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11
高考语文三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1.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由宋文帝冒然发兵弄得仓促败阵的历史典故,引出了词人一段军旅生活的回想:“______ ,______ ,______”。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______, ______”两句运用想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满怀心事。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0 分)2. 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雅虎公司的首创人几乎都是技术人员出身,缺乏将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的雄才大....略,意识到这一点后,他们合时地退居幕后。
②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对家人的幸福与自己的安危听而不闻;无数....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干部,功载青史,被人们歌颂。
③哪处宜浓,哪处宜淡,章法如何组织,段落如何区分,剪裁弃取之间,编写者都自出机杼,不走老路而另辟门路,更能感动小读者。
....④意志力坚毅的人能够在艰苦卓越的环境中奋斗图强,干出一番事业来;意志力薄....弱的人常常碰到困难就望而却步,最后一事无成。
⑤瞿水生老汉跟着吴仁宝干了整整30 年,当他登上飞机,看到华西新楼成群、田园似锦的兴盛情景,忍不住甘之如饴,热泪沟通。
....⑥这幢大窗小隔的西式小楼,房内配着中式的桌椅摆设,再加上淡雅的国画和龙飞..凤舞的书法,让人感觉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巧妙混淆。
..A. ①③⑤B. ②④⑤C. ①④⑥D. ②③⑥3.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农业在美国整体经济中占比很小,但倒是为数不多的美国出口超出入口的家产,所以每当美国与他国发生贸易摩擦时,农业常常首当其冲。
B.当下的电影市场,作品繁琐龙蛇混杂,有依赖流量小生打天下的,也有靠老戏骨来征服观众的,《厉害了,我的国》带来的是耳目一新的崭新感觉。
C.霍金研究的艰涩难懂的物理理论,没有多少人能真切懂得,却遇到全世界的瞩目和追捧,他的《时间简史》已在全世界销售了3 亿多册。
四川广元市高中2012级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中试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2.在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3.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读①、②、③、④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图1),完成1-2题。
1.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气压带,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①——副热带高气压带B.②——极地高气压带C.③——副极地低气压带D.④——赤道低气压带2.《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原理。
其主要原理对应图1中的A.①B.②C.③D.④3.2010年11月,全国开展新中国以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通过人口普查不能查清A.人口数量B.人口构成C.人口合理容量 D.城市化水平4.图2为我国东南沿海等能源密度线分布图,该类能源最有可能是A.太阳能B.风能C.核能D.地热能5.“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3(八达岭长城的景观照片),图4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图。
若图4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我国某区域四季各季平均降水量(mm)数据如下袁。
据此回答6-7题。
6.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华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7.关于该区域降水量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在冬季易引发旱灾B.在春季易引发水土流失C.在夏季易引发涝灾D.在秋季易引发泥石流8.下列国家中,既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工业国,又初步形成以石油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的国家是A.墨西哥B.南非C.印度D.巴西9.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A.乞力马扎罗山B喜马拉雅山北坡C.阿马拉契亚山脉D.秦岭南坡《真腊风土记》记载:①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
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ﻩ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ﻩ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ﻩ①旧时中国所谓书香门第,往往代表着一个家族的清白与高贵。
跟书香相对的是铜臭,生意场中,这股味道最浓。
似乎书香常伴书生,铜臭不离市侩。
书生之中,虽不乏逐臭之人,生意人里,也有的是仗义之辈。
②但在一般人意念里,书总是香的,而铜则不免于臭。
自然,这是过时了的旧观念。
而今教育发达,社会以工商为重。
工商业社会里,第一流头脑往往是生意中人,商优则仕,已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书香与铜臭,不再有严整的界限.玩钱的人也在读书,读书的人也在玩钱,纯粹的书生和纯粹的市侩,已在逐渐减少。
从前,读书是书生的专业,现在读书是一种共同的需要,就像衣食住行一样。
从前,玩钱的生意人不必读书,现在,生意做得越大,越需要有新知识新见解.从前,宰相须用读书人,现在任何企业组织,也必须起用读书人,否则,无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商战。
