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流量计算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水表流量检测时,分界流量计算公式:
分界流量=⨯=⨯=⨯⎪
⎭⎫
⎝
⎛6.16.16.113133Q R Q
Q Q Q
4、
均方根误差:
1
1
12
2
232221-=
-++++=
∑==n v n v v v v n
i i i n
σ
其中真实值示值-=i v
5、
LXZ-15~25总线直读式远传水表最大允许误差:
1.在从包括最小流量(qmin)在内到不包括分界流量(qt)的低区中的最大允许误差为±5%;
2.在从包括分界流量(qt)在内到包括过载流量(qs)的高区中的最大允许误差为±2%(热水表±3%)。
1. 检测公称流量Qn 时:100L
误差%1001000
1000
--⨯=
初始表读数现在表读数E
2. 检测分界流量Qt 时:20L
误差%100200
200
--⨯=
前次表读数现在表读数E
3. 检测最小流量Qmin 时:10L
误差%100100
100
--⨯=
前次表读数现在表读数E
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调节水表校准阀门:
当误差为负数时,将其往顺时针方向旋转,误差为正数时,将其往逆时针方向旋转。
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流量计算方法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准确计算流量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流量计算可以确保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堵塞和泄漏等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流量计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一、依据建筑物类型和用途的流量计算方法对于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建筑物,其给排水系统的流量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建筑物类型和用途的流量计算方法:1. 住宅建筑:对于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可以根据住户数量或者单位面积人数来计算流量。
一般可以采用每人每天使用水量的标准值,并乘以住户总人数或者单位面积的人数来得到总流量。
2. 商业建筑:对于商业建筑,可以根据每个使用单位的类型和用水需求来计算流量。
例如,饭店需要考虑餐厅、洗手间等场所的用水量,而办公楼则需考虑员工的用水量。
3. 工业建筑:工业建筑的流量计算通常比较复杂,需要考虑生产设备的用水需求,同时还需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来确定流量。
二、基于设备和管道的流量计算方法除了根据建筑物类型和用途来计算流量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备和管道的特点来进行流量计算。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方法:1. 水泵流量计算:在给水系统设计中,水泵是重要的设备之一。
为了准确计算水泵的流量,可以利用泵性能曲线来确定。
通过测量或估算所需的扬程和流量,可以查询泵性能曲线找到对应的工作点,从而确定水泵的流量。
2. 管道流量计算:管道系统中的流量计算可以通过Darcy-Weisbach公式来实现。
该公式考虑了管道的摩阻系数、管径、长度、流速等参数,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流量的值。
此外,还可以借助专业的流量计算软件进行准确计算。
三、其他因素的考虑在给排水系统的流量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流量的影响,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1. 备用和峰值流量: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和高峰期的水量需求,需要在计算中考虑备用和峰值流量。
通常可以在正常流量基础上适当提高预留一定的流量余量。
水流量计算方法2篇水流量计算方法一水流量是指水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流量管道的体积或质量。
水流量计就是用来测量水流量的工具。
水流量计的种类繁多,包括机械式水流量计、电磁式水流量计、涡街式水流量计、超声波式水流量计等。
不同类型的水流量计有不同的精度和适用范围。
无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水流量计,水流量的计算都是基于流量管道和流量计的特性进行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水流量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通过流量管道内水流平均流速计算液体流量流量管道内水流平均流速是指流量管道内水流在不同点上的流速平均值。
通常情况下,流速应该近似恒定,但水流计算过程中不可能每一点的流速都相同。
因此,需要在流速较高的位置安装流量计,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流量管道内水流平均流速计算液体流量的公式为:Q=Av其中,Q表示液体的流量,A表示流量管道的截面面积,v表示流速的平均值。
