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PPT
- 格式:pptx
- 大小:8.82 MB
- 文档页数:6
2020中国发展观察法治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确立了外商投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制度框架和规则。
随后,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重要概念,细化重要制度。
两部法律法规同时于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
随着《外商投资法》的出台,立法过程中的不同观点业已尘埃落定。
接下来,何种实施机制能确保有效贯彻执行《外商投资法》,实现立法目标与公众期许,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确立以投资促进和保护为主的立法目标自1979年以来,我国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以下简称外资“三法”)为基础制定了数量繁多的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构成我国外商投资法律体系。
囿于时代所限,这一体系尽管不断更新,但总体上对于外商投资的立场相对保守,侧重于投资规制。
近年来,思路转变起始于2015年商务部《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外国投资法(草案)》)。
《外国投资法(草案)》第1条将立法目的描述为,为《外商投资法》实施机制的特点与完善任宏达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和规范外国投资,保护外国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之上,《外商投资法》的立法目的被确定为,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至此,《外商投资法》的立法目的已由加强规制转变为投资促进与保护。
条文中“规范”一词所指对象已由外国投资变为投资管理制度,这也意味着立法将采取“刀刃向内”的方式推动行政机构转换管理思维、优化管理方式。
《外商投资法》实施机制的新特点法律的实施是相对于法律的制定而言的,是指法律文本如何转变为现实的一套理论、制度和机制,而立法目标决定了实施机制的建设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进一步开放的法律保障作者:谢付良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9年第06期【热点材料】材料一: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这部法律将成为新时代我国利用外资的基础性法律。
该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共六章四十二条,覆盖了关于外商投资的定义和情形、投资促进、投资保护和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策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快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制定新的外资基础性法律。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外商投资法。
新制定的外商投资法在第一条中就明确指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外商投资法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商投资方面作出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同时充分体现了宪法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精神。
【知识链接】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3.我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6.我国积极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7.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格局。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
8.我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9.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0.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12.2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3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外资利用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已经2019年12月12日国务院第7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1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鼓励和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三条外商投资法第二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三项所称其他投资者,包括中国的自然人在内。
第四条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下简称负面清单)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提出,报国务院发布或者报国务院批准后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发布。
国家根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负面清单。
调整负面清单的程序,适用前款规定。
第五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做好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支持、督促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开展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章投资促进第六条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政府资金安排、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资质许可、标准制定、项目申报、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应当依法平等对待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应当依法公开;对政策实施中需要由企业申请办理的事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公开申请办理的条件、流程、时限等,并在审核中依法平等对待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
外国人投资促进法制定于1998年9月16日编号为:法律第5559号,1998年11月17日实行;2000年12月修改后更改编号为6317号;2001年4月7日修改后更改编号为6460号(共经12次修改)。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本法旨在外国人投资提供支持与便利,推动外国人投资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条定义本法使用的用语定义如下:1.“外国人”,指具有外国国籍的自然人和按外国法律设立的法人(以下称“外国法人”)以及《总统令》规定的国际经济合作机构。
2.“大韩民国国民”,指具有大韩民国国籍的自然人。
3.“大韩民国法人”,指根据大韩民国法律设立的法人。
4.“外国人投资”,指属下列各目之一者:A.外国人依据本法,参与大韩民国法人(包括正在设立中的法人)或大韩民国国民所拥有的企业的经营活动,以与该法人或企业建立长期的经济关系为目的,根据《总统令》的规定,持有该法人或企业的股票或股份(以下称“股票等”)。
B.外国人投资企业的海外母公司及与该母公司有《总统令》规定的资本出资关系的企业,给予该外国人投资企业偿还期限为5年以上的借款。
5.“外国投资者”,指根据本法持有“股票等”的外国人。
6.“外国人投资企业”,指外国投资者出资的企业。
7.“出资目的物”,指外国投资者根据本法为持有股票等而出资的物品,应属如下各目之一:A《.外汇管理法》规定的对外支付手段或者将前者兑换而成的国内支付手段;B.资本品;C.根据本法取得的股票等所产生的收益;D.工业产权及《总统令》规定的知识产权及相当于前两者的其他技术和该技术的使用权;E.外国人关闭韩国国内支店(分公司)或事务所(办事处)将其转为韩国国内法人,或外国人持有股票等的国内法人解散时,根据该支店、事务所或法人的清算程序,分配给该外国人的剩余财产;F.本条第4项B款所规定的借款等从海外借入款项的偿还金额;G。
《总统令》规定的股票;H,位于韩国国内的不动产;I.其它《总统令》规定的国内支付手段。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做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9.12.28•【文号】国市监注〔2019〕247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司、企业和经济组织登记注册管理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做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工作的通知国市监注〔2019〕2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为贯彻执行《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规定,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现就依法做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程序1.规范申请程序。
申请人应当通过企业登记系统申请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
在申请外商投资企业设立或者变更登记时,投资人应当承诺是否符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以下简称《负面清单》)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勾选涉及《负面清单》的行业领域。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前须经行业主管部门许可的,还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2.规范审查程序。
登记机关对相关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外国投资者或者外商投资企业在《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投资的,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进行登记注册。
外国投资者或者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内对出资比例、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国籍等有限制性规定的领域,对于符合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规定条件的,依法予以登记注册;行业主管部门在登记注册前已经依法核准相关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登记机关无需就是否符合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规定条件进行重复审查。
外国投资者或者外商投资企业在《负面清单》禁止投资的领域投资的,不予登记注册。
