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化学标准答案第

基础化学标准答案第

基础化学标准答案第
基础化学标准答案第

基础化学答案第

————————————————————————————————作者:————————————————————————————————日期:

学生自测答案 [TOP]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选择题

1.B

2.B

3.D

4.A

5.C 三、填空题

1. (1) 难挥发性 (2)非电解质 (3) 稀溶液

2.(4)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5)沸点升高 (6)凝固点降低 (7)溶液的渗透压力。

3.(8)存在半透膜 (9)膜两侧单位体积中溶剂分子数不等 (10)从纯溶剂向溶液 (11)从稀溶液向浓溶液

四、问答题

1.Raoult F M 探索溶液蒸气压下降的规律。对于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稀溶液,他得出了如下经验公式:p = p o x A 又可表示为Δp = p o - p = K b B

Δp 是溶液蒸气压的下降,比例常数K 取决于p o 和溶剂的摩尔质量M A 。这就是Raoult 定律。温度一定时,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 B 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在水中加入葡萄糖后,凝固点将比纯水低。因为葡萄糖溶液的蒸气压比水的蒸气压低,在水的凝固点时葡萄糖溶液的蒸气压小于冰的蒸气压,两者不平衡,只有降低温度,才能使溶液和冰平衡共存。 2. 这里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使补液与病人血浆渗透压力相等,才能使体内水分调节正常并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五、计算题 1.11

-4L mol 6149.0mol g 48.53L 0020.0g

160.0Cl)(NH -?=??=

c

-1-1-14os L mmol 2.299mol mmol 00012L mol 6149.0Cl)(NH ?=????=c

红细胞行为正常。

2. A

B B f B f f 1000

m M m K b K T ???

==?

1-1

-1f A B f B mol g 5.123g

04.19K 245.0kg g 0001g 0113.0mol kg K 10.5Δ0001-?=??????=???=T m m K M

磷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5

所以,磷分子中含磷原子数为:

499.397

.305

.123≈= 章后习题答案 [TOP]

习题

1.

水在20℃时的饱和蒸气压为2.34 kPa 。若于100g 水中溶有10.0 g 蔗糖(M r = 342),求

此溶液的蒸气压。 解 根据 B

A A

A n n n x +=

,

mol 56.5mol 18.0g 100g O)(H 1-2=?=

n mol 0292.0mol

g 342g

0.10)(1

=?=-蔗糖n 995.0mol

0292.0mol 56.5mol

56.5)(O)(H O)(H O)(H 222=+=+=

蔗糖n n n x

kPa 33.2995.0kPa 34.2O)(H 20=?==x p p

2. 甲溶液由1.68 g 蔗糖(M r =342)和20.00 g 水组成,乙溶液由2.45 g (M r = 690)的某非

电解质和20.00 g 水组成。

⑴ 在相同温度下,哪份溶液的蒸气压高?

⑵ 将两份溶液放入同一个恒温密闭的钟罩里,时间足够长,两份溶液浓度会不会发生变化,

为什么?

⑶ 当达到系统蒸气压平衡时,转移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解 (1) mol 004912.0mol

g 342g

68.1)(1

=?=

-甲n mol 003551.0mol g 690g

45.2)(1

=?=

-乙n

1

kg mol 2456.0kg

0200.0mol

004912.0-?==

(甲)b

1kg mol 1775.0kg

0200.0mol

003551.0-?==

(乙)b

溶液乙的蒸气压下降小,故蒸气压高。

(2)乙溶液浓度变浓, 甲溶液浓度变稀。因为浓度不同的溶液置于同一密闭容器中,由于B b 不同,

P 不同, 蒸发与凝聚速度不同。乙溶液蒸气压高,溶剂蒸发速度大于甲溶液蒸发速度,所以溶液乙中溶剂可以转移到甲溶液。

(3)设由乙溶液转移到甲溶液的水为x(g ), 当两者蒸气压相等时,则

(乙)

甲b b =)( g

)00.20(mol

003551.0g )00.20(mol 004912.0x x -=

+

x = 3.22g

3. 将2.80 g 难挥发性物质溶于100 g 水中,该溶液在101.3 kPa 下,沸点为100.51℃ 。求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此溶液的凝固点。(K b = 0.512 K ·kg ·mol -1,K f = 1.86K ·kg ·mol -1)

解 K 51.0K )15.27300.100(K )15.27351.100(0b b b =+-+=-=?T T T

11b b B kg mol 996.0mol

kg K 512.0K 51.0Δ--?=??==

K T b 11

B r mol g 1.28kg

100.0kg mol 996.0g

80.2--?=??==

V b m M K 85.1kg m ol 996.0m ol kg K 86.111B f f =????==?--b K T

该溶液的凝固点f T 为-1.85℃

4. 烟草有害成分尼古丁的实验式是C 5H 7N ,今将538 mg 尼古丁溶于10.0 g 水,所得溶液在101.3 kPa 下的沸点是100.17 ℃。求尼古丁的分子式。

解 K 17.00

b b b =-=?T T T

1

1

b b B kg mol 332.0mol

kg K 512.0K 17.0Δ--?=??==

K T b 11B r m ol g 162kg

m ol 332.0kg 0100.0g

538.0--?=??==

b m M 尼古丁的分子式为: 21410N H C

5. 溶解3.24 g 硫于40.0 g 苯中,苯的凝固点降低1.62℃。求此溶液中硫分子是由几个硫原子组成的?(K f = 5.10 K ·kg ·mol -1 )

解 1

1

f f B kg

0.318mol mol kg 5.10K 1.62K Δ--?=??==

K T b 1

1

B r mol 255g kg

0.318mol 0.0400kg 3.24g --?=??==

b m M 此溶液中硫原子是由8个硫原子组成。

6. 试比较下列溶液的凝固点的高低:(苯的凝固点为5.5 ℃,K f = 5.12 K ·kg ·mol -1,水的K f = 1.86 K ·kg ·mol -1)

