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七纪念塔简介最新导游词
- 格式:docx
- 大小:18.03 KB
- 文档页数:5
二七纪念塔导游词3篇二七纪念塔从4月5日起关门检修,展厅布置方式也将更改成三维影象系统软件和电子器件语音控制机器设备,使这张城市名片充分发挥更高的宣传策划功效,待陈列设计展厅布置进行后再向群众对外开放。
下边是产生的二七纪念塔导游词,期待对大伙儿有协助。
篇一:二七纪念塔导游词热烈欢迎大伙儿赶到二七纪念塔!我是大家的导游员,我姓x,大伙儿能够要我小x。
为了更好地有利于大伙儿参观考察去玩,下边我最先大伙儿介绍一下。
二七纪念塔全名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为了更好地留念产生于1920xx年2月7日的二七罢工而建造,坐落于郑州二七广场,始建1971年,混凝土结构构造,是中国建筑业与众不同的仿古式连体皇家,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职工罢工而建造的标志性房屋建筑。
场馆一共有10个塔逐层厅和一个地下一层厅,关键陈列设计展现京汉铁路职工罢工的历史时间原因、历经和結果,展览品有商品、照片和文本材料等。
场馆还举行各种各样美术展览和改革文化教育展览会。
20xx 年被列入全国各地关键文化遗产保护企业,是中国年青的全国各地关键文化遗产保护企业。
为了更好地留念京汉铁路职工罢工和“二七”英烈,承继和弘扬“二七”光荣革命抗争传统式,1951年,在原“长春桥”原址周边建造了“二七”城市广场,那时候内场建一座15米多的木质纪念塔。
1971年春由郑州设计院的三位建筑师们林乐义、杨国权、周培南逐渐设计方案,7月1日动工基本建设,10月1日对外开放,三个月峻工。
1971年9月29日改做成立式,双身并联式架体,塔全高63米,共14层。
立式新奇、与众不同,高大雄伟,具备中华民族工程建筑的特性。
鼓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
塔体陈列设计有“二七”罢工的各种各样文物古迹、照片、文本材料。
郑州市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架体,塔全高63米,共14层,在其中塔底座为3层塔作为11层,混凝土结构构造。
立式新奇、与众不同,高大雄伟,具备中华民族工程建筑的特性,各层夹角为仿古式挑角廊檐,翠绿色屋面瓦覆顶。
二七纪念塔简介300字
二七纪念塔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是为纪念1923年二七大罢
工和1927年北伐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造的一座纪念性建筑。
塔身高63米,共13层,外形呈八角形,整体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
建筑风格和现代建筑技艺。
塔内陈列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展示了二七事件和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二七事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工人运动,标
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崛起。
而北伐战争则是国共两党合
作推翻北洋政府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史具有深远影响。
二七纪念塔作为二七事件和北伐战争的见证,承载了中国革命
历史的丰厚内涵,吸引着大批游客和革命历史爱好者前来参观。
塔
顶眺望,可以一览郑州市区的风光,同时也是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之一。
二七纪念塔的建造,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敬意,更是对中国革
命历史的铭记和传承。
它的存在,提醒着人们珍惜和铭记历史,激
励着人们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二七纪念塔解说词200字
在河南省郑州市的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在二七武装起义中的英勇事迹而修建的。
这座纪念塔位于二七纪念公园内,高45.5米,由三座较小的塔组成,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在二七武装起义中与国民党的斗争。
纪念塔的外观设计充满了革命的气息。
塔身以红色砖砌成,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火热革命精神。
塔顶上方是一个五角星,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光明的未来。
塔顶的红旗高高飘扬,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在二七武装起义中的胜利。
进入纪念塔内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大的毛泽东铜像。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之一,他的领导和指导使得二七武装起义得以成功。
铜像底座上刻有毛泽东的名言:“党的最高理想,就是全国人民的解放。
”这句话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追求。
纪念塔的内部还陈列着二七武装起义的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二七武装起义的场景和中国共产党的英勇事迹。
参观者可
以通过这些展品了解到二七武装起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遗迹,二七纪念塔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他们纷纷前来参观,缅怀中国共产党的先辈们,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
纪念塔是一座见证历史的丰碑,也是一座激励后人的精神殿堂。
总之,二七纪念塔是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性建筑,它通过外观设计和内部陈列,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二七武装起义中的英雄事迹。
参观者可以通过参观纪念塔,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精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
2020河南导游词郑州二七纪念塔导游词3篇_0354文档EDUCATION WORD河南导游词郑州二七纪念塔导游词3篇_0354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二七纪念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下面是带来的郑州二七纪念塔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郑州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
1920xx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
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
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
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共产党员、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杀,300多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
