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位器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22
1. 电位器的作用电位器实际上就是可变电阻器,由于它在电路中的作用是获得与输入电压(外加电压)成一定关系得输出电压,因此称之为电位器。
2.电路图形符号电位器阻值的单位与电阻器相同,基本单位也是欧姆,用符号Ω表示。
电位器在电路中用字母R或RP(旧标准用W)表示,图1是其电路图形符号。
图1电位器电路图形符号3.常用电位器实物图、结构特点及应用常用电位器如表1所示。
表1常用电位器实物图及应用4.电位器的主要参数电位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阻值、额定功率、分辨率、滑动噪声、阻值变化特性、耐磨性、零位电阻及温度系数等。
(1)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和额定功率①电位器上标注的阻值叫标称阻值。
②电位器的额定功率是指在直流或交流电路中,当大气压为87~107kPa,在规定的额定温度下长期连续负荷所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
线绕和非线绕电位器的额定功率系列入表2所示。
表2电位器额定功率标称系列(单位:功率)(2)电位器的阻值变化特性阻值变化特性是指电位器的阻值随活动触点移动的长度或转轴转动的角度变化的关系,即阻值输出函数特性。
常用的阻值变化特性有3种,如图2所示。
图2电位器阻值变化曲线直线式(X型):随着动角点位置的变化,其阻值的变化接近直线。
指数式(Z型):电位器阻值的变化与动角点位置的变化成指数关系。
①直线式电位器的阻值变化与旋转角度成直线关系。
当电阻体上的导电物质分布均匀时,单位长度的阻值大致相等。
它适用于要求调节均匀的场合(如分压器)。
②指数式电位器因电阻体上的导电物质分布不均匀,电位器开始转动时,阻值变化较慢,转动角度增大时,阻值变化较陡。
指数式电位器单位面积允许承受的功率不等,阻值变化小的一端允许承受的功率较大。
它普遍应用于音量调节电路里,因为人耳对声音响度的听觉最灵敏,当音量大到一定程度后,人耳的听觉逐渐变迟钝。
所以音量调节一般采用指数式电位器,使声音的变化显得平稳、舒适。
③对数式电位器因电阻体上导电物质的分布也不均匀,在电位器开始转动时,其阻值变化很快,当转动角度增大时,转动到接近阻值大的一端时,阻值变化比较缓慢。
电位器内部结构
电位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它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大小。
电位器内部结构是电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电位器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电位器内部结构主要包括电阻体、滑动触点和端子。
电阻体是电位器内部的主要部件,它通常由一条细长的电阻丝或电阻片组成。
电阻体的材料通常是碳膜、金属膜或导电塑料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满足不同的电路需求。
滑动触点是电位器内部的另一个重要部件,它可以在电阻体上滑动,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
滑动触点通常由金属片或碳刷组成,它们可以与电阻体表面接触,形成一个可调节的电阻器。
端子是电位器内部的连接部件,它们通常由金属片或针脚组成,用于连接电路中的其他元件。
端子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不同,可以满足不同的电路需求。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部件,电位器内部还可能包括其他辅助部件,如防尘罩、调节旋钮等。
这些部件可以提高电位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同时也方便用户进行调节和操作。
电位器内部结构的设计和制造对电位器的性能和使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内部结构可以提高电位器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降低电位器的噪声和失调。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电位器
