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垂直绿化中常绿、花色植物种类配置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7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随着城市和交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和立交桥建设逐渐成为了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建设不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也改善了城市生活质量。
然而,如何将受到污染和噪音干扰的这些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而在这一问题上,植物配植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高速公路的植物配植高速公路是运输系统的一部分,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一个快速、方便和安全的通道。
但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都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噪音、空气污染、能源消耗、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因此,高速公路的植物配植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高速公路旁或中央隔离带中种植适合的草本和乔、灌木木本植物,能够有效的减轻道路噪音、吸收尾气中的污染物和减缓交通事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美化了公路沿线的景观。
在草本植物选择上,考虑较为重要的因素是植物的适应性、生长期、景观性、覆盖度、耐旱、抗病虫害等。
常用草本植物包括早熟禾、黑麦草、紫花苜蓿、三叶草、菊花等,这些植物能够生长壮实,根系发达,能够迅速地形成覆盖层,防止水土流失和固定底层土壤。
在乔、灌木木本植物选择上,优先选择有抗风、抗干、抗盐能力,且光触媒效应较强的树种,如金丝楠、连翘等。
这些植物的生长周期较长,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和景观效果。
同时,还可以种植一些果香花卉、观赏灌木等品种,增加公路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除了植物的选择,还需要注意植物的保护和管理。
一些常见的管理措施包括及时修缮破坏的道路保护带和中央隔离带,定期的除草、疏枝,对受到虫害的植物进行防治等,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达到保护公路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立交桥的植物配植立交桥与高速公路不同,它是连接城市交通的主要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立交桥对于城市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十分明显,例如它的建设导致了城市绿地消失,交通噪声等问题也很突出,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对立交桥桥区绿地(G46)调研报告-------八里台立交桥桥区绿地调研摘要:本文通过对八里台大桥道路附属绿地的实地调研,探讨城市立交绿地的景观规划设计思路以及植物品种配置方案,以期对相关专业设计道路附属绿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道路附属绿地;立交桥;景观设计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立交桥在连接城市主要道路,完成城市交通网络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立交桥周边的绿地作为道路附属绿地扩展了城市中的绿色景观,建立了都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已逐渐成为园林设计工作者和市民们关注的热点。
如何做好立交桥绿地的景观规划设计,营造出功能性与美观性并兼,文化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生态景观,是我们这次调研的主要内容。
一、空间位置(基地现状)八里台立交桥坐落于天津中环线上。
八里台立交桥,位于南开区,八里台立交桥西起复康路,跨越卫津路,东至吴家窑大街,总长2105.8米(包括匝道桥和引路),是天津市第一座三层互通式城市高架立交桥,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使用了20多年,中环线是一条围绕津城市区的环城公路,道路两旁不仅高楼林立,树木成荫,还有众多的公园及园林小品令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
因此说中环线就象一条彩练一样,把津城打扮得分外妖娆。
八里台立交桥绿地为封闭式、观赏性的交通附属绿地,属于开放型公共绿地景观之一。
它作为城市大环境中的一个音符,需要和谐地统一在城市环境的大乐章之中,通过新的形式,创造出最佳的城市绿色景观和生态效益。
二、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
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立交桥绿地景观营造要点分析——以《龙景立交绿化提升工程》为例摘要:立交绿地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化城市、改善交通环境的重要载体。
是道路绿地中难得的块状绿地,道路景观最容易出彩的节点。
在改善、恢复环境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深圳对道路景观建设的重视,立交绿地景观的营造越来越重要。
本文首先对立交绿地景观的发展历程、设计要点简要概述,并以《龙景立交绿化提升工程》为例,分析融生态、视觉美学、地域文化于一体的立交绿地景观营造要点及和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立交绿地;龙景立交;道路景观;前言密集有序的城市交通网络构筑了深圳这个创新型的国际化大都市,然而组成和连接这个大都市的交通干道及各种立交在承载交通功能的同时也在城市景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立交绿地也成为道路景观的重点之处。