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
1920xx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召开全路工人代表大会,庄严宣布:恢复京汉铁路总工会。
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于1920xx 年10月15日,又杀害了郑州分会负责人汪胜发、司文德,并把二位烈士的头颅悬挂在“长春桥”(今二七纪念塔地址)的电线杆上。
但是,英雄的铁路工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继续战斗着。
“二七”大罢工的伟大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
二七纪念塔导游词3篇二七纪念塔从4月5日起闭馆维修,布展形式也将更改为三维影像系统和电子声控设备,使这张城市名片发挥更大的宣传作用,待陈列布展完成后再向公众开放。
下面是小雅带来的二七纪念塔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二七纪念塔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二七纪念塔!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二七纪念塔全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为了纪念发生于1920xx年2月7日的二七大罢工而修建,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馆内共有10个塔层层厅和1个地下层厅,主要陈列展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起因、经过和结果,展品有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等。
馆内还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革命教育展览。
20xx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
1971年春由郑州市建筑设计院的三位建筑设计师林乐义、杨国权、周培南开始设计,7月1日开工建设,10月1日开放,三个月落成。
1971年9月29日改修成塔式,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
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
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
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
郑州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座为3层塔身为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
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
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
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方向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塔底层有地道穿广场与道口相通。
作为导游如何介绍二七纪念塔的作文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去一个非常有历史感的地方——二七纪念塔。
相信大家对这座塔应该有一定了解,不过,今天咱们不打算用那些沉闷的讲解方式,而是要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聊聊它。
希望大家听得开心,玩得愉快!首先,咱们从外面看看这座二七纪念塔,它可是咱们城市里非常显眼的一个地标。
站在塔前,你会发现这座塔高高耸立,像是城市的守护神。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塔看上去像不像一根巨大的电线杆?没错,它就是那个不让电线乱飞的“电线杆”,但更气派一点。
咱们的二七纪念塔建于1928年,主要是为了纪念1927年发生的二七大罢工。
听到这里,有没有同学想问,“二七大罢工是什么?”嗯,那可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
在1927年的7月7日,工人们为了争取更好的待遇和权益,走上了街头,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这次运动震撼了整个国家,也成为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为了纪念这次运动,后来就有了这座塔。
站在塔下,看它的结构,你会发现塔身上有很多的雕刻和图案。
其实,这些雕刻并不是随随便便刻上去的,而是有着很深的意义。
比如塔上的这些花纹,象征着当时工人们的奋斗和勇气。
有时候,我们的朋友们在参观的时候,会忍不住调侃:“这塔的雕刻是不是为了让我们猜谜呢?”哈哈,当然不是,虽然塔的雕刻有点复杂,但它们背后的故事却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去了解。
再说说塔里的展览。
这儿不仅仅有历史的陈列,还有很多生动的展品。
你们猜怎么着?有一个展区专门放了当年罢工的报纸,还有工人们用过的工具。
每当我们讲解到这里,大家总是好奇地问:“这些工具是不是很古老?”其实它们看上去可能有点破旧,但正是这些小东西,见证了工人们的辛勤努力和不懈奋斗。
今天的参观也会有一些互动环节。
比如我们可以一起模拟当年的工人集会,感受一下那种气氛。
想象一下,如果你站在当时的工人群体里,你会不会也有一种激动的感觉?这个时候,不妨让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去争取自己的权益呢?”好了,大家在参观过程中,可以随时提问,不管是关于历史的,还是关于塔本身的。
郑州市的二七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郑州市的二七区。
作为郑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二七区是郑州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密集的城区,同时也是郑州市发展最为迅速的区域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二七区,感受这里优美的景色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一、概述二七区,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中央城区之一。
东起城南路,西至绿荫西路,南至绿园路,北至绿荫路,总面积11.29平方公里。
二七区位于河南省中心城市郑州市中央城区南部,河南省渠黄河桥边,紧邻郑州市二环路,地理位置上优越,是河南省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河南省商贸服务中心,拥有河南省最为繁华的商业街道和交通枢纽。
二、历史文化二七区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后至商周时期,再到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流传至今,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1.郑州二七广场:位于郑州市第一大街的中心地带,是郑州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标志性建筑物,面积约1.8万平方米,是国内面积最大、成立最早的广场之一,也是二七区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广场上各种形态的喷泉、雕塑和音乐喷泉,构成了二七广场的独特魅力。
