015年美国FDA已批准“用二甲双胍对抗衰老”的临床试验计划。
本综述简述了衰老研究及影响衰老的机制,并着重讨论了近年来一些潜在的抗衰老药物及其作用机理,最后展望了未来抗衰老药物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衰老;抗衰老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正文】衰老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系列全身性多方面的退行性变化的过程[1]。
衰老可以降低机体面对环境胁迫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从而增加机体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
衰老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痴呆等疾病密切相关。
机体衰老与组织再生性细胞减少、脏腑虚损、机体内自由基增加、机体中毒、饮食无节律等相关,是体内外许多因素(环境污染、精神紧张、遗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2]。
健康老龄化抗衰老的最新科学研究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人们对于健康老龄化和抗衰老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针对这一趋势,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寻找延缓衰老的方法和改善老年人健康的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探讨健康老龄化抗衰老的前沿方法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饮食与健康老龄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日常的饮食习惯与健康老龄化密切相关。
科学家们发现,采用一种富含植物性食物、全谷物和健康脂肪的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能够降低慢性炎症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以及减少患癌风险。
此外,一些特定的食物成分,如葡萄籽提取物和绿茶中的儿茶素,被证明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减缓衰老进程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二、运动与健康老龄化除了饮食,适度的运动也是健康老龄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究表明,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过程,并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根据一项针对近100,000名老年人的研究显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可以降低大约30%的死亡风险,并显著改善心血管健康和骨质疏松症状。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力量训练对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功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健康老龄化的策略中也不容忽视。
三、睡眠与健康老龄化充足的睡眠对于健康老龄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差与许多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以及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有关。
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晚7-9小时的睡眠时间,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防晒与健康老龄化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是导致老年人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皮肤衰老、皮肤癌等问题。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晒措施,如定期使用防晒霜、避免阳光直射等,对于保护皮肤健康、预防衰老至关重要。
五、心理健康与健康老龄化除了生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健康老龄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积极的心态和心理抵抗能力对于减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生物技术导论阅读报告探寻青春之泉生物衰老及抗衰老技术研究进展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化13-1班刘旺衢1330534106探寻青春之泉生物衰老及抗衰老技术研究进展刘旺衢(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化13-1班 130534106,10083)前言:衰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体的结构和机能逐渐老化、衰退的复杂生物学过程,伴随着分子、细胞和组织器官的损伤,是生物生命的必经之路。
当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衰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急切的渴望找寻到青春之泉,停住时光的脚步,让自己青春永驻。
使得衰老与抗衰老成为当今生物技术、医疗等领域的热点。
本文汇编了2014年以来的关于衰老与抗衰老研究的若干文献,其中有的从分子水平上深入的认识衰老原因,有的发现和衰老相关的基因、蛋白质从而控制衰老,有的实验了减缓衰老的新型药物。
一、衰老原因研究进展1.1衰老相关microRNAs的研究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22 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这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内源性单链小分子RNA,miRNAs 通过部分碱基对互补方式与靶基因结合,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表达。
miRNAs 广泛参与了真核细胞生物的增殖、分化、发育、代谢、凋亡及肿瘤发生等多种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miRNAs 对衰老过程的调控最先在秀丽线虫中被发现,通过调控线虫胰岛素信号通路和DNA 损伤修复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lin-4 对秀丽线虫的寿命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接下来,研究者又发现了许多在衰老过程中发生特异性差异表达的miRNAs,这些miRNAs在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对衰老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1】线虫衰老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的miRNAs有:lin-4 和let-7,miR-71、miR- 238、miR-246。
lin-4、miR-71、miR- 238、miR-246表达会延长线虫的寿命,其突变后,线虫的寿命显著缩短。