时,需要注意其内部结构的质量和特性,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电位器内部结构是电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电位器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了解电位器内部结构的特点和优劣,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电位器,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电位器知识简介在身边的调光灯、收音机、功放机上也许还能找到电位器。
图1-15 (a)所示是收音机上的3个基本调节旋钮一波段选择旋钮、频率调节旋钮、音量调节旋钮,其中音量调节旋钮下是一个电位器,我们用手拧动旋钮就能改变收音机的音量大小。
图1-15 (b)中,电位器电路图形符号形象地表示出电位器 A、 B脚是一个电阻的两端, 而P脚连接一个能在电阻滑轨上接触行走的滑片。
从结构图知, 当用手拧动电位器的轴时, 滑片在电阻滑轨上行走,当调节停止后, 滑片所在位置决定了电位器P脚与A脚、P脚与B脚之间的电阻。
比方说A、B脚之间电阻为10kΩ,而滑片停留在电阻滑轨正中间,则P脚与A脚之问的电阻和P脚与B脚之问的电阻相同, 都是5kΩ。
滑片如果停留在其他位置上, 则视滑片所分隔的电阻滑轨的比例估算出与。
电位器的A脚与B脚之间的阻值即为电位器的阻值, 一般会在电位器外壳上标注而、的阻值随着电位器的轴的旋钮而改变, 但都不会超过电位器的阻值。
在图1-16 (a)中,电位器R1与电阻R2 串联,则根据欧姆定律很容易得到P点的电压为从式(1-2)中可知P点电压取决于电位器R1,这说明只要我们调节电位器 R1的轴就可以改变。
由于电位器是一个带有机械结构的电阻可变器件, 其滑片及电阻滑轨之问有可能会因为寿命或质量问题而脱离,这会使和变为无穷大,也就是式(1-2)中,这就导致。
图1-16 (a)电路P点之后如果还有其他电路,则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在电位器出现故障时降低灾难程度, 可以按图1-16 (b) 那样把P脚与电位器的任意一端相连, 这样不但可使电位器发挥相同作用, 还可保证当滑片与电阻滑轨脱离时, 电位器的接入电阻与其标称阻值相同, 电路不至出现太大的异常。
电位器和普通电阻一样, 除了有阻值参数外, 还有功率和种类之分。
常用的电位器有转轴式(rotary)和微调(trimmer)两种,其中各自又有一些不同类型的电位器,如图1-17 所示。
电位器相连,引脚2与单片机的P1.1相连。
当脉冲电位器左旋或右旋时,P1.0和P1.1就会周期性地产生所示的波形,如果是12点的脉冲电位器旋转一圈就会产生12组这样的波形,24点的脉冲电位器就会产生24组这样的波形;一组波形(或一个周期)包含了4个工作状态。
因此只要检测出P1.0和P1.1的波形,就能识别脉冲电位器是否旋转是左旋还是右旋。
编辑本段识别进一步分析右的波形并按时间轴展开可以看出,虽然脉冲电位器左旋和右旋的波形都相同。
但左旋时,在第1状态,脚1先比脚2变为低电平;在第2状态,脚2也变为低电平;在第3状态,脚1先比脚2变为高电平;在第4状态,脚2也变为高电平;脉冲电位器右旋时,脚1和脚2输出波形的变化规律正好与左旋相反。
故可根据时间识别法(比较P1.0与P1.1低电平出现和结束的时差)来识别脉冲电位器是左旋还是右旋。
在动态扫描中,因采样频率操作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很难测出P1.0和P1.1的波形;也很难测准P1.0与P1.1低电平出现和结束的时差,只能快速地对P1.0和P1.1电平采样。
对应图1所示波形按时间轴展开,每当P1.0和P1.1的组合电平依次为01 00 10 11四种状态码组成一个字节即4BH 时,就表示左旋一位音量减1。
而每当P1.0和P1.1的组合电平依次为10 00 01 11四种状态码组成一个字节即87H时;就表示右旋一位音量加1。
这里将“4BH”称为左旋一位的特征码,“87H”称为右旋一位的特征码。
编程的任务就是要在脉冲电位器旋转过程中识别出这两种特征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音量进行增减控制。
实际编程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识别出这两种特征码。
但我们在实践中经过比较,用状态(位置)采样法实现编程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对采样频率和操作速度没有特别要求,也可不用定时器和中断资源,只需在主程序里面就能完成,而且具有编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工作可靠的优点。
由于脉冲电位器在工作过程中有三种情形:一是没有被旋转而停留在某一状态(位置);二是虽然被旋转但没有完成一个周期(4个状态)而停留在某一状态;三是不停地被旋转而超过一个周期。
电位器的原理电位器是一种电阻器,也被称为可变电阻器。
它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电位器上的滑动触点位置来改变电阻值,从而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电位器由一个固定电阻和一个可移动的滑动触点组成。
