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概论
- 格式:pdf
- 大小:4.74 MB
- 文档页数:21
机械工程概论题库一、简述答题1.何谓晶体缺陷?在工业金属中有哪些晶体缺陷?答:晶体中原子排列不完整、不规则的微小区域称为晶体缺陷。
工业金属中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线缺陷(位错),面缺陷(晶界、亚晶界)。
合金2.简要说明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及结晶过程。
答;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过冷,即实际结晶温度必须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金属结晶过程是由形核、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并且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并进的。
3.指出在铸造生产中细化金属铸件晶粒的途径。
答:用加大冷却速度,变质处理和振动搅拌等方法,获得细晶小晶粒的铸件。
4.一般情况,铸钢锭中有几个晶区?各晶区中的晶粒有何特征?典型的铸锭组织有表层细晶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粗晶区三个晶区。
表层细晶区的晶粒呈细小等轴状,柱状晶区的晶粒为平行排列的长条状,中心粗晶区的晶粒呈粗大的等轴状。
5.固态合金中的相有几类?举例说明。
固态合金中的相有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如铁碳合金中的铁素体为固溶体,渗碳体为金属化合物。
6.形成间隙固溶体的组元通常应具有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形成间隙固溶体的两组元原子直径差要大,即d质/d剂<0.59,所以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元素为原子直径小的碳、氮、硼;溶剂元素为过渡族金属元素。
如铁碳两元素可形成间隙固溶体。
7.置换固溶体的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置换固溶体的溶解度与组元的晶体结构、原子直径差和负电性等因素有关。
8.简要说明金属化合物在晶体结构和机械性能方面的特点。
金属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是与任一组元的均不相同,其性能特点是硬度高,塑性、勧性差。
9.指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在晶体结构和机械性能方面的区别。
固溶体仍保持溶剂的晶格类型。
而金属化合物为新的晶格,它与任一组元均不相同。
固溶体一般是塑性、韧性好,强度、硬度低;金属化合物是硬度高,塑性、韧性差。
10.简要说明共晶反应发生的条件。
共晶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合金液体的化学成分一定,结晶温度一定。
11.比较共晶反应与共析反应的异同点。
第一章绪论(一). 机械的基本概况1、机构:由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活动连接以实现规定运动的组合体,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运动用来传递、转换运动和动力,或实现某种特定的运动2、机器: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构组成,具有确定机械运动并完成一定有用工作过程的装置3 、机械:机构和机器的总称4、机构和机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5、机构:传递、转换运动与动力实现某种特定的运动6、机器:具有确定机械运动、转换机械能、完成一定有用工作过程7、零件:组成机械不可拆的基本单元;专用零件8、构件:在机构中组成机构彼此间具有一定相对运动关系的基本单元9 、部件:机械的一部分,为可以完成同一功能而在结构上连接在一起、能协同工作的零件的组合体10 、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11 、机械的特征及种类12 、制造业和机械工业. 机械工程的涵义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按工作性质划分)1、建立和发展能直接应用于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2、研究、设计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3、机械产品的生产4、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5、机械产品的应用6、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耗费问题及其处理措施三.机械工程发展1、社会发展与机械工程第一次革命:大约200 万年前,学会了用木棍和石块等天然工具,并锻炼了大脑和手指第二次革命:大约50 万年前,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简单的木制和石制工具,继而发现了火第三次革命:大约15000 年前,制作和使用简单机械,开始了农耕与畜牧第四次革命:1750 年到1850 年之间,瓦特第一台蒸汽机第五次革命:计算机的发明导致了一场现代工业革命。
智能机械开始应用,计算机正在改变人类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2、机械工程发展史a. 古代机械史(ancient history of machinery ,〜1750年)机械始于工具b. 近代机械工程史(modern histor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用生产能力大和产品质量高的大机器取代手工工具和简陋机械。
机械工程概论课程结课论文报告引言机械工程是近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一,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制造、运动控制、自动化、机器人等方面,是追求机械传动自动化和高效智能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课程旨在介绍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应用案例,为学生打下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部分的内容做简要介绍。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以及机械附件的选型和应用等方面。
这部分课程主要围绕机械加工中的工艺流程和机床操作流程进行讲解,掌握机械加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包括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涉及数控加工、精密加工以及切削加工等。
这部分课程主要介绍机械制造的技术路线、计划安排和车间管理等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制造整个流程,掌握制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这部分课程主要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掌握机电一体化应用的基础知识。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指利用机器人完成各种工作的技术,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类。