1 建设背景在深圳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的大背景下,龙岗区城管局着力打造市容环境的“深圳质量”和“深圳品质”,高标准进一步提升龙岗区市容环境,提出“一片一路一街一景”市容环境提升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打造四季有花的标志性景观大道,美丽生态的城中绿岛,体现充满创新活力的深圳精神。
2 立交绿地景观营造的发展历程总结立交景观的变迁不难发现,立交景观的绿化形式由模纹图案化到崇尚自然,设计手法和植物配置方式都越来越成熟。
90年代初的立交绿化以大草坪为主,由花灌木组成模纹,形式单一,图案性强。
90年代中期的立交景观为以密林为主体,乔木林块状混交,形成富有生态效应的植物群落。
近年来,立交景观开始以大树为主体,结合草地+花灌木,并增加微地形形成开阔疏朗的绿化空间。
[1]3 立交景观绿地的设计要点3.1 生态优先立交绿地在吸收废气、粉尘、降低噪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防护作用。
其次,由于立交绿地占地面积大,在很多情况下起着生态跳板的作用,在降低道路造成的生态斑块破碎化起着重要作用。
立交绿地应该成为深圳绿地系统的一部分,成为有积极意义的城市公共景观。
3.2 与交通功能相适应立交担负着疏导交通的作用,立交绿地的景观设计首先应满足交通的功能。
立交匝道绿化的价值及花木品种选择随着城市绿化的逐渐饱和,见缝插绿的绿化方式已成常态。
根据各地最新出炉的绿化方案来看,立交匝道是城市接下来的主要绿化对象之一。
所谓的立交匝道绿化就是在立交桥、高架分带中添绿、增绿,这是立体绿化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绿化转向精细化的表现之一。
立交匝道绿化的价值生态效益。
绿化需充分靠考虑生态效益,不然城市大搞绿化的愿景就不复存在。
在立交匝道上绿化,一能降尘,每种植物都具备一定的降尘能力,尤其是那些叶片多、大的植物;二能减噪,噪音污染是城市严重污染源之一,而植物对声波有反射和吸收的作用;三能提神,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恰当的应用色彩也是提神的方式之一。
景观价值。
立交匝道绿化的景观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谈,一是车内的人对这个城市的印象;二对于当地人而言,桥体也是当地建筑的一部分,立交绿化也是城市景观建设需要。
在提倡森林进城的今天,我们身边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绿色,桥体也不会因其结构特殊而免去绿化,否则在一篇绿色之中显得太过突兀。
立交匝道绿化的应用绿化方式。
绿化方式受建筑物的空间结构限制和影响,考虑到桥体的特殊,采用的绿化品种也有所区别。
一、需要考虑载重问题,立交、高架桥面上的绿化当前几乎不可能会用到大型乔木;二、桥体的跨度和面积,需要攀附能力较强的植物,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爬藤类植物;三、随着绿化的深入,现在考虑美观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体积较小、花色艳丽的宿根花卉;四是特色问题,今天城市绿化越来越注重对本地文化的认同和表现,不少地区会在桥体绿化摆上当地的特色植物。
绿化品种。
爬藤类有爬山虎、紫藤、油麻藤、牵牛花、葛藤、金银花、茑萝、炮仗花、观赏南瓜、五叶地锦、常春藤、凌霄、蔷薇、络石、叶子花、藤本月季等,花灌木有樱花、紫薇等,其他花卉有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
随着绿化层次的不断丰富,市场上将不断涌现出新的品种和栽培方法来满足绿化需求。
郑州市立交桥垂直绿化植物选择初探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城市交通网络也在不断延伸与扩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立交桥,也陆续在城市各处相继建立。
以立交桥作为载体,将攀援植物应用在立交桥中,使绿色在三维空间中得到延伸,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文章分析了郑州城区立交桥垂直绿化的难点,探讨了立交桥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方法。
并指出了立交桥生态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为以后进行立交桥绿化植物筛选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郑州市;立交桥;垂直绿化;植物选择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人口密度高, 用地紧张, 交通拥挤等矛盾也日益突出, 立交桥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景观,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
目前郑州市主城区已修建通车的立交桥有大大小小三十多座,但随着一座座立交桥横空出世,车辆的噪声、排放有害气体等污染越来越严重, 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据悉,目前郑州市受高架桥、立交桥噪声、空气等污染的市民达10万人,而绿色植物不仅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作用,且它对环境的美化程度直接影响到郑州城市的面貌和市民的精神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立交桥的绿化建设,对于改善沿线的空气质量和绿化景观至关重要。
一、立交桥绿化的范围立交桥绿化范围主要包括:立交桥面的绿化、立柱的绿化、桥荫的绿化。
桥面绿化和立柱的绿化,这两部分形式都是垂直绿化,并且有鲜明的自身特点:首先它的地理位置特殊,都位于城市主干道口,是进入市区的必经之路;其次立地条件差,土壤板结、浇水困难、汽车废气和粉尘污染、部分位置光线严重不足,这些条件制约着植物的正常生长。
而垂直绿化以弥补地面绿化的不足,能在不增加城市用地的情况下,扩大城市的绿化范围,提高绿化覆盖率。
经研究测定,在炎热的夏季,有爬山虎覆盖的墙面比裸露的墙面表面温度要低3℃至5℃,还能吸收大气污染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
而且,藤蔓类植物生长速度快,两到三年即可形成绿荫满壁、枝繁叶茂的景观。