例如,假设流量管道的内径为20毫米,水流量计测得的平均流速为0.5米/秒,则液体流量为:Q=3.14×0.01×(0.5/4)×3600=4.39升/分钟此公式适用于圆形截面的流量管道,如果是方形、矩形、梯形或其他形状的管道,则需要对截面面积进行相应的计算。
第二种方法:通过压差和流体密度计算液体流量另一种常见的水流量计算方法是使用压差计算。
根据伯努利定理,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会形成一定的压差,分别在管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测量,可以计算液体的流量。
该方法适用于较大的管道,但需要测量两个点的压差,因此需要进行较为繁琐的安装。
压差计算液体流量的公式为:Q=CdA2√2gρ(P1−P2)其中,Cd是孔板的系数(取值一般为0.6~0.7),A2是孔板的流通面积,P1和P2分别是管道的入口和出口的压力,ρ是液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
实际应用中,公式中的ρ可以根据液体的温度或压力进行修正,以提高计算精度。
例如,假设管道的内径为100毫米,孔板流通面积为50平方毫米,流量计算前和后的压力分别为0.5MPa和0.2MPa,液体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则液体流量为:Q=0.62×0.05×√2×9.8×1000×(500−200)/10^6 =0.17立方米/小时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压差计算液体流量要确保管道的流速不高于临界流速,否则将对流量计算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水表流量计算方法水表的流速与水表两端的压力差有关,不能仅仅凭供水压力决定。
相关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与压差、水温( 水的粘稠度) ,管道内壁摩擦系数等因素相关,具体计算公式请参阅流体力学相关知识。
尽管GB/T778.1-2007 已经于2009年5月1日正式执行,但目前市面销售的表还是按照GB/T778.1-1996 的标准执行,对流量的相关规定如下:4分(15mm)表有N0.6,N1,N1.5 三种流量,常见的是N1.5常用流量为1.5 方/小时,最大流量为3方/小时6分(20mm)表水表代号为N2.5常用流量为2.5方/小时,最大流量为5方/小时1寸(25mm)表N3.5常用流量3.5,最大流量71.5寸(40mm) N10常用流量10最大流量202寸(50mm) N15 常用15最大30对于短管道:(局部阻力和流速水头不能忽略不计)流量Q=[( n /4)d A2 V(1+ 入L/d+ Z )] V(2gH)式中:Q 流量,(m A3/s); n ------------------------ 圆周率;d 管内径(m), L 管道长度(m); g 重力加速度(m/sA2); H 管道两端水头差(m),;入 ------------ 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无单位);Z ---------------- 管道的局部阻力系数(无单位,有多个的要累加)。
使中部的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都不变,这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局部阻力系数Z ',流量变为:Q =[(n /4)dA2 V(1+入L/d+ Z +Z ' )]V(2gH)。
流量比原来小了。
流量减小的程度要看增加的Z '与原来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的相对大小。
当管很长(L很大),管径很小,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大时,流量变化就小。
相反当管很短(L很小),管径很大,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小时,流量变化就大。
定量变化必须通过定量计算确定。
水表流量范围一览表(计量等级:B级)水表流量范围一览表(计量等级:B级)注1:流量单位:m/h ; (1)、(2)为标准规定值、(3)、(4)不同厂家的产品可能会有所不同;*无技术要求,为实测值。
水管水流量及计算水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水管断面的水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体积或质量来表示。
水管的水流量大小对于水力学分析和设备设计来说十分重要。
在计算水管水流量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水管的直径、水压、流速、管材材质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水管流量的计算方法。
1.理论计算方法理论计算方法是通过理论公式来计算水管流量,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伯努利方程和庞加莱公式。
-伯努利方程:伯努利方程是描述液体在流动过程中能量守恒的定律。
根据伯努利方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来计算水管流量:Q=π×D^2/4×V其中,Q是水管的流量(m³/s),D是水管的内径(m),V是水管的平均流速(m/s)。
-庞加莱公式:庞加莱公式是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的经验公式,可以更为精确地计算水管流量。