固定电阻通常是一个螺旋形或直线形的导电材料,而滑动触点则可以在固定电阻上滑动。
当滑动触点靠近电位器的一端时,电阻值减小,电流通过电位器时会增加。
相反,当滑动触点靠近电位器的另一端时,电阻值增大,电流会减小。
电位器的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水管类比来理解。
想象一下,你有一根水管,水管上有一个活塞,你可以将活塞移动到水管的不同位置。
水管的直径代表电位器的电阻值,而活塞的位置代表电位器的滑动触点位置。
当活塞靠近水管的一端时,水流得更快,因为水管的直径较大。
相反,当活塞靠近水管的另一端时,水流得更慢,因为水管的直径较小。
在电路中,电位器通常用来调节电压或电流。
例如,当它与电源和电灯泡连接时,通过移动滑动触点,可以调节电灯的亮度。
当滑动触点靠近电源一侧时,电阻值减小,电流增加,电灯变得更亮。
相反,当滑动触点靠近电灯一侧时,电阻值增加,电流减小,电灯变暗。
除了调节电压和电流之外,电位器还可以作为测量装置。
例如,它可以用来测量电池的电压。
通过将电位器的一个端口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另一个端口连接到电池的负极,然后通过移动滑动触点,可以找到电位器上与电池电压相等的点。
通过读取电位器上的刻度,可以确定电池的电压。
电位器还可以用于校准仪器和设备。
许多仪器和设备需要精确的电阻值来正常工作。
通过使用电位器,可以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值,以使仪器或设备达到准确的工作状态。
电位器是一种通过改变滑动触点位置来改变电阻值的电阻器。
它可以用于调节电压和电流,测量电压,以及校准仪器和设备。
电位器的原理可以通过水管类比来理解,即活塞的位置决定了水流的速度,类似地,滑动触点的位置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电位器在电子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是实现电路控制和测量的重要元件。
电位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电位器?电位器是一种电子元件,也称为可调电阻,用于控制电路中电流的流动。
电位器由导电材料制成,通常有一个旋钮或滑动装置,可以调节电位器的值。
电位器可以调整电路中的电压、电阻、电流等参数,使之适应不同的电路要求。
2. 电位器的工作原理电位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的变化。
通常,电位器由两个固定的端点和一个可移动的接点组成。
当旋钮或滑动装置移动时,接点会在两个固定端点之间移动,改变电位器的电阻。
电阻是电流流经导体时产生的阻碍力,它的大小与电路中的电流成反比。
电位器可以调整电流通过的路径,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控制电流。
3. 电位器的应用3.1 电位器在音频设备中的应用•音量控制:电位器可以用于调节音频设备中的音量。
通过旋钮或滑动装置调整电位器的位置,可以改变信号经过的路径和电阻的值,从而控制音频信号的音量大小。
•音调控制:音频设备中的电位器还可以用于调节音频信号的音调(高低音频率)。
通过改变电位器的值,可以调整音频信号经过的频率范围,达到音调调节的效果。
3.2 电位器在电子仪器中的应用•电流控制:电位器可以用于控制电子仪器中的电流大小。
电位器连接在电路中的特定位置,通过调节其电阻值,可以调整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从而控制仪器的工作情况。
•分压应用:电位器可以用于分压电路。
通过将电位器连接在电路中特定的位置,可以将电压分成两个不同的电压输出。
这种应用常用于传感器接口电路、模拟电路等领域。
3.3 电位器在电子调节设备中的应用•亮度调节:电位器可以用于调节显示器、灯光等电子设备的亮度。
通过调节电位器的位置,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从而调节设备的亮度。
•温度控制:电位器在温度控制器中也有应用。
通过调节电位器的电阻值,可以控制温度控制器中的温度阈值,实现温度的控制与调节。
4. 总结•电位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路中电流的流动的电子元件。
•电位器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调整电路中的电压、电阻、电流等参数。
电位器内部结构
电位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它能够通过调节电阻值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
电位器的内部结构包括三个主要部分:旋转轴、电阻体和接线端子。
