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片面积功率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太阳能电池片功率计算公式电池片制造商在产品规格表中会给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太阳电池性能参数:一般包括有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最大功率点电压Vap;最大功率点电流Iap;最大功率Pmpp; 转换效率Eff等。
标准测试条件下,最大功率Pmpp 与转换效率之间有如下关系:Pmpp = 电池面积(m2)*1000(W/m2)*Eff举例如下:产品类型转化效率(%) 功率(W)单晶125*125 15单晶156*156 15多晶125*125 15多晶156*156 15注1:测试条件符合太阳光谱的辐照强度1000W/m2,电池温度25℃,测试方法符合IEC904-1,容许偏差Efficiency ±5% REL。
注2:AM是air mass的简称,意思是大气质量。
是一种条件,它描述太阳光入射于地表之平均照度,其太阳总辐照度为1000W/m2;太阳电池的标定温度为25±1℃。
注3:IEC904-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904等同于GB/T6495。
注4:REL :rate of energy loss 能量损耗率太阳能电池功率一:首先计算出电流:如:12V蓄电池系统;30W的灯2只,共60瓦。
电流= 60W÷12V= 5 A二:计算出蓄电池容量需求:如:路灯每夜照明时间小时,实际满负载照明为 7小时(h);例一:1 路 LED 灯(如晚上7:30开启100%功率,夜11:00降至50%功率,凌晨4:00后再100%功率,凌晨5:00 关闭)例二:2 路非LED灯(低压钠灯、无极灯、节能灯、等)(如晚上7:30两路开启,夜11:00关闭1路,凌晨4:00开启2路,凌晨5:00关闭)需要满足连续阴雨天5天的照明需求。
(5天另加阴雨天前一夜的照明,计6天)蓄电池= 5A× 7h×( 5+1)天= 5A× 42h =210 AH另外为了防止蓄电池过充和过放,蓄电池一般充电到90%左右;放电余留5%-20%左右。
太阳能电池片功率计算公式电池片制造商在产品规格表中会给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太阳电池性能参数:一般包括有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最大功率点电压Vap;最大功率点电流Iap;最大功率Pmpp; 转换效率Eff等。
标准测试条件下,最大功率Pmpp 与转换效率之间有如下关系:Pmpp = 电池面积(m2)*1000(W/m2)*Eff举例如下:产品类型转化效率(%)功率(W)单晶125*12515 2.22855单晶156*15615 3.58425多晶125*12515 2.34375多晶156*15615 3.6504注1:测试条件符合AM1.5太阳光谱的辐照强度1000W/m2,电池温度25℃,测试方法符合IEC904-1,容许偏差Efficiency ±5% REL。
注2:AM1.5AM是air mass的简称,意思是大气质量。
AM1.5是一种条件,它描述太阳光入射于地表之平均照度,其太阳总辐照度为1000W/m2;太阳电池的标定温度为25±1℃。
注3:IEC904-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904等同于GB/T6495。
注4:REL:rate of energy loss 能量损耗率太阳能电池功率一:首先计算出电流:如:12V蓄电池系统;30W的灯2只,共60瓦。
电流=60W÷12V=5 A二:计算出蓄电池容量需求:如:路灯每夜照明时间9.5小时,实际满负载照明为7小时(h);例一:1 路LED 灯(如晚上7:30开启100%功率,夜11:00降至50%功率,凌晨4:00后再100%功率,凌晨5:00 关闭)例二:2 路非LED灯(低压钠灯、无极灯、节能灯、等)(如晚上7:30两路开启,夜11:00关闭1路,凌晨4:00开启2路,凌晨5:00关闭)需要满足连续阴雨天5天的照明需求。
太阳能电池片面积计算公式(一)太阳能电池片面积计算公式公式1: 面积 = 电流乘以电压除以功率电流密度面积 = (I * V) / J其中, - 面积是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 电流是太阳能电池片的输出电流,单位为安培(A) - 电压是太阳能电池片的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 - 功率电流密度是太阳能电池片的功率密度,单位为瓦特/平方米(W/m²)例子:如果一块太阳能电池片的输出电流为5A,输出电压为,功率电流密度为100W/m²,那么该电池片的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面积= (5A * ) / 100W/m² = 平方米因此,这块太阳能电池片的面积为平方米。
公式2: 面积 = 光强乘以太阳能电池片效率除以太阳辐射强度面积 = (Irradiance * Efficiency) / Intensity其中, - 面积是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 光强是太阳能电池片所在位置的太阳辐照强度,单位为瓦特/平方米(W/m²) - 太阳能电池片效率是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单位为百分比(%) - 太阳辐射强度是太阳在地球上的辐射强度,单位为瓦特/平方米(W/m²)例子:如果一块太阳能电池片所在地区的太阳辐照强度为1000W/m²,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为20%,太阳辐射强度为100W/m²,那么该电池片的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面积= (1000W/m² * 20%) / 100W/m² = 2平方米因此,这块太阳能电池片的面积为2平方米。