2.二七纪念碑:位于广场南部,是一个革命纪念碑,矗立于二七区留下的历史,向世人展示了二七事件中人民英勇抗日的精神风貌。
3.二七夜市:入夜后,二七夜市启动,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大市场,建筑风格也别具特色。
夜市内的各色小吃、特色商品、布艺玩具极其丰富,游客可以品尝各色美食同时还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纪念品或特产。
4.二七塔林:位于广场东部,东昌路与卫河路口,是古城遗址公园,始建于唐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该塔建筑风格独特,是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重要文化遗产。
5.郑州第一大街:郑州市第一大街位于二七区中北部,因该街为郑州最早的商业重镇而得名。
位于此地的银座、丹尼斯、五彩城、新世界百货、振华商厦、公园1903等大型商场,以及动感主题互动游乐园、KTV、金马影城等纷繁灿烂的娱乐场所,构成了二七区独特的购物、娱乐、休闲的综合场所。
郑州导游词沿途讲解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一下郑州的一个旅游景点——郑州二七纪念塔。
它坐落在郑州二七广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七塔始建于1930年,原来是一座砖木结构的阁楼式建筑。
在抗战时期被炸毁,1960年重建。
它是一座方形实心塔,高41.96米,底层边长12.4米。
塔基周围有石栏围护,塔身共分
为三层,下层边长16.66米,第二层边长15.72米,第三层边长18.8米。
塔的四面开有5个门洞,可供人上下。
塔身下部呈方
形柱体,顶部呈圆形柱体;顶部是由五层叠涩式的砖檐构成。
塔的内部设有楼梯、电梯和扶手电梯。
在塔的周围还有十个大小不等的墓室。
它们都是1932年至1937年间从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关押处所挖出的特务、汉奸、
政治犯的尸骨,在当时社会上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塔身上部还刻有毛泽东和周恩来写给国民党特务机关长戴笠的两封信,信中对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 1 —1 —。
郑州二七塔导游词导读:篇一:二七纪念塔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二七纪念塔!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二七纪念塔全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为了纪念发生于1923年2月7日的二七大罢工而修建,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馆内共有10个塔层层厅和1个地下层厅,主要陈列展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起因、经过和结果,展品有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等。
馆内还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革命教育展览。
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
1971年春由郑州市建筑设计院的三位建筑设计师林乐义、杨国权、周培南开始设计,7月1日开工建设,10月1日开放,三个月落成。
1971年9月29日改修成塔式,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
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
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
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
郑州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座为3层塔身为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
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
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
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方向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塔底层有地道穿广场与道口相通。
二七纪念塔现名为二七纪念馆。
馆内共有10个塔层层厅和1个地下层厅,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
共有14层“二七纪念塔”是郑州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游客必游之地,并记入“郑州市近现代名优建筑名录”,是受到保护闻名中外的纪念建筑。
概述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发扬“二七”革命传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1923年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代表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召开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武力阻挠。
为争人权、争自由,总工会2月4日从郑州开始,举行京汉铁路全线总罢工,2月7日罢工惨遭镇压,林祥谦、施洋等英勇就义。
京汉铁路罢工工人领袖汪胜友、司文德在郑州同时被害,并在长春桥(位于原郑州西门外,现二七塔所处位置)头悬首示众7天。
新中国成立后,汪胜友、司文德被追认为“二七烈士”。
为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京汉铁路工人的革命斗争精神,195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将郑州市西门外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1953年在广场中置六角形木质塔一座;1971年7月1日至9月29日,在木塔原址重建钢筋混凝土五角联体双塔,即为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
二七纪念塔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923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两个五角形并联,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
塔高63米,共14层(包括地下室),其中塔基座为3层栏环绕阅台,逐层缩小,各层均有白水泥栏杆;塔身10层,每层均有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盖顶,外表粉刷用白色干粘石,每层各面均有红漆方形格窗;塔顶建有钟楼,有直径2.7米的大钟六面,钟楼顶端矗立9米旗杆,上置红色五角星一枚;塔底有地下室,并向西北方开有地下通道。
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自塔基向外扩30米。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边沿外扩75米。
