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政治第04期黄金知识点系列10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
- 格式:pdf
- 大小:385.66 KB
- 文档页数:9
九年级政治必背基础知识考点一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1、我国的人口国情与现状(1)人口国情﹙基本特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人口现状﹙其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我国人口现状,必须坚持_______的基本国策和___________战略。
3、我国的资源形势:①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开发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分布不均衡.②针对我国资源状况,必须坚持_________的基本国策和______________战略。
4、环境问题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针对我国环境状况,必须坚持_________的基本国策和_____________战略。
6、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态文明理念,把____________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________,实现中华民族______发展7、我国的基本国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民族团结、祖国统一8、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我国的民族制度(民族政策):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0、维护民族团结要做到三个尊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_________________;祖国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坚持_________的原则考点三: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12、科技是____生产力。
环境保护的国策理念战略和方针初三知识点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它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维护地球的生态系统、保障人类健康、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生态平衡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
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和自然资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态系统。
破坏环境会导致物种灭绝、生态失衡,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2)气候变化与全球合作环境保护还涉及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能源消耗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各国应加强合作,采取减排措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健康与环境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环境污染会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严重破坏,危害人体健康。
为了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2. 中国环境保护的国策理念(1)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中国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2)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效益的统一。
(3)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中国积极倡导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理念。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浪费、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环境保护的国家战略和方针(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规范了各方行为,促进了环境治理。
(2)推动绿色发展中国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知识点训练:保护环境国策1、(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通过微信扫描开锁、付款的“共享单车”也来泰安啦!今年4月份的某天一早,人们突然发现街头有三五成群的“小黄车”(黄色自行车),但但很快就消失啦,据说共享单车的运营部门没有雨政府达成协议。
经过协商,5月份有重回街头。
人们围绕这一新鲜事物难免议论纷纷,既有欢呼,也心存担忧:会不会乱停乱放、损坏严重、私自加锁……人们之所以“欢呼”共享单车,是因为()①这是一种绿色出行的好方式②新科技产品能够提高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③流行的都是合理的④它可以随心所欲地骑行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共享自行车的出现,受到人们的喜欢,因为这是一种绿色出行的好方式,既节能又环保,可见新科技产品能够提高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所以①②是正确的,③是错误的,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了,④是错误的,做事任何事都要遵守道德和法律,排除,故选A。
考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A卷)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我国于2017年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
各级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我国水域污染严重,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③功在当代,利在千秋④新的身份必然要承担新的责任A.①②④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答案:C考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现阶段,雾霾依旧是百姓的“心肺之患”。
致霾或多或少人人有份,治霾或大或小人人有责。
下列行为有利于减少雾霾的是()①赵某组建了绿色骑行俱乐部②孙某每逢春节燃放烟花爆竹③刘某劝阻朋友不吃露天烧烤④周某参加“我为家园种棵树”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中考政治必考考点知识汇总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小偏整理了生态文明建设中考政治必考考点知识汇总,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中考政治必考考点知识汇总1. 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与危机?(1)现状: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得我国环境问题严重,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浪费污染都很严重。
(2)危机: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缓解资源、环境压力;(2)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家做法(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5. 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国家做法(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3)走低碳发展之路,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4)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6.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青少年要怎么做?(1)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向人们大力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知识;(3)坚决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4)从自身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不使用一次性筷子;(5)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7. 国家、社会、企业、公民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国家:……参考以上。
公民:……同上青少年做法。
社会:向公众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倡导人们坚持绿色消费,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此外,我国还存在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我国的人口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沉重的压力,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科学不合理)。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3、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体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
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环境问题的危害: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5、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们青少年要树立生态文明观,积极参加值树造林、爱护绿地、保护野生动物、节约水电、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循环经济生活方式,养成节约的生活习惯,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国家要: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②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③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重要性: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只有用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引导和制约人们的经济行为,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依法治理社会秩序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④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力保障)。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相互联系的。
只有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证。
依法治国目的: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主体:广大人民依法治国重要环节: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前提:有法可依依法治国中心环节:有法必依依法治国关键: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要求。
3、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①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②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③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话题一节能减排1、请举出一年来我国政府为节能减排所做的两个事例。
①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
②2007年11月17日,国务院转发《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和“三个办法”,明显加大节能减排的监测和考核力度。
③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并予以公布。
④2007年11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正式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我国政府如此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请谈谈你的感想。
或者你应该如何配合政府来行动?①政府高度重视的原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的问题在影响我国自己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我国存在人均资源不够、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的资源问题;我国存在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加重等环境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用社会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等。
②青少年做法:①弃用:放弃使用一次性产品;②代用:自备方便袋,代替使用塑料袋;③节用:节省利用能源、资源;如关紧水龙头、随手关灯;④慎用:珍惜木材,慎用纸张;⑤重用:一水多用;把废物重新使用,如废物回收或把废物再做成有用的物品。
⑥使用节能产品,如节能灯等。
3、党和政府为什么这样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的问题在影响我国自己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我国存在人均资源不够、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的资源问题;我国存在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加重等环境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用社会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等。
4、节能减排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A、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使我国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沿着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