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13
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人教版高一下册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第I卷课内基础1.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战乱)B.秦人开关延敌(迎击)C.因河为池(防御建筑)D.信臣精卒(相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
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项,“凶”:荒年。
C项,“池”:护城河。
D项,“信”:可靠的。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把握语境,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根据上下文查对正误,还要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这个词的意义,所以学生平时多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很有必要。
2.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的一项是①填然鼓之②上食埃土③外连横而斗诸侯④吾从而师之⑤天下云集响应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吞二周而亡诸侯⑧且庸人尚羞之A.①/②⑤/③⑥⑦/④⑧B.①②⑤/③⑦/④⑧/⑥C.①/②⑤/③⑥/④⑦⑧D.①②⑤/③/④⑦/⑥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
①“鼓”:名词作动词,击鼓。
②⑤都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向上;像云一样。
③⑥⑦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争斗;使……朝拜;使……灭亡。
④⑧都是意动用法,分别译为:以……为师;以……为羞。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赢粮而景从B.君子生非异也C.或师焉,或不焉D.数罟不入洿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常见文言实词中通假现象。
A项,“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B项,“生”通“性”,禀赋,天赋;C项,“不”通“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吾从而师之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答案】D........................5.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①②③/④⑤/⑥⑧/⑦B.①③/②⑤/④/⑥⑧/⑦C.①③/②⑤/④/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⑧/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
广东深圳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nba(体育)2014-27 201458()高级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测试高三政治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25题,共50分,第Ⅱ卷为26-29题,共50分。
全卷共计2014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本卷共计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下面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③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2.国务院决定,2014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市斤平均提高3分钱,同时适当提高稻谷特别是优质稻最低收购价格。
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 ( )A.粮食价格是由国家规定的B.价格变动能调节生产规模C.我国的粮食生产供不应求D.价格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3.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14%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2014%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14%、替代品价格下降2014%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C.增加2014单位D.减少2014单位4.小品《不差钱》那句“人最痛苦的事是人没了,钱没花完”已成为新的流行语。
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看,要立足扩大内需,尤其要启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句经典台词的可借鉴之处是 ( )A.要从众消费,有钱就花 B.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要鼓励适度消费,刺激消费 D.要鼓励信贷消费、超前消费5.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对于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95%的日本,是巨大的打击。
但日本企业潜心开发节能技术汽车为代表的节能产品一举成为世界抢手货,反而成为石油危机的一个赢家。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一数学命题人:程正科 审题人:范铯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1-12题,共60分;第Ⅱ卷为13-22题,共90分。
全卷共计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座位号、页码顺序收回。
第Ⅰ卷(本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4x A x =≤,集合{}|lg(1)B x y x ==-,则AB 等于( ) (A )(1,2) (B ) (1,2] (C ) [1,2)(D )[1,2]2.函数()()2log 31xf x =-的定义域为( )(A )[)1,+∞ (B )()1,+∞ (C )[)0,+∞ (D ) ()0,+∞ 3.已知函数⎩⎨⎧≤>=0,20,log )(3x x x x f x,则))91((f f =( ) (A )12 (B )14 (C )16 (D )184.已知f (x )=(a -1)x 2+3ax +7为偶函数,则f (x )在区间(-5,7)上为 ( )(A )先递增再递减 (B )先递减再递增 (C )增函数 (D ) 减函数5.三个数a =0.42,b =log 20.4,c =20.4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a c b << (B )a b c << (C )b a c << (D )b c a <<6.若函数32()22f x x x x =+--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计算,得数据如下:(789( ) (A )12(B )12-(C )2 (D )2-10.函数()f x 是R 上的偶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若(ln )(1),f x f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0,1)(,)e +∞ (B )1(0,)(1,)e -+∞ (C )1(,1)e - (D ) 1(,)e e -11.已知函数53()28f x ax bx x =++-且10)2(=-f ,那么=)2(f ( )(A )26- (B )26 (C )10- (D )10 12.已知函数2()2f x x x =-,()2(0)g x ax a =+>,且对任意的1[1,2]x ∈-,都存在2[1,2]x ∈-,使21()()f xg 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3,+∞) (B )(0,3] (C )⎣⎡⎦⎤12,3 (D )⎝⎛⎦⎤0,12第Ⅱ卷(本卷共计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
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化学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22题,共52分,第Ⅱ卷为23-26题,共48分。
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Na-23 S-32 K-39 Mn-55 Cu-64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本卷共计52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氢能A.①②③④B.②③⑥⑦C.①②⑤⑥⑦D.③④⑤⑥⑦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硫酸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3.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向1 L 0.5 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是()A.ΔH1 > ΔH2 > ΔH3B.ΔH1 < ΔH3 < ΔH2C.ΔH1 < ΔH2 < ΔH3D.ΔH1 > ΔH3 > ΔH24.加热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最主要...原因是()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浓度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造成的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造成的5.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容器体积,则该时刻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 3υ正(H2O)6.在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一定量的O2,发生反应2SO2+O22SO3,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0.4mol,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容器中n(SO2)为A.1.6mol B.1.2mol C.大于1.6mol D.小于1.2mol7.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 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a>b>cB.达平衡时,AB3物质的量大小为:b > c > aC.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8.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2(g)+CO2(g) 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 降低温度9.某温度时,一定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X(g)+b Y(g)c Z(g)+d W(g),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当再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得是:A. 平衡正移B. a+b>c+dC. Z的体积分数变小D. X的转化率变大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00 mL 2 mol/L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C.在做草酸与高锰酸钾的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锰固体可加快溶液褪色速率D.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实际生活中使用了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的方法。
