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6.31 MB
- 文档页数:140
脑卒中后失语症(post-strokeaphasis,PSA)01 论坛导读脑卒中是一种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临床特征。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城镇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亚健康的生活习惯日益凸显,脑卒中发病率不断上升,患病人群也呈逐渐年轻化趋势。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首要病因。
脑卒中后失语症(post-stroke aphasis,PSA)是失语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由于卒中后大脑语言皮层的直接损害或者与语言相关的脑网络机能障碍所致。
PSA见于20%~40%的卒中后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往往预后较差。
PSA的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功能磁共振在PSA诊疗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现PSA治疗前后脑功能的变化能够反映其疗效,而不同的治疗方式所引起的脑功能变化机制虽有差别,但都促进了语言功能的恢复。
02 失语症概念及发病机制失语症即患者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而并非发音器官功能障碍所导致的,常继发于大脑局灶病变,主要包括外伤性及脑血管病变。
传统失语症的发病机制包括定位学说和反定位学说。
失语症定位学说,即语言活动与脑皮质特定部位如Broca和Wernicke皮层语言区相关的学说(Geschwind Wernicke语言模式学说)。
语言信息传入Wernicke区,经过加工后,由弓状纤维束传递至Broca区,最后由Broca区将信息经过处理,转变成语言活动。
多数学者认为在左侧大脑半球不同部位的病变所导致的言语障碍有其特征性,包括左侧额下回后部Broca区受损导致Broca性失语症、听觉皮质颞横回后半部分的Wernicke区受损导致的Wernicke性失语症、颞顶叶及额叶之间的投射纤维或弓状束受损导致的传导性失语,以及由Broca区、Werincke区及基底节区、岛叶受损共同导致的完全性失语症。
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分类康复训练与护理随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也在逐年的递增。
其中在脑血管疾病中,其中以脑卒中最常见。
脑卒中致残率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高达20%~30%[1]。
给家庭与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
为使患者说话、理解、阅读、计算、写字能力部分或全部恢复,其特殊的功能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2],失语症的康复训练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失语症的分类失语症的症状错综复杂。
每个患者的失语症表现与其脑损伤部位、程度、类型、范围、病前言语情况、言语习惯等生理、病理、心理及社会等因素有关。
目前国内常用的失语症分类1.1Broca失语运动性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患者虽能听懂别人的语言(口头的、书面的),但不能用口语或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1.2Wernicke失语感觉性失语症,患者虽有说话能力,但不懂别人的话意和自己的话意,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断断续续,经常答非所问,用词错误,无法进行正常交谈。
1.3传导性失语复述不成比例受损为其最大特点。
1.4经皮质性失语特点是复述较其他语言功能好,甚至是不成比例得好。
1.5命名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患者虽能说出物品的用途,但不能讲出该物品的名称。
有时偶而说出物品的名称,但瞬间就忘记,故又称健忘性失语.1.6完全性失语又称混合性失语既有运动性失语又有感觉性失语。
患者既听不懂别人说话时的意思又不会说。
2失语康复训练前评估失语的检查评估是了解患者听、说、读、写的具体水平,是初步全面掌握语言功能的过程,其结果可作为训练前后效果比较的依据。
国内常被采用的失语检查评估法有8种:其中3种是将失语程度分为0~5级,如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BDAE)中的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3]中0级:无有意义语言和听理解能力;Ⅰ级:所有语言交流中不连续语言表达,大部分需要听者推测、询问和猜测,可交流的信息范围有限听着在语言交流中感到困难;Ⅱ级:在听着的帮助下,可进行熟悉的话题交谈患者常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与检查者进行语言交流感到困难;Ⅲ级:在极少帮助或无帮助下,患者可讨论几乎所有的的日常问题。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研究进展
赵妍妍;马建军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6(019)012
【摘要】运动性失语又称Broca失语(Broca’s aphasia,BA)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失语症类型之一,是由Paul Broca于1865年首次提出且被广泛公认的一种失语症类型。
临床特征以听理解能力相对良好、口语表达障碍为突出特点,一直以来为国内外学者热衷研究的课题。
1运动性失语症的发病机制目前,运动性失语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赵妍妍;马建军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新乡 453000;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郑州 45000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脑功能连接分析方法研究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进展[J], 韦宇飞;黄幸;常静玲
