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基础实验 (1)
- 格式:doc
- 大小:525.50 KB
- 文档页数:7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1.原理(1)细胞全能性:细胞具有全能性。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信息,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遗传物质。
(2)细胞分化: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完整植株。
(1)愈伤组织的特点: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2)脱分化:又叫去分化,是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3)再分化:愈伤组织继续培养,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内因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同一种植物材料,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2.外因(1)营养成分: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如N、P、K、Ca、Mg、S;微量元素,如B、Mn等;有机物,如甘氨酸、维生素、蔗糖等。
(2)植物激素: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二者的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及用量的比例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其他因素:pH、温度、光照等。
不同的植物对各种条件的要求往往不同。
3.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与植物细胞分裂、分化的关系使用顺序实验结果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同时使用分化频率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用量的比例对植物细胞发育方向的影响: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根的分化。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分化。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填“>”、“<”或“=”)三、实验操作1.制备MS固体培养基MS培养基含有20多种营养成分,实验室一般使用4 ℃保存的制备好的培养基母液来制备。
具体操作分为配制各种母液、配制培养基和灭菌三步。
高中生物必修1-3实验专题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 吡咯红使RNA 呈现红色, 利用这二者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 可以显示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同时使染色体中的蛋白质和DNA分离, 有利于DNA与甲基绿结合。
实验步骤:1)制作装片:取洁净载玻片, 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溶液, 刮取口腔上皮细胞, 在载玻片液滴中涂片, 烘干玻片。
2)水解:将烘干玻片放入盛有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小烧杯中, 将小烧杯放入盛有30℃温水的大烧杯中, 保温解离5min。
3)冲洗涂片: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
4)染色:用吸水纸吸载玻片上水分, 在载玻片上滴两滴吡罗红甲基绿的染色剂, 染色5min, 吸水, 盖盖玻片。
实验结论: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 糖类中的还原糖(葡萄糖、果糖), 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 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淀粉遇碘变蓝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 产生紫色反应。
实验材料:选择无色的。
苹果或梨匀浆(还原糖), 马铃薯匀浆(淀粉), 花生种子(脂肪), 豆浆、鲜肝提取液(蛋白质)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⑴目镜与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间关系: 目镜越短, 物镜越长、距装片的距离越近, 放大倍数越大⑵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⑶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方法: 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 找到物像, 移至视野中央, 然后转动转换器, 用高倍镜观察, 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为止。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原理: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散布于细胞质中, 呈绿色。
微专题三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分值:65分 建议时间:70分钟)专题概述测密度实验是山西中考的必考题,以常规测量方法为主;近年来更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评估、特殊物质的密度测量、特殊方法测密度等,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加强这方面题目的训练。
方法指导一、实验原理ρ=m V二、测量方法:(一)有天平、量筒1.质量用天平测量(1)固体质量直接测量;(2)液体质量借助烧杯测量2.体积用量筒测量(规则的可用刻度尺)(1)液体体积的测量方法①利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
②利用某种容器(如杯子),通过测量容器装满水的质量,利用公式V =m 水ρ水计算瓶子容积,从而间接测量容器装满其他液体的体积。
(2)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①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直接利用刻度尺测量其体积。
②利用量筒,通过“排水法”间接测量可沉入水中固体的体积。
三、特殊物质的密度测量常见的特殊物质的密度测量有:①吸水性固态物质密度测量:在准确测得其质量后,可采用“水浸法”使测量物质在充分浸润后再无法吸水,然后利用排水法测得其体积;②易溶性固态物质密度测量:可改变量筒或烧杯中的液体成分,这种液体应具备和测量物质不相溶的特点,如盐块溶于水,但在饱和盐溶液中不溶解,所以量筒中可采用此液体来测体积。
特别是粗略测量时,可以在量筒中倒入细沙子等作为“液体”进行体积的测量;③密度小于水的物质密度的测量:一般采用“重坠法”或“针压法”进行测量;④不易与液体接触的固体小颗粒(或粉末状)物质密度的测量:在测量时可直接用量筒测量小颗粒(或粉末状)物质的体积,测量体积时要注意将量筒中的小颗粒(或粉末状)物质尽量压实并抹平,以减小测量误差。
四、特殊方法测量密度(一)有天平,无量筒1.测液体密度,可在一小空瓶先后分别倒满水和待测液体,用VV液测出液体体积,从而测出液体密度。
水=2.测固体密度,可将烧杯中装入水,并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1,然后将固体浸没在水中,在液面处标记,取出固体,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再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 2,则V 液=V 加水=m 2-m 1ρ水,从而求出ρ固。