⑴ 0.1 mol ·L -1蔗糖的水溶液; ⑵ 0.1 mol ·L -1乙二醇的水溶液; ⑶ 0.1 mol ·L -1乙二醇的苯溶液; ⑷ 0.1 mol ·L -1氯化钠水溶液。

解 对于非电解质溶液B f f b K T =?,电解质溶液B f f Δb iK T =,故相同浓度溶液的凝固点的大小顺序是: ⑶>⑴=⑵>⑷

7.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⑴ c (C 6H 12O 6)= 0.2 mol ·L -1; ⑵ 132L mol 2.0)CO Na 21(-?=c ;

⑶ 1

43L mol 2.0)PO Na 3

1

(-?=c ; ⑷ c (NaCl)= 0.2 mol ·L -1。

解 根据非电解质溶液cRT =∏, 电解质溶液icRT =∏,渗透压大小顺序是:

⑷ > ⑵ > ⑶ > ⑴

8. 今有一氯化钠溶液,测得凝固点为 -0.26 ℃,下列说法哪个正确,为什么? ⑴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140 mmol ·L -1; ⑵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280 mmol ·L -1; ⑶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70 mmol ·L -1; ⑷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7 153 mmol ·L -1 。 解 由于 NaCl 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2倍质点数目,该溶液的渗透浓度可认为

11-k g mol B L mol 0s }2{}{-??≈b c :

kg mol 140.0mol

kg 86.126.021

1

--?=??=

K K b B 所以(1)正确,氯化钠溶液的渗透浓度应为140 mmol ·L -1

9. 100 mL 水溶液中含有2.00 g 白蛋白,25 ℃ 时此溶液的渗透压力为0.717 kPa 求白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 141

-1L mol 1089.2K

)25273(K mol L kPa 314.80.717kPa )(---??=+????==RT Πc 白蛋白

141

-4mol g 1092.6L

100.0L mol 1089.2g

00.2--??=???=

(白蛋白)M 10. 测得泪水的凝固点为 -0.52 ℃,求泪水的渗透浓度及 37 ℃时的渗透压力。 解 11

B kg mol 280.0mol

kg K 86.1K

52.0--?=??=

b 泪水的渗透浓度为1

L mmol 280-?。

722kPa

37)K (273K m ol L 8.314kPa L m ol 28.0-111=+??????=--Π 11.今有两种溶液,一为1.50 g 尿素(M r = 60.05)溶于200 g 水中,另一为42.8 g 某非电解质溶于1000 g 水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试求该非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 若两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则 (某非电解质)尿素b b =)(,

V

M m K b K T B r

f

f f /==? 有 g

1000/8.42g 200mol g 05.60/g 50.1r 1

M g =?-

1r m ol g 343-?=M

12. 在0.100kg 的水中溶有0.020 mol NaCl, 0.010 mol Na 2SO 4和0.040 mol MgCl 2。假如它们在溶液中完全电离,计算该溶液的沸点升高值。

解 1kg m ol 20.0kg

100.0m ol

020.0(NaCl)-?==

b

142kg mol 10.0kg 100.0mol

010.0)SO (Na -?==b

12kg mol 40.0kg

100.0mol

040.0)(MgCl -?==b

他们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溶液中总质点数目为:

1

111242kg mol 9.1 kg mol 40.03kg mol 10.03kg mol 20.02 )

MgCl (3)SO Na (3)NaCl (2)(----?=??+??+??=?+?+?=b b b b 总 K 97.0kg mol 9.1mol kg K 512.01

1b =????=?--T

Exercises

1. What are the normal freezing points and boiling points of the following solution?(a)21.0g NaCl in 135mLof water.(b) 15.4g of urea in 66.7 mL of water.

Solution: (a )11

L m ol 659.20.135L

m ol g 21.0g/58.5NaCl)(--?=?=

c

K 89.9L m ol 659.2m ol kg K 86.1211f =?????=?--T

C 89.9o f -=T

K 72.2L mol 659.2mol kg K 512.0211b =?????=?--T

C 72.102o

b =T

(b) 11

42L m ol 848.30.0667L

m ol g 15.4g/60.0)H CON (--?=?=c

K 16.7L m ol 848.3m ol kg K 86.111f =????=?--T

C 16.7o f -=T

K 97.1L mol 848.3mol kg K 512.011b =????=?--T C 97.101o b =T

2. If 4.00g of a certain nonelectrolyte is dissolved in 55.0g of benzene, the resulting solution freezes at 2.36℃. Calculate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nonelectrolyte.

Solution: C 14.3C 36.2C 5.5o o o f o f f =-=-=?T T T

1

1

B kg

mol 616.0mol kg K 10.5K 14.3--?=??=

b 11

-mol g 118kg

.616mol 0g/0.0550kg

00.4-?=?=

r M 3. The average osmotic pressure of seawater is about 30.0 atm at 25℃. Calculate the concentration (molarity) of an aqueous solution of urea (NH 2CONH 2)that is isotonic with seawater.

Solution: kPa 3039atm

1kPa

3.101atm 0.30=?

1

1122L mol 23.1 K 298mol K L kPa 314.8kPa 3039)NCONH H (---?=???=

∏=

RT c

4. A quantity of 7.85g of a compound having the empirical formula C 5H 4 is dissolved 301g of benzene. The freezing point of the solution is 1.05℃ below that of pure benzene. What are the molar mass and molecular formula of this compound?

Solution: 11

B kg mol 206.0mol

kg K 10.5K

05.1--?=??=

b 11

-mol g 127kg

.206mol 0301.0.85g

7-?=??=

kg M r Since the formula mass of 45H C is 1

mol g 64-?and the molar mass is found to be 1

mol

g 127-? ,

the molecular formula of the compound is 810H C .

5. Ethylene glycol (EG) CH 2(OH)CH 2(OH), is a common automobile antifreeze. it is cheap, water-soluble, and fairly nonvolatile (b.p.197℃).Calculate the freezing point of a solution containing 651g of this

substance in 2505g of water. Would you keep this substance in your car radiator during the summer? The molar mass of ethylene glycol is 62.01g.

