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 第6课时 估算
- 格式:doc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6
估算素质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结合选购电器问题,经历自己选择信息、估算和计算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初步学会用语言描述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德育教学点: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估算意识,提升生活经验。
教学重难点:明确两个符号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
1.师生谈话师:同学们,前两天我去商场逛了逛,准备买两件家电。
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在商场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出示情景图)2.观察情境图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从图中都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说出三件家电的价格等)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师:下面,同学们就从这些电器中任选两件,然后,试着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算完之后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估算情况。
)2.交流算法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1280≈1300988≈10001300+1000=2300(元)一台洗衣机和一台音响3240≈3200988≈10003200+1000=4200(元)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1280≈13003240≈32001300+3200=4500(元)3.解决问题师:刚才,有的同学估算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大约需要4500元,那么,如果我们只带着4500元钱,够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吗?大家可以商量商量!(小组交流,也可以实际算一下)通过实际计算,学生明白:估算的结果4500元只是一个近似的数,实际要用1280+3240=452 0(元)。
师:看来呀!我们今后去买东西时,估算结果所带的钱不一定够用,我们要适当地多带一点钱!二、尝试应用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之后出示问题,第(2)个问题:因为我们把1 280的近似数看作1300,所以把850看成800要比把850看成900的结果更接近一些。
因为前一个数多估了,后一个数只有少估,才能使估算和计算的结果更接近些。
练习六 估 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如海学校 陈泽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樱落学校 曾泽平 1.估算。
98×6≈ 81×8≈ 29×3≈ 31×3≈42×7≈49×2≈301×8≈ 229×3≈ 211×4≈ 998×3≈ 996×6≈ 798×4≈ 503×2≈ 401×7≈ 143×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把两、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的近似值,结果用“≈”连接。
2.填一填×3≈×4≈1048 29981301 24991998 3002 1489 4299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把四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千数、几千几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的近似值,结果用“≈”连接。
3.连一连。
498×3≈ 1098×4≈ 502×7≈ 2301×4≈估算时,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乘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千、整百或几千几百数。
参考答案1.600640909028010024006908403000600032001000 28008402.30009000390075008000120006000172003.略4. 270210360210030007200;360280480280040009600;4503506003500500012000参考答案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有选择旧会有错误,有错误旧会有遗恨,但即使第一步错了,要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未必步步都错下去。
峰回路转,柳花明,路断尘埃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双翅膀;厄运突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雨雪连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份责任和梦想。
小学数学冀教新版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教学目标】1、会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能表达估算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2、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三位数加减法估算过程。
3、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1、如何让学生养成生活中估算的习惯。
2、如何让学生学会估算,对数字敏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探究新知。
(PPT展示)师:同学们,你们对北京熟悉不熟悉啊?学生:不熟悉。
老师:虽然不熟悉,但是我相信你们也是知道北京的一些景点吧?比如故宫、天安门、鸟巢等等。
学生:知道,还有水立方、长城呢。
老师:很好,你们知道的不少啊。
老师:那你们想不想去北京旅游,看看那些著名的景点呢?学生:想!老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帮助一下小明,帮他计算一下,应该拿多少钱到北京旅游。
小明对北京的风景仰慕已久,这个暑假,他打算到北京旅游。
他的计划是来回坐高铁的路费在462块钱,住宿费在532块钱。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应该大约带多少钱去北京旅游呢?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讨论好了告诉我。
学生甲:我是这样计算:462≈500532≈600500+600=1100(元)学生乙:我觉得这样:462≈400532≈500 500+400=900(元)老师:同学们算的非常快,非常好,但是你们要去旅游应该多带些钱,总是会有一些意外的开销。
那么,对于他们的方案,你觉得那种更好呢?学生:甲的方案最好。
老师:同学们啊真聪明!二、基础练习。