公式3: 面积 = 所需电能除以太阳能电池片的输出功率面积 = E / P其中, - 面积是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 所需电能是需要由太阳能电池片供应的电能,单位为瓦特小时(W·h) - 太阳能电池片的输出功率是太阳能电池片的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W) 例子:如果一部设备需要每天供应100瓦特小时的电能,而太阳能电池片的输出功率为10瓦特,那么该电池片的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面积= 100W·h / 10W = 10平方米因此,这块太阳能电池片的面积为10平方米。
电池片效率功率换算公式功率换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功率(P)=电流(I)×电压(V)其中,功率单位为瓦特(W),电流单位为安培(A),电压单位为伏特(V)。
在光伏系统中,电池片的输出功率可以通过测量交流输出电流和电压的乘积来计算。
然而,电池片的输出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太阳辐照度、光谱特性、温度等。
因此,要获得准确的电池片效率值,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和校正。
为了计算电池片效率,可以根据功率换算公式将实际测得的功率代入,然后将所得的功率除以太阳辐照度,这样可以消除因太阳辐照度不同而导致的误差。
根据所使用的光伏技术类型和测量方法的不同,还可以对公式进行一些修正。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光伏技术类型和相应的功率换算公式:1.单晶硅电池片:在光伏系统中,单晶硅电池片是最常用的一种。
其功率换算公式为:功率(P)=0.14×电流(I)×电压(V)其中,0.14是一个常数,表示单晶硅电池片的效率。
2.多晶硅电池片:多晶硅电池片的功率换算公式与单晶硅电池片类似,可以使用相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3.薄膜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伏转换效率,但其功率换算公式与硅基电池片有所不同。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功率换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功率(P)=电流(I)×电压(V)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和结构有所不同,因此其效率和功率换算公式也可能存在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片的效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可能会发生变化。
长期使用后,电池片可能会出现老化和损耗,使其效率下降。
因此,在计算电池片效率时,还需要对电池片的使用寿命进行考虑。
总之,电池片效率是衡量光伏发电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使用功率换算公式,可以计算出电池片的输出功率,从而得到准确的电池片效率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电池片使用不同的功率换算公式,且电池片的效率可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光伏电池片的瓦数计算主要涉及到几个关键参数:电池片的峰值功率(Pm)、电池片面积(A)、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Pin)和转换效率(η)。
首先,转换效率可以通过公式η= Pm / A × Pin 来计算,其中Pin一般取值为1KW/㎡或者100mW/cm²。
然后,每一片电池片的瓦数可以通过公式“理论瓦数= 1000 * 电池片面积* 电池片效率”来进行估算。
例如,如果你的太阳能电池片尺寸为0.125米*0.125米,效率是17%-17.2%,那么每一片的理论瓦数就在2.64w-2.68w之间。
此外,实际运用中还会考虑到温度、电流等因素。
以及,电池板的功率还分为STC参数和NOCT参数,我们通常说的光伏组件的铭牌功率均为STC参数,这个参数一般是在一个标准光强1000W/m²,25℃左右实验室测得。
最后,每日发电量的计算公式是:平均日照时间×太阳能电池板瓦数×75%。
例如,假设你住在一个平均日照时间约为5小时的地方,电池板的额定功率为200瓦,那么你每日大约可以发电250瓦时。
太阳能电池片切片面积的大小如何计算太阳能电池片切片面积的大小如何计算,请举例例如我要做一款太阳能手机充电器,4.5伏,用多晶电池片做,切片面积如何计算计算切片面积你应该要告诉你所需要的功率,4.5V的电压出来了那么切片的片数应该是16片,(单片为0.5V,16片*0.5=8V的空载电压),多大面积的要知道你确切的功率如何根据太阳能电池片计算出组件功率?如何算出一定功率组件的尺寸?如何根据组件面积计算出电池片功率?电池片的功率是固定的,用片数*功率=组件功率(近视值)。
电池片的尺寸是固定的,也可以根据数量计算近视值。
反过来就可以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池片的选用与计算尺寸比如我要一个200WP的单晶组件,转换率14%,怎么去计算他饿电池片串排列以及做出来的尺寸。
问题补充:能不能说一下怎么选用片串的问题组件的尺寸一般都是固定的。
排列常见的有36片(4*9),72片(6*12),60片(6*10),54片(6*9)等。
象200W的这种大组件,常用156的片子,60片封装。