Solution:

M (EG)=62.01g·mol -1

1-1

kg mol 19.4kg

505.2mol g 651g/62.01)(-?=?=EG b

K 79.7kg m ol 19.4m ol kg K 86.111f =????=?--T C 79.7o f -=T

K 15.2kg mol 19.4mol kg K 512.011b =????=?--T C 15.102o b =T

Because the solution will boil at 102.15℃,it would be preferable to leave the antifreeze in your car radiator in summer to prevent the solution from boiling.

6. A solution is prepared by dissolving 35.0g of hemoglobin (Hb) in enough water to make up one liter in volume.If the osmotic pressure of the solution is found to be 10.0mmHg at 25℃,calculate the molar mass of hemoglobin.

Solu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tion:

1

41

-1L mol 1038.5K

)25273(K mol L kPa 314.8760mmHg

101.3kPa

10.mmHg Π)Hb (---??=+?????

==RT c

141

-4-mol g 1051.6L

1L mol 10.385 5.0g

3)Hb (-??=???=

M 7. A 0.86 percent by mass solution of NaCl is called “physiological saline” because its osmotic pressure is equal to that of the solution in blood cell. Calculate the osmotic pressure of this solution at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37℃). Note that the density of the saline solution is 1.005g /mL.

Solution: 11

1

L mol 148.01L 1000mL mol

58.5g mL 1.005g 100g 0.86g

)NaCl (---?=????=c 763kPa

37)K (273K mol L 8.314kPa L mol 148.02 1-11=+???????==--RT

ic ΠB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

基础化学(第3版) 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 第一章 绪 论 1. 为什么说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密切,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化学? 答:(略) 2. “1 mol 硫酸的质量是98.0g ”,对吗? 答:错误!未指明基本单元,正确说法是1 mol H 2SO 4的质量是98.0g 或1 mol [(1/2) (H 2SO 4)]的质量是49.0g 。 3. 0.4 mol H 2SO 4溶解于水,配成500 m L 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 A. c (H 2SO 4) = 0.8 mol ·L -1 B. c [2 1(H 2SO 4)] = 0.8 mol ·L -1 C. c [ 2 1 (H 2SO 4) ]= 0.4 mol ·L -1 D. 硫酸的浓度为0.8 mol ·L -1 答;正确的是A 。根据定义,1L 溶液中含有0.8 mol H 2SO 4,c (H 2SO 4) = 0.8 mol ·L -1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O ”可以说成“1 mol 原子O ” B. 1摩尔碳C 原子等于12g C. 1 L 溶液中含有H 2SO 4 98 g ,该溶液的摩尔浓度是1 mol ·L -1 D. 基本单元不仅可以是构成物质的任何自然存在的粒子或粒子的组合,也可以是想象的或根据需要假设的种种粒子或其分割与组合 答:正确的是D 。 A 应说成“1 mol 氧原子”; B 应为“1摩尔碳 C 原子的质量等于12g ”; C 不应该使用“摩尔浓度”,此术语已被废除。 5. 求0.100kg (2 1Ca 2+ )的物质的量。 解:M (2 1Ca 2+) =(40.08 / 2)= 20.04 (g · mol -1 ), n ( 21Ca 2+) = [ m / M (2 1Ca 2+) ] = (0.100×103 )/20.04 = 4.99 (mol) 6. 每100m L 血浆含K + 为20mg ,计算K +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用mmol ·L -1 表示。 解:M (K + )= 39.10 g · mol -1 , n (K +)= [ m / M (K +) ] = 20 / 39.10 = 0.51 (mmol)

大学基础化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 习题解答 1.(1)错误。原因:氨水为一元弱碱,其[OH -]=c k b θ (2)错误。原因:n HCl =n HAc 故所需NaOH 的摩尔数应相同,体积相同。 2.I=1/2∑CiZi 2 =1/2[0.050×(+3)2+3×0.050×(-1)2+2×0.020×(+1)2+0.020×(-2)2] =0.36 (mol ·L -1) 51 .3 101.3%31100.1][ % 31 1 , 500 / , 20 3.432 =?=??===-=???--+pH c H c k k c K c K a a a w a a ααα αθ θ θ按近似式计算 4. 应加入碱。原因:H 2S HS -+H + HS -S 2- + H + 要使[S 2-]增加,应减 小[H +],使平衡右移,故应加碱。 5.稀氨水中加入少量晶体NH 4Ac ,会产生同离子效应,氨水解离度减小,颜色变浅(或消退)。 101.13.0)1097.2()1012.1(] [][][] [] [][ 10 97.23.01.01091.8][][][ ] [] [][ 6. 9 812222228 82121 2---+ -- -- +-+---+- -+- +?=???=?=∴?= +??=??=?=∴?=+?H HS K S HS S H K S H HS H S H K HS S H HS H K HS H S H a a a a θ θ θ θ 7.NH 4+-NH 3, Ac —-HAc, H 2O-H 3O +, H 2O-OH -, HSO 4—-SO 42-, HNO 3-NO 3-, H 2SO 4-HSO 4-, CO 32—-HCO 3-, HCO 3—-H 2CO 3 8. 质子酸:HCl 质子碱:NH 3, SO 42-, NO 3-, Ac -, OH - 两性物质:[Al(H 2O)4]3+, HSO 4-, HS -, HCO 3-, H 2PO 4-, H 2O 9. 否。原因:pH=-lg[H +] 10. pH=5.0 [H +]=1.0×10-5 =C HCl pH=11.0 [OH -]=1.0×10-3 =C NaOH 两者混合后, [OH -]≈1.0×10-3 故 pH ≈11.0 11.pH=1.4 [H +]=3.98×10-2 pH=5.0 [H +]=1.00×10-5 故成人胃液是 婴儿胃液[H +]的3980倍。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_8章