前言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
直系军阀吴佩孚下令军警封锁会场,野蛮阻拦参加会议的代表,以武力破坏会议举行。
军阀的暴行引起了工人们强烈愤慨,2月4日上午9时,在总工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为“争自由、争人权”开始举行总罢工。
作为导游如何介绍二七纪念塔的作文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地方——二七纪念塔。
这个地方可是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哦!咱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二七纪念塔的历史吧。
二七纪念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是为了纪念1923年5月1日至7日发生在这里的“二七大罢工”而建的。
这场罢工可是历史上工人阶级反抗压迫、争取民主权利的一个重要标志。
所以说,参观二七纪念塔,就像是在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充满历史气息的纪念塔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高耸入云的塔身,它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咱们可以沿着蜿蜒的楼梯一步步攀登,感受那种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塔内,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二七大罢工”的历史资料和图片,让我们更加真切地了解到那个时代的工人阶级是如何勇敢地站起来,为自己的权益而奋斗的。
这里还有一些雕塑和壁画,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这些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用心灵和才华创造出来的,让我们在欣赏的也能感受到他们对历史的敬意和对人民的关爱。
当然啦,除了了解历史,我们还可以在二七纪念塔周围逛逛,感受一下郑州这座城市的魅力。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可以看到一些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
这里还有许多美食和购物场所,让你在欣赏美景的也能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购买一些精美的小礼品带回家。
参观二七纪念塔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旅程。
它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到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努力。
所以呢,亲爱的朋友们,不妨抽空来郑州走一走,看看这座美丽的城市,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相信你们一定会爱上这里的!。
作为导游如何介绍二七纪念塔的作文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咱们河南省的标志性建筑——二七纪念塔。
这个地方可是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哦!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让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二七纪念塔的历史。
它是为了纪念XXXX年X月X日发生在郑州市区的那场震惊全国的“二七大罢工”而建立的。
那时候,工人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可惜最终还是遭到了残酷的镇压。
这场斗争虽然没有取得直接的胜利,但却激发了全国各地工人阶级的斗志,为中国革命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所以说,二七纪念塔不仅是一座纪念碑,更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二七纪念塔的脚下,抬头看去,这座塔高约38米,共有九层。
它的外形独特,像一根巨大的火柴棒,寓意着工人阶级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而且,这座塔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名字——“红色之旅”。
这是因为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期间,这里都会举办各种红色主题的活动,让年轻人们更加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爬楼梯了!别看这座塔只有九层,但是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景观和故事。
比如说,第一层是纪念碑广场,上面刻着“二七大罢工”的历史事件;第二层是陈列馆,展示了当时工人们的生活和斗争场景;第三层是电影院,播放了一些与二七纪念塔相关的电影;第四层是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有关革命历史的书籍;第五层是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郑州市区的美景;第六层是一个儿童游乐区,适合带小朋友来玩耍;第七层是一个休闲区,有一些咖啡厅和餐厅供大家休息;第八层是一个报告厅,经常会举办各种讲座和演出;最后一层则是塔尖,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壮丽景色。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全程的攀登,是不是感觉非常充实呢?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历史不仅是一本厚重的书,更是一面镜子。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今天的行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关于郑州二七塔的说明文郑州二七塔是郑州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位于市区的中心地带。
它是一座古老的佛塔,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郑州二七塔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便读者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重要性。
首先,郑州二七塔建于公元六世纪,是北魏时期佛教建筑的杰作。
它高约千尺,由数层砖石结构组成,每层都有精美的雕刻和浮雕,展示了古代艺术的精髓。
塔身呈圆形,庄严肃穆,给人一种庄重而又神秘的感觉。
二七塔所在的地点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位于汉代的二七城遗址上,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七城的名字源自于《史记》中记载的汉平帝元始二年冬天,在此地举行的一场规模庞大的军事演习,共有二十七万人参加。
这场历史事件给郑州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二七塔就是对这段历史的见证。
郑州二七塔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
它是中国现存佛塔中最早、最完整的之一,被誉为“佛塔艺术宝库”。