这样的尺寸就是宽:156*6+ 一定的间隔、余量,长:156*10+ 一定的间隔、余量有关Module Efficiency的计算方法, 组件的Pmpp/(组件的面积Area*1000照度),200W组件,用156的片子,54片,9*6,(行*列),在尚德这种组件为U系列组件计算太阳能电池板的尺寸有什么公式吗?没有什么公式主要是看电池的排列、电池片的规格比如6*8排列的156组件,尺寸大概是:长156*8,宽是156*6,加上中间的距离和边框,基本就出来了每片太阳能电池片的瓦数怎么求?电池片面积是单晶125*125*0.98的,转换率是17%~17.2%的,请问一片是多少瓦在STC的测试环境上给太阳电池片照射强度为1000瓦每平方米的光强。
你的电池是0.125米*0.125米效率是17%-17.2% 那么每一片瓦数就是1000*0.125*0.125*17%= 2.64w1000*0.125*0.125*17.2%= 2.68w这是理论计算实际电池分档的时候要参考温度,电流,电压来确定具体是什么分档温度系数电压-0.38 %/K电流+0.04 %/K功率-0.46 %/K目前流行的测试分档是用电流来确定分档和效率。
太阳能电池片功率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太阳能电池片功率计算公式电池片制造商在产品规格表中会给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太阳电池性能参数:一般包括有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最大功率点电压Vap;最大功率点电流Iap;最大功率Pmpp; 转换效率Eff等。
标准测试条件下,最大功率Pmpp与转换效率之间有如下关系:Pmpp = 电池面积(m2)*1000(W/m2)*Eff举例如下:产品类型转化效率(%) 功率(W)单晶125*125 15单晶156*156 15多晶125*125 15多晶156*156 15注1:测试条件符合太阳光谱的辐照强度1000W/m2,电池温度25℃,测试方法符合IEC904-1,容许偏差Efficiency ±5% REL。
注2:AM是air mass的简称,意思是大气质量。
是一种条件,它描述太阳光入射于地表之平均照度,其太阳总辐照度为1000W/m2;太阳电池的标定温度为25±1℃。
注3:IEC904-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904等同于GB/T6495。
注4:REL:rate of energy loss 能量损耗率太阳能电池功率一:首先计算出电流:如:12V蓄电池系统;30W的灯2只,共60瓦。
电流= 60W÷12V= 5 A二:计算出蓄电池容量需求:如:路灯每夜照明时间小时,实际满负载照明为 7小时(h);例一:1 路 LED 灯(如晚上7:30开启100%功率,夜11:00降至50%功率,凌晨4:00后再100%功率,凌晨5:00 关闭)例二:2 路非LED灯(低压钠灯、无极灯、节能灯、等)(如晚上7:30两路开启,夜11:00关闭1路,凌晨4:00开启2路,凌晨5:00关闭)需要满足连续阴雨天5天的照明需求。
光伏组件常规功率计算公式光伏组件是利用光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设备,它可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光伏组件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功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光伏组件的性能和效率。
因此,对光伏组件的功率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光伏组件常规功率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光伏组件的功率计算方法。
光伏组件的功率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光伏组件的功率通常是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的:P = η× A × G。
其中,P表示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W);η表示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A表示光伏组件的有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G表示太阳辐射强度,单位为瓦特/平方米(W/m²)。
这个公式中,转换效率、有效面积和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光伏组件功率的重要因素,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计算方法。
首先是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
转换效率是指光伏组件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能力,是衡量光伏组件性能的重要指标。
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通常由制造商提供,也可以通过实验测试得到。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使用光伏组件的名义转换效率进行功率计算。
名义转换效率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通常为15%到20%之间。
其次是光伏组件的有效面积。
光伏组件的有效面积是指光伏电池片的实际有效面积,通常由制造商提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使用光伏组件的名义有效面积进行功率计算。