桥荫绿化,随着立交桥增设的匝道数增加,致使桥下光照进一步减弱。
立交桥园林绿化浅析【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立交桥绿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介绍了立交桥绿化应注意的原则。
【关键词】立交桥;园林绿化;原则1 当前我国立交桥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纵观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市的立交桥分布,它们大都坐落在环路与主干道的交汇处,以及主干道与主干道的交汇处,呈放射线状分布。
从这些城市的立交桥绿化看,其设计理念较好。
交通绿岛内高大的乔木、整形的灌木、规则的几何宿根地被植物及适量的花卉及草坪配置,使桥区既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又有很好的艺术效果及景观效果。
个别桥区还配有小品、石桌椅等,如同街心广场;桥体的水泥墙面上爬满了地棉等爬藤植物,长势好的地方无裸露的水泥地面,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引导车辆行驶;桥下满铺耐阴植物或地被植物。
在这几个城市的立交桥绿化中,体现了人文精神同景观效果的有机结合。
尽管并不十全十美,但其理念已经反映在其设计和施工中。
充分利用每座桥的桥区和桥体,特别是在市区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在桥区和桥体上做文章,等同于增加了若干个开放公共绿地和若干个多结构、多功能、多品种的生物群落,使绿化景观和绿化功能融为一体,对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起着重要作用。
个别绿地完全可以起到一个街心花园的作用。
2 立交桥绿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2.1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立交桥绿化自身特点在一些立交桥绿化设计中,设计者往往只考虑绿地本身,对全方位的立体绿化考虑较少,设计者对立交桥的立体交叉特点了解不够,绿化设计手法简单,只注重大块绿地的平面效果,而忽视了整个立交桥的桥身,如护栏、桥柱、护坡、桥下等多方位的立体绿化,从而降低了整个桥区的美化效果和生态效应。
另外,一些设计者对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了解不够,种植槽由于缺水而无绿导致植物配置上下不甚协调,如在草种选择上,大量地以冷季型草代替暖季型草,由于从草坪的建植技术上冷季型草在配套设备和养护的精细程度上高于暖季型草坪,无形中加大了建设成本和养护难度,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有限、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盲目以冷代暖是不可取的。
重庆市主城区立交桥绿化调查及配置分析摘要:城市立交桥绿化在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景观的塑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调查采用实地踏勘与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主城区3座重点立交桥的绿化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所调查的立交桥绿化植物种类共计26 种,属 23 科 24属。
立交桥绿化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绿化形式单调;缺乏立体绿化与地域特色;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关键字:立交桥,绿化,调查分析,植物配置前言立交桥绿化是指以立交桥为中心,围绕立交桥桥上、桥下以及桥周围,根据立交桥的特色环境和观赏角度等所实施的植物绿化设计[1-2]。
立交桥绿化不是一个单纯的平面绿化,而是根据立交桥的交叉点以及立交桥的特色而形成的一个复杂多变的立体绿化系统[3]。
城市立交桥绿地作为城市道路绿地以及城市景观的重要节点已经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元素,在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景观的塑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6]。
城市立交桥绿地的优化已然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有利因素。
1调查内容和方法采用实地勘测与文献资料收集的方法对重庆市主城区立交桥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调查范围内立交桥的基本绿化情况、植物种类及植物配置模式。
调查范围以南起南岸区,北至渝中区的长江大桥和以南起渝中区,北至江北区的黄花园大桥,其中主要涉及到黄花园立交、南纪门立交、北滨一路、江北城立交桥以及南城大道。
2结果与分析经调查统计分析表明,调查范围内园林绿化植物共计26种属23科24属,依据其生活型可划分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几种类型。
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立交桥园林绿化植物名录表植物名称拉丁学名科属地理位置黄葛树Ficus virens Ait.var. sublanceolata(Miq.) Corner 桑科榕属桥面人行道上、附属绿地小叶榕Ficusconcinna(Miq.) Miq.桑科榕属桥面人行道上、附属绿地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樟科樟属桥面人行道上、附属绿地白桦etula platyphyllaSuk桦木科桦木属桥附属绿地银杏GinkgobilobaL.银杏科银杏属桥面人行道上、边坡桂花树Osmanthus fragrans木樨科木犀属桥面人行道上重阳木Bischofiapolycarpa(Levl.) AiryShaw大戟科秋枫属桥附属绿地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Ait.)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桥附属绿地Willd.梨花Pyrus spp.