抗衰老中药的研究进展王洪侠,高微微(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00094)关键词:衰老机制;抗衰老;中药;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005··5304(2005)0··002—-03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在抗衰老抗氧化的研究中占有膜损害,提高脑细胞膜的Ca2+_ATPase活性,使脑细胞代谢正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现代人对于利用天然产物预防和治疗疾常。
徐氏等〔6〕发现,麦冬水煎剂能显著提高模型大鼠的红细病观念的更新,使中医药在抗衰老方面得到了更广泛的开发胞SOD活性、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A)及红细胞免疫功能,显和利用。
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
张氏等〔73报道,附子可显著增衰老的机制研究加老龄大鼠抗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代谢衰老是机体各种生化反应的综合表现,是体内外许多因产物的含量,提高组织膜中酶的活性,改善细胞膜脂的流动素(环境污染、精神紧张、遗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于衰性。
老的学说有很多种,氧化自由基学说为956年由Harman〔〕杨氏等〔8〕的研究表明,四物汤能够显著提高红细胞中提出,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学说之一。
该理论指出,机体内时刻SOD活性,降低血浆中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具有一定的抗产生着自由基,但同时又具有有效的自由基清除系统(如超氧衰老作用。
何氏等〔9〕曾报道,灵芪安神口服液4个剂量组均化物歧化酶等),使体内自由基维持在正常水平。
随着年龄的能明显降低老年大鼠血清中仰A含量,明显提高其血清、组增长,这种平衡逐渐被破坏,造成自由基的过剩。
过量自由基织中SOD活性,并可使老年大鼠组织中MDA含量减少。
毛氏可通过过氧化作用攻击细胞膜及核酸、蛋白质和酶类等生物等〔0对人参、鹿茸、熟地黄、菟丝子及丹参组方的中药方大分子,引起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剂的抗衰老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能促进小鼠的免疫调节功核酸及蛋白质分子交联,DNA基因突变或复制异常及生物酶能,提高小鼠的应激能力、耐疲劳能力及小鼠清除自由基和活力下降,最终导致细胞功能严重受损以至衰老、死亡。
临床医学中老年人抗衰老治疗的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临床医学领域,研究老年人抗衰老治疗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临床医学中老年人抗衰老治疗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抗衰老治疗的定义和目标抗衰老治疗旨在延缓或逆转老年人身体和认知功能的退化过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预期寿命。
抗衰老治疗的目标包括:延缓衰老过程、预防老年疾病的发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老年人的寿命。
二、抗衰老治疗的方法和手段1.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抗衰老药物有抗氧化剂、细胞增殖剂、免疫调节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等方式,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 营养与饮食干预:老年人在抗衰老治疗中,饮食的合理搭配和营养的补充非常重要。
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抗衰老非常重要。
3. 运动和康复治疗:适当的运动和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老年人的体能、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改善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减少身体功能的退化。
常见的运动和康复治疗方式包括徒手操、步行训练、平衡训练和肌力锻炼等。
4. 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老年人在抗衰老治疗中,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是很重要的一环。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于其身体健康和抗衰老具有重要的影响。
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可以减轻老年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临床实践中的抗衰老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抗衰老治疗通常通过综合干预的方式进行。
以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例,临床医生会针对老年人的具体情况,结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进行治疗。
同时,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也是重要的一环。
四、未来的展望和挑战尽管抗衰老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理功能差异较大,针对个体差异的个体化治疗还需进一步完善。
其次,抗衰老治疗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衰老机制及延缓衰老活性物质研究进展一、概述作为生命体不可避免的生物过程,一直以来都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物体的各项功能逐渐减退,形态结构发生改变,这种退行性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深入探究衰老的机制,寻找延缓衰老的活性物质,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衰老机制的认识逐渐深入。
关于衰老的机制有多种学说,如自由基损伤学说、端粒缩短学说、免疫失调学说等。
这些学说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衰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我们理解衰老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针对延缓衰老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科学家们通过筛选天然活性物质、合成新型药物等手段,寻找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化合物。
这些活性物质通过调节细胞代谢、增强抗氧化能力、改善免疫功能等途径,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
目前对于衰老机制及延缓衰老活性物质的研究仍面临许多挑战。
衰老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和环节的复杂过程,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的抗衰老药物或活性物质往往存在效果不稳定、副作用较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本文旨在综述衰老机制及延缓衰老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衰老机制及延缓衰老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有望为抗衰老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衰老的定义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衰老是一个复杂且不可避免的生物学过程,它涉及到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和生物体的逐渐退化。