庞加莱公式的计算公式如下:Q=C×A×R^0.63×S^0.54其中,Q是水管的流量(m³/s),C是庞加莱系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查表取值),A是水管的横截面积(m²),R是水管的水力半径(m),S是水管的坡降(m/m)。
2.实测方法实测方法是通过实际测量水管流量来计算。
常用的方法有超声波测流法、流量计测量法等。
-超声波测流法:超声波测流仪是一种通过发射超声波脉冲,测量其传播时间来计算流体流速的设备。
该方法适用于多种材质的水管,具有无污染、不断电、不影响水流等优点。
-流量计测量法:流量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水流量的设备。
根据流量计的类型和原理不同,可以分为浮子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流量计测量法精度较高,但需要安装和维护设备。
3.影响水管流量的因素-水管直径:水管直径较大时,流量也相应增大。
-水压:水压越高,流量也越大。
-流速:流速越大,流量也越大。
-管材材质:不同材质的水管具有不同的摩擦特性,会对流量产生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水管流量的具体方法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水流量计算公式1.曼宁公式曼宁公式是最常用的水流量计算公式,适用于一般自由流条件下的河流和渠道。
公式的表达式为:Q=k×A×R^(2/3)×S^(1/2)其中Q为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k为曼宁系数,为经验常数,对于河流通常取0.03-0.4,对于渠道通常取0.025-0.035;A为流域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R为湿周与流域横截面积的比值,即湿周/流域横截面积;S为水流坡降,单位为米每米。
2.韦斯布鲁克公式韦斯布鲁克公式适用于小径流条件下的强流,公式的表达式为:Q=k'×A×(h-0.1)^(1/2)×(h+0.1)^(-1/2)其中Q为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k'为经验系数,对于不同类型的地表可以取不同的值,一般为0.24-1.28;A为流域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h为水深,单位为米。
3.纳瓦宁-斯托克斯公式纳瓦宁-斯托克斯公式适用于流速较慢的条件下,公式的表达式为:Q=(1.49/n)×A×R^(2/3)×S^(1/2)其中Q为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n为克伦肖系数,取决于河床或渠道的粗糙程度,对于河流一般取0.02-0.05,对于渠道一般取0.03-0.08;A为流域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R为湿周与流域横截面积的比值,即湿周/流域横截面积;S为水流坡降,单位为米每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公式仅为常见的一些公式,实际计算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或使用其他的计算公式。
掌握合适的公式和准确的参数对于水流量的计算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来获取所需的参数值。
供水流量计算公式模板供水流量计算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用于确定供水系统中水流的速度和流量,从而帮助工程师设计和管理供水系统。
本文将介绍供水流量计算的公式模板,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供水流量计算的基本公式模板如下:Q = A V。
其中,Q代表流量,A代表流通截面的面积,V代表流速。
流通截面的面积可以根据管道的形状和尺寸来计算,常见的管道形状包括圆形、矩形和椭圆形。
对于圆形管道,其流通截面的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A = π r^2。
其中,r代表管道的半径。
对于矩形管道,其流通截面的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A = l w。
其中,l代表管道的长度,w代表管道的宽度。
对于椭圆形管道,其流通截面的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A = π a b。
其中,a和b分别代表椭圆的两个半轴长度。
流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或估算,通常使用的单位是米/秒或立方米/小时。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流量计等设备来测量流速,也可以根据管道的材质、坡度和压力来估算流速。
以上公式模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组合,以适应不同的供水系统。
例如,在复杂的供水系统中,可能会存在多条管道并行输水,此时可以将各个管道的流量分别计算,然后进行合并。
在实际工程中,供水流量计算通常涉及到更多的因素,例如管道的摩阻系数、管道的局部阻力损失、管道的整体阻力损失等。
这些因素会对流量的计算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计算。