这部分课程主要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进行分析和应用案例介绍,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前沿发展和最新应用,掌握机器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收获本课程让我对机械工程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基本的原理到应用案例都有涉及。
学习本课程后,我掌握了机械加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了机械制造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最新应用,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
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本课程,我意识到机械工程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包括很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工程概论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机械工程概论课是一门专题介绍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科学、技术、工程等问题的科目,旨在展示机械工程学科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并介绍了机械工程的最新发展,让我们了解到机械工程科技人员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其择业范围。
机械工程的发展是从人类制造工具开始,从制造简单工具演进到制造由多个零件、部件组成的现代机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再进而到铁器时代,用以吹旺炉火的鼓风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8世纪后期,蒸汽机的应用推广使得机械发展又更进一步。
同时,制作机械的主要材料逐渐从木材改用更为坚韧,但难以用手工加工的金属。
机械制造工业开始形成,并在几十年中成为一个重要产业。
机械工程通过不断扩大的实践,从分散性的、主要依赖个人才智和手艺的一种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有理论指导的、系统的和独立的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是促成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机械大生产的主要技术因素。
动力是发展机械生产的重要因素。
17世纪后期,随着各种现实的需求,各种应用机械得以改进和发展。
之后,18世纪初出现了纽可门的大气式蒸汽机,用以驱动矿井排水泵。
但是这种蒸汽机的燃料消耗率很高,基本上只应用于煤矿。
但随着瓦特发明了有分开的冷凝器的蒸汽机和提供回转动力的蒸汽机,降低了燃料消耗率,扩大了蒸汽机的应用范围。
蒸汽机的发明和发展,使矿业和工业生产、铁路和航运都得以机械动力化。
蒸汽机几乎是19世纪唯一的动力源,但蒸汽机及其锅炉、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等体积庞大、笨重,应用很不方便。
19世纪末,电力供应系统和电动机开始发展和推广。
19世纪后期发明的内燃机经过逐年改进,成为轻而小、效率高、易于操纵、并可随时启动的原动机。
它先被用以驱动没有电力供应的陆上工作机械,以后又用于汽车、移动机械和轮船。
20世纪初,电动机已在工业生产中取代了蒸汽机,成为驱动各种工作机械的基本动力。
1、各种工程机械的分类:起重机械、运输机械、土方机械、桩工机械、石料开采加工机械、钢筋混凝土机械和设备、装修机械、路面机械、线路机械、隧道施工机械、桥梁施工机械等。
2、工程机械常用的动力装置分类:是驱动各类工程机械行驶和工作的动力源,根据能力转换形式不同,动力装置可分为热力的、电力的、水力的和风力的等。
3、涉及内燃机工作原理介绍:上止点:活塞顶在气缸中离曲轴中心距离最远的位置,称为上止点。
下止点:活塞顶在气缸中离曲轴中心距离最近的位置,称为下止点。
活塞冲程: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移动的距离,称为活塞冲程,如果符号””表示曲轴的回转半径,则活塞冲程等于曲轴回转半径R的两倍,即S=2R。
气缸工作容积:活塞在气缸中从上止点移到下止点所包容的容积,称为气缸的工作容积。
燃烧室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部的气缸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
气缸总容积: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部的气缸容积称为气缸总容积。
气缸总容积为燃烧室容积与气缸工作容积之和。
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是内燃机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一般汽油机的压缩比约为6~10,柴油机的压缩比为16~21。
4、四冲程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①进气冲程,当曲轴移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由于气缸容积逐渐增大,新鲜空气在气缸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吸入气缸内,当活塞移动到下止点,进气门关闭,进气冲程结束;②压缩冲程,曲轴继续转动,活塞便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
这时由于进、排气门关闭,气缸容积不断缩小,受压缩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不断升高,为喷入柴油自行着火燃烧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活塞移动到上止点时,压缩冲程便结束。
③做功冲程,当压缩冲程接近结束时,由喷油器向燃烧室喷入一定数量的高压雾化柴油,雾化柴油遇到高温、高压的空气后,边混合边蒸发,迅速形成可燃混合气并自行着火燃烧,接着受热气体膨胀推动活塞由上止点迅速向下止点移动,并通过连杆迫使曲轴旋转而产生动力。
④排气冲程,当做功冲程结束时,气缸内充满废弃,由于飞轮的惯性作用使曲轴继续旋转推动活塞又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废气经排气门迅速排除气缸外。
机械工程概论期末总结一、引言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设计、制造和运行机械系统的学科,也是工程学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机械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得机械工程师能够理解和应用物理、数学和工程科学原理,解决和改善工程问题。
本学期的机械工程概论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机械工程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通过实践项目加深了我们对机械工程原理的理解。
在本篇总结中,我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实际项目,并进行一些思考和个人感悟。
二、课程学习在本学期的机械工程概论课程中,我学习了机械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机械工程概述、机械元件和机械传动、机械设计和制造基础、机械系统分析等。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和练习,我对机械工程学的重要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学会了如何设计机械元件、选择适当的机械传动装置,并且有了处理机械系统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项目本学期的机械工程概论课程还包括一个实践项目,目的是让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的项目是设计和制造一个自动化装置,用于对螺钉进行自动拧紧。
