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中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期中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学知识点1. 整数的加减法及应用整数的加减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基础。
在解决日常问题时,经常需要运用到整数。
例如:某地区今年夏季凉茶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瓶,去年同期销售了120瓶,今年夏季凉茶销售了多少瓶?解法:今年夏季凉茶的销量 = 去年同期销售量 + 增加的销量 = 120 + 50 = 170(瓶)2. 相似图形的性质相似图形的性质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选手在比赛中向地面上丢开一把标枪,它在空中飞行的轨迹是一段抛物线。
选手应该如何根据标枪的飞行轨迹确定标枪扔出的距离?解法:选手应该在比赛前对标枪进行测量,得出标枪的定长尺寸L,并在比赛时认真观察标枪的飞行轨迹。
然后,在地面上设置一个角度为α的测量器,并在标枪的飞行轨迹上测出离地面的高度H。
根据相似图形的性质可知:抛物线的顶点到测量器的距离就是标枪扔出的距离,可通过相似三角形求解。
二、英语知识点1. 一般现在时一般现在时是英语中的基础时态,学好一般现在时有助于你阅读英文原版的书籍、报纸、杂志等英文资料,并且在写作和听力方面的表达也更加自如。
例如:每天早上7点,我都起床,然后刷牙。
解法:Every day at 7 a.m., I get up and brush my teeth.2. 动词不定式动词不定式是英语中的一种语态,可作为名词、形容词或副词使用。
学好动词不定式有利于阅读复杂的英文句子,掌握英语的高级语言。
例如:我喜欢看电影和听音乐。
解法:I like to watch movies and listen to music.三、物理知识点1. 物质的三态物质的三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的三态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用融化后的芯片制造零件解法:将芯片加热,使其变为液体,然后在模具中进行成型,最终制造出需要的零件。
第一章 三角形考点一、三角形1、 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位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三角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不等腰三角形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21×底×高 6、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三角形的中线: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交点叫做垂心。
考点二、全等图形1、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成为全等图形。
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2、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七年级期中七科知识点归纳总结在七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面临了七门不同科目的挑战。
每一门科目都有其特定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下面是对这七门科目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语文:1.诗歌鉴赏: 学会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诗歌,如古诗、现代诗和民间诗歌。
2.阅读理解: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推理判断和识别作者观点等。
3.写作技巧: 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如论述文和记叙文的写作结构,以及如何表达观点和情感。
数学:1.整数运算: 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2.分数与小数: 学会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以及加减乘除运算。
3.代数方程: 理解代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问题。
英语:1.语法知识: 学习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包括时态、语态、句子结构等。
2.词汇积累: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积累词汇量,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3.听力与口语: 学习听力和口语表达的技巧,通过模仿和练习提高听说能力。
物理:1.力学: 学习力、功和能量的概念,以及应用牛顿三定律解决运动问题。
2.光学: 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包括反射、折射和光的颜色等。
3.电学: 学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概念,了解简单电路的原理与应用。
化学:1.元素与化合物: 掌握元素的性质、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2.化学反应: 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分类,学习平衡化学方程式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等。
3.化学实验: 学习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和实验室安全知识,培养实验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生物:1.细胞与遗传: 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基因与遗传之间的关系。
2.植物与动物: 掌握常见植物和动物的分类和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3.人体健康: 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历史:1.中国古代史: 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内容,如汉朝、唐朝和宋朝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化。
2.世界古代史: 了解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七年级期中知识点归纳总结在七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不同的知识点,涉及到各个学科的内容。
下面是我对期中考试知识点的一个归纳总结。
语文篇在语文方面,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 汉字拼音:学习了汉字拼音的基本认读方法,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与辨认。
2. 词语解释:学习了如何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以及运用词语的环境来猜测词义。
3. 诗词鉴赏:学习了一些古代诗词的背诵与鉴赏,了解其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4. 作文写作: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作文写作技巧,包括如何进行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搭配,以及如何扩展写作内容。
数学篇在数学方面,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 整数的加减法:学习了如何进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2. 分数的四则运算: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包括分数的化简和分数的混合运算。
3. 一元一次方程: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等式两边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移项的方法。
4. 平面图形的认识:学习了常见的平面图形的名称和性质,包括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英语篇在英语方面,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 单词拼写: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英语单词的拼写,包括常见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
