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关系排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8
“六问一必查”是指在接转组织关系时,做到问组织关系接…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情况调查表
(限本人填写)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
何时入党(即预备时间):何处入党:
何时转正:何处转正:
入党介绍人:单位职务:
入党介绍人:单位职务:
为何要转党员组织关系:
现工作单位:
是否已订劳动合同:
是否已缴社会保险:
户籍地:
常住地:
曾在何处参加组织生活:
参加组织培训具体情况:
1、有固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工作单位党组织;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转到覆盖单位所在地的区域性党组织,或单位所在地的镇(街道)或村(社区)党组织。
2、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3、重新就业且固定工作单位6个月以上的,应及时按规定办理相应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本人已了解以上提醒说明,承诺填写情况真实并按规定办理。
(此句请抄写一遍)
党员签名:
办理时间:。
党员名册________________党(工)委________________党支部填表日期:年月日《党员名册》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1.本表由党支部填写,同时上报基层党(工)委一份存档。
2.外出流动、出国(境)等特殊类型党员应在备注栏注明。
党员基本信息表《党员基本信息表》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1.本表信息由党组织负责采集,相关信息要与党员档案核对,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2.婚姻状况填写未婚、已婚、离婚、复婚。
3.参加工作时间指经组织、干部、人事、劳动部门审定的该党员参加工作起始时间(军人填写入伍日期)。
4.学历指由国家认可的在国内外各类教育机构接受正式教育并取得学历证书的学历。
学位指党员本人完成一定学历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位名称。
毕业院校指取得该学历或学位的院校全称。
5.现任党内职务指在党(工)委、党组、党(总)支部、纪委等担任书记、副书记、常委、委员、候补委员等。
6.党员流动信息栏,非流动党员不填写。
“外出流向”指县域范围内流动、市内跨县流动、省内跨市流动、跨省流动或无固定地点;“外出原因”指外出务工、经商、长期居住等;“流动党员活动证编号”指该党员持有的《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的编号,不填的为未持证;“流入单位”指该党员流入地的单位名称。
7.出国(境)情况:出国日期,指该党员出国(境)时离境时间;出国原因,指该党员出国(境)的目的或任务,因私、因公、留学、外派、探亲、定居等。
出国后与组织联系情况,指该党员出国(境)后与所在党组织或相关党组织的联系情况,分定期、不定期、失去联系等;党籍处理方式,指出国(境)前党员申请保留党籍(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三年以上)、未办理、停止党籍;回国日期,指该党员回国时入境的时间;恢复组织生活情况,指该党员重新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分已恢复、已申请未恢复、未申请。
8.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情况填写配偶、子女、父母等。
党组织查找“失联”党员记录表《党组织查找“失联”党员记录表》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1.本表以支部为单位填写,同时上报基层党(工)委一份存档。
附1:XX县外出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调查摸底表
注:1、原居住地(工作单位)是指党组织关系在XX哪个村(社区)或单位,外出后单位是指具体在哪个厂务工,不能仅写在哪个省、哪个城市;2、何时发放活动证是指最初发证时间,要问党员本人。
附2:XX县县外流入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填表单位:中共XX乡委员会填表人:填报时间:2012年03月07日
地党组织是指以前在哪个县哪个支部,现联系地址是指目前具体在哪个企业务工或在哪里经商;3、是否持证是指是否有流动党员活动证。
表12
党员组织关系排查情况统计表
填表人:黄海平 联系电话:133********
明: 1.本表为Excel格式,以支部为单位填写,同时上报基层党(工)委一份存档。
基层党(工)委根据所管理党支部填报的《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和《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逐级上报汇总。
2.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是指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前与党组织关系失云联系6个月以上,经联系查找后重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党员。
3.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的党员是指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结束是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有6个月以上,经多方努力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党员。
一系党员排查情况报告为了从严落实党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计算机信息技术系党总支按照《关于对党员组织关系开展集中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整个系各党支部的党员组织关系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集中排查,主要是对各党员的身份、入党时间、转正时间、家庭简介以及流动情况的排查。
经统计,计算机信息技术系学生第一党支部党员16人,第二党支部党员24人,第三党支部党员19人,计算机信息技术系教职工党支部党员28人。
计算机信息技术系党员人数共计87人。
首先通过排查,一是整个系党员都能自觉按照规定履行缴纳党费的义务,从未发生少交或者不交党费的不良情况,各党支部也认真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收缴党费的组织工作,认真核对在册党员缴纳党费的款项和人数,防止了少交和漏交的情况发生。
同时各党支部把收到的党费都能第一时间集中起来,及时按照规定上交给上级组织,没有整体迟交和挪作他用的不良现象。
二是各党支部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做好了本年各党支部的工作安排,使得各党支部党员对于自己本年的工作有清晰的了解。
安排活动得当,相信在这一年里能让学生党员更加了解党员的真实使命,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好一名党员,应该怎么做一名更好的党员。
三是关于各党员个人信息登记,除了基本信息以外,还包括家庭信息,学生党员学习经历的部分信息。
各党员完成信息首次填写后,上交给上级领导,各党支部领导一一检查,确保每一位党员的每一条信息都是填写正确的、完整的。
其次在本次排查工作中,党总支对下级党支部的工作安排做了精细的布置,各支部积极主动;在校各党员对于排查工作也是积极配合,所以本次工作完成效率好。
而针对各党支部存在的部分党员不在学校的情况,联系方式更换频繁等复杂情况。
各支部领导更是放下架子,耐住性子,千方百计的联系到不在学校的党员,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关于党员组织关系排查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排查的相关事项,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本次排查工作。
社区党员情况排查表(辣爸当家)填写注意事项:1、所填信息请务必真实准确!!2、常住地址为经常居住的地址。
党员分类类型:1、居家党员。
居家党员是指有充足时间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包括社区职工、离退休转入、专职妈妈、自由职业及赋闲在家的党员。
2、从业党员。
从业党员是指工作单位无党组织,组织关系在社区,工作日需上班在岗无法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
3、流动党员。
流动党员是指组织关系在社区,但党员因家庭或工作原因长期在社区辖区以外的地方务工、经商或生活的党员。
4、年老体弱党员。
