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1)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02课时_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二)》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学会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如计数、比较等。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通过绘制和观察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条形统计图的模板、彩笔、直尺等。
2.教学素材: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统计,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展示一张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中的信息。
2.呈现(10分钟)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图中的信息。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2。
【教学目标】:经历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并能正确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
这是统计的结果,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准备了两种条形统计图,请你选择一个,并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1.指名展示完成的统计图。
2.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图一起展示。
3.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统计图。
(1)他们表示数据的竖条对吗?(2)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他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下面小组讨论:①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个人?②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③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看法。
(4)教师归纳小结。
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
(5)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现在用第二种图表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将例1中8月的数据和这里9月的数据正确填在一张统计表里,再把统计表里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月的数据不能看混淆了,各月的数据要在相应的统计图里表示,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检查。
(2)比较表示8月份天气的两个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2.教材“练习十九”第3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第一组和全班的调查结果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注意比较两种统计结果,想一想:每格代表几人才合适?可以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完成统计图,并小组交流:通过条形统计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2.掌握如何读懂条形统计图并提取有用信息。
3.能够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重点1.识别条形统计图中的不同图形代表的意义。
2.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在实践中熟练应用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教辅资料:练习册、板书笔、彩色粉笔。
3.教学媒体:投影仪、电脑、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简单观看并回答几个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条形统计图概念•通过实例讲解什么是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组成部分有哪些,以及如何阅读条形统计图。
3. 练习•给学生分发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际操作•让学生自行绘制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写出相应的数据解析。
5. 拓展应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一些数据并尝试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六、教学板书•条形统计图(2)•概念: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的长度表现各种数据的数量大小。
•读图方法:观察长方形的高度,对比数据的大小。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读懂条形统计图,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数学知识,为掌握更多技能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提高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教材从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入手,引出条形统计图的应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对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对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对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4.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制方法。
5.数据分析: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