越是庞大的现代企业,越是少不了一个“参谋总部",延揽学有专长的读书人,为它负起参谋作业的任务.③本来,书也不一定香,铜也不一定臭,是香是臭,全在人为。
学富五车而无行,无行而至于不忠不孝,且足以遗臭万年,岂止铜之臭而已矣.经商而至富,富而乐善好施,铜亦香施万里矣.老辈读书人,多半轻视生意人,现代读书人,当不至有此顽固想法。
学问为济世之本,学优而商,富国裕民,岂不比础呐书空高明多了?事实上,书虽香,应不以自我陶醉为满足,自命一身书香的人,纵然做不到流芳万世,至少也要及时做一点流芳的事情。
在家庭,在社会,在朋友之间,流一份芳香气息,不胜于留下那种恶劣印象和坏影响吗?每个人都有他的影响,读书人更当重视自己的影响,这种影响如同植物的花粉或种子,散布于空气中,飘荡于旷野里,它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长成一株粗壮的树开出一簇美丽的花,谁也料不定。
广元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一座占地面积相当于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刚刚经过专家论证,预计6月初破土动工。
B . 宴会过程中,面对造访的宾客,她真诚表示:无论他们在此地开展哪方面的工作,她都会鼎力相助。
C . 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D . 2009年春晚舞台造型引进奥运团队,舞蹈《蝶恋花》应用了现代高科技造型手段——LED大屏幕,加上舞蹈演员背上漂亮的彩绘,他们美妙的舞姿,实在是赏心悦目。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一下·吉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希望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
这样一种期待,这样一种憧憬,是我们今天依然要坚守的。
不仅要坚守,而且要通过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教育、科技、文化活动,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生长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
自1945年成立以来,教科文组织忠实履行使命,在增进世界人民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
中国高度重视同教科文组织的合作,愿意加大参与教科文组织的各项活动。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
四川省广元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蒙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
守望是一种角度。
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
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____,发号施令。
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
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
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赴汤蹈火指点江山安居乐业超世绝伦B . 冲锋陷阵指点江山安身立命超凡脱俗C . 赴汤蹈火高谈阔论安身立命超世绝伦D . 冲锋陷阵高谈阔论安居乐业超凡脱俗(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B . 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C . 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D . 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B .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C .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D .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17·镇江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式医保的运作模式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计划既有政府性质,又有商业性质。
广元市高三语文高考适应性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________,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________: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原因诸多,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已________,不容丝毫延宕。
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________,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
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混淆视听触目惊心刻不容缓不以为然B . 危言耸听触目惊心迫在眉睫不以为意C . 危言耸听惊心动魄迫在眉睫不以为然D . 混淆视听惊心动魄刻不容缓不以为意(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B .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C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D .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高级中学2012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1、【解析】C。
guī/kuī,pā/ba,juàn/quān。
A项,sù,shè/niè,lù/lòu;B项,pán,hé,sì/cì;D项,shū/shǔ,jī/qí,wěi。
2、【解析】C。
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确凿无疑”。