外商投资法的立法与实施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外商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我国于 2019 年 3 月 15 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并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外商投资法》的立法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在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外资三法”已难以适应新时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
一方面,原有的法律法规存在着条款分散、重叠甚至冲突的问题,不利于外商投资的统一管理和规范;另一方面,随着国际投资规则的不断演变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原有的法律法规在投资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规定已不能满足外商投资的新需求。
在此背景下,制定一部统一的《外商投资法》,取代原有的“外资三法”,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外商投资法》的立法原则1、坚持开放与保护并重《外商投资法》既强调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又注重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律环境。
2、坚持平等准入与公平竞争法律明确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适用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国家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等,体现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平等对待。
3、坚持创新与规范相结合《外商投资法》在投资管理模式、投资促进和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同时对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以确保外商投资活动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解读1、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一些内容。
2、全国人大于2019年3月15日通过了《外商投资法》。
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外商投资的基本、综合性法律。
《外商投资法》的颁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3、该法共42条,内容全面、概括,对外商投资的定义、管理部门、投资促进、投资保护、投资管理做出了原则性规定。
今天我将从总则、投资促进、投资保护、投资管理和法律责任与附则6个方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部法律。
4、首先介绍第一部分外商投资法总则。
5、我们先要了解制定这部法律的背景。
第一个是老三资企业法和公司法既有重合又有冲突。
1979年出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86年和1988年,又先后制定了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这就是常说的“外资三法”。
进入新世纪,“外资三法”的相关规范已逐步为公司法、合伙企业法、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等法律所涵盖;同时,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对外商投资的促进和保护、进一步规范外商投资管理的要求,也大大超出了“外资三法”的调整范围。
70后、80后的法律已经不适于20后的发展。
这就迫切需要制定一部新的基础性法律取代“外资三法”。
第二个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要求以法律形式明确长期需要吸引外资。
截止2018年底,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约96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1万亿美元。
外商投资仍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因此制定和出台《外商投资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6、再来看一下它的法律适用,《外商投资法》明确了外商投资的定义和情形。
本法所称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自然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直接或者间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投资活动,包括下列情形:(一)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二)外国投资者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财产份额或者其他类似权益;(三)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投资新建项目;(四)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的投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学习解读专题讲稿同志们: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根据宪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意志,必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对此,我们进行一下学习解读:一、总体要求1、外商投资及企业定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适用外商投资法。
外商投资法所称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自然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直接或者间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投资活动,包括情形有:一是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二是外国投资者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财产份额或者其他类似权益;三是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投资新建项目;四是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的投资。
外商投资法所称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全部或者部分由外国投资者投资,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经登记注册设立的企业。
2、对外商投资的态度。
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鼓励外国投资者依法在中国境内投资。
国家实行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国家依法保护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投资、收益和其他合法权益。
在中国境内进行投资活动的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外商投资相关待遇。
国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所称准入前国民待遇,是指在投资准入阶段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所称负面清单,是指国家规定在特定领域对外商投资实施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国家对负面清单之外的外商投资,给予国民待遇。
负面清单由国务院发布或者批准发布。
4、外商投资管理机构。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工作。
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性质、有关出资的法律规定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概念、特征以及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外商独资企业法的主要内容。
2、教学重点与难点3、计 划 课 时 数2 课 时一、概念二、种类: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3、外资企业4、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三、法律特征1) 是依照我国法律,经审查批准我国境内设立的企业;2) 是外国投资者和中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外国投资者单独设立的企业;3) 是外国投资者以私人直接投资的方式设立的企业.经济法第一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的在中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公担风险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合营企业)。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特点1)是股权式合营企业2)是中国法人企业3)合营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4)是有限责任公司经济法【知识贴花】合资企业与内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1、注册资本区别:1) 概念:认缴/实缴2) 变动:只增不减/可增可减2、出资比例:合资企业外方最低25%,特殊可低于25%3、投资总额区别:合资企业投资总额=注册+信贷资本4、组织机构区别:董事会制/股东会制经济法三、中外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1、自有资本2、合营企业认缴的出资额总和3、企业分配利润的基础和承担风险责任的依据四、投资总额1、概念:合营企业各方按照合营企业合同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总和,包括注册资本和信贷资本2、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的法律规定1、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下(含300万美元)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7/10;2、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美元以下(含1000万美元)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l/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经济法 3、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至3000万美元(含3000万美元)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 4、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3,其中投资总额在36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2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