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求 O.OIOkgNaOH 、0.100kg ( 1Ca 2+)、0.10kg (丄 Na z CO s )的物质的 2 2 量。 解:(1) m(NaOH) = 0.010kg M(NaOH) = 40g mol -1 (2) m(1 Ca 2+) = 0.100kg M (丄 Ca 2+) = 40g mol -1 2 2 n (2Ca 2+) = 100 = 5.0(mol) 2 20 (3) m(^Na 2CO 3)= 0.10kg M^Na z CO s ) = 53g mol -1 2 2 n( Na 2CO 3)= 100 = 1.89 (mol) 53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 1.026 4 位 (2) 0.0208 3 位 (3) 0.003 1 位 (4) 23.40 4 位 (5) 3000 无数位 (6) 1.0 X 10-3 2 位 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第二章溶液与胶体 1、在25°C 时,质量分数为0.0947的稀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06gL -1 ,在该温 度下纯水的密度为0.997 g L -1。计算H 2SO 4的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和 质量摩尔浓度 解:设取稀硫酸溶液1L ,则 n( NaOH)= 亦=0.25 (mol) (1) 21.10 - 0.263 + 2.3 = 23.1 (2) 3.20X 23.45X8.912 = 667 (3) 3.22 23.17 1.26 103 =5.93 X 10-3 5.4 4.32 10’ 2.325 2.15 = 4.6 X 10-2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 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 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 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 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 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2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 ..物质交换,只有 换);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 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 时油是连续相。 3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 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 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 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 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 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 数的 4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标准答案)

第二章稀溶液依数性练习题 一、是非题(共10题) 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的。()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该两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4. 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5.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 低及渗透压则不受此限制。()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7. 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算。 () 8. 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9.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 胶。() 10. AlCl3、MgCl2、KCl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小。() 二、选择题( 共11题) 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 2. 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g·cm-3和g·cm-3,若将乙醇和901 cm3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 (A) mol·dm-3(B) mol·dm-3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版河北师范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物质的聚集态习题答案 1-1 实验室内某氦气钢瓶,内压为18 MPa ,放出部分氦气后,钢瓶减重500 kg ,瓶内氦气的压强为9.5 MPa 。假定放出气体前后钢瓶的温度不变,钢瓶原储有氦气为多少(物质的量)? 解:V 与T 一定时,n 与p 成正比, 即: mol .0026 410500MPa )5.918(MPa 183?=-总n 解得 mol 10645.25?=总n 1-2 273K和101 kPa 的1.00 dm 3干燥空气缓慢通过液态的二甲醚(CH 3OCH 3)。假定(1)通过二甲醚后的空气被二甲醚饱和且液态二甲醚损失0.0335g ;(2)被二甲醚饱和的空气的总压强仍为101kPa 。计算二甲醚在273K时的饱和蒸汽压。 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空气的物质的量:m ol 0445.0K 273K m ol dm 8.314kPa 1.00dm kPa 1011133 =?????==--空RT pV n 二甲醚的物质的量:mol 10283.7mol g 0.46g 02335.041--二甲醚?=?==M m n 二甲醚的摩尔分数:0161.00445 .010283.710283.744=+??=+=--二甲醚空二甲醚二甲醚n n n x 二甲醚的饱和蒸汽压: 1.626kPa kPa 1010161.0=?=?=p x p 二甲醚二甲醚 1-3 在273.15 K 和1.01325×105 Pa 压力下,测得某气体的密度为1.340 g ·dm -3,在一实验中测得这种气体的组成是C 79.8%和H 20.2%。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 =30.02(g·mol -1) 每分子含碳原子:30.02×0.798/12.01=1.9953≈2 每分子含氢原子:30.02×0.202/1.008=6.016≈6 即分子式为:C 2H 6 1-4 在293 K 和9.33×104 Pa 条件下,在烧瓶中称量某物质的蒸气得到下列数据,烧瓶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理论课程试卷及准确答案

浙江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理论课程试卷 开课学院:理学院化学系任课教师: 姓名:专业:学号: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共50分)(1-20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 1.若要使吸光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最方便的做法是(C) A. 将待测液稀释一倍 B. 选用新的测定波长 C. 选用原厚度1/2的比色皿 D. 更换显色剂 2.用基准物质Na2C2O4标定KMnO4时,下列哪种操作时错误的?( A ) A.锥形瓶用Na2C2O4 溶液润洗; B. 滴定管用KMnO4标液润洗 C. KMnO4标液盛放在棕色瓶中; D. KMnO4标准溶液放置一周后标定3.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变色硅胶失效后呈何种颜色?(C ) A. 蓝色 B. 黄色 C. 红色 D. 绿色 4.可用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C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增加平行测试次数 D. 仪器矫正5.用基准硼砂标定HCl时,操作步骤要求加水50mL,但实际上多加了20mL,这将对HCl浓度的标定产生什么影响?( C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6.(1+ 1)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C ) A. 2mol/L B. 4mol/L C. 6mol/L D. 8mol/L 7.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一般控制在:( B ) A. 10~20mL B. 20~30mL C. 30~40mL D. 40~50mL

