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优质部编】2019年秋新人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答案(全新)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新课标)1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 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 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9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2019年秋期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
板书: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板书:找齐读课题:第33课小蝌蚪找妈妈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
如——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
(阐述自己的特征)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4、指导写“披”字5、采用分角色朗读、帯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教科书集中编排了1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科书安排了7个单元的课文,共选编25篇课文进行学习。
第一单元,围绕着“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
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
《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
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课文《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文中的曹冲有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优秀品质,我们也应该向曹冲学习,做个遇事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的好孩子。
《红马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启用的一篇全新的课文,文中的美术老师不但画画得好,还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有个性地画画。
《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
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
《妈妈睡了》这是一篇全新的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关爱,同时更能提现出小作者对妈妈的爱。
第四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古诗两首》中《登鹳雀楼》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第六单元围绕“人物”这个主题,《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神话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吸取鲧的教训,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带领人们治服了洪水的故事,表现了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朱德的扁担》讲述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赞扬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教科书集中编排了1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科书安排了7个单元的课文,共选编25篇课文进行学习。
第一单元,围绕着“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
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
《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
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课文《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文中的曹冲有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优秀品质,我们也应该向曹冲学习,做个遇事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的好孩子。
《红马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启用的一篇全新的课文,文中的美术老师不但画画得好,还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有个性地画画。
《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
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
《妈妈睡了》这是一篇全新的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关爱,同时更能提现出小作者对妈妈的爱。
第四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古诗两首》中《登鹳雀楼》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第六单元围绕“人物”这个主题,《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神话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吸取鲧的教训,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带领人们治服了洪水的故事,表现了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朱德的扁担》讲述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赞扬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课内阅读专项答案
一、1.解析:数一数就知道。
答案:两
2. (1)解析:文中最终出现的就是小蝌蚪的妈妈。
答案:A
(2)解析: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到小蝌蚪的精神。
答案:C
(3)解析:从文中找一找,小蝌蚪的妈妈是怎样叫的就知道了。
答案:A
(4)解析:从文中找到那句话,就知道答案。
答案:B
3.解析:读全文,按照课文中的顺序找一找就知道答案了。
答案:鸭子大鱼乌龟大白鹅
4.解析:读全文找一找他们每天做什么事就知道了答案了。
答案:他们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二、二、1. 解析:数数就知道了。
答案:五,4句话
2. 解析:根据所学的生字和词语来选。
答案:汽升候飘
3. 解析:仔细读第一、二自然段,理解写了什么内容,再找一找。
答案:汽,云,雨,雹子,雪
4. 解析:根据你的理解和课文内容,选一选合适的动词来填。
答案:落,打,飘
5. 解析:理解词语的大意,再到文中找反义词。
答案:温和坏事
6. 解析:读一读这句话,根据你的理解,在不同的地方应该有什么样的活动,仔细想想。
答案:②①⑥③⑤④
7. 解析:读一读,找出中心句子。
答案: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三、1. 解析:根据字义理解。
答案:A
2. 解析:根据这句话理解“得”的字义。
答案:B
3.解析:要把字的读音读准。
答案:(1)B(2)A
4. 解析:数一数就知道。
答案:A
5. 解析:读读诗的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答案:蒲公英靠(风)来传播种子
苍耳靠(动物的皮毛)来传播种子
豌豆靠(太阳)来传播种子
四、1. 解析:根据词语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解释选项。
答案:(1)(2)
2. 解析:读文就能找到写了什么石头。
答案:“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3. (1)“”!(2)!
4.解析:读一读原句子,根据你的理解再写一句话。
答案:每当夜幕降临,城里的灯光就陆续地亮起来。
5. 解析:
答案:举例:1.在一座春暖花开的山峰上,有一座平台。
平台的中央有一块长长的石头,像一位长着长发的仙女。
长长的石头前面横卧着一块石头,像一架钢琴。
仙女弹着优美的曲子。
这就是著名的仙女弹琴。
2.在西海排云亭前左高峰,有巧石如人状,前面紧挨着有石如琴。
石人酷似仙女,石琴宛若平放的凤凰琴,状为仙女坐在琴旁,身体微俯,正在聚精会神地抚弄着琴弦,故名“仙女弹琴”,俗称“仙女打琴”。
五、1. 解析:根据词语的意思,选近义词。
答案:清晰顿时宁静
2. 解析:读能句子,理解句子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答案:(1)不但……而且……;(2)无论……都……;
3.解析:读文,根据你了解的比喻句子知识,找一找文中的比喻句。
答案: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xiū)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
蒙蒙细雨的时候,它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méng lóng),充满了神秘感。
4. 解析:根据比喻句仿写比喻句。
答案:满天的星斗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分外迷人。
5. 解析:在文中找出表示不同时间的词语。
答案:早晨黎明日落细雨
6. 解析:读能全文,理解全文写的是什么,再总结。
答案: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
六、1.解析:数一数就知道。
答案: 4
2. 解析:从文中找出写葡萄颜色的词语。
答案: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
3. 解析:理解“准”字的不同意思再选。
答案:(1)③;(2)①;(3)②
4. 解析:根据文中的句子来仿写一句话。
答案:春天,学校花坛里的花儿开放了,有白的、黄的、紫的、橘红的、火红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答案不唯一)
5. 解析:读全文,再总结。
答案:(3)
七、1.解析:选择字的正确读音,答案:(1)A(2)B
2.解析:从文选正确的量词。
答案:一( 口)井一( 句)话一(条)路一(位)朋友
3.解析:读全文,理解内容,再选一选。
答案:A
4.解析:根据文中的句子来仿写一句话。
答案:A
八、答案:1.解析:根据拼音写词语,掌握扎实。
答案:纷飞;茫茫;呼唤;邻居
2.解析:根据拼音写词语,掌握扎实。
答案:得;厉; fèng;糕;伸;像;结;h1o
3.解析:理解词义,再找合适的反义词。
答案:酷暑;冷冰冰
4.解析:读全文,理解故事的寓意,再总结。
答案:(1)
九、1.解析:数数就知道。
正确答案:四
2.解析:读文,理解文本,到文中找答案。
正确答案:(1)C(2) B
3.解析:读文,理解文本,到文中找答案。
正确答案:细长茂盛雪白可爱
4.解析:读文,理解文本,到文中找答案。
正确答案:一,二,四
5.解析:读文,理解文本,到文中找答案。
正确答案:葫芦的叶子生虫子了,他不治,最后叶子被虫子吃光了,所以没有得到葫芦。
十、1.解析:数一数就知道答案。
答案:四
2.解析:读文,到文中就能找到答案。
答案:穿草鞋戴斗笠挑粮食
3.解析:读文,理解课文内容,再找出相关的语句做答。
答案: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4.解析:读文,到文中就能找到答案。
答案:“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5.解析:读全文了解朱德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谈谈心里话。
答案:朱爷爷,你真是身先士卒,是全军的楷模,我们每个人都要向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