A.秀色可餐: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B.斐然可观:形容才干或声名显著。
D.奇葩:珍奇的花,也比喻出众的作品。
3、【解析】D。
A项,句式杂糅,“我国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程度不等的差距是必须正视的事实”应该为“我国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程度不等的差距,这是必须正视的事实”。
B项,“他”指代不明;C项,搭配不当,“推进”与“质量品牌”不搭配,可在“质量品牌”后加上”建设“。
4、【解析】C。
根据先特殊再一般的规律判断,③应在第一个横线处,排除A与B。
⑤是对②的回答,⑤应紧随②后,排除D。
5、【解析】A。
B.妻:嫁;C.冠军:列于众军之首;D.西:向西进发。
6、【解析】C。
两个“乃”都是表连接的副词“就”。
A项,前者为判断词“是”;后者为动词“做”。
B项,前者为介词“把”;后者为连词“因为”。
D项,前者为助词,表判断,无义;后者为表原因的指代词“……的原因”。
7、【解析】B。
①③⑤是英布的经历,此时他还未带兵打仗。
8、【解析】C项。
【解析】C项。
“集中优势兵力”有误,应为“以少胜多”。
9、【答案】项籍之引兵西至新安/又使布等夜击坑章邯秦卒二十余万人/至关//不得入/又使布等先从间道破关下军/遂得入/至咸阳/布常为军锋/项王封诸将/立布为九江王/都六。
(多、漏、错断满2处扣1分。
“//”为可断可不断处)【译文】①有人给我看了相,说我当在受刑之后称王,现在,大概就是这种情形了吧?②正当这个时候,秦军加紧围攻赵国,赵国屡次派人来请求救援。
广元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微博上那些转发量颇高的文字,似乎也不外是鸡汤似(shì)的所谓箴(zhēn)言,若是翻翻《呻吟语》《菜根谭》,定然要概叹古人从语词到深意的既富且美。
B . 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潜(qián)伏和观测,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我为中国人民迸(bèng)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C . 老人虽已年逾(yú)古稀,但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戴着帽子,胸前佩戴着徽章,精神抖(dòu)擞地向我们走来。
D . 假酒能毒死人,假药能害死人,内容不健康的出版物对读者也是贻(yí)害无穷的。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健全法制,严加防犯。
2. (4分) (2020高一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远上寒山石径斜”信息量很大。
远上说明路长,山寒说明天冷,所以此行坐了车,而且大约也只能走到半山腰。
前面,没准就是石头铺就,必须__________的小路了。
小路蜿蜒曲折,歪歪扭扭,所以说“石径斜”。
此时回望,只见座座峰峦草木凋零,尽显__________。
峰峦与峰峦之间,白云缭绕,飘浮不定,一片__________。
但,山风吹来,云开雾散那会儿,()。
这就叫“白云生处有人家”。
“生”也有版本写作“深”。
但显然,“生”比“深”要好。
站在高处的半山腰,使得我们是可以看见云雾从谷底升腾的。
相反,云深不知处,则恐怕看不见什么房屋。
更何况白云“生长之处”有人家,__________诗意盎然?(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迎难而上萧瑟空旷难道不是B . 拾级而上萧瑟苍茫岂非C . 拾级而上凋敝苍茫难道是D . 迎难而上凋敝空旷岂非(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却隐约可见三五房舍,几处村落,星星点点B . 却可见三五房舍,几处村落,星星落落C . 隐约可见几处村落,三五房舍,星星落落D . 可见几处村落,三五房舍,星星点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站在高处的半山腰,我们是可以看见云雾从谷底升腾的。
广元市高三语文校际联合模拟考试(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1. (4分) (2019高二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
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
[甲]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
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
[乙]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
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
[丙]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而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修葺一新B . 倒胃口C . 特赦D . 而(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2. (6分) (2020高二上·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如果说得详细一点,孔子也许会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
【精品】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儒家廉德思想任松峰“廉”是中华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也是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在“何为廉”“为何廉”以及“何以廉”的问题上,儒家有一套系统阐释。
关于“廉”的含义,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廉,棱也。
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
”大致可知,“廉”的本义为侧边、棱角,后来引申为正直、清廉、俭朴、收敛、廉耻的意思。
而这些含意也正是儒家所追求的道德修养。
儒家如何释“廉”呢?《论语》中,孔子虽仅有一次用到“廉”字,但实际上“行已有耻”“欲而不贪”等思想中已包含了“廉”的内容。
可以说,先秦时期,儒家主要是从道德伦理层面来认识“廉”的,认为“廉”是君子所具有的一种基本道德操守。
汉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的制度化,“廉”更多地与政治行为联系在一起。