除了基本的流量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常用的相关公式,例如雷诺数公式、柯西公式等,它们可以用于进一步分析供水系统中的流动情况,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管理供水系统。
在实际工程中,供水流量计算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工程师具备扎实的水力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也需要借助现代化的计算工具和软件,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之,供水流量计算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公式计算和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设计和管理供水系统,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供水服务。
水表流量计算方法水表的流速与水表两端的压力差有关,不能仅仅凭供水压力决定。
相关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与压差、水温( 水的粘稠度) ,管道内壁摩擦系数等因素相关,具体计算公式请参阅流体力学相关知识。
尽管GB/T778.1-2007 已经于2009年5月1日正式执行,但目前市面销售的表还是按照GB/T778.1-1996 的标准执行,对流量的相关规定如下:4分(15mm)表有N0.6,N1,N1.5 三种流量,常见的是N1.5常用流量为1.5 方/小时, 最大流量为3方/小时6分(20mm)表水表代号为N2.5常用流量为2.5方/小时,最大流量为5方/小时1寸(25mm)表N3.5常用流量3.5,最大流量71.5寸(40mm) N10常用流量10最大流量202寸(50mm) N15 常用15最大30对于短管道:(局部阻力和流速水头不能忽略不计)流量Q=[( n /4)d A2 V(1+ 入L/d+ Z )] V(2gH)式中:Q 流量,(m A3/s); n ----------------------- 圆周率;d 管内径(m), L 管道长度(m); g 重力加速度(m/sA2); H 管道两端水头差(m),;入 ------------ 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无单位);Z ---------------- 管道的局部阻力系数(无单位,有多个的要累加)。
使中部的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都不变,这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局部阻力系数Z ',流量变为:Q =[(n /4)dA2 V(1+入L/d+ Z +Z ' )]V(2gH)。
流量比原来小了。
流量减小的程度要看增加的Z '与原来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的相对大小。
当管很长(L 很大),管径很小,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大时,流量变化就小。
相反当管很短(L 很小),管径很大,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小时,流量变化就大。
定量变化必须通过定量计算确定。
一、水表基础1、水表的定义水表是一种在测量条件下连续测量、记录和显示流经水表水体积的仪器。
一个水表至少要有测量传感器、计算器、指示装置三个部分。
2、水表的工作原理机械原理:速度式水表、容积式水表。
电磁及电子原理:电磁水表、超声波水表、远传水表等。
1、速度式:装在封闭管道中,由一个运动元件组成,并由水流运动速度直接使其获得动力速度的水表。
计算公式Q=V×S速度Q为水流通过水表的流量,又叫瞬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秒(m3/s)V为水流通过水表的流速,又叫瞬时流速,单位为米/秒(m/s)S为水表驱动叶轮处喷口的截面积,为常数,单位为平方米(m2)2、容积式:安装在管道中,由一些被逐次充满和排放流体的已知容积的容室和凭借流体驱动的机构组成的水表,或简称定量排放式水表。
计算公式Q=N×V体积Q为水流通过水表的流量,又叫瞬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秒(m3/s)V为水表腔体内容室的体积,为常数,单位为立方米(m3)N为单位时间内排除腔体容室内水的次数,单位为/秒(/s)3、水表的发展历史从1825年英国的克路斯发明了真正具有仪表特征的平衡罐式水表以来,水表的发展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期间,水表的结构先后出现了往复式单活塞式水表、旋转活塞式水表、圆盘式水表、旋翼式水表和螺翼式水表(又称沃特曼水表)等形式。
这些水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至今仍被各国水表制造企业沿用,但在设计、工艺和选材等方面不断进步,大大提高了水表的计量性能和可靠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4、水表的区域分布容积式水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葡萄牙、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
速度式水表:欧洲其它地区、美国南部、拉丁美洲、中国、日本远东地区。
5、水表的未来趋势电磁化(IC卡式表)、远程化(无线抄表系统)二、水表分类1、旋翼式水表:旋转轴与水流方向垂直的转子上安置有若干片径向旋转翼的水表。