8.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是( D ) A. 纯物质 B. 标准参考物质 C. 组成恒定的物质 D. 组成一定、纯度高、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 9.测定复方氢氧化铝药片中Al3+、Mg2+混合液时,EDTA滴定Al3+含量时,为了消除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B ) A. 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配位掩蔽法 D. 溶剂萃取法10.滴定操作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C ) A. 滴定管用纯净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滴定; B. 滴定中活塞漏水; C. 滴定中往锥形瓶中加少量蒸馏水; D. 滴定管下端气泡未赶尽;11.下列器皿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 ) A. 试剂瓶 B. 蒸发皿 C. 烧杯 D. 烧瓶12.下列仪器在量取或配制标准溶液前不需要润洗的是:(D ) A. 吸量管 B. 移液管 C. 滴定管 D. 容量瓶 13.鉴定Ni2+的试剂通常是下列中的哪一种?( A ) A.丁二酮肟 B. 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 C. 二苯基联苯胺 D. 硫脲14.实验室安全知识:因电器失火,应用下列哪种灭火器?( C ) A. 泡沫灭火器 B. CO2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 D. CCl4灭火器1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A ) A.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CO2 C. 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 D. 每份加入的指示剂量不同 16.有效数字位数是四位的数值是:( B ) A. 0.0002 B. 0.1000 C. 0.700×102 D. pH = 12.80 17.某同学用硼砂标定标准溶液实验中,溶解硼砂时,用玻棒去搅拌锥形瓶中溶液后,不经处理拿出瓶外,标定结果会:( A ) A. 偏高 B. 偏低 C. 不一定 D. 无影响18.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情况,哪些将造成系统误差:( D )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 分光光度计的最后有波动 C.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不准 D. 以含量为98%的硼砂标定HCl浓度19.阴离子分离鉴定实验中,Br2在CCl4层显示什么颜色?( A ) A. 橙色 B. 紫红色 C. 蓝色 D. 黄色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8章

习 题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1、求0.010kgNaOH 、0.100kg (2 1Ca 2+)、0.10kg (2 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1)m (NaOH) = 0.010kg M (NaOH) = 40g ·mol -1 n (NaOH) = 40 10 = 0.25 (mol) (2)m (2 1Ca 2+) = 0.100kg M (2 1Ca 2+) = 40g ·mol -1 n (2 1Ca 2+) = 20 100 = 5.0(mol) (3)m (2 1Na 2CO 3) = 0.10kg M (2 1Na 2CO 3) = 53g ·mol -1 n (Na 2CO 3) = 53 100 = 1.89 (mol)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1.026 4位 (2)0.0208 3位 (3)0.003 1位 (4)23.40 4位 (5)3000 无数位 (6)1.0×10-3 2位 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 (3)3 10 26.117.2322.3??= 5.93×10-3 (4)=???-15.2325.21032.44.52 4.6×10-2 4、(1) 以H 2SO 4为基本单元,M(H 2SO 4)=98g/mol ; (2) 以HSO 4-为基本单元,M(HSO 4-)=97g/mol ; (3) 以3H 2SO 4为基本单元,M(3H 2SO 4)=294g/mol 。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基础化学标准答案第

基础化学答案第

————————————————————————————————作者:————————————————————————————————日期:

学生自测答案 [TOP]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选择题 1.B 2.B 3.D 4.A 5.C 三、填空题 1. (1) 难挥发性 (2)非电解质 (3) 稀溶液 2.(4)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5)沸点升高 (6)凝固点降低 (7)溶液的渗透压力。 3.(8)存在半透膜 (9)膜两侧单位体积中溶剂分子数不等 (10)从纯溶剂向溶液 (11)从稀溶液向浓溶液 四、问答题 1.Raoult F M 探索溶液蒸气压下降的规律。对于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稀溶液,他得出了如下经验公式:p = p o x A 又可表示为Δp = p o - p = K b B Δp 是溶液蒸气压的下降,比例常数K 取决于p o 和溶剂的摩尔质量M A 。这就是Raoult 定律。温度一定时,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 B 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在水中加入葡萄糖后,凝固点将比纯水低。因为葡萄糖溶液的蒸气压比水的蒸气压低,在水的凝固点时葡萄糖溶液的蒸气压小于冰的蒸气压,两者不平衡,只有降低温度,才能使溶液和冰平衡共存。 2. 这里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使补液与病人血浆渗透压力相等,才能使体内水分调节正常并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五、计算题 1.11 -4L mol 6149.0mol g 48.53L 0020.0g 160.0Cl)(NH -?=??= c -1-1-14os L mmol 2.299mol mmol 00012L mol 6149.0Cl)(NH ?=????=c 红细胞行为正常。 2. A B B f B f f 1000 m M m K b K T ??? ==? 1-1 -1f A B f B mol g 5.123g 04.19K 245.0kg g 0001g 0113.0mol kg K 10.5Δ0001-?=??????=???=T m m K M 磷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5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标准答案-章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章

————————————————————————————————作者:————————————————————————————————日期:

习 题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1、求0.010kgNaOH 、0.100kg (2 1Ca 2+)、0.10kg (2 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1)m (NaOH) = 0.010kg M (NaOH) = 40g ·mol -1 n (NaOH) = 40 10 = 0.25 (mol) (2)m (2 1Ca 2+) = 0.100kg M (2 1Ca 2+) = 40g ·mol -1 n (2 1Ca 2+) = 20 100 = 5.0(mol) (3)m (2 1Na 2CO 3) = 0.10kg M (2 1Na 2CO 3) = 53g ·mol -1 n (Na 2CO 3) = 53 100 = 1.89 (mol)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1.026 4位 (2)0.0208 3位 (3)0.003 1位 (4)23.40 4位 (5)3000 无数位 (6)1.0×10-3 2位 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 (3)3 10 26.117.2322.3??= 5.93×10-3 (4)=???-15.2325.21032.44.52 4.6×10-2 4、(1) 以H 2SO 4为基本单元,M(H 2SO 4)=98g/mol ; (2) 以HSO 4-为基本单元,M(HSO 4-)=97g/mol ; (3) 以3H 2SO 4为基本单元,M(3H 2SO 4)=294g/mol 。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篇一: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答案】 xt>一、大赛主题 “女性工程师储才班”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和普莱克斯公司共同发起并 管理的“虚拟班级”,旨在帮助理工科背景的女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价值,发挥“女性优势”,做好职业规划,使其成为卓越女性工程师。 为了使“储才班”吸引更多优秀的女性学生报名参和,同时能够在学 生们中获得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专注于女性的职业角色和思 维模式”的理念得以重视和发扬,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储才班”班级 班训(口号)和班标(logo)征集大赛。 二、参赛要求 1、面向对象:华东理工大学全体学生 2、出现以下情况,自动免除参赛资格:违背法律和法规;内容不健康;涉嫌舞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不属实,弄虚作假;组委 会认为的其他不当行为。 三、、作品要求 1、内容要求:主题围绕华理工科女性、化工工程师、领导力精英素质、普莱克斯企业文化等元素。 【班训】主题突出,简洁易懂,积极健康,反映班级精神、班级特点、班级目标 【班标】设计新颖,图案简介,内涵丰富,体现创新及良好的艺术 修养 2、提交要求:

