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课件)无菌器械台的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6.03 MB
- 文档页数:14
铺无菌器械台的注意事项在医疗机构中,无菌技术是保证患者安全和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环节。
铺无菌器械台是执行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之一,它涉及到器械的预处理、摆放、覆盖等多个步骤。
为了确保无菌环境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注意事项。
以下是铺无菌器械台的注意事项详细解析:一、准备工作1. 环境清洁:在铺台前,确保操作区域清洁、无尘、无污染。
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对操作台面进行擦拭,并确保干燥。
2.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应穿戴无菌手术衣、口罩、帽子和手套,以防止自身污染。
3. 器械准备:根据手术需求,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物品,并进行清点,确保数量和种类正确。
二、铺台步骤1. 铺设无菌单:将无菌单平铺在器械台上,确保无菌单的边缘下垂至少30cm,以形成无菌屏障。
2. 器械摆放:将清洁、消毒后的器械按照使用顺序和类别摆放在无菌单上,避免器械相互接触和污染。
3. 避免触碰:在铺台过程中,避免手触碰器械的表面,应使用无菌器械钳夹取器械。
4. 无菌单覆盖:使用无菌单覆盖器械,确保覆盖严密,避免无菌单与器械之间形成空隙。
三、铺台后的管理1. 无菌环境维护:在铺台完成后,应定期检查无菌单的完整性,避免破损和污染。
2. 器械使用:在使用器械前,应再次确认器械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3. 废弃物处理:使用后的器械和物品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包装和标记,然后送至消毒供应室处理。
四、特殊情况处理1. 污染处理:如发现器械或无菌单有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重新更换。
2. 紧急情况:在紧急情况下,如无菌单破损,应立即用无菌巾覆盖破损部位,并尽快更换新的无菌单。
五、培训和监督1. 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无菌技术培训,确保他们熟悉铺无菌器械台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监督:上级医护人员应定期对无菌器械台的铺设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无菌技术的规范执行。
六、结论铺无菌器械台是医疗机构中保证无菌技术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器械的预处理、摆放、覆盖等多个步骤。
铺置无菌器械台操作规范【目的】将无菌器械包铺置在干燥的器械台上,形成无菌区,供手术治疗使用。
【操作程序】『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备清洁干燥的治疗台。
『实施要点』1.仪表(1)着装整洁、规范。
(2)指甲平短、清洁,不涂指甲油。
(3)不戴耳环、手镯和戒指。
(4)口罩、帽子佩戴规范。
2.操作用物器械桌、无菌器械包、干燥无菌持物钳、储物盘、清洁抹布。
3.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项目要求分值扣分原则得分目的预防切口感染,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5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备清洁干燥的器械台。
5准备着装符合要求。
5 用物:器械台、无菌器械包、干燥无菌持物钳。
5操作步骤1.洗手、戴口罩。
62.备清洁、干燥的器械台,将器械包放置器械台合适位置,避开回风口。
3 3.检查所用无菌包的名称,包有无松动,包布有无潮湿、破1损,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有效期及签名。
4.打开无菌持物钳①检查灭菌指示胶带有无变色,将其撕下,贴在合适位置;②用手依次打开无菌持物钳包布的外、左、右角;③在消毒指示胶带上注明开包日期、时间、签名,贴在持物钳罐的下缘。
1 05.打开无菌器械包①将消毒指示胶带撕下,贴在合适位置;②用手依次打开无菌包布的对侧、左侧、右侧和近侧;③取无菌持物钳,用无菌持物1 6钳依次打开无菌包布的对侧、左侧、右侧和近侧;④检查灭菌指示卡有无变色;⑤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⑥整理无菌器械台,将器械、容器按规定放置。
6.操作速度(10min)。
1注意事项1.铺无菌器械台的区域必须清洁、干燥。
2.避免无菌区域潮湿,污染。
3.手及其他有菌物品不可接触或跨越无菌区域。
4.注明无菌持物钳的开启日期和时间,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5.无菌单应盖过无菌器械台,1一项不符-2下垂至台下30cm以上。
综合质量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5总分4.服务态度(1)按护理程序进行操作。
(2)讲普通话,语言规范,情感表达适当。
【注意事项】1.铺无菌器械台的区域必须宽敞、明亮,器械桌要清洁干燥。
无菌技术操作管理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无菌技术操作管理(上)一、无菌区范围无菌巾铺好后的器械台及手术台上方视为无菌区。
术者手术衣前面(上至胸部,下至腰部、腋前线),以及手部至肘部视为无菌区二、无菌器械台的铺设铺无菌器械台前,操作者按要求着装洗手,选择宽敞、明亮的位置,确定器械车清洁干燥。
