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2)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速,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高层建筑,已成为了人们眼中毫不陌生的普通建筑物。
文章简单的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测量和混凝土浇注的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措施随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的高层建筑将,逐步加快发展。
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大,技术复杂,标准要求高,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严格。
为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必须把握好高层建筑的几个重要施工技术环节,严把质量标准,创造高标准、高质量的高层建筑施工工程。
1 高层建筑的指混凝土强度控制1.1 配比的选定(1)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能及时调整,如5 m m~40mm石子,粒径小于2.3细砂做一组,5mm~40mm石子,粒径不小于2.3中粗砂做一组等等。
(2)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
在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砂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
1.2 严格养护制度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
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
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d∶全湿养护3d∶空气中养护28d 为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1.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
当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测试大于设计强度时,是否就是强度评定合格了,不尽然。
gbj 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
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
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探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速,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高层建筑,已成为了人们眼中毫不陌生的普通建筑物。
文章简单的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测量和混凝土浇注的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速,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高层建筑,已成为了人们眼中毫不陌生的普通建筑物。
而与从前大量施工的7层以下的建筑相比较,高层建筑首先对于施工测量的要求更高,如何控制好高层建筑的垂直度和定位精度,是施工技术人员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其次,由于高层建筑已经无法单独依靠汽车泵来满足混凝土的浇注,因此掌握地泵浇注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测量和混凝土浇注的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一、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及其控制措施1.根据建筑的形状设置内控点,比如对于矩形的建筑在靠近四个角的位置设置四个内控点即可,内控点位置避开各楼层的梁,保证从底层到顶层的通视。
2.内控点做法。
(1)在浇注底层楼板混凝土的过程中,按照内控点的位置预埋好钢板(100mm×100mm×3mm),保证钢板面与楼板面齐平。
(2)底层楼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用全站仪放出内控点的精确位置,并用红油漆在钢板上做好标记。
(3)内控点经闭合后,即以红油漆为依据在钢板上凿出直径3mm 左右的小孔,该孔即作为施工测量中用垂准仪竖向投点的基准点。
3.上部楼层结构在每层相同的部位均预留200mm×200mm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投测。
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4.底层的轴线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
5.底层的内控点钢板上不得堆放料具,顶板排架避开钢板,确保可以架设仪器。
6.施工测量过程。
(1)在底层的内控点钢板上架设垂准仪,在需要投点的楼层放线洞口上平放一块画有十字丝的有机玻璃板,再将内控点位置通过激光引测到有机玻璃板上,并用有机玻璃板上的十字交叉点对准激光点,然后根据有机玻璃板上的十字丝将内控点位置引至放线洞口四周的楼板混凝土上,并做好标记,最后撤除有机玻璃板,在放线洞口上钉一块小模板,重新将内控点位置引测回放线洞口上的模板上,并用墨斗弹好线。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摘要】现今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随着得到了蓬勃发展。
特别是在大城市中,为了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已经日渐变成城市建筑中的主体。
本文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由于轻质高强度材料的发展,新的设计理论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以及新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的涌现,都成为大规模地、较经济地修建高层建筑提供了可能。
同时,由于城市人口密度的猛增,低价昂贵,迫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也成了客观上的需要。
正是因为这样,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高层建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由于高层建筑其具有的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等特点,也就必然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高层建筑展现出现代建筑工程正在沿着高(指技术质量要求高)、大(工程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大)、全(建筑功能齐全、工程结构与配套设施复杂)的多极方向发展,高层建筑施工与常规建筑工程施工既有相互的联系性,又存着各自施工的不同特点。
对于高层建筑施工而言,其施工特点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1 高层建筑施工规模庞大高层建筑投资规模大,施工期间资金需求及资金流通量大;劳动力投入数量多,各工种配备量大;各类建设物质资源,即原材料、半成品、配构件、机具设备的品种及数量需求大。
1.2 施工工期长,建设风险影响因素多高层建筑由于建设规模庞大,其建设工期较长,一般需要2-3年及其以上。
由于建设时间长,有可能在施工期间遇到各种风险因素,如经济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等影响。
1.3 施工技术工艺复杂高层建筑功能齐全,结构复杂,施工工艺技术要求高。
特别是对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高层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更加增强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复杂性。