【班训】作品以电子版(word)上交,字数少于16字,配以200 字以内的文字说明 【班标】作品以jpg格式上交,2mb以内,请另外附上电子版设计 说明,班标的设计可使用于名片、网站、文件纸和对外宣传册,在 较小尺寸的情况下仍能轻易识别。 四、大赛安排 2月下旬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通知; 3月20日-3月23日通过网络投票和公司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最终采用的班标班训,被采用者获得金奖,金奖采用者将获得奖金1000元/作品。其余参赛者分别获银奖(500元/作品)和提名奖。 五、奖项设置 金奖2名(班训、班标比赛各一名,奖金1000元/作品),银奖4 名(各2名,奖金500元/作品),提名奖若干名。 【篇二: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专业2016年考研经验】ss=txt>研经验 有机化学今年情况:划线是51 51 100 100 330,最高分 417(一 女生被院长招走)最低分330,官方预招43个,去了55人复试, 结果有14个人复试不及格,所以就招了39,至于后面有没有调剂我 不得而知,复试后排名和初试排名还是有一些变化的,刷的最高分 是400分,所以复试很重要。 选学校: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是华东化工学院,顾名思义化工很强,这个全国 都公认的,即使世纪初的这十几年没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华理还是第一大院,也是最好的院这毋庸置疑。而现在华理的校 长是搞药学的,所以近些年华理的药学院和生工学院很强势,下来 就是有机化学专业所在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院了,前几个就不说了,

大学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网络课程第一讲《电子效应及其应用》 刘革平 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场效应等 一.诱导效应 1.基础知识 存在于不同的原子形成的极性共价键中如: X d- ←A d+ 在多原子分子中,这种极性还可以沿着分子链进行传递 X d- ←A d+ ←B dd+ ←C ddd+ Y d+→A d- →B dd- →C ddd- 由于原子或原子团电负性的影响,引起分子中电子云沿σ键传递的效应称为诱导效应。 这种效应经过三个原子后其影响就很小 诱导效应的方向,是以氢原子作为标准。用-I表示 Y d+ →d-CR3H—CR3 X d- ←d+CR3 +I效应比较标准-I 效应 +I诱导效应与-I诱导效应相反。具有+I效应的原子或原子团与碳原子成键后,可使电子云偏向该碳原子。正诱导效应用+I表示。例:

C C H H C H3C H3 常见的具有+I 效应的基团有: ―O―>(CH3)3C―>(CH3)2CH―>CH3CH2―>CH3―>D― 常见的具有-I效应的基团有: ―CN,―NO2>―F >―Cl >―Br >―I >RO―>C6H5―>CH2=CH― 一般来说,诱导效应的强弱变化有以下规律: A.同一族的元素随着原子层的增加而吸电子诱导效应降低。如: —F > —Cl > —Br > —I —OR > —SR —NR2 > —PR2 B.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吸电子诱导效应增加。如: —F > —OR > —NR2 > —CR3 C.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以s轨道成分多者吸电子能力强。(sp>sp2>sp3)反映在基团方向时,如: D.带正电荷的基团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带负电荷的基团具有给电子诱导效应。与硫直接相连的原子,具有共价键,有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 上面为静态分子中所表现出来的诱导效应,称静态诱导效应,它仅与键本身的极性有关。另外,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分子受到许多外界条件的影响,例另一分子的影响,其它进攻试剂的影响,溶剂的影响等等。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分子会发生诱导极化,这种在外界电场影响下在化学反应时才表现出来的诱导效应称为动态诱导效应。动态诱导效应往往是有机反应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2.应用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8章

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求0.010kgNaOH、0。100kg(Ca2+)、0.10kg(Na2CO3)得物质得量。解:(1)m(NaOH)= 0.010kg M(NaOH)= 40g·mol—1 n(NaOH) == 0.25 (mol) (2)m(Ca2+) = 0。100kg M(Ca2+) = 40g·mol-1 n(Ca2+)= = 5、0(mol) (3)m(Na2CO3) = 0。10kg M(Na2CO3)= 53g·mol-1 n(Na2CO3) == 1。89(mol)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1、0264位(2)0、02083位(3)0。003 1位 (4)23。40 4位(5)3000无数位(6)1.0×10—32位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1。10- 0、263 + 2、3= 23、1 (2)3.20×23。45×8。912 = 667 (3)=5.93×10—3(4)4.6×10—2 4、(1) 以H2SO4为基本单元,M(H2SO4)=98g/mol; (2) 以HSO4-为基本单元,M(HSO4—)=97g/mol; (3) 以3H2SO4为基本单元,M(3H2SO4)=294g/mol。 5、答:甲得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第二章溶液与胶体 1、在25o C时,质量分数为0、0947得稀硫酸溶液得密度为1.06g·L-1,在该温度下纯水得密度为0.997g·L-1。计算H2SO4得物质得量分数、物质得量浓度与质量摩尔浓度。 解:设取稀硫酸溶液1L,则 n(H2SO4) = = 1.02 (mol)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复习题

