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95.57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物流业作为北京市主导产业的实证分析北京物资学院贾婷玉、王璐婷、高旭目录一、引言 (2)二、数据来源——投入产出表 (3)三、主导产业的选择体系的建立 (3)(一)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二)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4)四、基本指标 (5)(一)反映市场需求的指标 (5)(二)反映产业关联度指标 (5)(三)反映竞争优势指标 (5)(四)反映产业规模的指标 (6)(五)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6)五、物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实证分析 (6)(一)市场需求实证分析 (6)(二)物流业的产业关联度实证分析 (8)(三)竞争优势实证分析 (16)(四)产业规模实证分析 (17)(五)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18)六、关于物流业作为北京市主导产业的综合评价研究 (19)(一)提取主成分及各主成分解释 (19)(二)计算各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 (21)七、文章总结及优缺点分析 (23)摘要:本文根据北京市目前的经济现状结合主导产业理论从物流产业的市场需求、产业关联度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物流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可行性。
物流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可行性分析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在产业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代表着该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或趋势的产业。
主导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扩散效应,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产业,并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推动未来经济持续发展。
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一定比重、技术先进、增长率高、关联度强,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获得较高和持续的发展速度。
关键词:主导产业;物流业;市场需求标准;产业关联标准;竞争优势标准;可持续发展标准;产业规模标准;因子分析一、引言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策略1、战略目标与发展思路战略目标经过5-10年的发展,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明显扩大、服务功能显著提升、高端服务体系完善,形成与新型工业化相促进,与首都功能相匹配,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全新格局。
具体内容为:产业共性技术和各产业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服务科技含量和企业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新兴业态发展初具规模;现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继续向高端发展,生产性服务企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形成一批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核心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跨国公司和京外优质企业进一步向北京集中,总部经济效应强劲,一批国际知名服务品牌开始涌现。
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北京市“世界城市”和“国家首都”的总体定位,贯彻执行“创新引领、支撑带动、聚集发展、开放促进”的发展思路,促进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又快又好发展。
-创新引领在微观层面强调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在宏观层面强调体制创新,改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获得新的发展突破。
-支撑带动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在技术进步、节能降耗、信息集成等关键环节的服务效应,着力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助推功能;坚持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与支柱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推动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
-聚集发展以高端产业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为载体,集成各方有效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企业规模效应,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服务品牌。
-开放促进立足京津冀,服务全中国,放眼全世界。
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中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为契机,促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面向全国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2、重点产业选择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域很宽、行业众多。
北京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必须立足首都的比较优势、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对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物流服务等行业的发展科学规划、区别对待。
巩固强化金融服务业金融产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四、环渤海经济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优劣势分析主导产业是指一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某阶段有若干产业部门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的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
这些产业一般应具有发展潜力与需求较高、劳动生产率上升或技术进步速度较快、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强、进出口能力大和资金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等特征,选择这样的主导产业并加快其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具有重大作用。
一、现状分析4.1.1环渤海区基本情况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
这个报告研究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山西和内蒙古共七个省市区在内。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工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北方重要的工业和制造业城市,如北京、津、青岛、大连、沈阳、鞍山等大城市基本都该区域内。
2003年,环渤海七省市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1660.3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将近8%。
环渤海经济区2007年的GDP值约占全国总量的24.6%,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力。
4.1.2环渤海区各省市主导产业概况(1)北京和天津具有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北京具有明显的科研实力优势。
主要表现在专业技术人员在人口中的比重较大、物质条件优越、科技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也较强等方面;另外,万人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等的人力投入以及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科技活动财力投入等都较大,科技论文、发明专利等科技资源的产出方而也占有优势;天津具有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体素质较强的优势。
随着近几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的快速发展,其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及效益等方面较北京和河北强。
河北是京津的发展腹地,随着京津产业结构的调整,河北将承接京津两市向外转移的产业。
(2)辽宁具有重工业优势辽宁是新中国的东北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柱产业为钢铁、石化、汽车、机电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6.22•【字号】京技管〔2020〕48号•【施行日期】2020.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他规定正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京技管〔2020〕48号各相关单位:现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0年6月22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国发〔2019〕11号)以及《关于加快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9〕22号)、《关于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行使部分行政权力和办理部分公共服务事项的决定》(京政发〔2019〕23号)等文件有关精神,加快推动开发区(亦庄新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以下简称“四大主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构筑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与宜业宜居产业新城,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实施四大主导产业“6688”计划,即达到“6千亿规模”、实现“6个一批”、实施“8大工程”、出台四项“8条政策”。
每年安排100亿元资金支持高精尖产业落地发展,到2022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科技服务中心”。
二、达到“6千亿规模”四大主导产业总产值规模达到6000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两大产业分别达到2000亿元,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两大产业分别达到1000亿元。
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发表时间:2020-11-12T08:27:57.500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10期作者:赵圆庆[导读] 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其经济发展备受全国甚至全世界瞩目,北京的经济发展历程多年来受到了众多学者和其它相关人士的关注和研究。
山西大学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其经济发展备受全国甚至全世界瞩目,北京的经济发展历程多年来受到了众多学者和其它相关人士的关注和研究。
在分析北京市的经济演变过程时,讨论与该城市经济发展变化联系紧密的产业结构演变是必不可缺的。
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演变可以清楚地得知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发展速度以及其发展程度。
1. 北京市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从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状况看,北京产业结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从北京市三次产业的比值作出分析: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市三次产业比值为5.2/71.1/23.7,而到2019年已经成为0.4/18.6/81.0,可以得知三次产业发展变化之大。