分为思维不清晰、无法接受学习教育的失能党员,以及思维清晰可接受学习教育但行动不便的党员。
党费基数标准:(二)明确交纳党费的标准有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的党员(包括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不按月取得收入的个体经营者等人员中的党员),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每月实际领取的离退休费总额或养老金总额为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按0.5%交纳党费,5000元以上的按1%交纳党费。
农民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元至1元。
主要适用于在农村中从事普通农牧渔业生产的农民党员。
对于在村任职、有固定补贴收入的村干部党员和外出务工经商和承包集体林地、果园、鱼塘等经营项目的农民党员,应当参照有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的党员的标准交纳党费。
学生党员(含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学生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元。
按国家规定领取普通奖学金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中的党员,每月以实际领取的普通奖学金为计算基数,参照有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的党员的标准交纳党费。
下岗失业的党员、依靠抚恤或救济生活的党员、领取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元。
附件1
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党总支党支部填表日期:
填表人:联系电话:
《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
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
1. 本表由党支部填写,报党总支。
2. 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是指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前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经联系查找后重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党员。
3.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间:指党员最近一次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交纳党费日期至联系查找结束时的时间。
4. 失去联系情形: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外出务工经商;②单位改制或破产;③毕业后去向不明;④工作单位改变;⑤出国(境);⑥居住地改变;⑦其他(具体原因在备注栏中注明)。
5. 党组织类别: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国有企业;②非公有制企业:
③农村;④党政机关;⑤学校;⑥其他事业单位;⑦街道社区;⑧社会组织;⑨其他。
6.职业: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②非公有制企业离职人员;③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④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⑤高校毕业生;⑥街道社区人户分离人员;⑦组织关系在人才中心人员;⑧其他。
附件2
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党总支党支部填表日期:
填表人:联系电话:
《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
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
1. 本表由党支部填写,一式五份,逐级报省(区、市)、部门(系统)组织部门。
2. 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是指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结束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经多方努力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党员。
3.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间:指党员最近一次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交纳党费日期至联系查找结束时的时间。
4. 失去联系情形: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外出务工经商;②单位改制或破产;③毕业后去向不明;④工作单位改变;⑤出国(境);⑥居住地改变;⑦其他(具体原因在备注栏中注明)。
5. 党组织类别: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国有企业;②非公有制企业;
③农村;④党政机关;⑤学校;⑥其他事业单位;⑦街道社区;⑧社会组织;⑨其他。
6.职业: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②非公有制企业离职人员;③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④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⑤高校毕业生;⑥街道社区人户分离人员;⑦组织关系在人才中心人员;⑧其他。
附件3: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情况汇总表
补充资料:流动党员人。
填表人:联系电话: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情况汇总表》
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
1.本表根据党支部填报的《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由各党总支填写,逐级上报汇总,由省(区、市)、部门(系统)组织部门报中央组织部组织一局。
2.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是指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结束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经多方努力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党员。
3.本表补充资料统计2016年1月1日至填表日期期间的流动党员人数。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4.排查前在册党员人数指的是所有正式组织关系在本党组织的党员人数(不仅仅指失联党员)。
5、“补充资料:流动党员人”,指的是填表日期前集中排查掌握的流出党员累计数。
附件4: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管理情况及处置情况汇总表填报单位(盖章):填表日期:
填表人:联系电话: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管理及处置情况汇总表》
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
1. 省(区、市)、部门(系统)组织部门根据下级党组织填报情况,汇总后报中央组织部组织一局。
2.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包括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和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
3. 本表根据《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和《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反映的党员人数填报。
联系查找结束时至填表日期期间的动态变化数据另附说明。
4、“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栏,统计失联后经排查取得联系和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预备党员中,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