蔷薇科梨属桥中央隔离带、人行道上云南黄素馨Jasminum mesnyi木樨科素馨属桥墙面常绿油麻藤Evergreen MucunaStem豆科油麻藤属桥桥面、桥柱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葡萄科地锦属桥柱、边坡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 var.rubrum金缕梅科檵木属桥附属绿地、中央隔离带、匝道金叶女贞Ligustrum vicaryi木樨科女贞属桥面人行道上、附属绿地羊蹄甲Bauhinia Linn.苏木科羊蹄甲属桥面人行道上、附属绿地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Thunb.) Decne. etPlanch.五加科八角金盘属桥下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杜鹃花科杜鹃属桥中央隔离带、人行道、紫薇Lagerstroemia 千屈菜科紫薇桥中央隔离带、附indica属属绿地紫鸭趾草Setcreasea purpureaB.K.Boom鸭跖草科鸭跖草属桥中央隔离带、人行道上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天南星科海芋属桥面人行道旁洒金桃叶珊瑚AucubajaponicaVariegata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桥下鱼尾葵CaryotaochlandraHance棕榈科鱼尾葵属桥附属绿地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 棕榈科棕榈树桥附属绿地、人行道旁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百合科沿阶草属桥下、边坡绿地冷水花Pilea notataC. H.Wright荨麻科冷水花属桥下肾蕨Nephrolepisauriculata肾蕨科肾蕨属桥下结缕草ZoysiajaponicaSteud.禾本科结缕草属桥附属绿地、人行道上3城市立交桥的植物配置分析重庆市主城区立交桥的配置方式主要是草本+灌木+乔木的模式,部分地段应用藤本植物来丰富立体绿化景观。
立交桥绿化研究第一部分立交桥绿化的重要性分析 (2)第二部分现有立交桥绿化的类型和特点 (5)第三部分立交桥绿化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9)第四部分立交桥绿化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13)第五部分立交桥绿化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16)第六部分立交桥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19)第七部分国内外立交桥绿化的案例分析 (22)第八部分立交桥绿化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26)第一部分立交桥绿化的重要性分析立交桥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立交桥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立交桥绿化的生态效益立交桥绿化的生态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空气污染: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助于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根据相关研究,每平方米绿地一年可以吸收约 3 千克二氧化碳和 0.9 千克其他有害气体。
2.增加空气质量: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尘埃和其他悬浮颗粒物,从而净化空气。
据估计,一个成年的阔叶树每年可以吸附大约 50 克粉尘。
3.降低噪声污染:植被具有吸声降噪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车辆产生的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研究显示,绿化带可以将噪声降低 3-5 分贝。
4.缓解热岛效应:植被可以降低地表温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研究表明,绿地的降温效果可达 3-7℃。
二、立交桥绿化的景观效益立交桥绿化的景观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城市形象:精心设计的立交桥绿化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展示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审美品味。
2.营造宜人空间:绿化可以软化硬质构筑物的形象,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憩空间,增强城市生活的舒适性。
3.强化交通导向:色彩丰富、形态多样的绿化可以起到引导视线、明确行车方向的作用,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
三、立交桥绿化的社会效益立交桥绿化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绿化可以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提高生活满意度。
立交桥绿化景观设计探索立交桥绿化景观设计探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路网建设的规模和密度也在不断扩大,相应的立交桥建设也愈发频繁。
然而,单纯的钢筋水泥建筑虽然是工程技术的巅峰,却缺乏了人文关怀,缺乏了良好的环境效应,容易让人们感觉排斥和不适感。
因此,立交桥绿化景观设计应运而生,迅速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立交桥绿化景观设计的必要性立交桥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需要优先考虑其功能性,如顺畅道路、舒适通行等。
然而,在一个城市里,立交桥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多,往往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甚至在某些时候成为了人们认识和记忆中的符号标识。
此时,它的形象建设和人文关怀变得尤为重要。
绿化景观设计的介入,不仅可以美化立交桥的形象,也可以增强人们的情感归属感,从而实现将立交桥转化为城市文化建设的载体。