在项目开始之前,我们小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计划,包括确定装置的结构和控制方式,选择合适的传动装置和执行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改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挑战和问题,例如设备选型、结构设计、程序编写等。
但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我们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装置的设计和制造。
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对机械设计和制造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高了我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展望在本学期的机械工程概论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机械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通过实践项目加深了对机械工程实践的理解。
但是,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理论学习和实践项目中都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在机械元件和传动装置的设计方面。
我发现自己对一些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理解。
其次,我在项目中也发现了自己在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不足。
机械工程概论机械工程是一门涵盖机械设计、制造、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工程学科。
它以满足人类对各种机械设备的需求为目标,通过研究、设计、制造和维护各种机械装置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和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机械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来介绍机械工程的概论。
一、机械工程的定义机械工程是一门工程科学,它涉及到机械原理、力学、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热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各种机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机械结构、机械传动、机械控制、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内容。
二、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最早的机械装置如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结构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而现代机械工程的形成则可以追溯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开始。
工业革命为机械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蒸汽机、汽车、火车等机械设备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机械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工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工业领域,机械工程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机械工程应用于制造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能源行业,机械工程用于研究和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能源设备;在交通运输领域,机械工程用于设计和制造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船舶等。
此外,机械工程还应用于医疗卫生、农业、建筑等领域。
在医疗卫生方面,机械工程被应用于医疗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如MRI扫描仪、心脏起搏器等。
在农业方面,机械工程被应用于农业机械的设计和制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在建筑领域,机械工程则用于设计和制造建筑设备,如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四、机械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增加,机械工程在未来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工业领域,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工程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机械工程概论
机械工程是一门致力于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工程技术学科。
它涉及材料学、力学、热学、机械制图、模制、数控加工、机械电一体化、集成制造等,是工程技术学科中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
机械工程不仅发挥着设计、制造机械设备的重要作用,还可解决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复杂的凝聚力学、流体动力学、热能系统、振动动力学、自动控制等领域的问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按照机械工程有关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将它分为以下四大类:
.1)机械振动与噪声学:研究机械系统中的振动与噪声,探讨其工作原理及防治技术,以及有关的计算机技术。
2)机械及汽车工程:研究机械设备的构造、发展与改进,以及发动机、车辆及其控制系统和零部件的开发、制造、调试和运行。
3)机械热能工程:研究热物理、物理流体动力学、能量传递和传
热分析、内燃机和冷凝器的理论及其应用等。
4)机械控制工程:研究涉及机械工程中的各种检测、控制、规划、模式识别、信息处理及集成的技术,以及用计算机模拟的技术。
机械工程的发展正在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能为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汽车和
航空航天等现代工业工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还可解决复杂的力学
和热能系统中的凝聚力学、流体动力学、热能系统、振动动力学和自
动控制等问题,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未来,机械工程将继
续深耕产业技术及人力投资研究,把新技术和新产品快速转化成工业
化生产,为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