2. 语法知识: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包括时态、语态、单复数等。
3. 阅读理解:学习了如何根据文章内容来回答相关的问题,以及如何从文章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4. 口语表达: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口语表达方式,包括问候语、道谢语等。
科学篇在科学方面,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 定性与定量:学习了怎样对事物进行定性的描述与区分,以及怎样通过测量获得定量数据。
2. 生物多样性:学习了地球上不同生物的多样性,并了解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保护。
3. 物质的性质:学习了不同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态、溶解度等。
4. 能量与能量转化:学习了能量的概念和能量的转化,包括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
七年级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一、语文1. 词语辨析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很多的词语,如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多音词等等。
除了掌握这些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外,还需要学会进行辨析。
比如含义相近的“计划”和“打算”,以及意义、语境不同的“恭敬”和“崇敬”。
2. 经典诗词在课本和练习册中,可以看到很多经典诗词的篇章,如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
学生需要在学习中理解这些经典诗词的意义和背景,同时也需要进行背诵和理解。
3. 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中,需要学习注重细节、分析语气和特殊修辞手法等目标。
除了阅读课本中的文章外,还需要多进行阅读,了解更多的文化和知识。
二、数学1. 数学符号在数学中,学生需要掌握数学符号的含义和用法。
比如“+”、“-”、“x”和“÷”等,同时还需要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的含义。
2. 直线和角度在几何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直线和角度相关的知识。
学生需要理解直线和角度的定义,并掌握如何进行画图和计算等技能。
3. 代数和函数在代数和函数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变量和等式、代数计算以及函数的定义和图像等内容。
除了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计算和实际应用等操作。
三、英语1. 词汇和语法在英语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用法和意义。
同时,还需要学习基本的语法规则,如主谓一致、时态等。
2. 阅读和写作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在阅读中,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在写作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句型和词汇,并学习如何进行逻辑和语法正确的表达。
3. 听力和口语在英语学习中,听力和口语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学生需要多进行听力练习,并学习如何进行正确的语音和语调等。
四、物理1. 物理学和常识在物理学中,学生需要学习许多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如运动、力和能量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识,如电路原理以及声音、光线等基础知识。
2. 实验和观察在物理学习中,实验和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初一语文期中知识点总结一、词语辨析1. 同音词辨析例:明、铭、名2. 近义词辨析例:大家、全体、众人3. 形容词辨析例:美丽、漂亮、秀丽4. 动词辨析例:赞扬、夸奖、表扬5. 名词辨析例:钟、表、铃6. 成语辨析例:七上八下、休养生息二、诗词鉴赏1. 唐诗宋词例:《望岳》、《小池》2. 古文观止例:《岳阳楼记》、《云梦泽》三、文言文阅读1. 古文选读例:《木兰辞》、《行路难》2. 句子分析例:《滕王阁序》、《与朱元思书》四、修辞手法1. 修辞定义例:比喻、拟人、夸张2. 修辞方法例:排比、对偶、设问五、阅读理解1. 阅读主题例:生活态度、情感表达2. 文章结构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3. 文章细节理解例:主旨、关键信息六、作文写作1. 记叙文写作例:描写人物、情感表达2. 说明文写作例: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3. 议论文写作例:提出观点、论证论据七、名篇背诵1. 古代名篇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2. 现代名篇例:《致橡树》、《白日梦》八、判断推理1. 标点符号运用例:句号、问号、感叹号2. 语法概念判断例:主谓宾、定语从句九、文化常识1. 中国古代文化例:诗经、古乐器2. 世界文化名著例:《罗密欧与朱丽叶》、《围城》十、写作技巧1. 描写细节例:动人的描写、生动的对比2. 修辞运用例:比喻、拟人、夸张以上只是初一语文期中考试的一些常见知识点总结,具体的考点可能因不同学校、不同教材的设置而有所差异。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注意整理归纳课本和习题中的重难点知识,重点掌握课本内容,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来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精选11篇)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整式的加减一、代数式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整式1、单项式:(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
(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初一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 的相反数是-a-b;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初一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初一数学知识点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一、文言文阅读 1. 识记文言文基本字词、句式和常用修辞手法。
2.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如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句意的推测以及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等。
3. 熟悉文言文的常见篇章结构和文章类型,如记叙文、议论文、骈文等。
二、现代文阅读 1. 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如理解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2. 熟悉现代文的常见文体和体裁,如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 理解现代文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
三、词语运用 1. 学习新词汇,拓宽词汇量,提高词语运用能力。
2. 掌握词语的词性、义项、用法和搭配等,使语言表达更准确、丰富。
3. 学习使用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提高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四、语法与修辞 1. 熟悉句子的基本成分和结构,如主谓宾、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2. 掌握语法规则,如时态、语态、语气、虚拟语气等,正确运用于写作中。
3. 学习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设问等,丰富文章表达,提高文采。
五、作文技巧 1. 学习写作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如开头、主体、结尾等。
2. 提高写作的逻辑思维和条理性,使文章内容有层次、井然有序。
3. 培养写作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注重词语的精准选择和句子的流畅性。
