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如梦令正式版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17
李清照十首顶级绝美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李清照,北宋女词人,才华横溢,作品传世千古。
她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从中可以感受到她对爱情、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以下将介绍李清照的十首顶级绝美诗,带领读者领略她优美的词作风采。
第一首,「如梦令」。
这首词写出了一个女子对梦中情人的深情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爱情的无限眷恋和依恋。
开头便道出“昨夜雨疏风骤”,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安和萦绕不去的思念。
而“如梦令”这个词牌更是增添了诗意的浪漫氛围。
第二首,「声声慢」。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对离别情人的无限思念和痛苦。
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深深触动人心的柔情之处,让人忍不住为她的痴情而动情。
第三首,「武陵春」。
这首词写出了春色的绚烂和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展现出了李清照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和细腻表达的功力。
每一句都包含着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第四首,「如梦令二首」。
这首词是《如梦令》的续篇,情感更加深沉,描写了一个女子对失去情人的悲痛和哀伤。
每一句都饱含着无尽的忧伤和对逝去爱情的眷恋。
第五首,「采桑子」。
这首词写出了女子的心情郁结和对离别情人的思念之情,仿佛在一夜之间,一切都变得陌生和孤寂。
每一个字眼都流露着深深的伤感和迷离之感。
第七首,「夏日绝句」。
这首词描绘了夏日的炎热和对清凉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生活的态度。
每一句都透露着清凉之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清照的词作中充满了对爱情、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每一首词都如艺术品般细腻而动人。
通过欣赏她的词作,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她的才华横溢和情感细腻,更能从中领略到她的独特魅力和韵味。
让我们一同来品味李清照的诗意风采,感受她的深情款款和绝美词作给我们带来的感动与震撼。
【2000字】。
第二篇示例:李清照(1084年-1155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歌以清丽灵动、婉约细腻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绝代才女”。
28首绝美《如梦令》如梦令,词牌名。
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
创调之作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词《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一般用以抒情。
苏轼用此调时改名《如梦令》,自苏轼用以游戏和表旷达之情后,亦有用以言志与写景者。
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
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宋代: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4、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宋代:秦观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
帘外五更风雨。
5、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宋代:秦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6、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宋代: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7、如梦令·春思宋代: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
莫忘小桥流水。
8、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宋代:苏轼水垢何曾相受。
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9、如梦令·题淮山楼宋代:苏轼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
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
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
10、如梦令·有寄宋代:苏轼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
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原文、译文及赏析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纳兰性德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译文】千万顶行军毡帐之中,将士们酣歌豪饮,酩酊大醉,满天繁星摇曳,那星空仿佛摇摇欲坠。
狼河阻隔,回家的梦,被那河水滔滔之声搅的粉碎。
闭上眼睛,让梦境延续吧,我知道,梦醒之时,更加百无聊赖。
【注释】①如梦令:相传为后唐庄宗自制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句,因改今名。
②穹庐:圆形的毡帐。
③归梦二句:言家乡远隔狼河,归梦不成。
纵然做得归梦,河声彻夜,又把梦搅醒。
狼河:白狼河,即今大凌河,在辽宁省西部。
④解道:知道。
【创作背景】此词是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扈从圣驾东巡时所作,时年作者二十八岁。
即使扈从圣驾风光无限,但东巡营塞此时正驻扎在白狼河畔,无垠天际、摇曳星影以及浪河的涛声都激起作者对家园的思念,思归折磨着诗人,因而作者写下这首诗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烦。
【赏析】歌词以穹庐、星影两个不同的物象,于宇宙间两个不同方位为展现背景,并以睡梦和睡醒两种不同的状态通过人物的切身体验,揭示情思。
布景与说情,阔大而深长。
王国维论诗词之辨,既曾提出“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亦曾提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