二、绿化景观设计思路1.生态理念立交桥绿化景观设计的关键在于应用生态理念,将生态观念融入设计中,使立交桥变得自然、生动、活力。
我们应当优先考虑使用传统的应季植物,利用生态区域的分布,达到自然、美观的目的。
2.多样性立交桥绿化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植物种类和色彩的多样性。
通过使用不同种类、颜色和大小的植物,让立交桥看起来更具质感和多样性,从而增强城市环境的感受度。
3.循环利用立交桥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环境,如何在已有的空间里进行有机的组合呢?绿化景观设计应该运用循环利用的观念和技巧,让立交桥绿地兼具景观美学功能,也具备生物物种的种植功能。
4.协调性立交桥绿化景观应该根据地域、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在总体设计中达到良好的协调性。
在不损害观赏效果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关联建筑、园路、水文等因素,使其更加自然、和谐、美丽。
三、绿化景观设计案例展示典型的立交桥绿化景观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了大家所接受的城市建设标准。
例如,上海市中心地标Longhua Road立交桥,便以其华丽的绿化景观获得了诸多反响。
立交桥绿化设计方案引言立交桥是城市交通中常见的交叉道路设计形式之一,通常由高架桥和下穿隧道组成。
由于立交桥处于城市主干道上,绿化设计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立交桥绿化的设计方案,以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设计原则立交桥绿化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交通安全和顺畅的前提下,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设计方案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选择适应环境条件的植物品种非常重要。
立交桥一般位于高处或者密集的交通道路旁边,需要选择耐旱、耐寒、耐热、抗风、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品种。
同时,还应考虑植物的外观、花期、营造美观的同时也要不影响司机的视线。
2. 考虑生长环境立交桥处于高架桥和下穿隧道之间,所处环境多为阳光暴晒、大风和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带。
在绿化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对于这些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合理安排灌溉、通风等设施。
3. 注重景观效果立交桥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绿化设计应注重美观度和景观效果。
可以通过设置花坛、造型树、攀援植物等方式,创造出独特的景观形象,提升城市形象。
4. 绿化与交通的结合立交桥绿化设计需要与交通设计相结合,保证道路的通行和交通安全。
绿化设施应合理布局,不影响司机的视线,不影响行车道和人行道的使用,并设置合适的防护措施。
设计方案基于以上设计原则,我们提出以下立交桥绿化设计方案:1. 植物选择选择生长适应能力强、抗风抗污染能力好的植物品种。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灌木类植物如紫薇、朴树等,它们不仅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还能为立交桥带来丰富的绿化景观。
2. 垂直绿化在立交桥支墩、护栏等合适的位置设置垂直绿化装置,可以使用攀援植物如常春藤、上升葡萄等,使立交桥的墙面、护栏等垂直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增加绿化面积并提升景观效果。
3. 花坛设置在立交桥的转角、支墩、道路牌坊等合适的位置设置花坛,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栽培。
花坛的形状可以根据立交桥的结构进行设计,如圆形、长方形等,以营造出美观的景观效果。
城市互通式立交植物配置分析摘要:本文概述设计互通式立交景观中应注意的基础规范,并分析植物绿化的空间构建,进一步探讨植物配置应用,包括主体植物、立体设计、植物骨架等。
以阳礼项目为例,讨论植物配置理念。
以期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互通式立交;植物配置;空间构建引言:城市立交项目的建设是为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单位时间内可通过的车流量。
互通式立交存在高程差异,使得多个方向的车辆无通行阻碍,规避部分平面上的交通冲突点。
而在此处布置的植物景观为城市的附属绿化。
一、城市互通式立交景观设计的基础规范首先,安全性。
立交桥的绿化尽管布设,应保证布设的植物具备通透效果,避免驾驶员在高速行使中形成视线盲区。
在地面出入口及汇流路段等区域,对照道路高度,在内不应该出现任何遮挡物。
所以选择的乔灌木生长高度应偏低,且不可将大型的乔灌木连片设置。
其次,注意行驶期间的尺度标准。
在此类立交桥中,连接匝道,各方向且存在高度差的道路,行车期间通常会出现平面视线的起伏。
车辆快速行进期间,经过出口后速度会从慢变快,视线通常会落在中远区域的植物景观上。
因而,远景区域可设置连接植物构成的背景墙,以打造大尺度的绿化面。
中景部分可不止单植及少量组合的乔木,以形成目光焦点,需合理控制好尺度。
最后,在互通式的立交道路结构中,容易产生幽闭空间,阳光不足,甚至有一定的污染问题等,不适宜部分植被的成长。
在实践景观设计中,应巧妙运用人工干预,优化该类区域的环境条件[1]。
二、城市互通式立交植物的空间构建思考鉴于立交桥在行车安全及尺度标准、植物环境等方面的考量,在植被配置设计中,应考虑到总体的空间设置。
以建设出符合绿化景观审美及安全实用性的立交植物群。
景观设计人员需考虑以下方面。
其一,增绿量。
互通式立交植物群中,可通过种植适当高度的乔木,提高总体的绿量,形成景观的整体绿化股价,将无色彩的立交桥体隐匿在植物之中。