第一题选择题 1、一种钠盐可溶于水,该盐溶液加入HCl溶液后,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同时有黄色沉淀生成,该盐是:(A)Na2S (B) Na2CO3(C) Na2SO3(D) Na2S2O3 (答:D) 2、将BaSO4与PbSO4分离开,宜采用: (A)NH3·H2O (B)HCl (C)H2S (D)NH4AC (答:D) 3、下列设备中,哪一种最适宜于测定原子量? (A)威尔逊云室(B)电子显微镜(C)X-射线衍射仪(D)质谱仪 (答:D) 4、王水的成分是下列哪一种混合而成?(体积比) (A)HNO3+H2SO4 (1:3) (B) H2SO4+HCl (3:1) (C) HNO3+HCl (3:1) (D) HCl+HNO3 (3:1) (答:D) 5、微量成分是指被测组分的含量为: (A)>1% (B)<0.01% (C)0.01%~1% (D)0.01%~0.001% (答:C) 6、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控制在:(A)10~20mL (B)20~30mL (C)30~40mL (D)40~50mL (答:B) 7、某溶液为无色,下列何种离子不能否定? (A)Ni2+(B)Mn2+(C)Cr3+(D)Co2+ (答:B)

8、KMnO4能稳定存在于何处? (A)空气中(B)HCl中(C)碱液中(D)稀H2SO4溶液中 (答:D) 9、用蒸馏操作分离混合物的基本依据是下列性质的哪种差异? A密度(B)挥发度(C)溶解度(D)化学性质 (答:B) 10、在分光光度中,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4%)的光度范围是: (A)0.1~0.2 (B)0.2~0.7 (C)0.8~1.0 (D)1.1~1.2 (答:B) 11、下列哪种氢氧化物既溶于NaOH,又溶于NH3·H2O (A)Al(OH)3(B)Zn(OH)2(C)Cd(OH)2(D)Ni(OH)2 (答:B) 12、1:1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A)2mol / L (B)4mol / L (C)6mol / L (D)8mol / L (答:C) 13、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可测定什么光谱: (A)原子吸收光谱(B)分子吸收光谱(C)电子吸收光谱(D)原子发射光谱(答:B)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提纯多硝基化合物通常不采用蒸馏操作; (B)减压蒸馏能用来分离固体混合物; (C)液体有机物干燥完全与否可根据是否由浑浊变澄清来判断; (D)在测熔点时,通常在接近熔点时要求升温低于1℃/min。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8章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 案1-8章 https://www.doczj.com/doc/141376106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习 题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1、求0.010kgNaOH 、0.100kg (2 1Ca 2+)、0.10kg (2 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1)m (NaOH) = 0.010kg M (NaOH) = 40g ·mol -1 n (NaOH) = 40 10 = 0.25 (mol) (2)m (2 1Ca 2+) = 0.100kg M (2 1Ca 2+) = 40g ·mol -1 n (2 1Ca 2+) = 20 100 = 5.0(mol) (3)m (2 1Na 2CO 3) = 0.10kg M (2 1Na 2CO 3) = 53g ·mol -1 n (Na 2CO 3) = 53 100 = 1.89 (mol)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1.026 4位 (2)0.0208 3位 (3)0.003 1位 (4)23.40 4位 (5)3000 无数位 (6)1.0×10-3 2位 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 (3)3 10 26.117.2322.3??= 5.93×10-3 (4)=???-15.2325.21032.44.52 4.6×10-2 4、(1) 以H 2SO 4为基本单元,M(H 2SO 4)=98g/mol ; (2) 以HSO 4-为基本单元,M(HSO 4-)=97g/mol ; (3) 以3H 2SO 4为基本单元,M(3H 2SO 4)=294g/mol 。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吉林大学版)第1_2_3_章 第1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1.2 习题及详解 一.判断题 1. 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 2. 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 3. 由于CaCO3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CaCO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4.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 5. 因为物质的绝对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的ΔS大大增 加。 (×)6. ΔH, Δ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ΔG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7. 凡ΔGθ大于零的过程都不能自发进行。(×) 8. 273K,101.325KPa下,水凝结为冰,其过程的ΔS<0, ΔG=0。 (√) 9.反应Fe3O4(s)+4H2(g) → 3Fe(s)+4 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 2 4 4 (/) (/) H O T H p p K p p θ θ θ = 。 (√) 10.反应2NO+O2→2NO2的速率方程式是: ) ( ) ( 2 2O c NO kc v? = ,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 二.选择题 1. 某气体系统经途径1和2膨胀到相同的终态,两个变化过程所作的体积功相等且无非体积功,则两过程( B ) A.因变化过程的温度未知,依吉布斯公式无法判断ΔG是否相等 B.ΔH相等 C.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不相等 D.以上选项均正确 2. 已知 CuCl2(s)+Cu(s)→2CuCl(s) Δr H mΘ(1) =170KJ?mol-1 Cu(s)+Cl2(g) → CuCl2(s) Δr H mΘ(2) =-206KJ?mol-1 则Δf H mΘ(CuCl,s)应为( D )KJ.mol-1 A.36 B. -36 C.18 D.-18 3. 下列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AgBr(s)的Δf H mΘ的是( B ) A.Ag(s)+1/2Br2(g)→ AgBr(s) B.Ag(s)+1/2Br2(l)→AgBr(s) C.2Ag(s)+Br2(l)→ 2AgBr(s) D.Ag+(aq)+Br-(aq)→ AgBr(s) 4. 298K下,对参考态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 B.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 C.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汇总