名义有效面积是指光伏组件的总面积减去边框和连接部分的面积。
最后是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太阳光在单位面积上的能量流密度,是光伏组件产生电能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强度随着时间、地点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通常由气象部门提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使用光伏组件所在地区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进行功率计算。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光伏组件的性能和效率,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光伏组件的温度、阴影、污染等因素对功率的影响。
一,太阳能光电产品计算下面以1kW输出功率,每天使用6个小时为例,介绍一下计算数据:1.首先应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瓦时数(包括逆变器的损耗):通常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为90%(国内企业研制的大功率光伏逆变器最高转换率已达%),则当输出功率为P1=1kW时,则实际需要输出功率应为P2=1kW/90%=;若按每天使用6小时,则耗电量为W1=*6小时=。
2.蓄电池的选择:按照蓄电池一次充满后连续放电(非浮充状态下)可供负载一天(6小时)使用蓄电池采用规格: 2400WH/12V。
蓄电池容量:2400WH/12V=200AH,蓄电池每日放电量 12v=555Ah,即每天(6小时使用时间)的用电量为12V555Ah。
蓄电池的最大放电深度最好保持在70%以内,所以输入应为:W2 =W1/==。
总共容量的计算:555Ah/=≈800Ah,实际没有800AH的容量,可以用200AH 四组就可以了.3.太阳能电池容量的计算与当地的地理位置、太阳辐射、气侯等因素有关。
首先计算标准辐照度下当地的年平均日照时数H(h)H=年辐射总量(kcal/cm2)×(Wh/kcal)365×(W/cm2)式中cm2是25℃,光谱时的辐照度,也是太阳能电池的标准测试条件。
表1 我国各类地区太阳能年辐射量将年总辐射量代入公式,可得到各地区标准辐照度下当地的年平均日照时数H (h),结果如表1按每日有效日照时间为H小时计算,再考虑到充电效率和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充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使用功率为70%。
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应为P3=H/70%=H(W)。
太阳能峰值功率WP是在标准条件下:辐射强度1000W/m2,大气质量AM15,电池温度25℃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
太阳能电池的额定输出功率与转换效率有关,一般来讲,单位面积的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越高,其输出功率越大。
太阳能电池目前的转换效率一般在14-17%之间,每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功率约140-170WP.面积功率*面积=功率我们按照面积电池(m2)光电转换效率为15%计算,假设此时太阳光的总功率为1000W/m2组件的功率为P3=H(kW)面积功率P=1000W/ m2 *15%=150W/m2面积S=P3 /P=(13585/H)/150=H(m2)根据各地每日有效日照时间H的不同代入上式可计算出各地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面积,具体数据见图1。
光伏面积与计算公式
光伏板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光伏板面积= 发电功率/ 光伏板效率。
其中,发电功率指的是光伏板发电的功率,单位为瓦特;光伏板效率指的是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通常为10%\~25%之间。
另外,光伏板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可以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领域。
随着太阳能产业的不断发展,光伏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光伏板,如单晶硅光伏板、多晶硅光伏板等。
此外,在安装光伏板时,还需要考虑安装角度、高度等因素,以确保光伏板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发电效率。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公式1.转换效率η= Pm(电池片的峰值功率)/A(电池片面积)×Pin(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其中:Pin=1KW/㎡=100mW/cm2。
