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病句类试题复习纲要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19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考纲规定6类病句类型分类练习及答案一、以下的句子都存在问题,请按照自己的理解修改它们。
第一类:语序不当1.外地的住在这座大楼的同志,今天都来参加国庆庆典活动。
改:住在这座大楼的外地的同志2.小林在校园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吴点了一首歌。
改:小林为表谢意昨天在校园电视台又诚挚地为小吴点了一首歌。
3.白求恩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民是很熟悉的。
改:中国人对于白求恩这个名字4.其实几乎所有的高端品牌都存在这种困惑:一方面羡慕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一方面又顾忌中国制造呈现在外的价廉物劣的形象。
改:一方面羡慕中国制造的低廉成本5.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的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少,成本也较低。
改:中药不仅能与第二类:搭配不当1.这些花长得这么好的原因,是花农精心管理的结果。
改:“原因”与“结果”不能搭配。
去掉“的原因”。
2.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改:两面对一面。
去掉“能否”。
3.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最多5万元以上精神赔偿。
改:“最多”是上限,“以上”是下限,矛盾。
二者任意去掉一个。
4.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改:“解决”和“困境”不能搭配。
可改为“走出困境”。
5.他在劳动时虽然不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
改:“虽然”与“反而”关联词搭配不当,“虽然”改为“不但”。
第三类:成分残缺或赘余1.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提高了对环保的重要性的认识。
改:删掉“通过”或“使”,句子缺主语。
2.作家应当深入生活,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才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生活的目的。
改:才能达到真实深刻地反映生活的目的。
“目的”缺少谓语“达到”。
3.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改:“建立”缺少宾语,后加“的发放制度”。
4.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扣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一、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
例:在这次校运动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句中“我们班”是种概念,“代表队”是属概念,前者(定语)限制后者(中心语)。
画线句应改为“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2.定语、状语错位。
例: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句中“广泛”是修饰“议论”的,作定语,在句中却放在“引起”前充当谓语动词的状语,明显不合适,画线处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3.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例:王总把我们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大家能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就一定能把我们厂的经济效益搞上去!”句中“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有歧义。
是几个厂的经理呢,还是一一个厂里的几个经理?根据句意,“几个”应作“部广门经理”的定语,要把这个意思明确下来,应改为“厂里的几个部门经理”。
注意: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4.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
“联合”和“于今年五月底”都是作动词“举办”的状语,这两个状语应互换位置,改为“于今年五月底联合”。
注意:多项状语排列大致为: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范围或频率的;d.表情态或程序的;e.表对象。
5.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如果我们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或只看到长远目标,而看不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
“如果”要放在“我们”后面,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后面;当各分句是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前面。
6.分句位置不当。
全国高考语文病句题之指导总结一、考纲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二、考点释要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病句类型及解法:一、语序不当(1)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左边的应该可以修饰右边的。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①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一连串”应修饰“事情”)②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
(“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这也属于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第五节辨析并修改病句【知识梳理(辨析病句)】(一)病句类型:《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几项: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这几种类型的病句,逐一分析和归纳,可分为以下两方面:1、结构性病句。
结构性病句包括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这类病句之所以被认为是病句,主要是不符合一般的语法规则,不符合汉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
搭配不当:主谓、动宾、关联词、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
成分残缺:缺少必要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成分赘余:词语堆砌、词义重复、成分多余。
语序不当:多项定语、状语,虚词位置等安排不当。
结构混乱:主要包括句式杂糅、前后牵连、层次不清等。
2、语意性病句。
语意性病句指句子的意思表达不确定、不明白,通常称为“有歧意”,主要指“表意不明”,有时语序不当也会表意不确定、不明白。
表意不明:包括引起费解、歧义两个方面。
不合逻辑:包括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果、主客倒置。
(二)解题技巧:1、凭借语感。
平时对语言敏感并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者,对有些病句可以直接凭语感作判断。
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放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一句,一读就会发现“防止……不再发生”是不合逻辑的。
2、紧缩语句。
这种方法就是对句子作结构分析,提取主干,寻找是否残缺或赘余;再分析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寻找是否搭配恰当等等。
如“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一句,其主干是“文件作了规定和说明”,可见没有残缺和赘余,也无搭配不当。
再看修饰、限制成分。
“对……问题”这一作状语的介宾短语没有毛病。
“从理论上和政策上”这一状语,孤立地看也没有语病。
但是,一旦把它与“详细”和“深刻”联系起来看,就发现前后不照应,搭配不当,应该把“理论”和“政策”互换位置,使前后照应,搭配恰当。
高考语文病句知识点归纳高考语文是每一位高中学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语文成绩对于考生的录取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语文考试中,语法错误是很多学生容易犯的问题之一。