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作。
尘世中总有着夜阑独醒的人,带着断崖独坐的寂寥。
就算塞外景物奇绝,扈从圣驾的风光,也抵不了心底对故园的冀盼。
诺瓦利斯说,诗是对家园的无限怀想。
容若这阙词是再贴切不过的注解。
其实不止是容若,离乡之绪、故园之思简直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思维定式,脑袋里面的主旋律。
切肤痛楚让文人骚客们创作出这样“生离死别”、这样震撼人心的意境。
那时候的人还太弱小,缺乏驰骋的能力,要出行就得将自己和行李一样层层打包。
离别因此是重大的。
李清照最有名的十首词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被誉为“词坛第一才女”。
她的作品情感细腻、文笔优美,表达了女性独特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在李清照的众多作品中,有几首尤为脍炙人口,成为她最有名的十首词。
本文将介绍并赏析这十首词,并分享李清照的创作背景和影响。
1.《如梦令》如梦令,听风吹雨过庭前。
听雨淅沥,滴落在琉璃瓦上,深夜无眠。
如梦一场,梦境中情意绵绵。
这首《如梦令》以婉约、柔情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梦中情人的深情思念。
2.《如莲》如莲轻寒,不忍触碰,君子之袖。
如莲温润,水面荡漾,君子之心。
这首词通过描绘莲花的美丽和高尚,表达了女性对理想男子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3.《如梦令》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树临风美少年,插茱萸,应嗟历乱离索。
这首词描述了重阳节的萧索氛围,表达了作者在离乱之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奈。
4.《如梦令》昨夜舟中梦,红楼一度闻乌啼。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露滴滴润琼楼,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丝长寄相思意。
这首词描绘了思念之情,通过写即景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5.《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伤心、凄凉的扫描描绘了空寂的冬夜,无奈中散发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6.《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首词通过描绘寂寞的秋夜和思念之情,展示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期待。
7.《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相思树,绿暗红稀。
这首词以感伤的口吻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惆怅,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8.《定风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沈浸旧事又思量,唯有泪千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首词以悲凉的词句描绘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挂念,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无奈和伤感。
9.《如梦令》君上一回顾,我上便成空。
白云千载空悠悠,冯唐无衣·能有几时回首。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失望。
【部编】教育部审定版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李清照《如梦令》赏析李清照《如梦令》赏析《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写的是词人一次郊游归途中匆忙间“误入藕花深处”的事。
稍加品味,词人心中的无比喜悦可以悟得。
去野外风景绝妙处“溪亭”游玩应该欢快,因为欢快就喝过头了酒,因为醉酒后沉沉睡去在太阳快落山时醒来才匆忙驾船回家;这喝酒是助兴,喝醉酒是爽朗尽兴。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明临出荷花荡还赏看到了满滩鸥鹭从荡中齐飞出的壮观场面;即惟其晚归才见到了这平时难得见到的美妙画面,心情定然转生愉快。
归结起来,青年时期李清照的生活由自己意愿而定,大抵以美满尽兴为终极追求目标,人生潇洒,情趣率真。
词中只是写到“满心欢乐”吗?笔者认为,“惊险刺激”在文本中也多有交待。
一个青年女子郊游到“日暮”,路途行走就有不便,此一险;因为“沉醉”于酒恰才醒来,头脑昏昏沉沉,又加上天已擦黑,辨不清方向,此二险;荷花荡水域到处荷到处花,本想撑船回家却终于“误入藕花深处”离开家里反而更远,此三险;天黑心慌,手忙脚乱,“惊起一滩鸥鹭”的同时也极有可能就惊吓了自己,此四险……而所有这些,倘凑巧造成自己醉眼心慌、手忙脚乱而哐铛入水,则是天大的惊险。
以致于如今追忆起来,仍然心悸而魄动;这从词的开头“常记”一词可以体会出来。
词人在对暮归途中迷路的描述,用“争渡,争渡”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活画了她的焦虑慌张及手脚并用划船的情形。
请看,词人怎能不急呢?连鸥鹭水鸟也倦飞而归巢,而自己竟然迷路了。
因此,描述那种水鸟成片惊起的动作形象实在是反映自己心情的焦灼,或者说,“满滩鸥鹭”惊飞正是词人意乱神散情形的映衬,以景衬情,写照真实。
要说词中要“喜悦”有“喜悦”,要“惊险”有“惊险”。
而这个“喜悦”有“喜悦”本身的“喜悦”,也有“惊险”中孕育的“喜悦”;同样的道理,“惊险”本身固然“惊险”,就是没在“误入”之前已是包孕了“惊险”。
10首小令词小令是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
今天要分享的十首小令词,短小精悍,温柔如水,美到了骨子里。
《花非花》唐·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半夜时分到来,天亮以后离去。
来时像春梦一样能有多少时间?去时又好似朝云散尽没有觅处。
这首诗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
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
《调笑令·边草》唐·戴叔伦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唐朝时期,政府在边地设立都护府,管理边地事务。
很多士兵驻扎在边地,边地战事不断,士兵生活悲苦。
这首词是作者为了表达边塞士兵渴望回归故乡的愿望而作。
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时。
戍边的兵士已老。
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
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肠断欲绝。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梦江南·兰烬落》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这是一首描写旅客思乡之作。