基础化学(第3版) 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 第一章 绪 论 1. 为什么说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密切,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化学? 答:(略) 2. “1 mol 硫酸的质量是98.0g ”,对吗? 答:错误!未指明基本单元,正确说法是1 mol H 2SO 4的质量是98.0g 或1 mol [(1/2) (H 2SO 4)]的质量是49.0g 。 3. 0.4 mol H 2SO 4溶解于水,配成500 m L 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 A. c (H 2SO 4) = 0.8 mol·L -1 B. c [ 21(H 2SO 4)] = 0.8 mol·L -1 C. c [2 1 (H 2SO 4) ]= 0.4 mol·L -1 D. 硫酸的浓度为0.8 mol·L -1 答;正确的是A 。根据定义,1L 溶液中含有0.8 mol H 2SO 4,c (H 2SO 4) = 0.8 mol·L -1。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O ”可以说成“1 mol 原子O ” B. 1摩尔碳C 原子等于12g C. 1 L 溶液中含有H 2SO 4 98 g ,该溶液的摩尔浓度是1 mol·L -1 D. 基本单元不仅可以是构成物质的任何自然存在的粒子或粒子的组合,也可以是想象的或根据需要假设的种种粒子或其分割与组合 答:正确的是D 。 A 应说成“1 mol 氧原子”; B 应为“1摩尔碳 C 原子的质量等于12g ”; C 不应该使用“摩尔浓度”,此术语已被废除。 5. 求0.100kg ( 21Ca 2+)的物质的量。 解:M ( 21Ca 2+) =(40.08 / 2)= 20.04 (g · mol -1), n (21Ca 2+) = [ m / M (2 1Ca 2+) ] = (0.100×103 )/20.04 = 4.99 (mol) 6. 每100m L 血浆含K + 为20mg ,计算K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用mmol·L -1表示。 解:M (K +)= 39.10 g · mol -1, n (K +)= [ m / M (K +) ] = 20 / 39.10 = 0.51 (mmol)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

一、填空题(1-13题每空1分,14-18题每空2分,共30分) 1、状态函数的变化只决定于体系的和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2、在H、U、G、S、Q、W这些物理量中不是状态函数的是。 3、熵减少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动进行,此反应的△H(填: > 0,= 0或< 0)。 4、已知反应2NO + Cl2 → 2NOCl为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式为,总反应是级反应。 5、对下列几种水溶液,按其凝固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0.1 mol·dm-3 C6H12O6;B:0.1 mol·dm-3 NaCl; C:0.1 mol·dm-3 CaCl2;D:0.1 mol·dm-3 HAc; 6、稳定状态下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7、S2-的共轭酸是;H2S的共轭碱是。 8、对相同类型的配离子来说,解离常数K i越小,则稳定常数K f越,配离子越。 9、隔离系统指系统和环境之间(填: 有或无)物质交换,(填: 有或 无)能量交换的系统。 10、往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并使其完全溶解,则氨的解离度(填: 增加、降低或不变),溶液的pH值(填: 增加、降低或不变)。 11、某电池反应为2Hg(l)+O2(g)+2H2O(l)→2Hg2+(aq)+4OH–(aq),当电池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E必然是。(填:> 0、= 0或< 0) 12、某温度时,反应N2(g) + 3H2(g) = 2NH3(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θ, 则反应 NH3(g)= 1/2 N2(g) + 3/2 H2(g)的平衡常数为。 13、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金属防腐可采用的阴极保护法,是把被保护金属作为腐蚀电池的极。 14、已知反应C(石墨) + O2 (g)→ CO2(g) △H mθ (298.15 K)= -394 kJ?mol-1 反应C(金刚石) + O2(g)→ CO2(g) △H mθ (298.15 K) = -396 kJ?mol-1 则金刚石的△f H mθ(298.15K) = kJ?mol-1。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第一章)

习题解答(第一章物质结构基础) 思考与习题 1.填空题 (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能量变化不连续的特征,其运动规律可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2)当主量子数为3时,包含有3s 、3p 、3d 三个亚层,各亚层为分别包含 1 、 3 、 5 个轨道,分别能容纳 2 、 6 、10 个电子。 (3)同时用n、l、m和m s四个量子数可表示原子核外某电子的运动状态;用n、l、m 三个量子数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的一个轨道;而n、l两个量子数确定原子轨道的能级。 (4)改错 的现象称为能级交错。 3d4S (6)原子序数为35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用原子实表示为[Ar]3d104s24p5,其价电子构型为4s24p5,价电子构型的轨道表示式为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ⅦA 族,第四周期,元素符号是Br 。 (7)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具有较低的能量,比较稳定。这一规律通常又称为洪德规则的特例。 (8)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轨道的重叠,其形成条件是两个具有自旋相反单电子的原子轨道,尽可能达到最大重叠。 (9)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统称为键参数,常用的有键能、键长、键角。 (10)H2S分子的构型为V 形,中心原子S采取sp3不等性杂化,键角∠HSH <109°28′(提示:填写>,=或<)。 (11)完成下表

2.选择题 (1)下列原子轨道中,属于等价轨道的一组是( C )。 A .2s ,3s B .2p x ,3p x C .2p x ,2p y D .3d xy ,4d xy (2)下列用一套量子数表示的电子运动状态中,能量最高的是( B )。 A .4,1,-1,-12 B .4,2,0,-12 C .4,0,0,+12 D .3,1,1,+12 (3)下列不存在的能级是( C )。 A .3s B .2p C .3f D .4d (4)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是( B )。 A .H 2S B .H 2O C .NH 3 D .CH 4 (5)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指出下列同浓度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B )。 A .H 2SO 4 B .HClO 4 C .H 3PO 4 D .HBrO 4 (6)下列各键中,不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特征的是( C )。 A .配位键 B .共价键 C .离子键 D .氢键 (7)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离子化合物为 A .NaOH B .H 2O C .NH 4Cl D .MgCl 2 (8)下列关于CS 2分子的杂化方式和空间构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平面三角形,sp 2杂化 B .V 形,sp 2杂化 C .三角锥形,sp 3不等性杂化 D .直线形,sp 杂化 (9)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是( C )。 A .CHCl 3 B .NF 3 C .BF 3 D .HCN (10)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D )。 A .O 2 B .CO 2 C .BBr 3 D .CHCl 3 (11)下列各组物质沸点比较正确的是( A )。 A .CH 3OH <CH 3CH 2OH B .H 2O <H 2S C .SiH 4<CH 4 D .F 2>Cl 2 (12)下列晶体中,只需克服色散力就能熔化的是( B )。 A .HF B .I 2 C .NH 3 D .HCl 3.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与主量子数有关。 ( × ) (2)磁量子数为零的轨道都是s 轨道。 ( × ) (3)主量子数为1时,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轨道。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