2.充电电压Vmax=V额×1.43倍3.电池组件串并联3.1电池组件并联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组件日平均发电量(Ah)3.2电池组件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V)×系数1.43/组件峰值工作电压(V)4.蓄电池容量蓄电池容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最大放电深度5平均放电率平均放电率(h)=连续阴雨天数×负载工作时间/最大放电深度6.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工作时间(h)=∑负载功率×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功率7.蓄电池7.1蓄电池容量=负载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放电修正系数/最大放电深度×低温修正系数7.2蓄电池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蓄电池标称电压7.3蓄电池并联数=蓄电池总容量/蓄电池标称容量8.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简易计算8.1组件功率=(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当地峰值日照时数)×损耗系数损耗系数:取1.6~2.0根据当地污染程度、线路长短、安装角度等8.2蓄电池容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系统电压)×连续阴雨天数×系统安全系数系统安全系数:取1.6~2.0,根据蓄电池放电深度、冬季温度、逆变器转换效率等9.以年辐射总量为依据的计算方式组件(方阵)=K×(用电器工作电压×用电器工作电流×用电时间)/当地年辐射总量有人维护+一般使用时,K取230:无人维护+可靠使用时,K取251:无人维护+环境恶劣+要求非常可靠时,K取27610.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的计算10.1方阵功率=系数5618×安全系数×负载总用电量/斜面修正系数×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系数5618:根据充放电效率系数、组件衰减系数等:安全系数:根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是否有人值守等,取1.1~1.310.2蓄电池容量=10×负载总用电量/系统工作电压:10:无日照系数(对于连续阴雨不超过5天的均适用)11.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多路负载计算11.1电流组件电流=负载日耗电量(Wh)/系统直流电压(V)×峰值日照时数(h)×系统效率系数:含蓄电池充电效率0.9,逆变器转换效率0.85,组件功率衰减+线路损耗+尘埃等0.9.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功率计算方法太阳能交流发电系统是由太阳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共同组成;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则不包括逆变器。
为了使太阳能发电系统能为负载提供足够的电源,就要根据用电器的功率,合理选择各部件。
下面以100W输出功率,每天使用6个小时为例,介绍一下计算方法:1.首先应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瓦时数(包括逆变器的损耗):若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为90%,则当输出功率为100W时,则实际需要输出功率应为100W/90%=111W;若按每天使用5小时,则耗电量为111W*5小时=555Wh。
2.计算太阳能电池板:按每日有效日照时间为6小时计算,再考虑到充电效率和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应为555Wh/6h/70%=130W。
其中70%是充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使用功率。
太阳能电池板的容量交流光源: 光源功率*日用电时间=太阳能电池板功率*年平均日照时间*蓄电池转换率*逆变器效率直流光源:光源功率*日用电时间=太阳能电池板功率*年平均日照时间*蓄电池转换率事实上可能没有这么简单,但是应该可以参考一下吧实例:计算公式:(假设每天用电4小时)1,交流电用灯:太阳能板瓦数*逆变器效率80%*蓄电池效率70%*8小时日照=灯10*4小时X=9W2,直流灯:太阳能板瓦数*蓄电池效率70%*8小时日照=10*4小时X=7W其中阴雨天连续天数之供电主要是看蓄电池的大小,如连续3天阴雨则选择:3*8小时*9W/12V(蓄电池是12V时)=6HR(安时),与太阳能板的大小是次要关系.太阳能电池板容量是指平板式太阳能板发电功率Wp。
太阳能发电功率量值取决于负载24h所消耗的电力,由负载额定电源与负载24h所消耗的电力,决定了负载24h消耗的容量P(AH),再考虑到平均每天日照时数及阴雨天造成的影响,计算出太阳能电池阵列工作电流IP(A)。
由负载额定电源,选取蓄电池公称电压,由蓄电池公称电压来确定蓄电池串联个数及蓄电池浮充电压VF(V),再考虑到太阳能电池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温升电压VT(v)及反充二极管P-N结的压降VD (v)所造成的影响,则可计算出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工作电压VP(V),由太阳能电池阵列工作电源IP(A)与工作电压VP(v),便可决定平板式太阳能板发电功率,从而设计出太阳能板容量,由设计出的容量Wp与太阳能电池阵列工作电压VP,确定硅电池平板的串联块数与并联组数。
组件效率
一、 电池片的面积:
二、 组件功率计算:
例如:175W 1580×808×35mm 72pcs 16.8%电池片
组件理论功率计算如下:
1、125×125-R150电池片:
组件有效电池片面积:
14858平方毫米(单片面积)×72片(电池片数)=1069776平方毫米=1.069776平方米
组件电池片标准光强(1000w/平方米)下,效率为16.8%电池片产生功率:
1.069776×1000×16.8%=179.72w
由于玻璃及EVA 的透光率为90%左右,且存在焊接电阻损耗和接线盒损耗,故封装效率按照97%计算:
179.72×97%=174.33w Poly 156×156面积:24332平方毫米
Mono125×125----R165面积:15483平方毫米Mono125×125----R150面
积:14858平方毫米
故125×125-R150电池片16.8%电池片可做175w组件,存在正负公差。
组件效率计算:
组件面积为:1580×808=1276640平方毫米=1.17664
标准光强下应产生功率:1.17664 m2×1000W/m2=1176.64W
实际为175W,故组件效率为:175W/1176.64=14.87%
电池片效率与组件效率原则上没有直接的关系,电池片排版的有效面积与组件面积的比值即为组件效率,直接决定于有效面积大小,比如125-R150的无效面积要比125-R165无效面积大,存在排版圆角。
单晶的无效面积比多晶的大。
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与其输出功率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2011-03-29太阳能LED照明路灯的光伏系统中,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与其输出功率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太阳能LED照明路灯的光伏系统中,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与其输出功率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1、系统介绍1.1系统基本组成简介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件部分(包括支架)、LED灯头、控制箱(内有控制器、蓄电池)和灯杆几部分构成;太阳能电池板光效达到127Wp/m2,效率较高,对系统的抗风设计非常有利;灯头部分以1W白光LED和1W黄光LED集成于印刷电路板上排列为一定间距的点阵作为平面发光源。
控制箱箱体以不锈钢为材质,美观耐用;控制箱内放置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器。
本系统选用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由于其维护很少,故又被称为"免维护电池",有利于系统维护费用的降低;充放电控制器在设计上兼顾了功能齐备(具备光控、时控、过充保护、过放保护和反接保护等)与成本控制,实现很高的性价比。
1.2工作原理介绍系统工作原理简单,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白天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能并转化为电能输出,经过充放电控制器储存在蓄电池中,夜晚当照度逐渐降低至10lux左右、太阳能电池板开路电压4.5V左右,充放电控制器侦测到这一电压值后动作,蓄电池对灯头放电。
蓄电池放电8.5小时后,充放电控制器动作,蓄电池放电结束。
充放电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蓄电池。
2、系统设计思想太阳能路灯的设计与一般的太阳能照明相比,基本原理相同,但是需要考虑的环节更多。
下面将以香港真明丽集团有限公司的这款太阳能LED大功率路灯为例,分几个方面做分析。
2.1太阳能电池组件选型设计要求:广州地区,负载输入电压24V功耗34.5W,每天工作时数8.5h,保证连续阴雨天数7天。
⑴广州地区近二十年年均辐射量107.7Kcal/cm2,经简单计算广州地区峰值日照时数约为3.424h;⑵负载日耗电量==12.2AH⑶所需太阳能组件的总充电电流=1.05×12.2×÷(3.424×0.85)=5.9A在这里,两个连续阴雨天数之间的设计最短天数为20天,1.05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系统综合损失系数,0.85为蓄电池充电效率。
新能源知识:如何计算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品质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品质和成本。
功率计算太阳能交流发电系统是由太阳电池组件、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共同组成;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则不包括逆变器。
为了使太阳能发电系统能为负载提供足够的电源,就要根据用电器的功率,合理选择各部件。
一般来说,太阳能板功率=电池片功率X数量X损耗。
太阳能电池板功率有理论和损耗之分,损耗程度不同,其功率也不同。
下面以100W输出功率,每天使用6个小时为例,介绍一下计算方法:1.首先应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瓦时数(包括逆变器的损耗):若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为90%,则当输出功率为100W时,则实际需要输出功率应为100W/90%=111W;若按每天使用5小时,则耗电量为111W*5小时=555Wh。
2.计算太阳能电池组件:按每日有效日照时间为6小时计算,再考虑到充电效率和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应为555Wh/6h/70%=130W。
其中70%是充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实际使用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