按(供应中心)的要求检查各种无菌包,同时将包外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术中护理记录单上。
敷料包第一层,应由器械护士按无菌技术操作方法打开,第二层使用无菌持物钳打开,不可跨越无菌区。
无菌器械台宜使用阻菌隔水无菌单,铺置4层以上,四周下垂30cm以上,距地面20cm以上,无菌单潮湿后应视为污染。
铺设无菌器械台应尽量接近手术开始时间,超过4小时应视为污染需重新更换。
无菌物品应在最接近使用的时间打开。
最后一层无菌单的铺设,只允许由穿好手术衣、戴好无菌手套的医护人员完成。
手术器械、无菌持物钳及容器一人一用一灭菌。
麻醉及术中用药应盛放于专用治疗盘内,一人一用一消毒。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外科手消毒制度。
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手臂应保持在胸前,高不过肩、低不过腰,双手不可交叉放于腋下。
手术区皮肤消毒前应进行手术区周围皮肤清洁,消毒以手术切口为中心向外20cm,由内向外、由上到下。
铺巾应能保证覆盖患者身体全部,长与宽都应超过手术床30cm以上,距地面20cm以上。
铺巾顺序应以手术切口为中心,遵循先下后上、先相对污染后相对清洁、先操作者远端后近端的原则。
无菌单一旦铺好不可移动,必须移动时只能由内向外。
器械护士传递无菌单时,应手持单角向内翻转遮住手背,以免双手被污染。
术者各项操作应面向无菌区域,需调换位置时应采取背对背方式进行。
当患者体位变动时,应重新消毒、铺设无菌单。
手术过程中需更换手术衣时,应先脱手术衣再脱手套。
更换手套时,应先进行手消毒再带手套。
手术中无菌器械物品的整理一、无菌器械台的整理手术器械台一般分为大、小两种,要求结构简单、坚固、轻便及易于清洁灭菌,有轮可推动,台面四周有栏边、栏高4~5cm,防手术器械滑下。
整理步骤为:1、根据手术的性质及范围,选择不同规格清洁、干燥、平整的器械车,备齐相应的器械包、敷料包、手术衣包、无菌持物钳及所需无菌物品推至手术间。
2、选择宽敞区域(若在房间一角周边距墙面及其他物体60cm)开台。
3、徒手打开器械包外层包布,用无菌持物钳开内层包布,顺序为先对侧后近侧,无菌器械台的铺巾保证4~6层,四周垂于车缘下30cm。
4、根据器械护士与手术者及患者不同手术部位的站位关系确定器械台物品摆放位置,原则上器械护士站在手术病人左侧或右侧位置基本固定,而上腹部手术主刀者站在患者右侧,盆腔手术主刀者站在患者左侧,以上腹部手术器械护士站在手术者对侧即手术患者左侧为例,将器械车台面分为6区,按器械物品使用顺序、频率分类摆放:(1、)右1\3为隔离区,铺一块方巾加厚,右上区置大盆盛无菌盐水,无菌手套根据手术者的尺码依先后顺序立式折叠放于盆右侧与器械台缘之间,右下区置消毒碗内盛消毒碘纱,弯盘内盛小药杯装酒精棉球、缝针盒、刀片、綫卷,向内依次放置刀、剪、镊、针持,手术开始后从术野撤下的器械也集中摆放在方巾以内区域形成隔离区。
(2、)中上区摆放穿好的缝针线,夹好的KD粒,备用的电刀、吸引管及贴膜。
(3)中下区排列整台手术将用的血管钳,拉钩。
左上区整齐叠放纱布、纱垫。
左下区置器械盒依可能用到的器械顺序,摆放备用器械物品。
器械护士站在手术者同侧(手术病人右侧)时,无菌器械台物品正好左中右区反向摆放。
二、无菌器械托盘的整理1、器械托盘为高低可调的长方形托盘。
横置于病人相应手术部位之上,按手术需要放1~2个,如为胸部手术,则托盘横过骨盆部位,上腹部手术置于大腿中上1\3缘,盆腔手术横过膝部,颈部手术,置于头部以上,头部手术则置于肩颈部上方。
实验五 器械台的管理和手术配合【实验目标】1、 熟悉无菌桌的准备过程及原则。
2、 正确协助第一助手进行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手术区铺单。
3、 正确传递各种常用手术器械并妥善管理。
4、 操作中表现出严格的无菌观念,严谨的工作态度。
【实验用物】万能手术床、实验模型人(或学生)、器械桌、剖腹手术包、敷料包等。
【实验方法】集中讲解、演示器械台管理与手术配合的过程。
学生回示,师生共同总结。
【操作流程】打开手术包整理器械安装刀片、纫针传递消毒钳及消毒纱球传递4块手术巾、巾钳协助铺手术中单、大单传递手术器械收回器械擦净血迹,器械台干燥整洁再次清点器械(二人三清点)操作后处理【实验作业】 完成一份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实验六 初期心肺复苏【实验目标】1、说出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和心肺复苏的步骤。
2、在模型人上正确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
3、树立救死扶伤分秒必争的人道主义精神。
【实验用物】实验人体模型、纱布。
【实验方法】教师先集中讲解、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回示,集中反馈。
【操作流程】判断神志如无意识呼救放置正确体位畅通呼吸道判断有无呼吸如无呼吸判断心脏有无搏动立即胸外心脏按压继续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实验作业】 完成一份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实验七 换药【实验目标】1、简述换药目的、换药室的设备和管理要求。
2、说明换药的有关原则。
3、能正确进行一般换药操作。
4、在操作中表现出对病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遵守无菌操作。
【实验用物】1、实验人体模型、常用外用药物、各种伤口引流物、换药车。
2、换药用物:换药碗2只、无齿镊2把、剪刀、酒精棉球、盐水棉球、引流物、敷料、胶布、绷带、松节油或汽油、棉签等。
【实验方法】1、集中讲解、看电教、示教、回示。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集中反馈、小结。
【操作流程】评估备齐用物(见“实验用物”准备) 病人准备揭除伤口敷料清理伤口,更换引流物包扎伤口操作后处理【实验作业】完成一份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实验八 绷带包扎法【实验目标】1、说出绷带包扎目的及其操作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