旋转轴是电位器内部的一个关键部件,它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
旋转轴的作用是连接电位器的旋钮,并将旋钮转动时转动到电阻体上。
旋转轴通常具有一定的长度,以便旋钮可以轻松地在其上旋转。
电阻体是电位器内部的另一个关键部件,它通常由碳膜或金属丝制成。
电阻体的作用是产生电阻,通过旋钮的旋转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
电阻体通常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以便能够提供足够的电阻值。
接线端子是电位器内部的第三个主要部分,它们通常由金属制成,并与电阻体相连。
接线端子的作用是将电位器连接到电路中,并为电路提供所需的电阻值。
电位器通常具有三个接线端子,其中一个是中心接线,另外两个是固定端。
中心接线通常与旋钮相连,而固定端则与电路中的其他部分相连。
除了这些主要部分外,电位器内部还包括一些其他部分,如旋钮、绝缘垫和固定螺丝。
旋钮是电位器内部用于旋转的部件,通常由塑料制成。
绝缘垫是用于隔离旋钮和电位器壳体的部件,通常由橡胶
或塑料制成。
固定螺丝用于固定电位器壳体和其他电路部件,通常由金属制成。
电位器的内部结构包括旋转轴、电阻体和接线端子等主要部分,以及旋钮、绝缘垫和固定螺丝等其他部分。
它们共同作用,通过调节电阻值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是电子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元器件。
电位器的原理
电位器是一种用于调整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装置,它由一个可移动的滑动触点和一个固定的电阻组成。
通过滑动触点改变电阻的接触位置,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调整电压或电流的大小。
电位器的原理基于电阻的特性。
电阻是一种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其大小可以决定电流的大小。
在电位器中,滑动触点可以在电阻上移动,改变电阻的接触点位置,从而改变电阻值。
当滑动触点与电阻两端的接触点位置改变时,电阻被分为两部分:一个固定的电阻部分,与电源或负载电路连接,和一个可变的电阻部分,可调节电阻值。
通过改变电位器的滑动触点位置,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调整电路的电压或电流。
当滑动触点接触到电阻的一端时,电压或电流的大小较小;当滑动触点接触到电阻的另一端时,电压或电流的大小较大。
通过不断调整滑动触点位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电压或电流的连续调节。
电位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中,如音量调节器、亮度调节器等。
它们的原理都是基于电位器的可调节性,通过改变电阻值来控制电路的输出。
电位器的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电位器?电位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控制电路中电流、电压或功率的大小。
它通常由一个可调的电阻和一个移动导电件组成。
电位器的电阻值可以通过移动导电件的位置来改变,从而调整电路中的参数。
2. 电位器的工作原理电位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可变电阻的原理。
一般来说,电位器由三个端子组成:两个固定端子和一个可调的中间端子。
固定端子上分别连接正负电源,而中间端子则与电路的其他部分相连接。
当中间端子与其中一个固定端子相连时,电位器的电阻最小,电流通过最大;当中间端子与另一个固定端子相连时,电位器的电阻最大,电流通过最小。
通过调整中间端子的位置,可以实现连续的电阻调节。
3. 电位器的应用3.1. 调节电压电位器最常见的应用之一是调节电路中的电压。
通过将电位器连接到电压源和负载之间,可以实现对负载电压的调节。
通过调整电位器的位置,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分配。
3.2. 控制电流电位器也可以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通过将电位器连接到电流源或负载之间,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这对于需要精确控制电流的电路和设备非常有用。
3.3. 调节音量电位器还常用于调节音频设备中的音量。
通过将电位器连接到音频信号源和扬声器之间,可以实现对音量的精确控制。
通过调整电位器的位置,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调节音频信号的幅度。