1.4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要求高由于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大量使用复杂的施工工艺技术,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要求更为严格,特另堤对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应严格控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处理较为困难。
有关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探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我国城市现代建筑水平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城市用地紧张等问题凸显,城市建筑逐渐朝着高层化方向发展。
然而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难度大,工序繁杂,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加大施工技术运用,本文就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展开探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存在问题、控制措施近年来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因此我国高层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现代化建筑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发展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越来越迫切,为有效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施工人员在维持施工现场持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的同时,还需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能够按期、按质、按量的完成,从而实现建筑企业有效完成成本控制及提高工程建筑效益的目的。
1.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可以概括为“高”、“深”、“大”、“长”,具体为:1.1高高层建筑所谓“高”指的是建筑总高度高、高空作业多、施工技术要求高、设备要求高等。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高,因此垂直运输工作量大,如果追垂直运输设备与高层建筑高度不相匹配,就会增加高层建筑作业困难;高空作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施工人员、施工机器、材料及其他制品的垂直运输,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高空作业安全防护、防火、如厕、通电、通讯等多方问题,防止由于物体下落引起的击打事故发生;与底层、多层建筑的砖混合结构相比,高层建筑采用的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多采用现浇施工工艺,因此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1.2深所谓“深”指的是对高层建筑桩基深度的要求。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及安全,高等建筑对地基埋置深度有严格,比如地基埋置深度应大于等于建筑总高度的1/12,采用桩基时,桩基与建筑物高度应保持1/1的比例,换言之,高层建筑物至少有5m高度需要埋深于地下,而超高层建筑埋深于地下的高度应控制在20m以上。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探析摘要:现代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在施工中要时刻注意影响施工质量的各个隐患,对施工中的各个细节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本文探讨了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现代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日益提高,更有大批的先进仪器与施工工艺会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高层住宅越来越高的标准与要求也对施工与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房屋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以项目团队成员为管理核心建筑施工企业应注重对员工的管理,包括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和提高等等,这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各工序的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3、以预防、预控为主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
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二、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1、工程地质监测施工方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实际考察,对当地的地址进行勘测取样,确保所获得的地址参数的正性,通过对当地地质的检测从而确定当地基岩的厚度,地下含水层的深度,土层的厚度等,这些参数对高层建筑地基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
尤其在城市,随着地皮的紧缺及允分发挥上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
高层建筑的资金投入相对多,施工周期长,且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只有搞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才能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安全。
超高层建筑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混凝土使用量多、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极高,如果不能对施工进行有效控制,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就极易造成群体性事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常见问题;控制措施abstract: along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so have high buildings. especially in the city, along with the land shortage and allow points play shangdi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high-rise building of money into relatively more,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concrete jiaozhuliang big,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only when we do well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management, can control the quality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progress, cost and safety. tall building project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capital investment, and concrete usag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highly demanding, if not in the construction for effective control, once produce safety issues, it is caused extremely easily group accident, threatening the people’s life safety.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mmon problem; control measures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就是对施工中一切技术活动进行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