汉代实行察举制度,出现了专门的举廉科,将“廉”作为官员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
儒家学说是一种内圣外王之学。
儒家倡“廉”,主要基于内圣与外王的需要。
从内圣来看,“廉”是个人修身、成就完美品格的必然要求。
无论是孔子心中的圣人、君子,还是孟子心中的大丈夫,都内蕴着“廉”这一基本道德操守。
从外王来看,“廉”是为政之本,能“廉”则政兴。
《晋书·阮种传》中说:“夫廉耻之于政,犹树艺之有丰壤,良岁之有膏泽,其生物必油然茂矣。
”廉洁对于为政的重要性,就像土壤和雨露于生物之必不可少,一旦失去,政权终会倾覆,为官者的廉洁是实现政权稳固持久的客观需要。
实现“廉”的目标,为政者既需“修身以德”,也需“为政以德”。
《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强调上至天子、下到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
孟子“仁政”思想,论及的是如何做一名好官。
在儒家思想中,包含着这样的逻辑:要做一名好官,先要做一个好人。
四川省广元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四川省自贡市普高2012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孑立/桔梗囫囵/胡同山阿/阿谀奉承B.蹙额/促使巷道/巷战纲要/力能扛鼎C.敦厚/朝暾颀长/歆享坍圮/殚精竭虑D.名宿/宿营咋舌/札记揶揄/蹑手蹑脚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杀青装门面开学在即优哉游哉B.推诿意向书克己服礼书香门第C.串通老搭裆如法炮制成绩斐然D.靡费非卖品竭泽而鱼披星带月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面对西方外松内紧的姿态,伊朗方面顺势反戈一击,于15日中断对欧盟六国的石油供应,并宣布新的重大核成果。
B.曾几何时,莲荷早已成为中国传统和文化的象征了,其中含有关于儒、道、佛三位一体的美妙比喻。
C.革命战争片题材领域里别具一格的大家,首推成荫和汤晓丹。
20世纪50年代,他们就联袂执导了《南征北战》。
D.调查显示,由于一些地方对中央房价调控的政策执行不力,致使房价不但没有降下来,而且还略有上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行的《可再生能源法》以倡导为主,缺乏可操作的具体规则、相应的激励措施和行政监督手段,难以规范和引导风能和太阳能等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B.企业文化建设不单纯是写写标语、口号,也不只是组织大家唱唱歌、跳跳舞,而是要把人文力量融入现代企业管理中,盘活企业的生命力。
C.冯骥才表示,整旧如新本身在学术界就有争论,是对过去历史建筑的荒谬、错误的做法,这代表我们没有认识到城市历史遗产的重要性。
[来源:Z&xx&k]D.一味学习好莱坞制作大片并不是中国电影的必由之路,我们缺乏的是反映当下现实生活、和当代人的情感相通、表达当代人心声的艺术精品。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神农尝百草的基因解读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虽然史书和民间传说都在证明神农尝百草的真实性,但还是有很多人表示怀疑。
不过,现代基因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神农尝百草。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李辉的研究小组通过基因研究在分子水平上初步证明神农尝百草的事情可能是中国先民生存的一种真实情况。
在对中国人的DNA检测分析后,李辉等人发现,中国人体内有一种苦味基因,称为TAS2R16,它能辨识出哪些苦味的植物是有毒的。
李辉等人利用DNA技术对基因片段进行分析,推测出中国人的苦味基因TAS2R16大约是在5000-6000年前受到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而且功能很强。
从基因来看,所有人都有TAS2R16基因。
TAS2R16基因编码的苦味受体专门针对植物中常见的吡喃葡萄糖苷类毒素,该基因功能不强的人很难尝出这类毒素。
世界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不会觉察出这种毒素特有的苦涩味道,而另一部分人则对这种苦味十分敏感。
人的功能独特且有多种变体的基因一般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基因受到自然选择后会在基因组中留下痕迹。
被选择的基因的弱势类型容易被淘汰,但强势类型会被保留,虽然是少数。
被自然选择的强势基因附近的邻居基因,也会连带着只有少数类型被保留下来,称为搭车效应。
搭车的基因越多、功能越强,意味着自然选择的历史越短。
李辉等人发现,中国人中苦味基因TAS2R16的增强功能基因变体有比较长的搭车区段,应该是在1万年内受到过自然选择。
研究人员检测了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样本,只在中国人的基因组中发现了有很强功能的苦味基因,即搭车效应很强,而非洲人和欧美人的苦味基因TAS2R16不如中国人的苦味基因功能强。
在5000-6000年前,中国正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
这一时期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靠狩猎和采集已不能满足人口对食物的需求。
所以,一方面人们必须从森林中走出,从狩猎和采集为农耕,这便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的历史根据;另一方面人们又必须大量采集食物,这便是神农尝百草的历史根据。
而面对各种可能充饥的植物,人们不能靠过去的经验来判断是否有毒,只能靠口尝。
当然,尝百草并非只是尝食物,而是既鉴别食物,也识别药物。
对于前者要鉴别其是否安全可食用,对于后者要鉴别其是否安全和有疗效。
在尝百草的这个时期,苦味感灵敏和强烈的人会生存下来,而苦味感不灵敏和强烈的人则会被毒死,就像神农吃了断肠草一样。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神农尝百草并非是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中国先民许多人和一代又一代人的行为。
在尝百草中生存下来的体就会保留功能强大的辨识苦味的灵敏TAS2R16基因,并遗传下去。
因此,从基因角度可以解释为何神农尝百草是中国先民一段可信的生活方式和特殊的生存阶段。
5.下面不能作为现代基因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神农尝百草的依据的一项是A.李辉研究小组通过基因研究初步证明神农尝百草可能是真实的情况。