在塔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佛教经文和佛像,吸引了许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塔顶的宝塔菩萨造型更是塔内的瑰宝,被誉为“华夏宝塔之巅”。
此外,郑州二七塔还是郑州市的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感受古老的历史气息和宁静的佛教文化。
在塔旁边,有一座庄严的佛教寺庙,供奉着众多的佛像和神像。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加佛教仪式,体验传统的佛教文化。
总之,郑州二七塔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古老佛塔。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还见证了郑州的历史变迁和佛教文化的繁荣。
无论是对于历史学者、艺术爱好者还是信徒来说,郑州二七塔都是一个必去的地方,值得细细品味和探索。
郑州二七纪念塔导游词3篇推荐文章郑州黄河风景区导游词3篇热度:河南郑州黄河导游词五篇热度:河南郑州绿博园导游词热度:郑州沿途导游词热度:郑州概况导游词热度:二七纪念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下面是带来的郑州二七纪念塔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郑州二七纪念塔导游词一:郑州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
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
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
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共产党员、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杀,300多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
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
1925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召开全路工人代表大会,庄严宣布:恢复京汉铁路总工会。
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于1926年10月15日,又杀害了郑州分会负责人汪胜发、司文德,并把二位烈士的头颅悬挂在“长春桥”(今二七纪念塔地址)的电线杆上。
但是,英雄的铁路工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继续战斗着。
“二七”大罢工的伟大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
1971年改修成现在的塔式。
郑州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座为3层塔身为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
二七纪念塔导游词3篇2021年3月整理一、二七纪念塔导游词二七纪念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27年,高54米,塔顶为礼器。
该塔为纪念1923年5月30日和31日发生在郑州二七广场的工人运动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
现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分馆之。
二七纪念塔基座为方形,浮雕被用来呈现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无耻,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尤其是协助起义的知识分子的牺牲。
一上二七纪念塔,就会在你面前展示出一幅壮阔而有力的画面。
而在塔领上,向下望去,郑州市的城市景象一览无余。
塔领还有一些图案供游客观赏。
二七纪念塔并不是作为实用性建筑物而兴建的,所以,在领顶楼层上,可以看到一些中式装饰和彩色的图案。
在日光灯的照射下,这些图案非常美丽。
从领顶向下俯瞰,美丽的郑州市景色,呼之欲出。
二、关于二七纪念塔的介绍二七纪念塔,又称二七碑,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广场上方。
始建于1927年,高68.1米,共13层,塔身为砖混结构,四面立有时期特有的浮雕和徽章。
塔基台阶上部立有乔木,鲜艳的花朵开得很漂亮。
二七纪念塔公园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包括塔基、塔身和塔领。
在塔基上,游客可以看到地下室的郑州市文化史前展览厅,以及一些革命历史遗物。
在塔身的两个层次,游客可以看到当时工人和农民进行斗争的浮雕。
塔领上,游客可以享受到360°的城市风景。
三、参观二七纪念塔须知1. 参观时间:二七纪念塔的开放时间为8:00-20:00,夜间塔领也对游客开放。
2. 门票价格:成人门票为30元,儿童和其他优惠者则按照不同的票价。
3. 建议攀爬时间:上塔需要爬楼梯,所以游客在攀爬前最好要预留一些时间来休整。
4. 服装:二七纪念塔建筑高大且气势磅礴,攀爬时需要耗费很多体力,所以参观时要穿舒适的衣服和鞋子。
5. 拍照:在二七纪念塔的领顶上可以一览郑州城市全景,所以在这里自然离不开拍照。
但要注意安全,不要在塔身或塔领上太过靠近边缘。
二七纪念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座红色建筑物,紧贴着当时的革命历史,演绎了革命时期的曲折历程,如果有机会来到郑州,不妨到二七广场参观一下这座具有历史特色的纪念塔。
概述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发扬“二七”革命传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1923年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代表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召开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武力阻挠。
为争人权、争自由,总工会2月4日从郑州开始,举行京汉铁路全线总罢工,2月7日罢工惨遭镇压,林祥谦、施洋等英勇就义。
京汉铁路罢工工人领袖汪胜友、司文德在郑州同时被害,并在长春桥(位于原郑州西门外,现二七塔所处位置)头悬首示众7天。
新中国成立后,汪胜友、司文德被追认为“二七烈士”。
为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京汉铁路工人的革命斗争精神,195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将郑州市西门外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1953年在广场中置六角形木质塔一座;1971年7月1日至9月29日,在木塔原址重建钢筋混凝土五角联体双塔,即为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
二七纪念塔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923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两个五角形并联,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
塔高63米,共14层(包括地下室),其中塔基座为3层栏环绕阅台,逐层缩小,各层均有白水泥栏杆;塔身10层,每层均有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盖顶,外表粉刷用白色干粘石,每层各面均有红漆方形格窗;塔顶建有钟楼,有直径2.7米的大钟六面,钟楼顶端矗立9米旗杆,上置红色五角星一枚;塔底有地下室,并向西北方开有地下通道。