深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地理命题人:肖万斌审题人:苏俊强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44题,共44分,第Ⅱ卷为45~46题,共56分。
全卷共计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卷)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计4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共计44分)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据此完成1~2题。
1.这种划分是按()A.单一指标划分的B.自然指标划分的C.综合指标划分的D.地理位置划分的2.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阶段性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读图,完成3~4题。
中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3.以下省区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A.新疆、青海、甘肃、宁夏B.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4.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下图表示2001年我国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
读图回答5~6题。
2001年产值结构2001年就业结构5.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一致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6.下列与①②③④情况相符的地区依次是()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读“我国同纬度两地的农业景观图”,完成7~8题。
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测试高三文科综合2013.9.2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35题,共140分,第Ⅱ卷为36—41题,共160分。
全卷共计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M地的旱灾频次可能为()A.25次B.30次C.35次D.40次2.图中①地的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ks5uA.河流径流量小B.受高气压控制C.地下水位下降D.工业用水增大3.图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
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4.依据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分析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ks5u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5.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挤压,在第四纪青藏高原隆起,从而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
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ks5u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B.四川盆地变变冷、变湿C.塔里木盆地变暖、变干D.华北平原夏季降水量增多o o~7题。
6.该气象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7.该气象站1月日平均日照时数高于7月,主要是因为该地1月()A.正午太阳高度大B.白昼时间长C.太阳辐射强D.晴朗天气多8.下列4幅图中,一定表示冷锋天气的是()A B C D9.下图表示“四个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关于四个农业类型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ks5uA .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ks5uB .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ks5uC .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D .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10.下图为某城市三种行业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该城市规模扩大和地价上涨将导致A .①、③的用地面积缩小,②的用地面积扩大B .①、②的用地面积缩小,③的用地面积扩大C .①、②、③的用地面积均扩大,①扩大得最多D .①、②的用地面积扩大,部分③用地转变为②11.右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 ,40°30′S)拍摄的景观图片:( )A .1月1日日出B .4月1日日落C .7月1日日出D .10月1日日落12.《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回溯(sù)坍圮(pǐ)颤栗(chàn)千载难逢(zǎi)B、团箕(jī)寥廓(kè)慰藉(jiè)一叶扁舟(piān)C、遒劲(jìng)破绽(zhàn)青荇(xìng)价值不菲(fěi)D、舌苔(tāi)创伤(chuàng)沉淀(diàn)自怨自艾(yì)2、下列各组词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凄婉流线形脉博一愁莫展B、座落挖墙角荆棘怒不可遏C、纽带水龙头斑斓沁人心脾D、粗犷明信片星晖蓝天白云3、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B、愿足下更虑之更:改变C、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比得上D、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安排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都属于名词作动词的一项是()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发尽上指冠③沛公欲王关中④樊於期乃前曰⑤箕踞以骂曰⑥吾得兄事之⑦函封之⑧范增数目项王A、②⑥⑦B、①⑤⑦C、③④⑧D、②③⑧5.下面各项中,所供句子句式特点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①夫晋,何厌之有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③大王来何操④沛公安在B、①若属皆且为所虏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③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④吾属今为之虏矣C、①此亡秦之续耳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③是寡人之过也④亚父者,范增也D、①以其无礼于晋②嘉为之言于秦王③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④燕王拜送于庭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D、所以遣将守关者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21分)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之。
深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填涂考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共17分)人类在进化的蒙昧时期,就已经具有一种才能,这种才能,因为没有更恰当的名字,我姑且叫它为数觉。
由于人有了这种才能,当在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他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
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
计数似乎是很晚以后才有的一种收获,由后文可以知道,它牵涉到一种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
至少,有权威的关于动物行为的观测家持有这种主张,而且有很多实例支持这种理论。
例如,许多种鸟类是具有这种数觉的。
鸟巢里若是有四个卵,那么可以安然拿去一个;但是如果拿掉两个,这鸟通常就要逃走了。
鸟会用某种奇怪的方法来辨别二和三。
但是这种才能不仅限于鸟类。
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最惊人的例子要算叫作“独居蜂”的昆虫。
这种母蜂在每个巢里下一个卵,并且在巢里面预先储藏了一批活的尺蠖,作为幼虫孵化后的食料。
使人吃惊的是,各类独居蜂每巢里所放的尺蠖数目都是一定的。
由于蜂类行为的规律化,而且这种行为和它的生命的基本机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上述例子不如下面的例子来得更加令人信服。
这里所举的鸟的行为,似乎已经处于自觉的边缘了。
有个田主决心要打死一只在他庄园的望楼里筑巢的乌鸦。
他试了好多次想惊动它,始终没有成功:因为人一走近,乌鸦就离开了巢,飞开了。
它栖在远远的树上守着,等到人离开了望楼,才肯飞回巢去。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40题,共60分,第Ⅱ卷为41-42题,共40分。
全卷共计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本卷共计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2.《极端的年代》一书在介绍大萧条时宣称:“苏联,却仿佛免疫似的,丝毫不为所苦……最保守的估计,从1929年开始,一直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便增加了3倍”。