病句是指在语法结构、表达方式方面存在错误的句子。
下面将对高考语文病句的一些常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首先,一个常见的病句错误是主谓不一致。
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时态等方面不一致。
例如:“他们的决定对我来说都是重要的”中,“他们”的复数形式与“对我来说都是重要的”的复数形式不一致,应改为“他们的决定对我来说都是重要的”。
其次,另一个常见的病句错误是虚词的误用。
虚词是指没有实际含义,只起连接、修饰等作用的词语。
常见的虚词有“了”、“的”和“地”等。
例如:“我去了一趟北京”中,“了”在这里应该去掉,因为动词“去”本身已经表达了过去的意思。
类似地,对于其他人称和时间,也应注意虚词的正确使用。
此外,还有一类常见的病句错误是句子成分的漏误或重复。
这主要是指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或者某些成分重复使用,导致表达不准确或句子结构混乱。
例如:“我买了一本书看”中,“看”这个动词后面的宾语缺少了宾语补足语,“我看了一本书”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此外,有时候句子中某些成分被重复使用,也会使句子变得不流畅。
例如,“她喜欢喝喜欢喝咖啡”中,“喜欢喝”这个成分重复使用了,应该改为“她喜欢喝咖啡”。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病句错误,如主语和谓语的错误搭配、代词的误用、语序的错误等等,这些错误可能更加复杂和细微。
因此,对于这一类错误的避免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多加注意,尽量通过做题、背诵范文等方式加强相关的语法知识的积累。
另外,平时多读一些好文章,了解一些经典的表达方式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减少病句的出现。
总之,高考语文中的病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但只要平时多加注意,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够避免病句的出现,提高语文成绩。
通过对高考语文病句常见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考试。
高考语文病句详细知识点高考作文是考生最为重要的一项考试内容,语文病句在高考作文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语文病句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作文的质量和得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语文病句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
1.主谓一致的错误主谓一致是语文中最基本的语法知识点之一,高考作文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主谓一致主要指的是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时态上保持一致。
例如,“我们仍然喜欢着音乐。
”中,“我们”与“喜欢”在人称上保持一致,但在时态上却出现了错误,正确的表达应为“我们仍然喜欢音乐。
”2.主谓语序颠倒的错误主谓语序颠倒的错误是高考作文中常见的句法错误之一。
语序颠倒指的是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
例如,“走在大街上的他。
”中,“走在大街上”应为谓语,而“他”应为主语,正确的表达应为“他走在大街上。
”3.形容词、副词使用错误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错误是高考作文中常见的词法错误之一。
一般来说,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例如,“我感到好不开心。
”中,“好不开心”是一种错误的形容词使用方式,正确的表达应为“我感到非常不开心。
”4.动词的时态错误动词的时态错误是高考作文中常见的语法错误之一。
时态是指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
高考作文要求使用恰当的时态以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
例如,“昨天我决定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中,“昨天”表明动作已经发生过,所以“决定”应为过去时,正确的表达应为“昨天我决定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5.语句重复和累赘语句重复和累赘是高考作文中常见的表达错误之一。
语句重复指的是在同一个句子或段落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或表达方式,给人一种重复的感觉。
累赘指的是在表达时使用了多余的词语或句子,使句子显得冗长而累赘。
例如,“这个问题非常非常的重要。
”中,“非常非常的”是多余的修饰词语,句子中的重复和累赘都应该避免。
以上是高考语文作文中常见的语言病句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考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避免这些错误,提高作文的质量和得分。
高考语文病句类试题复习纲要高考语文病句类试题复习纲要《给家长的一封信》里有这样一个句子:“经过学校的深思熟虑和精心准备,决定召开这次家长会”。
这个句子从语法的角度讲是一个病句,同学们都可以找到病因——缺主语。
这个句子,要我们修改的话,我相信大家都会。
可是要我们使用的话,我们又难免会说出类似的病句。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是说了病句而不自知。
从今天开始,我们还是要对病句的六个类型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全面系统的掌握病句。
病句是指由于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使用不当或不合事理造成表意不清的语句。
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一、语序不当【高考经典试题分析】1、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94全国卷)2、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2004湖南卷)3、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95上海)解析:“理论上”——“说明”“政策上”——“规定”(照应不当)“没有”移到“把”前面“讨论”与“发现”有时间先后区别4、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互相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
(04北京)解析:“交融”和“碰撞”有先后之分(语序不当)还有一处语病,看看在哪里?“发扬”与“传统节日文化”(搭配不当)一、语序不当的几种主要类别1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3 、定语与中心语语序不当4、定语与状语语序不当5 、并列词语语序不当6 、分句或词语间次序不当7 、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8 、介词短语位置不当(一)、多项定语语序不当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应改为: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女(名词)教练。
一般顺序: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多层定语的排列还遵循以下的规律:1、表颜色和质地的定语连用时的顺序一般应该是:表颜色的词语放在表质地的词语前边.例如:只能说“蓝色的呢子大衣”或“蓝色呢子大衣”,不能说“呢子的蓝色大衣”或“呢子蓝色大衣”。
2、不带“的”的动词定语紧靠中心语,带“的”的动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可以插入数量定语。
例如:我收到的两封从北京寄来的感谢信3、结构复杂的定语一般放在结构简单的定语之前。
刚从国外进口的教学用的数码录音设备”,一般不能说成“教学用的刚从国外进口的数码录音设备。
例如:中文系那位新分配来的戴眼镜的女老师。
他姐姐那件去年买的蓝呢子大衣。
门口那几个穿黑色西装的学生。
错误举例:1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分析:句中主语中心词“妇女、老人和孩子”的前面有两个修饰语,“许多”表数量,相当于例句中的“一位”,“附近”是地点,相当于例句中的“国家队的”,对照例句,可见这两者的位置应对调过来,成为“附近的许多妇女、老人和孩子”才通顺,从而判定原句语序不当。
2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分析:句中宾语中心词“方法”的前面有一个长定语,“有效的”是一个形容词,相当于例句中的“优秀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是两个动词性短语,相当于例句中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对照例句,可见位置不对,应为“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有效的”方法。