全篇通过叙述一个轻柔恬美的梦境,描绘了江南初夏迷人的景致,亲切温和,意蕴无尽。
全词从室内屏风上的人工画面、写到室外江南水乡真实的自然图景,由绘色(红蕉、黄梅)到绘声(吹笛、人语、夜雨潇潇),亦即从视觉到听觉,构思新奇,意境清幽,动静兼备。
如梦令赏析10篇如梦令赏析(一):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
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
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
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
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
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
于是有争渡之举。
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
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这首词杨金本《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
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
但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证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境。
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境融合在一齐,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境,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简介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
北宋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
他十五岁丧父,自幼研习经史兵书。
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最初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
元祐初(1086),苏轼举荐他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预修《神宗实录》。
绍圣初(1094),坐元祐党籍,出任杭州通判,又被贬监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地。
徽宗即位后秦观被任命为复宣德郎,之后在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
熙宁十一年(1078)作《黄楼赋》,苏轼赞他“有屈、宋之才〞。
元丰七年(1084)秦观自编诗文集十卷后,苏轼为之作书向王安石推荐,王安石称他“有鲍、谢清新之致〞。
因秦观屡得名师指点,又常与同道切磋,兼之天赋才情,所以他的文学成就灿然可观。
20岁,作《浮山堰赋》。
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
《如梦令·门外鸦啼杨柳》秦观门外鸦啼杨柳。
春色著人如酒。
睡起熨沈香,玉腕不胜金斗。
消瘦。
消瘦。
还是褪花时候。
《如梦令·遥夜沈沈如水》秦观遥夜沈沈如水。
风系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
无寐。
门外马嘶人起。
《如梦令·楼外残阳红满》秦观楼外残阳红满。
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
肠断。
人共楚天俱远。
《如梦令·幽梦匆匆破後》秦观幽梦匆匆破後。
妆粉乱痕沾袖。
遥想酒醒来,无奈玉销花瘦。
回首。
回首。
绕岸夕阳疏柳。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秦观池上春归何处。
如梦令,李清照(共10篇)如梦令,李清照(一): 《如梦令》李清照如梦令有两首来着的.其一:《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其二:《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李清照(二): 李清照写的如梦令意思是什么如梦令是词牌名这首词李清照写了两首,两篇的原文翻译分别是:(常记溪亭日暮.):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沉醉(在这风景中),(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玩得尽兴了,而且天已经黑了,只好往回划船,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处.赶快划呀,赶快划呀.不小心,惊动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风小雨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试问卷帘的侍女,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应该是绿叶更加茂盛,红花却已凋零.如梦令,李清照(三): 李清照的资料.李清照的词《如梦令》的意思.《如梦令》有两首,两首的意思都要!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如梦令》李清照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今译: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沉醉在这风景中,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玩得尽兴了,而且天已经黑了,只好往回划船,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处.赶快划呀,赶快划呀.不小心,惊动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注释:常:常常;时常. 溪亭:溪边的亭子.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 沉醉:陶醉. 回舟:乘船而归. 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误:不小心. 藕花:荷花.争:抢渡,加紧划船. 滩:群. 鸥鹭:水鸥和白鹭的总称.《如梦令》李清照2昨夜雨疏风骤②. 浓睡不消残酒③.试问卷帘人④,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⑤.【注释】①选自《漱玉集》.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宋代著名女词人.②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③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④卷帘人:有学问认为此指正在卷帘的侍女.⑤绿肥红瘦:指绿叶繁茂,花朵凋零.