B.中国人的苦味基因大约是在5000-6000年前受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C.中国人的苦味基因形成的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神农尝百草的时期。
D.中国人的苦味基因是在尝百草中生存下来的中国先民的保留和遗传。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因为中国人体内苦味基因的功能很强,所以中国人都能够辨识出有毒的苦味植物。
B.世界上大约四分之一的TAS2R16基因功能不强的人,很难尝出吡喃葡萄糖苷类毒素。
C.中国人的苦味基因的搭车区段较长,研究认为应是在1万年内受到过自然选择。
D.神农的苦味感不灵敏、强烈,因此吃断肠草被毒死了,尝百草其实和神农没有关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的苦味基因和其他人类基因一样,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非洲人和欧美人的苦味基因经受自然选择的时间早于中国人。
C.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的先民都曾先后经历过尝百草这一阶段。
D.神农尝百草是具有真实性的,但尝百草不是神农的个体行为。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范文正公,苏人也。
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
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
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
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
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
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
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
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
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晏子为近之。
今观文正公之义田,贤于平仲。
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
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
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
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宋·钱公辅《义田记》)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嫁娶凶葬皆有赡赡:供养。
B.而时共出纳焉时:按时。
C.彰君之赐乎彰:彰明。
D.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过:拜访。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犹且从师而问焉B.承其志,如公之存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晏子为近之持其踵为之泣D.止乎一己而已以吾一日长乎尔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设置义田救济族中穷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范仲淹好义的品质,钱公辅对此极为推祟。
B.范仲淹虽位高禄厚,但为周济族人,自己却一生贫穷。
其子孙继承了他这一美好品质。
C.对范仲淹和晏子在接济穷人时,不分亲疏、贤愚都一律平等对待,给予了高度评价。
D.文章列举社会上各色达官贵人只顾自己享乐的现象,衬托出范仲淹乐善好施品格之可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
(2)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请简要回答。
(3分)(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从情与景的角度简要赏析。
(5分)13.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烟消日出不见人,。
(柳宗元《渔翁》)杜甫的《兵车行》以人哭始,鬼哭终,前后遥相呼应,创造出一种凄凉的艺术氛围,其中写鬼哭的诗句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文末,一句,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
(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曹操在《短歌行》中有两句诗借用《管子》中的话,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这两句诗是:,。
柳永《雨霖铃》写离别,其中,两句具体描摹了离别时人物的情态。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路亭柯灵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
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会增加紧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让你歇一歇腿,缓一口气。
——大都市中有的是交通利器,却大抵和路人无关。
公共交通之拥挤,令人望而却步。
满眼摩天大楼,马路宽广整洁,但你休想找个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的机会。
你不惜破费悭囊,走进咖啡馆去,买个片刻安闲,那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
——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
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四面通风,犹如在中国画里常见的茅亭,雅有古意,不过项上盖的是灰色的瓦片。
也许和农家近似,长方形,但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
设备却大体一样,靠壁架石作凳:不嫌简慢,请君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