例题: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二)、多项状语语序不当例题: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表时间)在阅览室里(表处所)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多项状语语序: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表时间的名词或短语表处所的名词或短语表语气、程度、范围的副词表情态的动词或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例如:昨天就对你在教室里清楚地讲过。
(昨天)(在教室里)(就)(清楚地)(对你)讲过。
例如:许多老师都同他热情地昨天在休息室里交谈.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错误举例:1、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床上。
分析:句中谓语中心词“睡”的前面有三个修饰语,“甜蜜地”表情态,相当于例句中的“热情地”,“都”表范围,应放在数量词“一个一个”的后面,从而判断出原句是病句。
2、李老师呼哧呼哧累得直喘粗气。
运用:句中“呼哧呼哧”是为了修饰“直喘粗气”的样子,而不是修饰“累得”,根据“修饰语放在谁的前面就修饰谁”的原则,不要弄错了修饰对象,应放在“直喘粗气”的前面。
(三)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方法:根据句子的谓语去寻找它的搭配对象,然后确定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
例1:他突然想到阁楼上有条模型船,便根据描绘中的影片,亲手把它装饰成“泰坦尼克”号。
例2:在阶级社会里,为了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教育的上层建筑也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
例3:没有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没有好文化的与时俱进,没有正确对待历史和现实关系的观念方法,都会影响年轻人的文化观。
与时俱进的好文化(四)定语和状语的位置颠倒例丰富的实践,使他广阔地接触了社会生活。
例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的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例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充分作用。
例花木兰在困难面前格外显得坚强。
(五)并列词语语序不当并列短语。
在病句题中,并列短语的出现,几乎就意味着病句的出现。
名词性的并列短语,短语中有重复、交叉、从属现象。
如:我们的报刊、、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动词性的并列短语,并列短语中语序混乱。
如: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短语中的几个并列成分因性质、词性等不同而不能并列。
如:传统画竹采用直幅,因为这样能较好地体现篁竹的挺拔、气势与高洁。
*绿化造林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解决控制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句中有两组以上并列短语,彼此间不对应。
如:*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以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圈象征着纯洁、坚韧和高贵,表达了人民对英雄们的永久怀念和敬仰。
*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并列的几个部分与所搭配的词不全搭配。
这种情况,在此类语病中占较大比重。
如:*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这伙制造伪劣产品的人挑动,设置重重障碍,围攻、阻止工商管理人员正常执行公务。
*济南市公交系统广泛开展向李素丽学习的活动,大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使服务质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该并列不并列。
如:*二建公司职工小王,因工作缺乏责任心,致使正在承建中的一堵围墙倒塌,为了教育全体职工,公司领导决定给小王停发一年奖金的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停发一年奖金、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的处分。
(六)分句词语间次序不当要注意分句、词语之间的逻辑顺序和程度的强弱。
你这样做违反了操作程序,是危险的,是错误的。
我们要掌握和了解诗歌评论的写作要求。
1、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2、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思考、判断、探索、寻找3、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很多人膜拜、崇敬、羡慕明星。
[羡慕、崇敬、膜拜(程度有弱到强)](七) 主语和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面;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面。
1、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损失。
如果他2、不但他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究。
不仅我不认识他,我奶奶也不认识他。
我不仅认识他, 还认识他弟弟。
我不但参加了那次集会,还发表了演讲。
不但我参加了那次集会,他也参加了。
我因为身体不适,所以没有参加那次会议。
因为我不去,所以他也没有参加那次会议。
(八)、介词短语位置不当例1、六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导。
例2、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注意:“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否定形式都是把否定词放在“把”或“被”的前面。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1.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04广东卷)语序不当。
应将“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与“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调换位置。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干成分: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枝叶成分: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呼应成分: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并列词语之间不能完全对应搭配不当的几种类别主谓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并列词语之间不能完全对应(一)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陈述对象不明确造成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1 .今年,这个地方的水稻生产,由于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一般长势良好。
2.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芬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解析:“歌声……焕发……芬香”陈述对象不明确造成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生产量不能供应,供应的应是无公害蔬菜,另外,首句说了前提,后面没有与之相应的结果句(二)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方法:这一类句子的错误要特别注意判断词“是”、“就是”等一类的词。
1、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2 、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3、世界是一个不停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落伍。
4、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三)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1我国如果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造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