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即改革开放至今,分析得知第二产业逐渐被第三产业所超越失去产业结构的主导地位。
第三产业在九十年代中期超越第二产业并在此后二十余年中势头强劲,持续增长,并在2016年首次超过百分之八十。
从产业结比值来看,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北京产业体系中的主体,产业结构逐步发展到服务经济阶段。
首都北京经过41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迈上了新台阶、进入了新阶段。
换一种思路,从经济增速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在改革开放之后,又以2010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凭借首都优势,北京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到2010年获得高速发展,年均增速达到10.55%;第二阶段,在2011年前后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实现中高速发展,年均增速达到7.3%。
以下是具体分析。
第一阶段:2011年之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积累下,呈现典型的工业集聚、由工业发展带动城市化的态势。
产业板块分析报告提纲及模板孙晓新北京交通大学竞争类——其他产业板块分析报告一、市属国有经济基本情况(从产业板块角度陈述分析市属国有经济基本情况,注意要从客观现实角度落实。
)(一)简介市属其他产业板块载体企业。
(包括一级企业及下属主要企业。
其中下属主要企业的行业属性,以申万行业分类为基准)按照市国资委国有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产业板块划分要求,竞争类产业板块中,“其他”产业板块包括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隆达轻工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四家一级单位,以管理层级计,共有二级单位49家。
1、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一轻是由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出资,隶属于北京市国资委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2014年末合并口径资产总额107亿元,营业收入50.7亿元,利润4亿元。
北京一轻坚持以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打造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了“四个中国名牌”(大豪缝绣电控、星海钢琴、清华阳光太阳能热水器、欧珀莱系列化妆品),“四个中国驰名商标”(星海、红星、大豪、金鱼),“十个北京名牌”(红星、大豪、星海、龙徽、欧珀莱、义利、金鱼、博美、五星、清华阳光),“三个中华老字号”(红星、龙徽、义利),一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星二锅头酿制技艺)的名牌发展新格局。
北京一轻积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打造了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合资企业,先后与瑞典利乐公司合资组建了利乐包装(北京)有限公司,与日本资生堂株式会社合资组建了北京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与美国博士伦合资组建了北京博士伦眼睛护理产品有限公司,与百事可乐合资组建了北京百事可乐有限公司,与法国圣戈班合资组建了北京西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与韩国LG公司合资组建了北京乐金日化有限公司等。
自主品牌企业和合资企业成为一轻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
“十二五”期间,北京一轻大力实施“7+1+3”集团化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七个产业集团、一院、三中心,即:首都酒业集团、食品集团、大豪缝绣电控集团、玻璃集团、京纸集团、星海钢琴集团、日化集团,北京一轻研究院、北京一轻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北京一轻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中心)、北京一轻资本管理中心。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标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北京市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改变各个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而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和示范效应。
再次,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
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对于北京市而言,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开放合作。
只有合理规划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加快结构调整,才能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步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概述和介绍。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1.2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和分析。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进行针对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并阐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如何制定指导目标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是引言,旨在为读者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述。
在1.1 概述部分,将对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和现状进行简要介绍。
此外,还可以说明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和目标。
在1.2 文章结构部分,即本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组织和论证逻辑。
最后,在1.3 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阐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目标。
2023年北京市产业园区市场报告•产业园区市场概述•北京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分析•竞争态势与优势分析•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目录•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产业园区市场概述01产业园区是指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
定义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和功能定位,产业园区可分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2023年,北京市产业园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涵盖了众多行业领域,成为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产业园区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北京市产业园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
其中,政府在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企业和投资机构则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主要参与者北京市产业园区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园区之间在产业定位、政策支持、配套设施等方面展开竞争,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入驻。
同时,一些具有品牌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园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竞争格局主要参与者及竞争格局北京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02北京市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亦庄、中关村、顺义等区域,其中亦庄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中关村以科技创新产业为主,顺义则以临空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
产业园区区域分布北京市产业园区类型多样,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园区等,各类园区在产业定位、发展重点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差异。
产业园区类型划分北京市产业园区在空间规划上注重产业协同和集群发展,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北京市产业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交通设施建设01北京市产业园区交通设施日益完善,包括地铁、公交、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为园区内企业和员工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市政设施建设02北京市产业园区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绿化、环卫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
对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思考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目录1. 北京主导产业选择的背景错误!未指定书签。
2.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错误!未指定书签。
3. 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错误!未指定书签。
4. 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确定选择指标和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收集数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主导产业选择中的量化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主导产业的确定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对北京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思考摘要主导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特殊的地理环境、产业结构和经济条件决定了北京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选择主导产业,以部分贡献程度大的,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的产业来带动北京经济发展。
本文试图在全面的角度,根据收集的数据,立足于筱原两基准、区位商和市场占有率这三个指标,分析研究所搜集到的北京的有关产业的数据,从而筛选出适合北京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主导产业;区位商;收入弹性基准;区域经济对北京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思考1.北京主导产业选择的背景北京,中国第二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
2010年,北京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4113.60亿元人民币,居中国省级行政区第13名;人均GDP75943元人民币,居中国内地省级行政区第3名,次于上海、天津。
其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第三产业规模大陆第一。
如何用综合经济实力维持北京的金融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的地位,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的人文地理优势及其他资源,是北京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