443+343≈7878-431≈643+489≈989+4098≈413+489≈9097-439≈344+290≈2382-988≈三、合作探究,知新会学。
老师:同学们这次分组来讨论:小明想买一双运动鞋,运动鞋大概在190~300之间,但是小明身上只有100元,算一算。
(1)小明最多还需要问妈妈要多少钱才可以买运动鞋呢?(2)最少呢?学生:……老师:做好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说一下。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优质精编)《估算》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乘法估算方法的过程,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能较准确的进行估算。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人口十五亿,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我校有2000多人,刘老师大约40岁等等,这些值都是估算值。
现在丫丫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帮忙估算一下,一起看看好吗?学生读题并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事情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自主探索买门票要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帮忙算一下吧!你还有其它方法吗?293×5=1465(元)你还有别的方法吗?二、新课学习1.小组交流把你估算的方法向你小组的同学介绍介绍好吗?一定要说清楚你估算的过程呦!买门票大约要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帮忙估算一下吧!(1)把293看作290,约需1450元。
290×5≈1450(元)(2)把293看作300,约需1500元。
300×5≈1500(元)2.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3.计算一下,看实际需要多少元?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估算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差比较多,怎样做到合理地进行估算.4.王大爷种了4个大棚的西红柿,一个大棚的西红柿卖了1052元,大约一共能卖多少元?方法一:1052≈1000 1052×4≈4000(元)方法二:1052≈1050 1052×4≈4200(元)5.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三、四位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近似的结果;或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它们个位上的数,再与一位数相乘,口算出结果。
估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解决简单的加减法估算问题,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己尝试加减估算、交流以及评价估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丰富生活经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近似数以及估算的书写形式。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理解多估、少估的道理与合理性。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好朋友“智慧星”又来看我们了,快来听听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师:(课件呈现“智慧星”)小朋友们好,我是大家的好朋友“智慧星”,今天我向大家报告一组数据: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有文学类书籍3809本,科技类书籍2064本,历史类书籍3128本,教育类书籍1527本,综合类书籍6709本。
小朋友们,你能用近似数描述我刚才报告的这组数据吗?生1:图书馆有文学类书籍大约3800本……生2:科技类书籍2000余本……生3:历史类书籍3100多本……生4:教育类书籍大约1500多本……生5:综合类书籍大约6700本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智慧星”很高兴,奖励这些同学一枚“智慧勋章”!【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复习近似数的同时,轻松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呈现问题(一)“估算购物钱数”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从图中获取了什么数学信息?在小组内说一说吧!(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师:如果要购买手机和照相机大约需要多少元钱?请同学们先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和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我是这样算的,1280≈1300, 3240≈3200,1300+3200=4500,需要带4500元。
生2:我是这样算的,1280≈1300, 3240≈3300,1300+3300=4600,需要带4600元。
师:我们现在来验证一下,买手机和照相机到底需要用去多少钱?生:1280+3240=4520(元)师:同学们觉得上面的两种估算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生1:我喜欢第一种,因为4500与准确值更接近。
2.7 估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陈思梅1.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长约6299千米,比黄河长835千米,黄河大约长多少千米?2.(1)估算418×6时,可以把418看做()。
A.400 B.410 C.420(2)估算398×3时,把398看做()。
A.400 B.300 C.390(3)我们估算49×6时,把49看成()。
A.40 B.45 C.50(4)估算79×2时,把79看作□比较合适。
□内应填( )。
A.80 B.70 C.75(5)估算72×6的结果比实际结果( )。
A.大 B.小 C.相等3.估算:12×5≈ 53×6≈ 77×8≈49×4≈ 61×7≈ 38×9≈121×3≈ 297×7≈ 301×5≈答案提示:1.5500(千米)。
2.AACAB。
3.50;300;640;200;420;360;360;2100;1500。
【素材积累】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旧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摘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旧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民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6课时估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
