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换乘站结构图
- 格式:pptx
- 大小:7.56 MB
- 文档页数:51
北京地铁西直门站换乘流线优化方案探究吴昊灵;李慧轩【摘要】Xizhimen Station of Beijing Metro is a major transfer hub and uses one - way transfer mode. According to the surrounding conditions, the passenger flow, the layout of station facilities and the identity settings of the station, the status of the transfer streamline and the transfer passenger flow at Xizhimen Station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Metro Line 4 are analyzed, som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assenger transfer mode are exposed. Then the Optimal Transfer Streamline (Scheme 1) and the Engineering Reconstruction (Scheme 2) are proposed, a sim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transfer passenger flow in Scheme 2 is made. The result shows that Scheme 2 could solve the transfer problem between three metro lines at Xizhimen Stat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fer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北京地铁西直门站是大型换乘站,采用单向换乘模式.根据西直门站的周边条件,从客流量、站内设施布局和标志设置入手,通过分析4号线建成后西直门站换乘流线及换乘客流的现状,指出了西直门站乘客换乘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换乘流线(方案1)及工程改造(方案2)两个优化方案,并对方案2的换乘客流进行了仿真及评价.方案2解决了西直门站3线换乘问题,提高了西直门站的换乘效率.【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2(015)001【总页数】5页(P88-92)【关键词】地铁;西直门站;换乘流线;方案优化【作者】吴昊灵;李慧轩【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100044,北京;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100044,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3.2+9地铁西直门站位于北京市最繁忙的西直门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是地铁2号线、4号线和13号线的换乘车站,是北京最繁忙的地铁枢纽站点之一。
北京地铁10号线全程车站结构示意图
程远2020-06-02
截至到2020年4月30日,可查到的北京地铁已开通总长度,为699.3公里,已是世界第一!加上目前已有规划的总长度,已经达到了1053公里;堪称“中国的地下长城”。
北京地铁的总建筑面积。
比一些小城市的地上建筑面积还要大。
每天运送人数高达1千多万人次,相当于北京长住人口的1半多!——这里面堪称是“北京的地下之城”。
在很多站点,壁画、广告与其周边景观,历史人文,商贸环境相映,犹如是博物馆的展厅。
在北京:地上高楼林立,地下通路纵横交错;还需要考虑:站点分布距离均匀,照顾地上居住和人流的密集度,等等众多因素,规划,设计,施工都实属不易!凝聚了万千地铁建设者的智慧和辛劳!
如果仔细看看,每1个北京地铁车站的结构图,结合地面周边环境,都可感受到设计者的构思巧妙,恰到好处!——不仅对建筑工作者,而且对其它很多行业的设计构思,甚至启迪益智,都会大有好处!
北京地铁各条线路的车站结构图,将陆续发表。
本篇是北京地铁10 号线的全程车站结构图。
希望能够对各位读者有益,希望大家喜欢!
北京地铁10号线是全世界最长的全地下站点地铁线路,全长57.1km。
是北京地铁系统中客流量最大的线路。
每天凌晨,从巴沟站开出10号线的第1列车,沿途仅换乘站点就有17个,为北京之最。
地铁10号线环形连通北京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不仅改善了中关村地区、奥运公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华北地区最大的农贸市场新发地,四大北京重点区域的交通状况,而且使北京地铁的各条东西线路和各条南北线路,全部连通,使北京的“地下之城”融为一体。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1号线(一线)线路标识色:正红色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
(52#、53#站不运营)。