六、修辞手法 1. 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形式,如比喻、夸张、排比、设问等。
2.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如适度运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3. 通过阅读和模仿优秀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七、古诗词鉴赏 1. 学习古诗词的基本韵律和格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2. 熟悉古诗词的常见题材和意象,如山水、花鸟、季节等。
3. 运用鉴赏方法,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点。
总之,初一语文学习涉及到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词语运用、语法与修辞、作文技巧、修辞手法和古诗词鉴赏等多个方面。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使自己在语文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4初一地理期中知识点(精选)一览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表面的特征、现象和过程的学科。
学习地理不仅能够让我们阐释和理解自然环境的各种现象,还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拓宽我们的眼界。
下面是2024初一地理期中考试的精选知识点。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地球的基本特征
•行星运动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大小
2.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
•大气圈的组成
•大气圈的结构
•大气圈的功能
3.地球的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类
•水资源的分布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4.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壳变动
•土地的形成
•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壳运动的类型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人口的分布和密度
•市场特征和功能
•城市的类型与特点
2.世界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3.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融合问题
•民族与种族
•文化融合和区域文化特色
•多元文化的背后
4.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的原因
•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控制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践
以上就是2024年初一地理期中考试的精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地球的基本特征、大气圈组成、水资源、人口与城市、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融合问题、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为自己的地理考试做好充足的准备。
初一期中知识点总结
一、 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
2. 生物能进行呼吸(植物和动物都需要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出汗、呼吸、排尿;排便不属于);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2.调查的步骤
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3.生物归类方法
按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定义: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
3.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木板,另一
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实施计划;记录数据或观察;
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表达和交流。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要计算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原因是避免
偶然因素,较少误差。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
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都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也具有相对性。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空气等。
生物因素: 捕食关系 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
概念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寄生关系
互影响,相互作用。
2.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变化,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五.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定义: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3.食物链的定义: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食物链。
4.食物链的写法:(1)开始于生产者,结束于最高级的消费者。
(2)箭头指向捕食者。
( 3 )不能出现分解者。
5. 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这些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储
存在植物体内。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物质在生物圈中是反复循环,而能量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6.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调节能力越弱。
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
六.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大多动植物种类多,自动调节
能力强;人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自动调节能力弱。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的作用。
有“绿色水库”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的作用。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是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
湿地生态系统: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
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海洋生态系统:植物多为微小的浮游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氧量的70%。
淡水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农田生态系统;园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①从非生物因素来看,阳光、大气、水会影响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
②从地域关系来看,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③从生物来看,微小的生物能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阳光、温度、空气、水等
消费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生产者—植物,自己制造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