3.4. 传感器电路电位器的变化也可以用作传感器电路中的输入。
通过将电位器作为传感器的一部分,可以将外部物理量(如温度、光强等)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位器的电阻值,可以对外部环境进行监测。
4. 总结电位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通过调整电位器的位置,可以改变电阻值,从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功率。
它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调节电压、控制电流、调节音量和作为传感器电路等。
通过熟悉电位器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调整电子电路。
电位器的基本概念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的电子元件。
它是由一个电阻体和一个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
当电阻体的两个固定触点之间外加一个电压时,通过转动或滑动系统改变动角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在动触点与任何一个固定触点之间便可以得到一个与动触点位置成一定关系的电压。
电位器大多用作分压器,这时电位器是一个四端元件。
电位器作为变阻器使用时,是一个"两端元件",在使用中,电位器整个行程范围可以得到一个平滑地连续变化的阻值。
电位器的主要参数表征电位器性能的参数很多,例如标称阻值、额定功率、电阻温度系数、电阻规律、绝缘电阻、耐磨寿命、平滑性、零位电阻、起动力矩、使用条件等。
阻值变化规律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用途,电位器电阻变化规律也不相同。
常用的电位器的电阻值变化规律有三种:直线式、对数式、反转对数式。
直线规律直线式电位器其阻值变化与转角成直线关系。
即电阻体上导电物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单位长变的阻值相等,每单位面积所允许承受的功率也大致相等。
平滑性平滑性也称连续性,是用来描述电位器动接点以规定的速度在电阻体两端间旋转或滑动时,电位器输出端电阻值变化的不规则突跳。
零位电阻零位电阻是指电位器动接点处于电阻体始(或末)端时,动接点与电阻体始(或末)端之间的电阻值。
其数值与电位器的结构、阻体的阻值、材料等因素有关。
耐磨寿命耐磨寿命是指电位器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其性能下降到某一程度之前,动接点运动总次数(有止档电位器,往返为一次;无止档电位器,电刷由始羰到末端为一次。
)耐磨寿命和电位器的结构、材料、制作工艺等因素有关。
通常电位器可以耐磨数万次。
金属玻璃釉电位器金属玻璃釉电位器又称金属陶瓷电位器。
它的膜厚为0.1~0.25mm,所以又可称为厚膜玻璃釉电位器。
这种电位器的制造工艺与金属玻璃釉电阻器相似,即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将玻璃釉浆料印在陶瓷基体上,再在700~800℃温度下烧结而成。
当然也还要求电刷与电阻体表面的接触电阻要小。
初中物理电位器讲解电位器,这可是初中物理里一个挺有趣的小玩意儿呢。
你看啊,电位器就像是一个可以控制水流大小的水龙头。
在电路里呢,电流就像水流一样。
电位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这电阻一改变啊,就好比水龙头的阀门拧动了,电流的大小也就跟着变了。
比如说,咱们家里的台灯有时候可以调节亮度,这里面就可能藏着一个电位器呢。
当你旋转台灯上那个调节亮度的旋钮,就像是在拧动水龙头的阀门。
你把旋钮往一边拧,台灯就变亮了,这就像是把水龙头阀门开大了,水流大了,对应电路里电流就大了;要是往另一边拧,台灯变暗了,就像把水龙头阀门关小了,水流小了,电流也就小了。
电位器长啥样呢?它有三个引脚,这就像一个有三个出口的小盒子。
中间的引脚就像是一个关键的桥梁。
电流从一个引脚进来,经过中间这个特殊的“桥梁”引脚,再从另一个引脚出去。
这个中间引脚的位置很奇妙,它可以在电位器的电阻体上滑动。
就好比在一座桥上有一个可以移动的小车子,这个小车子在桥上不同的位置,就会影响到从桥这头到那头的通行难易程度,在电位器里就是影响电阻的大小。
那电位器在电路里到底有多重要呢?这就像一个乐队里的指挥一样重要。
没有电位器,好多电路就不能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工作了。
就像一个乐队没有指挥,大家都乱弹琴,声音肯定不好听。
在收音机里,电位器可以用来调节音量的大小。
如果没有电位器,收音机要么声音特别大,震得耳朵疼,要么声音小得都听不见,这多糟糕啊。
再比如在一些电子玩具里,电位器可以控制玩具的速度或者灯光的闪烁频率。