3、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估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普遍应用,懂得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初步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
解释估算的过程,调整估算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在估算1263 + 3312时,一般先把1263看作(),把 3312看作(),再用( )加( )等于()。
在估算352+147时,一般先把352看作(),把147看作(),再用()加()等于()。
2.口算下面各题:
11×6= 34×2= 22×4= 13×5=
13×3= 23×3= 42×2= 14×7=
70×6= 4×900= 9×80= 600×6=
400×4= 5×500= 800×4= 5×800=
3.试着填一填:
在估算199×5时,可以把199看作(),再用()×5等于();在估算1004×7时,可以把1004看作(),再用( )×7 等于()。
师:刚才同学们复习了多位数加法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
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目完成的非常好,老师真为你们
高兴。
在复习中同学们也试着估算了一下三、四位数乘一位数。
今天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0页例题:
例1学校组织293名同学参观科技展。
门票每张6元,学生参观,每
张门票优惠1元。
估算一下:购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
(1)师提示:估算就是不用算出准确的结果。
(2)自主探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
中不同的想法,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交流讨论。
指名汇报,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估算过程:
列式:6-1=5(元)293×5=1500(元)答:购买门票大约要1500元钱。
估算过程:可以把293看作300,再用300×5等于1500。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
(4)提出质疑。
师:估算花多少元钱,是多估一些好还是少估一些好?(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提出质疑。
指名回答,师再总结:在能够方便口算的原则下多估一些比少估一些好,多估一些肯定够花,少估一些很可能不够花。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和交流,你有什么体会?
指名回答。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估算可以大概知道消费多少钱,同时了解估算的结果是个近似数,与精确值有一定的差距,在生活中去消费时要适当地多带一些钱。
(5)总结归纳。
师:怎样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指名回答。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先把被乘数看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然后再计算。
教师要边强调边板书以下两点:
取近似值时首先要考虑取的近似数与原数不能相差很大;
同时要考虑运算的简便,要方便口算。
2.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0页例题:
例2 王大爷种了4个大棚的西红柿,一个大棚的西红柿卖了1052元。
4个大棚的西红柿大约卖多少元?
(1)师提示:大约多少元,是求近似值,不是求准确值。
(2)自主探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中不同的想法,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交流讨论。
指名汇报,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估算过程:
方案一:
列式:1052×4≈4000(元)
答:4个大棚的西红柿大约卖4000元。
估算过程:可以把1052看作1000,再用1000×4等于4000。
方案二:
列式:1054×4≈4200(元)
答:4个大棚的西红柿大约卖4200元,
估算过程,可以把1052看作1050,再把1050×4等于4200。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
(4)提出质疑。
师:估算卖多少元钱,是多估一些好还是少估一些好?(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
指名回答,师再总纳:只要能够接近准确值,方便计算就行。
(5)总结归纳。
师:怎样进行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指名回答。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可以先把被乘数看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然后再计算。
师:在估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师引导学生说出,取近似值时首先要考虑取的近似数与原数不能相差很大,同时要考虑运算的简便,要方便口算。
三、快乐尝试
第一关:基础题
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题,估算下面各题。
493×3≈508×6≈ 987×5≈
389×9≈811×8≈1032×7≈
第二关:深化题
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2题。
王晓丽每天骑自行车上学。
她平均每分钟骑192米。
王晓丽6分钟本约骑多少米?王晓丽家到学校有米,她骑车8分钟能到学校吗?
第三关:拓展题
教材31页练一练第3题、第4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
3.一个室内体育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1个座位。
(1)这个体育场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2)500人看一场体育比赛,座位够吗?
4.李阿姨摘了一棵苹果树上的苹果,一共是517个,一共有9棵这样的苹果树。
估算一下:李阿姨的果园里大约能摘多少个苹果?
板书设计
估算
①取近似值时首先要考虑取的近似数与原数不能相差很大
②同时要考虑运算的简便,要方便口算
教学反思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产生估算的需要,没有需要,教学估算的意义无法体现。
这堂课深刻地揭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联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理念。
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思路广、方法多、策略新。
教师把课堂当作一个小社会,把静态的知识改变成动态的探究对象,展示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学会参与合作,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学生以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参与到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