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自塔基向外扩30米。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边沿外扩75米。
前言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
直系军阀吴佩孚下令军警封锁会场,野蛮阻拦参加会议的代表,以武力破坏会议举行。
军阀的暴行引起了工人们强烈愤慨,2月4日上午9时,在总工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为“争自由、争人权”开始举行总罢工。
2月7日,吴佩孚派军队镇压京汉铁路沿线工人罢工,在江岸、郑州、长辛店等地制造多起流血事件,酿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京汉铁路的修建与早期工人运动
20世纪初,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并在沿线招募大量工人。
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榨,铁路工人们生存条件恶劣、工作中人身自由被限制、政治地位极低。
在这种状态下,中国共产党深入京汉铁路沿线开办夜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启发工人觉悟。
在长辛店、郑州、江岸等地分别成立工会,组织工人为争取和维护政治与经济利益而斗争。
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
1922年4月至1923年1月,京汉铁路沿线16个分工会的代表先后召开了三次总工会筹备会议,决定于1923年2月1日在郑州普乐园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
直系军阀吴佩孚为保障其利益及统治,削弱工人力量,防止工会组织壮大,派出军警阻挠总工会成立大会。
2月1日,汇聚在郑州的各分工会代表和参会来宾冲破封锁,冲进会场,宣告京汉铁路总工会正式成立。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由于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的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发布全体工人罢工宣言,提出五项条件,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同军阀做斗争。
1923年2月4日,全路工人遵照总工会命令开始全线罢工,2月7日,吴佩孚在列强的支持下调动两万多军警对工人进行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再遭摧残
1925年2月7日,经过工人们长期的坚持与斗争,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宣布恢复,并将会址设在郑州。
总工会成立后,积极支援各地工人的爱国运动。
北伐战争开始后,京汉铁路工人又组成秘密小组配合北伐军的行动。
但在1926年,吴佩孚败退途经河南,派军警再次镇压支持北伐和领导工人运动的工会组织,杀害铁路工会领导人,使恢复不久的京汉铁路总工会再遭摧残。
永恒的纪念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运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各地各类“二七”纪念性建筑、烈士陵园等也先后落成,它们承载和寄托着人们对“二七”英烈的崇敬和哀思,更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人们每年都会在这里以各种形式祭奠英烈,在悼念英雄的同时,感受着他们团结、无畏的高尚品质,并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中继续奋进。
二七纪念塔今昔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长春路更名为二七路,将发生过流血惨案的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以示对二七先烈的永久纪念。
1951年,为配合当年召开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在二七广场中央修建了一座高15米的木塔。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座木塔成为郑州人心目中的“二七纪念塔”。
1963年,郑州市政府规划重新修建二七纪念塔,双塔于1971年7月1日正式开工,9月29日落成,经过200多建筑工人的百日奋战,一座崭新的二七纪念塔屹立在二七广场中央,成为郑州的地标性建筑和郑州的城市名片。
城市记忆
郑州是中国近代在火车拉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之一,火车站及其繁衍的商业区,是郑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星移斗转,“二七”旧址犹在,二七纪念塔巍然屹立,周边环境却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旧貌变新颜。
环绕二七纪念塔的“二七商圈”,成为郑州最具经济贸易活力的区域之一。
迎亚运、迎奥运,迎港澳回归,庆申遗成功……,二七纪念塔见证着郑州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的步伐。
继往开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参加过京汉铁路罢工的老工人,并勉励他们的后人继承先辈遗志,发扬团结互助、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而承载着“二七”历史的郑州二七纪念塔自落成对外开放以来,每天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搭建起郑州与国际交流的桥梁,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亮点。
这座有着3600多年历史的古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里,古都与新区相交辉映,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绵延承继,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勃勃生机。
结束语
郑州处于京广与陇海两大铁路的交汇处,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是中原地区的商贸中心;是商王威仪煊赫的亳都,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试点,是百年前籍籍无名的小县城,是当今繁荣兴盛的大都会。
它是古老的,同时又是年轻的,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它底蕴悠长却又朝气蓬勃;它大气内敛而又厚积薄发。
巍然屹立于城市的中央的二七纪念塔,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与名片,如璀璨明珠,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感染着走进它的你、我、他,在心灵的碰撞与精神的共鸣中承载起传承历史的特殊使命,将中国工人阶级坚强不屈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化成不灭的符号,融入每个人的思想之中、生活之中、生命之中,通过城市不断跳动着的强壮的脉搏,将属于郑州的荣耀与自豪永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