要是没有电位器,那玩具就变得很单调,要么快得停不下来,要么慢得像乌龟爬,灯光闪起来也没个节奏,就像一个人跳舞没有音乐一样别扭。
电位器的原理其实也不难理解。
它是根据电阻定律来工作的。
电阻的大小和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电位器里面的电阻体就像是一条长长的路,当中间那个可滑动的触点在电阻体上移动的时候,就相当于改变了电流要走的路的长度。
路变长了,电阻就大了,电流就小了;路变短了,电阻就小了,电流就大了。
电位器正负极
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电阻器,其电阻值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在电位器中,有两个端子,分别为正极和负极。
正极和负极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提供电位差,从而实现电阻值的调节。
正极和负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电位高低。
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正极的电位高于负极。
电位差的计算公式为:V = Vp - Vn,其中V为正负极的电位差,Vp为正极电势,Vn为负极电势。
正极电势和负极电势的计算公式为:
Vp = E - IRp
Vn = E - IRn
其中,E为电源电动势,I为电路中的电流,Rp和Rn分别为正极和负极的电阻。
在实际应用中,电位器主要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以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电位器的正负极在电路中的接线应正确,否则可能会导致电路故障或性能下降。
例如,如果电位器的正负极接反,可能会导致电源短路,电路无 ** 常工作,严重的可能导致电容器发热** 。
总之,电位器的正负极用于提供电位差,实现电阻值的调节。
在电路中,正极的电位高于负极,两者之间的电位差取决于电路中的电源电动势和电阻值。
正确接线电位器的正负极对于保证电路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初三物理电位器知识点一、电位器的构造。
1. 电位器主要由电阻体和可移动的电刷组成。
- 电阻体是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其材料通常为碳膜、金属膜等。
例如碳膜电位器,碳膜均匀地涂覆在基体上,它的电阻值是沿长度方向连续变化的。
- 电刷是与电阻体紧密接触的部分,它可以在电阻体上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电刷一般由金属片或导电的弹性材料制成。
二、电位器的工作原理。
1. 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 当电刷在电阻体上滑动时,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丝长度发生变化。
如果把电位器接入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假设电源电压为U,电路中的电流I=(U)/(R_总),其中R_总=R_0 + R_pot(R_0为电路中其他电阻,R_pot为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 当电刷向电阻体一端滑动时,R_pot增大,根据I = (U)/(R_总),电路中的电流I减小;同时,根据U = IR,电位器两端的电压U_pot=I× R_pot,由于I减小,R_pot增大,所以U_pot的变化取决于两者的乘积。
- 反之,当电刷向电阻体另一端滑动时,R_pot减小,电路中的电流I增大,电位器两端的电压U_pot也会相应变化。
三、电位器的符号与电路图中的表示。
1. 电位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一个长方形,在长方形的一端有一个箭头,箭头表示电刷的位置。
- 在实际的电路图中,电位器常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物理量。
例如,在一个简单的调光电路中,电位器与灯泡串联,通过调节电位器的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调节灯泡的亮度。
- 当电位器与其他元件连接时,要注意连接的方式。
如果是串联,电位器阻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整个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电流和电压分配;如果是并联,电位器阻值的变化会影响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各支路的电流分配等。