选修1专题3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预)【学习目标】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2.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
3.进行菊花或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
【知识梳理】一、基础知识(一)植物的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1)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根本原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全能性: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条件:离体、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
2.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器官―――→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试管苗――→移栽植物体 外植体: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
脱分化(去分化):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愈伤组织: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其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再分化: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外植体的选取①不同植物的组织培养难度一般选择植物的幼嫩部分(生命力旺盛,分裂分化能力强;含有的病毒少),比如茎尖、根尖、幼嫩的叶片等;保存时间越短,材料生命力越旺盛;保存时间越长,越容易受到污染。
例如: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培养基的配制(MS 培养基)MS培养基主要成分大量元素:N、P、K、Ca、Mg、S ;微量元素:B、Mn、Cu、Zn、Fe、Mo、I、C;有机物: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等;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
3.不同植物激素浓度、使用顺序和使用量用量比例与根、芽的分化4.pH、温度、光照等条件也很重要。
例如菊花组织培养的条件:pH=5.8 、温度、控制在18—22℃、每日光照12h。
二、实验操作(一)制备MS培养基1.配制各种母液2.配置培养基菊花的茎段的组织培养比较容易,不必添加植物激素。
中鼎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A 座509室 电话:62154042、62159457、62154457 公主坟分部:北京市海淀区公主坟城乡贸易中心城乡华懋1012室 电话:68221211、68221811教 案教师: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 学生:实验专题复习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考纲要求]: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时的内容﹑方法﹑要求。
[学习重点]:学会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及科学评价实验方案。
[学习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基础知识]: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4)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5)注意事项;(6)实验现象、结论和结果处理;(7)问题和讨论。
2.设计实验的程序:(1)根据实验目的,阐明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2)根据实验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画出装置图;(3)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重点,分析实验中应注意事项;(4)实验结束后应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3.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2)安全性;(3)可行性;(4)简约性。
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中鼎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A 座509室 电话:62154042、62159457、62154457 公主坟分部:北京市海淀区公主坟城乡贸易中心城乡华懋1012室 电话:68221211、682218111.对方案可行性的评价。
2.从经济效益角度评价。
3.从环保角度评价。
三,气体的制取及相关探究题:探究题的解答基本方法:1. 认真读题,审清题意,确立探究课题2. 根据课题,选择合适方法,提取相关化学知识,设计探究方案3. 根据试题要求,将探究的问题与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与提炼,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四、综合性气体制备实验的设计考虑因素气体制取装置:固 ∆ 气体 (2)固+液——气体气体净化或干燥装置: “长进短出” :CO 2——NaOH 溶液;石灰水(可检验)HCl ——NaOH 溶液;Ca(OH)2溶液;AgNO 3溶液 (可检验)H 2O —— 浓H 2SO 4;固体NaOH ;生石灰;氯化钙等;无水CuSO 4只检验 气体收集方法:(1)排水法(O 2、H 2);(2)向上排空气法(O 2、CO 2);(3)向下排空气法(H 2)尾气处理:(1)点燃法(如CO ) (2)吸收法常用的气体的净化和干燥装置硫酸作为干燥剂及其吸水性的实验验证常见的收集气体的装置: 发生装置 净化 装置 干燥 装置 收集 装置 尾气处理 装置几分钟后中鼎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A 座509室 电话:62154042、62159457、62154457 公主坟分部:北京市海淀区公主坟城乡贸易中心城乡华懋1012室 电话:68221211、68221811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练习1.某一种气体可能是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来分析研究该气体的成分。
该学生观察到如下化学现象:装置A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B 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C 中浓硫酸无明显变化,装置D 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一种亮红色物质,装置E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F 中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该学生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得出如下结论:气体中①肯定不含二氧化碳,②肯定含一氧化碳,③肯定含水蒸气,④肯定含氢气,⑤可能含氮气。
请你分析:(1)上述不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_________,你认为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上述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______________。
(3)当使本实验有可能得出更多的正确结论,可将各实验仪器重新连接,你认为最合适的连接次序是(从左到右填写仪器代号)_________。