此调原名《忆仙姿》,相传为后唐庄宗自度曲,因词中叠言“如梦,如梦”,故改为今名.又名《宴桃源》.单调,三十三字,仄韵.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绿肥红瘦: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绿肥:指枝叶茂盛.红瘦:谓花朵稀少. 【译文】昨夜雨点疏落风势猛烈,沉沉地睡了一觉也消不了残留的醉意.试着问那卷帘的侍女,却回答说海棠花依旧鲜嫩. 知不知道啊知不知道啊应该是叶儿茂盛花儿凋零如梦令,李清照(四): 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那首更好为什么两首如梦令分别是《如梦令》李清照1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2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个人感觉,第2首更符合我欣赏的风格,“绿肥红瘦”中“绿”指绿叶,“红”指红花,词人用"肥""瘦"二字分别形容绿叶和红花,将植物拟人化,更加形象生动贴切,且独辟蹊径,将肥瘦二字借物抒情,表达自己落寞的心情.第一首很好,但是第一首表达的是一种游尽余欢的感觉,虽全无一个乐字但是全词透露着一种欢乐的情绪,而第二首词全又海棠写出了一种淡漠的愁绪.两首如梦令的时间也是不相同的,第一首写于1099年,当时词人16岁,第2首写于1100年,词人17岁.正值青春年少的好时光,一年的时光,就算不能让一个人有质的改变,也能让一个人有量的积累.一年,也让词人的思想眼界阅历有了改观和积累,所以从内涵上说,第二首相较于第一首是更有含义的.古往今来,悲剧远远比喜剧更能打动人心,这也是莎士比亚的悲剧更另人刻骨铭心的意义,这个理论放于这两首词也是一样的,因为悲剧有一种哀伤的美丽,更让人觉得惊艳,第二首的海棠便给人以这样的美的感觉.故而第二首更好.PS:回答到此结束,嘿嘿,这个是我第一次回答问题哦,谢谢支持~~如梦令,李清照(五): 李清照的如梦令的选择题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六): 如梦令李清照,鉴赏这首词,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如梦令,李清照】很有诗意的词,作者李清照对那少女时期的怀念.常常记得那边溪亭,日出到日落.我坐在船上,喝点小酒,周围的美景令我沉醉其中,我享受着这段美好的时光,却不想是忘记了时间.直到黄昏的光洒下,日渐西沉,才想到要回去.却忘记了路线,进入了莲花丛中.我只想快些走,却惊起了那些在附近栖息的水鸟,它飞到了很远的路上.那样的景色,盛开成片的莲花伴着莲叶,在船上喝点儿美酒,享受着这安静美好、只属于自己的时光.却不想时间飞速流逝,忘记了时间.很多人都是玩的嗨才想要回去,作者也一样.她用柔美的词语,组成了这如梦令确实如梦一样.如梦令,李清照(七): 如梦令李清照(争渡)有两首: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李清照(八): 根据李清照的《如梦令》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如梦令,李清照】有一天早晨,李清照很想出去玩,就把自己的伙伴叫出去逛一逛,她们划船来到湖边亭子上,那里的湖真美,湖面一会儿静的像一面镜子,一会儿,一阵微风吹过来, 湖面泛起鱼鳞似的波纹,波光粼粼.湖堤边生长着亭亭如盖的柳树,风一吹,柳树便抖起自己的“秀发”让人们赞叹.我说“既然景色这么美,何不借酒助兴呀!”我们就从船上拿来酒菜来边吃边喝边作诗,也猜酒令,我们玩得兴致勃勃.知不变喝多了!湖面上还有美丽的荷花荷叶.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婀娜多姿,那高的,矮的,大的,小的,拥拥挤挤,重重叠叠,荷花更美,淡红色的花瓣向四周伸展开,花心里长着金黄色的莲蓬.李清照拍着手指着水中鱼儿说“看,快看,水里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在水中嬉戏呢!”有黄的鱼,黑的鱼,还有橙色的鱼,那些鱼悠然自得地游着,他们看得着了迷.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天空中布满了星星,地上好像被一张温柔的黑地毯盖住了,这时她们着了急,连忙摸索着上了小船,她们划着划着来到了荷花池,李清照一摸说“不对呀,怎么有花呀!”她们又向回划,可是,又被一个荷叶拌住了,她们又拼命地划,那击水声,“扑嗵嗵”一下惊飞了好多沙鸥和白鹭,她们“哈哈”地笑个不停.她们玩得真是兴致未尽!如梦令,李清照(九): 如梦令李清照这首词当中"试"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如梦令,李清照(十): 如梦令李清照中“绿肥红瘦”在词中是什么意思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翻译:昨夜雨急风狂,这个季节正是花儿开得很艳很美的时候,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难以成眠.不得已,只有喝点酒赖以排遣.一觉醒来,头还是昏昏的,但心中悬悬之事,却未为梦断.这时,她听到外间的丫鬟收拾屋子,启户卷帘.便急问道:海棠花怎么样了丫鬟笑着回道:还好,昨夜又是风又是雨的,可海棠花一点也没受影响.词人心下叹道:唉!你知道什么!你再细看,难道看不出那红的少了而绿的多了吗!“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李清照如梦令赏析如梦令李清照翻译。
李清照的词精选十首如梦令
摘要:
一、介绍李清照及其词作的艺术价值
二、简述如梦令的背景及创作时间
三、精选十首如梦令词作概述
四、分析李清照的词作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正文:
【介绍李清照及其词作的艺术价值】
李清照,我国北宋著名女词人,她以其才子佳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她的词作以其优美的艺术形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简述如梦令的背景及创作时间】
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创作于北宋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繁荣稳定,文化艺术昌盛,为李清照的词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如梦令以梦境为背景,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李清照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精选十首如梦令词作概述】
以下是李清照精选的十首如梦令词作概述: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3.《如梦令·浓睡不消残酒》
4.《如梦令·试问卷帘人》
5.《如梦令·庭院深深深几许》
6.《如梦令·谁道闲情抛弃久》
7.《如梦令·莫道不消残酒》
8.《如梦令·频教明月照流苏》
9.《如梦令·生怕离怀别苦》
10.《如梦令·落日熔金》
【分析李清照的词作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清照的词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她善于运用梦境、离别、闲愁等主题,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她的词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