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1号线未开放车站黑石头站(54#站)、高井站(53#站,101)、福寿岭站(52#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编号为52#,102。
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复兴门站:与地铁2号线换乘,车站位于复兴门立交桥下,呈向东布置的T字,两线之间采用单向换乘,1号线换乘2号线时,走东端站厅,经过两侧专门修建的换乘通道到达2号线两端站厅,经楼梯进入站台,2号线换乘1号线时,直接走站台中部楼梯下行即可到达1号线站台,由于是特殊年代修建的地铁,从方便换成角度而言,该站的设计显得比较落伍了。
建国门站:换乘方式类似于复兴门站,但1号线-2号线的换乘有所改进,乘客通过1号线站台上专门设置的换乘楼梯即可去往2号线,换乘距离缩短不少。
东单站:新开通的与5号线的换乘车站,用两条换乘通道连接5号线车站,内设自动步道和自动扶梯,换乘条件比较舒适,但自动步道单向运行,是设计上的缺陷。
第八章车站建筑8.1 概述及一般要求北京是我国首都,是一座人口密集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人口规模和对周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
北京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应存在明显不同的个性化特色,以适应北京轨道交通现状客流总量大、高峰时段冲击较大、换乘车站比例高等客流特色,在建筑设计上应有北京自己的设计特色。
本指南立足于指导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人员掌握北京与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的不同方法,以便迅速适应北京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特点,完成符合北京要求的轨道交通车站设计。
本指南适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颁布后新建的车站及既有换乘车站新建的续建部分,不适用于既有线和上述规范颁布施行前通过初步设计审查的在建线车站。
8.2车站规模控制和设计标准8.2.1 车站设计客流的解析1、车站设计客流,是控制车站整体设计规模的前提条件。
进行车站建筑设计时,应对本站近期、初期和远期客流分别进行核算比较,确定车站的最大设计客流量。
2、车站最大设计客流量,为初期、近期和远期设计客流量取大值。
其计算方法为本站初期、近期和远期最大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乘以本站超高峰系数,这里需注意一点,针对不同类型的车站,其高峰小时并非传统的早高峰和晚高峰,应校核高峰客流发生的时间段。
3、当本站最大设计客流量发生于初期或近期时,应对相应周期运营组织方案进行适当核算,如有必要应进行调整。
8.2.2车站类型及分级的确定1、北京轨道交通车站设计之前,应先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车站的分级和分类,后根据不同的分类和分级确定车站的基本规模,并进行相应校核和后评估。
北京轨道交通建设不同于全国其他大多数城市,具有独特的人文特点和独一无二的城市特征,因此采用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的车站设计分级分类体系及相应的设计标准。
2、车站分级分类时,应根据其服务区域环境功能定位、车站主导客流行为特征及其对车站设施设计参数与配置标准的影响程度为依据进行分类,车站规模以及通行设施和服务设施标准应首先确定车站分级、分类,结合不同运营工况合理确定。
北京地铁详解图(划线的为换乘站)北京地铁3号线: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五路站-花园桥站-四道口站-甘家口商场站-展览路站-阜成门站-白塔寺站-西四站-北海公园站-隆福寺站-朝阳门站-东大桥站-呼家楼站-金台路站-星火路站-青年路站-褡裢坡站-黄渠站-常营站-草房站。
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物资学院站-北关环岛站-新华大街站-玉带河大街站-郝家府站-通州新城站-东小营站北京西站——湾子——达官营——广安门——牛街——菜市口(换乘4号线)——虎坊桥——珠市口——都市街——磁器口(换乘5号线)——幸福大街——夕照寺——广渠门东——双井(换乘10号线)——广渠路(换乘14号线)——大郊亭——百子湾——化工二厂——紫南家园——欢乐谷——垡头——玻璃二厂——焦化厂北段:回龙观东大街——霍营站——西三旗站——清河小营站——永泰庄站——林萃路站——森林公园南门站中段:森林公园南门站——奥林匹克公园站——奥体中心站——北土城站南段: 北土城站——安华桥站——黄寺站——鼓楼大街站——什刹海站——南锣鼓巷站——中国美术馆站国家图书馆站(换乘4号线)——车公庄大街站——白堆子站——军事博物馆站(换乘1号线)——北京西站——六里桥站——六里桥西站——南马莲道站——丰台北路站——丰台火车站——花乡站——怡海花园——郭公庄(换乘房山线)西直门-大钟寺-知春路-五道口-上地-西二旗-龙泽-回龙观-霍营-立水桥-北苑-望京西-芍药居-光熙门-柳芳-东直门北京地铁14号线东河沿路——张仪村——小屯路——丰台体育中心——丰台北路(换9号线)——西局——丽泽路——三路居——玉林西路——右安门外大街——北京南站(换4号线)——马家堡东路——永定门外大街——安乐林路——蒲黄瑜(换5号线)——芳古路——方庄东路——十里河——弘燕路——松榆北路——南磨房路——广渠路(换7号线)——大望路(换1号线)——红庙路口——甜水园(“金台路站”换6号线)——朝阳公园——枣营路——东风桥北——将台路——万红西街——望京体育公园(换15号线)——广顺北大街——广顺桥北——来广营注:14号线最新规划方案已经获得批复,向西延伸至永定河以西的长辛店地区。