构建起小型的“森林”,以奠定绿化景观的整体基调,规划出空间格局,继而形成互通式立交的总体绿化风貌。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随着城市化和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张,高速公路和立交桥已成为现代交通的必要设施,但因为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美化城市形象,我们可以通过植物配植的方式,在高速公路和立交桥上种植各种植物,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和管理,既包括环保又包括美化,不仅可以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还可以降低噪音,提高交通安全性,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市民的生活质量。
但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特殊性和日常管理难度大,也要求对其植物的选择、管理、维护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考虑和规范。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种植选择植物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及立交桥植物种植的成败,因此在植物种植的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1.生长条件。
高速公路和立交桥的生长环境特殊,包括阳光较强、风力大、干旱等,在选择适合高速公路和立交桥生长的植物时要注意它的生长环境和适应性。
2.观赏性。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不仅要适应环境,更要有良好的观赏性,展示城市的美丽形象。
可以选择四季常青或季节性有花草木进行种植,根据季节更迭植树种花,增加绿色观赏效果。
3.维护方便。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植物种植需要日常的养护,应选择种植以后易于管理、适合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管理的植物。
综合以上三个因素,可以选择一些常见树种,如香樟、榉树、松树、银杏等,这些树种生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耐干旱、耐寒性和适应性。
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不同的草木种类,还可以选择各色各样的草花进行点缀和综合配置。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植物养护需求高速公路及立交桥植物种植后,需要进行科学的养护,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性,保证其生态效益和美观性。
具体养护措施如下:1.定期浇水。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植物的生长环境大部分比较干燥,需要定期浇水,特别注意在干旱季节增加浇水量。
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为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在城市立交桥方面,其规模和数量也进一步壮大,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社会各界对于城市立交桥的景观设计,特别是植物景观设计越来越关注,并在相关方面着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标准。
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有针对性的以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为例,着重分析和探究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研究相关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未来的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引言在城市的景观体系中,城市立交桥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中十分重要的识别标志和重要符号,而城市立交桥的植物景观设计对立交桥的美观性和艺术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
在当前的全新时代背景下,立交桥的功能也由之前的更注重交通功能逐步转向进一步有效重视视觉空间和个人感受方向发展。
大型立交桥体系,不仅是确保交通顺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有效构成城市的景观整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如何,对于立交桥的局部景观设计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城市景观的整体规划效果。
下文以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为例,有针对性的研究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
1案例简介在文中所举的案例是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
该立交桥在河源市中心城区中部,在老城区的南端东江西岸上,在滨江大路和迎客大路的交汇处,交通十分便捷,可以通过滨江大道桂山迎客大道的主要道路和河源市的各个组团和境外联系,它的区位可达性特别高,随着桂山迎客大道的修建完成,作为河源新的对外门户,使得迎客大桥段立交桥将在整个河源市处于重要节点位置,对河源市的整体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
因此,利用其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进一步打造出河源市的旅游迎客重要节点。
由此确保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成为河源城市的重要名片。
图1 整体规划范围图2.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景观设计理念2.1安全性原则在立交桥的建立过程中,其根本宗旨是确保立交桥基本功能的同时,保障其安全性,从根本上有效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