苏联取得如此成就的内因在于A.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热情 B.资本主义的危机带来了发展机会C.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推动 D.国营企业的自主权扩大3.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至50%左右。
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 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4.《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
……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如的地步”。
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本试卷共计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基础选择题(22分)1.下列加点的词,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寥.廓/绸缪.磅.礴/滂.沱漫溯./朔.方糯.米/濡.染B.殒.命/功勋.恫.吓/胴.体弄.堂/嘲弄.酒糟./吐槽.C.侍.奉/伺.候怆.然/创.伤嗔.怒/瞋.目火淬./荟萃.D.竹篙./茼蒿.彳亍./踌躇.遒.劲/虬.枝作揖./缉.拿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龙华新区一些居民违建之风抬头,部分业主占用公用场地非法搭建,或楼顶加层,或凌空搭建,这些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B.被誉为“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而且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的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C.奥维公司公布的全国家电零售额调查报告显示,今年1月家电行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惨.淡经营...状况,零售额同比下降31%,空调名列下降榜首。
D.西方人弄不明白,面对自然灾难,中国人为什么举国支援;西方的诗人搞不清楚,面对汶川、玉树大地震,中国的诗人为什么痛心疾首,长歌当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韩国政府昨日通过了国家体育促进法的修正法案,加大了对操纵体育比赛的惩罚力度。
B.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C.不仅灰霾会造成人群呼吸道疾病大幅上升,而且还会使大气中紫外线辐射减少,使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致使佝偻病高发。
D.意大利摩托车手西蒙切利在马来西亚站发生事故后离开人世,24岁的天才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离开人世,离开热爱的赛车运动,实在令人感到扼腕叹息。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⑤他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⑥④①⑤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④②①⑥⑤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项(2分)A.朝济.而夕设版焉(成功)是寡人之过.也(过错)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比较)C.卫士仆.地,哙遂入(倒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D.少假借..之(借给)夜缒.而出,见秦伯(用绳子拴着往下送)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2分)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C.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荆轲逐亲王,秦王还柱而.走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2分)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B.范增数目.项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D.使使以闻.大王素善.留侯张良8.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2分)A.失其所与,不知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往而不反者竖子也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9.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项(2分)A.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B.夫晋,何厌之有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D.吾属今为之虏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二、古诗文阅读(3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
(共21分)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乐。
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目:看,视作B.当举.群相送耳举:全C.求市.未能得市:集市D.使人耽.之若是耽:沉迷11.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女妻之.烹以待之.B.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后为.其父误刮去之C.谢安未仕时亦居焉.便有终焉.之志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年幼是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薄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擅长楷书和隶书,但他的书法在当时并不被人们看重。
D.王羲之是个性情中人,所以他会为了一群自己喜欢的鹅替别人抄一遍《道德经》。
13.下列文句中0,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B.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C.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D.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每小题3分)(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2)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乐。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5.默写(10分,每空1分)(1),,粪土当年万户侯。
(《沁园春·长沙》)(2)但我不能放歌,;《再别康桥》)(3,。
(《雨巷》)(4),,士皆垂泪涕泣。
(《荆轲刺秦王》)(5)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
(《记念刘和珍君》)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8分)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16.请简要概括诗中“雪花”的特点。
(3分)17.自古在赏析诗歌时有“诗无达诂”之说,也就是说,对于同一首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请你结合全文,对这首诗的主题进行个性化解读。
(5分)四、论述文阅读(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郭国昌①古人云:“诗言志”。
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
尽管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
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
然而,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艾青说:“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的根须。
”只要翻开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②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发生。
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
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
胡风说:“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只有人生至上主义者才能够成为艺术至上主义者。
”其实,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身后的生活土壤中。
诗人应当经常地询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
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会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通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
③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
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
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
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
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
像郭沫若、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的。
④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
”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超越也是一个语言的选择过程。
“五四”新文学革命以后,口语化成为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
然而,日常口语成为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是诗意化的口语。
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正是诗人通过诗化的日常生活语言和意象的排列与组合,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高明的作家“并不在于知道他用什么语言写什么,而在于知道不需要用什么语言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