四、电位器的应用。
1. 在音量调节中的应用。
- 在收音机、音响等设备中,电位器被广泛用于音量调节。
声音信号是一种电信号,通过改变电位器的阻值,可以改变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或电流,从而调节音量大小。
电位器初中物理
电位器是一种可以改变电流的电阻器。
它通常由一个可滑动的滑动器和两个固定的电极组成。
滑动器可以沿着电阻器的一条边移动,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
电位器的原理是根据电阻和电流的关系来工作的。
电流通过电阻器时,会产生电压降,即电势差。
电位器的滑动器可以调整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流通过电阻器时的电压降。
电位器通常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通过调整滑动器的位置,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调节电流或电压的大小。
这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有用,特别是在电子设备中。
举个例子来说,在音响设备中,电位器被用来调节音量。
当我们转动音响上的旋钮时,实际上是在改变电位器的电阻值。
这样一来,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也会相应地改变,进而影响音响的音量大小。
另一个例子是调节灯光亮度。
在家庭或办公室中,我们经常使用调光灯来调节灯光的明暗。
这些调光灯实际上是由电位器控制的。
通过改变电位器的电阻值,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进而改变灯光的亮度。
除了调节电流和电压,电位器还可以用于测量电阻值。
当我们将电位器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连接时,可以根据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这在电路测试和测量中非常常见。
总结起来,电位器是一种可以改变电流的电阻器。
它通过调节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电位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调节音量和灯光亮度,还可以用于测量电阻值。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变电阻器(电位器)的原理与介绍(1)普通可变电阻器(半可调电阻器)可变电阻器又称微调电阻器。
它主要使用在需要调整的电子电路中。
其实物图如图所示。
(2)电位器①电位器的结构特点。
电子设备中某些电阻器的阻值需要用户经常调整,这时可使用电位器。
电位器实际上是一个可变电阻器,其结构适用于经常调整,所以要求电位器应调整方便、称定和可靠。
电位器用符号RP表示。
其基本结构如上图所示。
电位器除了与电阻器一样有标称值、倾定功率和误差等级外,还有阻值的变化规律。
所谓电位器的阻值变化舰律是指轴的旋转角度与电阻值变化关系的规律。
阻值随转轴内度均匀变化的电位器称为线性电位器,用字母"X0表示;阻值开始时变化小,以后变化逐浙加快,近似呈指数规律的电位器,被称为指数式电位器,用字母"Z;表示。
不同变化规律的电位拜,其应用场合是不同的。
电位器在外形和使用上都不同于可变电阻器。
在外形上,可变电阻器一般只有两个接线,电位器却有三个接线头;可变电阻器在使用中只能改变电且值,使电阻值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变化,而电位器在使用中,通过润节电位.的转轴,不但能使电困值在最大值与最小位之门变化,面且还能调节清动臂与两端的电位离低,厉以称为电位拜。
一电位器的种类较多,并各有特点‘一般挤撅所位用的电阻材料可分为碳膜电位器、碳质实芯电位器、金属膜电位器、玻璃釉电位器及线级电位器等。
a、碳腆电位器。
膜电位璐是目食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电位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实物图如图所示。
碳膜电位器有3个接线头。
其中,1、3接线头连接在电阻片两端,2接线头接在中间的滑动臂上。
旋转电位器上的转动轴,就可以改变滑动臂在电阻片上的接触位置。
碳膜电位器的电阻片是用碳粉和树脂冶勺混合物喷涂在马蹄形胶板上制成的。
电阻片上1、3两端的电阻值是电位器的最大阻值。
滑动臂2与1、3之间的阻值随触点位置的改变而变化;改变2与1,3之间的位置,就可以达到调节电阻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