2.卒中后运动性失语脑微观结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J], 罗巧雅;韩秉艳;席艳玲;王云玲
3.邵氏五针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J], 李鸿章;李彦杰;秦合伟;孙英豪;赵妙银;边红恩;覃霄燕
4.卒中后失语症的脑语义网络研究进展 [J], 李思奇;张玉梅
5.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J], 徐冬梅;刘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失语症分类有哪些失语症顾名思义就是因为一些原因,出现不能说话的情况。
这种疾病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因为这个疾病不能更好的跟人沟通,所以给患者的情绪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很多的人想知道失语症分类有哪些,这样也好进行相应的治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运动性失语主要表现为表达障碍明显于精神障碍,预后较好。
1.损伤定位:优势侧半球额下回后部(从前上额叶到前顶叶区域的皮质,包括岛叶和周围sylvian皮质上缘)。
2.症状(1)Broca失语(主要为运动性失语):对言语可理解,并非流利性障碍。
说话中的连词、代词等减少或缺失(电报语式)。
1.受损的功能:流利性,命名、复述和书写。
2.完好的功能:口语、书面理解。
一般是脑卒中的晚期表现(2)构音失用:参与构音的运动器官协调障碍,如呼吸(构音不清),清晰度(构音障碍)、情感性语调(失韵症),随后失音缄默。
(3)缄默症:无任何语言,理解完好,书写相对保留,偏瘫多见。
常见于脑卒中急性期。
感觉性失语不能理解词语的意义,特点是言语流利,但听不懂他人的话语,听觉是正常的。
预后不佳。
1.损伤定位:颞上回后部(颞叶、顶叶后部了,枕叶侧面)2.症状(1)Wernick失语(主要感觉性失语):流利而荒谬的语言、对白(乱讲,“语言色拉”)。
说话和书写(语法)形式相对保留,内容和意义(语意)错误。
1)受损的功能:命名、复述、口语和书写理解2)完好的功能:流利性3)错语症:大量错语、新造词,混杂在一起,称为杂乱语、奇特语。
命名和找词也有明显障碍。
语言流畅,但缺乏表达的核心内容,评议空洞。
如语音错误(词语概念错误,如“时间”混淆“分表”)(2)纯字聋:听觉理解受损,而说话、阅读理解相对保留。
多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肿瘤及感染,病变涉有单侧或双侧颞叶。
(3)失读伴失写:阅读理解、书写受损,而口语较少受影响,预后较好。
传导性失语在表达方面,自发言语流畅,但多伴音素性错语障碍为其特征。
,复述与自发言语命名,读词均表现为错语。
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讲义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赵丹一、脑卒中失语症的定义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由于本病所造成的大脑器质性的病变,除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体征外,尚可发生发音、构音等语言障碍。
脑卒中失语症(aphasia)是脑损害导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包括各种语言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等表达或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
患者意识清醒,无精神障碍或严重认知障碍,无视觉听觉缺损和口、咽喉、舌等发音器官肌肉瘫痪及共济失调,却听不懂别人或自己讲的话,也不能表达,不理解或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字句等。
二、脑卒中失语症的言语症状(一)听理解障碍听理解障碍是失语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指患者对口语的理解能力降低或丧失。
根据失语症的类型和程度不同表现在字词、短句或文章不同水平的理解障碍。
(二)口语表达障碍1.发音障碍:失语症患者的发音障碍是由于言语失用所致,重症时仅可以发声,在中度时可见到刻意表达的语言明显不如随便说出的,模仿语言不如自发语言,且发音错误常不一致。
2.说话费力:表现为说话时语言不流畅.患者常伴有叹气、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费力的表现。
3.错语:常见有三种错语,即语音错语、词意错语和新语。
语音错语是音素之间的置换,如将”香蕉”说成“香猫”。
词意错语是词与词之间的置换,如将“桌子"说成“椅子”。
新词则是用无意义的词或新创造的词代替说不出的词,如将“铅笔”说成“磨小”。
4.杂乱语:也称奇特语,在表达时,大量错语混有新词,缺乏实质词,以至说出的话使对方难以理解。
5.找词和命名困难:指患者在谈话过程中.欲说出恰当词时有困难或不能,多见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在谈话中因找词困难常出现停顿,甚至沉默,或表现出重复结尾词、介词或其他功能词。
失语症是一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语言障碍疾病,患者在语言表达、理解、书写和阅读能力方面出现障碍。
根据失语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对失语症进行分级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轻度失语症(Grade 1)轻度失语症患者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出现一些症状,但并不影响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
患者可能会出现简单的词汇选择困难、表达不够流畅等症状,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任务。
患者可能在说话时会出现偶尔的词汇遗忘或者语句结构不够清晰。
二、中度失语症(Grade 2)中度失语症患者在语言能力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障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帮助。
患者可能会出现词汇选择困难、语句结构混乱、语言理解能力下降等症状,导致日常交流变得困难。