北海艺术设计学校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 张 晨引言要想完全懂得一座城市,必须去感受地铁站。
因为一座都市的地铁站凝聚了都市的特点,代表了都市的风格。
在国外,比如巴黎、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车站,就能够免费体验让人心旷神怡的“艺术品”。
那不勒斯和圣彼得堡的车站仿佛都跨越时间返回了过去。
在国内,比如上海地铁,原来的线路设计风格已经是统一的趋势,而现在的线路设计则融合了许多地标特点,而且站台的装饰也非常精巧。
2007年10月启用的北京轨道交通五号线“天通苑站”,成为北京市内首个由民间赢得增加的车站。
天通苑是北京人流最稠密的地方,位于天通苑北站和天通苑南站中间。
车站的原来设计延续的是“蓝天和白云”的主题,但是现状已经黯然失色了,出现了陈旧的现象。
由此可见,旧建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人文文化建设和对弱势群体的考虑方面也必须进一步加强。
对以上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方案设计提供空间的多功能划分,提供多样性的等待空间。
通过查阅资料和一些学科的专业杂志资料,系统地认识地铁站公共空间的设计风格有怎样的特征和要素等。
同时对优秀案例进行了网络调查,为之后地铁天通苑站的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条件。
在符合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创造以空间、人和物为主体的合理组合,从而产生最完美的空间效果。
一、 项目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地铁的过渡型发展,以及全面推动城市在地铁线路和站点附近的改修、扩大、新增等工程项目,深刻改善了城市既有结构的同时,也使一体化、复合化、人性化的城市地铁的空间发展,成为新一轮的城市新建与改变工程的焦点[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将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引领潮流。
(二)研究意义。
本文以解决高峰时期的堵车现象为出发点,以每一位乘客的情感体验为中心,研究如何表现地上和地下的统一艺术风格,结合地域性文化和绿色设计,以怎样的方式将地铁的公共空间设计注入地区性文化的设计。
北京史上最大规模地铁建设潮正在加速上演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
日前,市重大办公布了北京在建的22条线路最新最全的线路信息,所有线路的具体走向,站位和线路信息均已清晰地浮出水面。
我们逐条线路看起来,看看您的家门口会在未来几年里有新地铁吗?CBD线计划2017年12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东大桥站至大郊亭站,建设地点在朝阳区,在通惠河南侧设车辆段。
线路全长6.5公里,设8座车站,其中有4座换乘站。
燕房线/燕房线支线燕房线:2013年12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燕化站至苏庄站,建设地点在房山区,设阎村北停车场。
线路全长16.6公里,设10座车站,其中有1座换乘站。
燕房线支线:计划2017年12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饶乐府站至周口店镇站,建设地点在房山区。
线路长6.1公里,设3座车站,没有换乘站。
西郊线2011年2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香山站至巴沟站,建设地点在海淀区,设巴沟车辆段。
线路全长9公里,设6座车站,其中有1座换乘站,2017年年底通车试运营。
S1线2011年6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石门营站至苹果园站,途经门头沟区和石景山区,设石门营车辆段。
线路全长10.2公里,设8座车站,其中有2座换乘站。
2017年底石门营至金安桥通车试运营。
16号线16号线:2013年9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苏州街站至宛平站,途经海淀区、西城区、丰台区,设榆树庄停车场。
线路长26.1公里,设17座车站,其中有8座换乘站。
16号线二期西苑站至苏州街站段:2013年8月开工建设,建设地点在海淀区。
线路长4公里,设2座车站,其中有1座换乘站。
8号线三期/8号线四期8号线三期:2013年12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南锣鼓巷站至五福堂站,途经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和大兴区。
线路长19.2公里,设15座车站,其中有5座换乘站。
8号线四期:2015年7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五福堂站至瀛海站,建设地点在大兴区,设瀛海车辆段。
线路长3.4公里,设2座车站,没有换乘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