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法对应的《特种设备目录》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204.00 KB
- 文档页数:9
2016最新特种设备目录特种设备的目录--最新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教育 > 范文大全 > 特种设备的目录--最新2016最新特种设备目录特种设备的目录--最新分享人:叶自飘林来源:互联网时间:2016-10-09阅读:31900次大中小分享:微信质检总局公布新修订《特种设备目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质检总局修订了《特种设备目录》,经国务院批准,于2014年10月30日公布施行。
同时,《关于公布<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锅〔2004〕31号)和《关于增补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特〔2010〕22号)予以废止。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条第三款明确“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
此前,国务院于2003年7月批准了特种设备目录,并于2009年11月对特种设备目录进行增补。
自特种设备目录公布以来,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明确安全责任,实现科学监管,有效防范事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数量的高速增长,原特种设备目录已不能完全适应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需要。
— 4 —质检总局于2013年6月起开始组织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经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等10个相关部门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有关企业的意见后予以公布。
新《特种设备目录》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压力管道元件、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附件10个种类48类别99品种。
— 5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附件特种设备目录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1 —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2 —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3 —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1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4 —1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1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5 —— 16 —1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1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7 —1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1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1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1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20 —1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2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一、特种设备的定义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是指具有质量重、结构复杂、危险性较大,且在使用中可能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通过特殊技术、特殊工艺、特殊检验或特殊监察方法来保证安全的各类设备。
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二、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要性特种设备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设备。
它们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锅炉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能源供应,电梯是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起重机械则用于各类物资的搬运。
然而,由于特种设备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特种设备安全成为了现代社会重要的议题。
三、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内容介绍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我国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法》,该法规定了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检验和得失控制等各个环节应遵守的具体规定。
以下是该法的主要内容:1. 特种设备的分类与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特种设备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管理。
根据设备的不同特性和危险程度,将特种设备分为四类,即第一类特种设备、第二类特种设备、第三类特种设备和第四类特种设备。
每一类设备都有相应的管理要求和检验等级。
此外,该法规定了特种设备的制造、销售、使用和维修等环节的相关责任和义务。
2. 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对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些要求涉及到设备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安全装置等方面,旨在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和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性。
3. 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管理该法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修进行了详细规定。
使用者应制定和执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特种设备的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维修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法全文及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3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经营、使用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生产第三节经营第四节使用第三章检验、检测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
特种设备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责任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安全,符合节能要求。
第八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应当遵守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一、主题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是我国国家在特种设备领域的法律基础。
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具有特殊技术性质和较高危险性的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
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于2014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以规范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监督管理和安全监督等活动,保障人民裙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我们将对这部重要法律进行解读,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内容。
二、法律要求的深度解读1. 特种设备的定义及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了什么是特种设备,以及其范围。
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由于其结构、性能和用途等特点,可能对人身和财产造成危害的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等。
法律对特种设备的范围和种类进行了具体划分和详细说明,以便有关单位和个人能清晰地理解特种设备的范围和类型,从而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2. 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做出了详细规定,包括了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报废等环节,要求相关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管理和操作。
对于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监督检查等方面也做出了严格要求,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3. 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法律规定了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要求使用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对于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维修和报废等方面也作出了具体规定,以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4. 特种设备的责任和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对违反法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做出了明确的责任和处罚,包括对使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对特种设备制造单位和经营单位的责任,以及对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