从细胞层面来看,衰老表现为细胞分裂能力的减弱、细胞结构的改变以及细胞功能的丧失。
从组织器官层面来看,衰老则体现为器官功能的下降和结构的改变,如皮肤松弛、骨质流失等。
衰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力会逐渐下降,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感染疾病的侵袭。
衰老还会影响人体的代谢功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
抗衰老机制与药物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综述衰老的中医病机、现代医学病理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医基础理论对衰老机制的认识以脏腑为核心,其中肾在中医衰老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代医学有关衰老机制的代表性学说有自由基学说和线粒体DNA损伤学说,而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衰老机制的深入研究。
抗衰老药物有化学药物(抗氧化剂、抗衰老激素、营养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生化制剂、大脑功能促进药等)和中药(包括单味中药、复方制剂以及中药提取物),对其选用既要符合综合性、早期性和长期性原则,又要从个体的实际出发,因人制宜。
【关键词】衰老/中医病机;病理过程;抗衰老药;综述,指导性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衰老不可避免,但延缓衰老却是可能的。
古今中外,人们一直在寻找各种延年益寿的方法和抗衰老药物,以期能在遗传学上所界定的寿限内延迟衰老或提高生命质量[1]。
现将近10年来对衰老中西医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衰老机制的研究衰老是机体组织、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化[2],是机体各种生化反应的综合表现,是体内外许多因素(环境污染、精神紧张、遗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衰老机制的研究是现代老年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研究抗衰老药物的基础。
11衰老的中医病机中医对人体衰老或早衰的认识源远流长,内容极其丰富。
2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中医典籍《内经》就已经有了对人类衰老过程的记载。
《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
抗衰老药物研究进展抗衰老药物研究进展【摘要】通过探讨各类抗衰老药物及其主要机制和研究进展,阐明当前抗衰老研究和应用现状,为临床和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资料支持。
只有抗衰老机制完全被阐明后,才能有临床疗效理想的药物。
目前来看,中医药抗衰老是一个大有发展前景的方向。
【关键词】抗衰老;药物;进展随着我国日益进入老龄化社会,抗衰老药物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抗衰老药物是以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类药物。
其基本特点为具有整体多系统、多层次和多阶段的调整作用,以改善或调整物质和能量代谢为主要手段,并以延长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以及提高生命质量为指标。
由于衰老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就没有一种固定的衰老学说。
近代衰老学说中较为公认的有自由基学说、免疫功能下降学说和大脑衰老中心学说等,每种学说都对应一类抗衰老药物,下面就各类别抗衰老药物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1 抗氧化剂该类药物抗衰老的理论基础是1965年由Harman D提出的自由基理论,现已成为最重要的衰老学说之一。
该理论认为衰老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性质活泼、有极强氧化能力的自由基。
自由基对细胞大分子核酸、脂类和蛋白质造成的氧化损伤是衰老过程的直接原因。
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防止其对生物膜及细胞器的破坏,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但不能增加物种的最高寿限[1]。
分为非酶类抗氧化剂和酶类抗氧化剂。
1.1 维生素类研究发现,VitE、VitC、VitA及β-胡萝卜素均有抗自由基效应因而应用于抗衰老。
1.1.1 VitE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其本身极易被氧化,能捕捉体内脂质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类脂质自由基,发挥抗氧化作用,防止脂褐素形成;保护膜磷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稳定生物膜结构,维持膜正常功能。
此外,维生素E还能防止胆固醇沉积,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硬化等多种老年性疾病。
维生素E作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刺激物,具有推迟机体免疫系统衰退的作用,从而延长人的寿命。
抗衰老研究进展怎么样了?能延长健康寿命了吗?越来越多的“长寿药”从实验室走向了临床。
它们在动物实验时效果很好,而科学家们认为它们同样可以延长人类的健康寿命。
抗衰老研究要为人类谋福祉抗衰老研究曾被我们唾骂为江湖骗术,但现如今它却已是科学研究里的香饽饽。
这一大转变发生于何时呢?有人说,那是在1939年。
因为当时有项实验:通过限制啮齿动物的热量摄入而延长了它们的寿命。
也有人说,那是1961年。
伦纳德·海弗利克(Leonard Hayflick)发现:人类细胞分裂次数存在极限,极限之后,细胞会进入休眠老化状态。
但也许最具转折性的时间点是1993年。
当时科学家们发现:仅仅改变低等线虫的某个基因就能使其寿命延长60%。
与此同时,很多其他的发现开始陆续揭示了寿命和健康寿命(一个人健康无病的生命期长度)之间的奇妙联系。
研究发现许多在实验室中延长寿命的干预措施也能提高动物的健康寿命,使它们即使年老色衰,也可无病无灾。
老年科学(Geroscience)是一门渴望摸清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的交叉学科。
它的应运而生也不可思议地带来了衰老研究的范式转变。
衰老并非不可改变。
从衰老到疾病再到死亡,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一条直线,而实际上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线路。
现在的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抗衰老疗法正在走出实验室,进入诊所。
近期,作为《自然》杂志150周年纪念系列的一部分,几位最优秀的老年科学研究人士撰写了一本书,旨在指导目前的衰老研究。
书的内容涵盖了一些有前景的生物策略(包括那些很容易进入临床试验的策略),还详细介绍了一些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如衰老的生物标志物)。
不过,抗衰老研究可能会引来过度炒作,或是类似于“你想长生不老吗”那样不切实际的幻想。
长生不老是一个美梦,但非此类研究的目标。
那么衰老研究已获得哪些成果?它会在未来30年对我们的生命作怎样的安排?目标:延长“健康寿命”你可能听说过一种名为Senolytics的神奇药物,它可以杀死那些不再分裂增殖的有毒“僵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