LXS型水表属20世纪60年代产品。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当时只能应用普通机床加工叶轮模具。
水表流量范围水表流量计算方法2010-04-18 09:20水表的流速与水表两端的压力差有关,不能仅仅凭供水压力决定。
相关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与压差、水温(水的粘稠度),管道内壁摩擦系数等因素相关,具体计算公式请参阅流体力学相关知识。
尽管GB/T778.1-2007已经于2009年5月1日正式执行,但目前市面销售的表还是按照GB/T778.1-1996的标准执行,对流量的相关规定如下:4分(15mm)表有N0.6,N1,N1.5三种流量,常见的是N1.5,常用流量为1.5方/小时,最大流量为3方/小时6分(20mm)表水表代号为N2.5常用流量为2.5方/小时,最大流量为5方/小时1寸(25mm)表N3.5 常用流量3.5,最大流量71.5寸(40mm) N10 常用流量10 最大流量202寸(50mm) N15 常用15 最大30对于短管道:(局部阻力和流速水头不能忽略不计)流量 Q=[(π/4)d^2 √(1+λL/d+ζ)] √(2gH)式中:Q——流量,(m^3/s);π——圆周率;d——管内径(m),L——管道长度(m);g——重力加速度(m/s^2);H——管道两端水头差(m),;λ——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无单位);ζ——管道的局部阻力系数(无单位,有多个的要累加)。
使中部的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都不变,这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局部阻力系数ζ’,流量变为:Q’=[(π/4)d^2 √(1+λL/d+ζ+ζ’)] √(2gH)。
流量比原来小了。
流量减小的程度要看增加的ζ’与原来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的相对大小。
当管很长(L很大),管径很小,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大时,流量变化就小。
相反当管很短(L很小),管径很大,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小时,流量变化就大。
定量变化必须通过定量计算确定。
水表流量范围一览表(计量等级:B级)注1:流量单位:m3/h;(1)、(2)为标准规定值、(3)、(4)不同厂家的产品可能会有所不同;*无技术要求,为实测值。
水表流量计算方法
水表的流速与水表两端的压力差有关,不能仅仅凭供水压力决定。
相关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与压差、水温(水的粘稠度),管道内壁摩擦系数等因素相关,具体计算公式请参阅流体力学相关知识。
尽管GB/T778.1-2007已经于2009年5月1日正式执行,但目前市面销售的表还是按照GB/T778.1-1996的标准执行,对流量的相关规定如下:
4分(15mm)表有N0.6,N1,N1.5三种流量,常见的是N1.5
常用流量为1.5方/小时,最大流量为3方/小时
6分(20mm)表水表代号为N2.5常用流量为2.5方/小时,最大流量为5方/小时
1寸(25mm)表N3.5 常用流量3.5,最大流量7
1.5寸(40mm) N10 常用流量10 最大流量20
2寸(50mm) N15 常用15 最大30
页眉内容
对于短管道:(局部阻力和流速水头不能忽略不计)
流量 Q=[(π/4)d^2 √(1+λL/d+ζ)] √(2gH)
式中:Q——流量,(m^3/s);π————圆周率;d——管内径(m),L——管道长度(m);g——重力加速度(m/s^2);H——管道两端水头差(m),;λ————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无单位);ζ————管道的局部阻力系数(无单位,有多个的要累加)。
使中部的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都不变,这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局部阻力系数ζ’,流量变为:Q’=[(π/4)d^2 √(1+λL/d+ζ+ζ’)] √(2gH)。
流量比原来小了。
流量减小的程度要看增加的ζ’与原来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的相对大小。
当管很长(L很大),管径很小,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大时,流量变化就小。
相反当管很短(L很小),管径很大,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小时,流量变化就大。
定量变化必须通过定量计算确定。
页眉内容
水表流量范围一览表(计量等级:B级)
页眉内容
注1:流量单位:m3/h;(1)、(2)为标准规定值、(3)、(4)不同厂家的产品可能会有所不同;*无技术要求,为实测值。
注2:流量值可根据水表的计量等级和代号得到,水表代号标注在表面上,代表常用流量值,如“N1.5”表示常用流量为1.5m3/h。
过载流量为2N(2倍常用流量)。
分界流量和最小流量根据计量等级而定。
A级:当N<15时,分界流量为0.10N,最小流量为0.04N;当N≥15时,分界流量为0.30N,最小流量为0.08N。
B级:当N<15时,分界流量为0.08N,最小流量为0.02N;当N≥15时,分界流量为0.20N,最小流量为0.03N。
以上数据依据GB/T 778.1-1996标准(其中始动流量依据JJG162-85检定规程)。
部分流量参数检定规程与标准有所不同,具体请查阅检定规程。
页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