在面对复杂的语言交流任务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交流障碍,需要通过辅助工具或者他人的帮助来完成交流。
三、重度失语症(Grade 3)重度失语症患者在语言能力方面表现出严重的障碍,几乎无法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患者可能会出现几乎无法找到正确的词汇、无法理解他人的语言、无法表达清晰的意思等严重症状,导致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几乎成为不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得到全面的语言康复治疗以恢复语言功能。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失语症的分级,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不同程度失语症的患者需要接受不同的治疗手段,包括语言康复训练、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
只有通过科学的分级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帮助失语症患者恢复语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失语症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对于不同程度的失语症患者,需要进行科学准确的分级,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医生和家人应该对失语症患者给予理解和支持,共同努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语言能力,重返正常的生活。
失语症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语言障碍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汉语失语症的分类汉语失语症是一种语言障碍的病症,患者在表达和理解汉语时出现困难。
根据症状和原因的不同,汉语失语症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汉语失语症分类。
一、运动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是指患者在表达语言时出现运动障碍,无法正常控制口腔和喉部肌肉。
这种失语症通常由脑部损伤或疾病引起,如中风、脑瘤等。
患者在尝试说话时可能会出现口齿不清、发音困难、语速缓慢等症状。
二、感觉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是指患者在理解他人语言时出现困难。
这种失语症通常由大脑的感觉区域受损引起,如颞叶损伤、脑退化症等。
患者可能无法理解他人说话的内容,听到的语言就像是一种无意义的声音。
他们可能会出现困惑、焦虑和沮丧等情绪。
三、传导性失语症传导性失语症是指患者在重复他人的话语时出现困难。
这种失语症通常由大脑的语言传导通路受损引起,如白质病变、脑损伤等。
患者在尝试重复他人的话时可能会出现词汇混淆、语法错误等问题。
四、失语性失语症失语性失语症是指患者在表达语言时出现严重障碍,几乎无法说出有意义的话语。
这种失语症通常由大脑的语言中枢受损引起,如大脑半球损伤、脑炎等。
患者可能只能用单词或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对话。
五、混合性失语症混合性失语症是指患者同时出现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症的症状。
这种失语症通常由大脑多个语言相关区域受损引起,如颞叶和额叶同时受损。
患者在表达和理解语言时都会遇到困难,表现为口齿不清、理解困难等症状。
汉语失语症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原因进行划分的,不同类型的失语症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对于患者来说,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同时,家人和社会也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重新融入社会。
⼀⽂读懂卒中后的⾔语障碍及其康复治疗【引⽂】脑卒中失语症是脑⾎管意外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致残率中出现失语症的⽐例⾼达30%~40%,也就是说⼗个脑卒中患者就会有3-4个存在不同程度失语功能障碍的患者,卒中后的失语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了⾮常⼤的交流障碍,也会⼤⼤提⾼病⼈患⼼理疾病的风险。
【简介】卒中后的⾔语交流障碍主要病变于⼤脑⾔语中枢,当这些⾔语中枢受到损害也会出现相应的⾔语功能障碍,患者⽆法正常的进⾏有效交流,⽣活⼯作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响。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语交流障碍;说话流利性降低;命名困难;错⾳增多不能理解;复述差;失语法及⽂法等。
所以卒中后⼀旦发⽣⾔语功能障碍应及时尽早的展开⾔语功能康复治疗。
【⾔语障碍类别】根据患者不同类型的障碍,经过科学的康复评估,临床上将常见的⾔语功能障碍分为如下⼏类。
1.运动型失语:⼜称Broca失语、表达型失语;由优势侧额下回部受损病变引起,⼝语表达障碍为突出特点患者能够理解他⼈⾔语,但是表达困难或⽆法表达,⾔语量⼩,⽆法连贯说出完整句⼦。
阅读,可理解书⾯含义但是⽆法正确表达。
2.命名性失语:⼜称记忆缺失失语,由左侧颞中回及颞下回后部及枕叶受损病变引起,其突出特点是患者对物品及⼈物的命名上存在很⼤困难,词汇遗忘过多,经⼈提⽰可完成物体命名但经过⼀段时间⼜容易遗忘物品命名。
3.感觉型失语:⼜称Wernieke's aphasia失语(威尼克斯失语),由颞上回后部受损病变引起,其突出特点为患者答⾮所问,患者常常⽤词混乱⽆法让⼈正常理解其所表达意思,病⼈仍认为⾃⼰所表达的意思是正确的,同时还存在失读症和失写症。
感觉型失语与命名性失语症状表现相似但有不同,临床治疗时应区分清楚。
4.完全性失语:⼜称球性失语,混合性失语,由左侧⾔语中枢多个球回受损病变引起,其突出特点是患者⾔语功能严重受损⽆任何⾔语,病⼈既听不懂也⽆法⽤语⾔表达⾃⼰的意思,读写功能丧失。
【⾔语障碍功能评估】对于⾔语功能障碍的患者,如何鉴别患者⾔语障碍类型,功能丧失多少,是否有必要进⾏康复治疗,评估是尤为重要的它不仅仅可以帮助患者找出问题所在也会帮助医⽣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康复治疗⽅案,最⼤程度改善恢复患者的⾔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