练习2.如图所示的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证明CO 中含有CO 2,装置内应盛放_______.(2)洗气:除去氧气中混有的较多量的CO 2,装置内应盛放 _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 2时,H 2应从装置的_______端通入(填A 或B ,下同).若用排水法收集O 2时,瓶内应先装满水,O 2从_______端通入(+量筒排水测量气体体积) .若要用水将装置的O 2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端流入.练习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鼎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A 座509室 电话:62154042、62159457、62154457 公主坟分部:北京市海淀区公主坟城乡贸易中心城乡华懋1012室 电话:68221211、68221811(1)装置A 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B 的作用是吸收装置A 中挥发出来的HCl ;装置C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F 的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学生在验证CuO 与CO 的反应产物时,在装置E 中加入了一种试剂。
你认为这种试剂是 。
(长沙市2002年中考题)练习4.已知氨气(NH 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可以和制取 的装置相同。
(2)氨气可以用 法收集,收集氨气的集气瓶必须十分干燥,这是因为 。
(3)现欲制取一瓶氨气,除已有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铁架台(附铁夹)外,要完成该实验,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
练习5. 草酸的化学式为H 2C 2O 4,甲乙两同学对草酸受热分解及其产物的检验做了探究:(1)猜想与假设:第一种:草酸分解产物是CO 2和H 2;第二种:草酸分解产物是CO 2、CO 和H 2O ;第三种:草酸分解产物是 CO 2和H 2O 。
(2)实验装置的设计(图中铁架台略去)甲同学设计了如甲图所示的装置。
乙同学设计了如乙图所示的装直。
(3)实验:甲同学按甲图装置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同学按乙图装置实中鼎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A 座509室 电话:62154042、62159457、62154457 公主坟分部:北京市海淀区公主坟城乡贸易中心城乡华懋1012室 电话:68221211、68221811验,观察到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生成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在尖嘴处点燃后能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产物中有(4)结论:第_______种猜想是正确的,请写出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反思与评价: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有缺陷。
由于试管口向下倾斜,而且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加热到182℃便开始熔化,因此实验中常会出现熔融的草酸流进导管而影响后续实验。
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设计是科学合理的。
请你谈谈乙图装置优于甲图装置之处:(答出两点即可,你如果能答出第三点或更多,且正确,给予鼓励)第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设计的乙图装置也能证明产物中无H 2,证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6.超氧化钾(KO 2)是一种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它作制氧剂,供人们呼吸之用。
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O 2+2CO 2 = 2K 2CO 3+3O 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超氧化钾为原料制取O 2,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1)A 是制取CO 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1、图2、图3中选择 。
B 装置的作用是吸收A 装置中产生的盐酸酸雾,C 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为了检验E 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在取出集气瓶后,用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 。
(2)若E 中的石灰水出现少量的白色沉淀,这是为 。
(3)表明D 中的超氧化钾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的现象是 。
.【06南京】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已跨入航天领域国际领先行列。
某研中鼎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A 座509室 电话:62154042、62159457、62154457 公主坟分部:北京市海淀区公主坟城乡贸易中心城乡华懋1012室 电话:68221211、68221811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 2)作为氧气再生剂。
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 2 + 2CO 2 == K 2CO 3 + 302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 2来与KO 2反应制取0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C 处应从A 、B 两种装置中选择 作CO 2发生装置。
检验G 中集气瓶内收集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以在取出集气瓶后,用 检验。
(2)已知CO 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 装置的作用是 。
(3)为了除去O 2中可能混有的CO 2,F 中可盛放过量 溶液。
(4)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 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
若要检验干燥的CO 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
1.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 2O 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打开图上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 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 2CO 3,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不存在的实验。
中鼎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A 座509室 电话:62154042、62159457、62154457 公主坟分部:北京市海淀区公主坟城乡贸易中心城乡华懋1012室 电话:68221211、68221811(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人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