– 34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4期(二)建筑中裂缝形成的原因建筑中,混凝土施工阶段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温度的变化、混凝土干燥收缩情况的发生,都会引起建筑中出现裂缝。
水化程度、养护温度、含水量、混凝含量、水灰比、干燥速率等都可能使混凝土干燥。
建筑中出现裂缝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使房屋质量下降,甚至会导致房屋塌陷,人员伤亡。
(三)钢模板节点钢筋的问题因为钢模板节点构造十分复杂,钢筋分布又不均匀且很密集,这都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钢模板节点施工中很复杂。
尤其在建筑中间的模板,钢筋横纵错综复杂,给钢筋的捆扎造成了很多的不便。
导致很多梁柱的节点部位不能够放置钢筋或是放置很少的柱子钢筋,给施工留下了后患。
三、高层钢模板施工的控制措施(一)对高层钢模板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在施工开始之前,要按照建筑的设计配好不同强度的混凝土,而且要到法定权威的检验机构试验配置。
试验报告出来后,严格按照配置报告来进行配合比试验,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
问题就在于施工过程与级配标准能否相符。
有资料显示因为砂的含水量增多,砂率就会下降2%到3%,同样混凝土就会下降到15%到20%左右,同样对水泥的影响是混凝土的3~4倍左右,影响是非常的大。
所以在试验的过程中,要依据各个地区不同市场原材料的情况进行各种配比试验,确保既能及时调整又与施工过程中的配比相吻合。
例如:中粗M≥2.3,石子砂5mm~40mm做一组;细沙M<2.3,石子5mm~40mm做一组等。
对试验配比结合原材料的泥量、含水量进行比例调和,保障材料的通用性。
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对原材料进行把关,砂石匹配不一、前言高层剪力墙建筑一般选用定型钢模板施工。
其好处是:定型模板,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模板刚度和周转时间比较长,可以减少吊车吊次和工人的工作时间。
混凝土墙体形成的差距少,外表光滑、平整,效果比较明显。
无需缩短石膏工期,整体经济效率,但也容易产生一些质量的弊病。
探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速,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高层建筑,已成为了人们眼中毫不陌生的普通建筑物。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测量和混凝土浇注的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速,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高层建筑,已成为了人们眼中毫不陌生的普通建筑物。
而与从前大量施工的7层以下的建筑相比较,高层建筑首先对于施工测量的要求更高,如何控制好高层建筑的垂直度和定位精度,是施工技术人员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其次,由于高层建筑已经无法单独依靠汽车泵来满足混凝土的浇注,因此掌握地泵浇注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测量和混凝土浇注的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二、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及其控制措施
2.1根据建筑的形状设置内控点,比如对于矩形的建筑在靠近四个角的位置
设置四个内控点即可,内控点位置避开各楼层的梁,保证从底层到顶层的通视。
2.2 内控点做法
1)在浇注底层楼板混凝土的过程中,按照内控点的位置预埋好钢板(100mm ×100mm×3mm),保证钢板面与楼板面齐平。
2)底层楼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用全站仪放出内控点的精确位置,并用红油漆在钢板上做好标记。
3)内控点经闭合后,即以红油漆为依据在钢板上凿出直径3mm左右的小孔,该孔即作为施工测量中用垂准仪竖向投点的基准点。
2.3 上部楼层结构在每层相同的部位均预留200mm×200mm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投测。
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2.4 底层的轴线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
2.5 底层的内控点钢板上不得堆放料具,顶板排架避开钢板,确保可以架设仪器。
2.6 施工测量过程
1)在底层的内控点钢板上架设垂准仪,在需要投点的楼层放线洞口上平放一块画有十字丝的有机玻璃板,再将内控点位置通过激光引测到有机玻璃板上,并用有机玻璃板上的十字交叉点对准激光点,然后根据有机玻璃板上的十字丝将内控点位置引至放线洞口四周的楼板混凝土上,并做好标记,最后撤除有机玻璃板,在放线洞口上钉一块小模板,重新将内控点位置引测回放线洞口上的模板上,并用墨斗弹好线。
2)将该内控点位置引测至放线楼层后,先用全站仪校核,闭合后再细部放线。
以放线洞口处模板上的内控点位置标记为准,用全站仪放出该楼层的轴线控制网及墙、柱边线,用墨斗在楼板混凝土上弹好线,作为该层墙、柱模板安装以及上一层楼板梁、板模板安装的依据。
3)每层楼板放线完毕并经复核无误后,即可把该层放线洞口上钉好的模板拆掉,以保证上一层测量放线时的通视;不进行竖向测量投点时,各楼层放线洞口均须盖好防护盖板,防止坠物伤人。
4)轴线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
并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楼梯间电梯井两侧轴线作为关键控制部位。
5)结构施工中每层施工完毕后,应检测建筑物外轮廓偏差并做好记录。
三、高层建筑混凝土浇注技术及其控制措施
3.1 泵送混凝土工艺
混凝土施工在同一部位应先浇注高标号,后浇注低标号;先浇注墙柱,后浇注梁板。
浇注采取分区定点、一次浇注、麻袋覆盖、循序推进的浇注工艺。
浇注时应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继续浇注,循序推进,使后浇注混凝土均浇注在前浇注混凝土形成的扇面坡面上,确保混凝土运输、浇注及每层混凝土之间浇注间隙的时间总和不超过初凝时间。
1)输送管的铺设应少用弯管和软管,保证施工安全,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和装拆维修。
2)在同一条管线中,应采用相同管径的混凝土输送管;输送管的接头应严密,有足够强度,并能快速装拆;管段无龟裂、无凹凸损伤、无弯折。
3)在混凝土泵机Y形管出料口三到六米处的输送管根部应设置截止阀,以
防混凝土拌合物反流。
4)混凝土输送管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且管道接头卡箍处不得漏浆。
5)浇注混凝土时布料机所处的位置,其模板支撑纵横间距均应加密,并满布剪刀撑和扫地杆;布料机应架空,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骨架上。
6)在浇注墙柱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五公分,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7)浇注梁板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两到三米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
3.2 振捣
楼板采用斜向赶浆法浇注,表面及时平整;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密实,防止漏振。
3.3 表面处理
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注后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凝前再用铁搓板压实,表面扫毛。
3.4 养护
应在浇注完毕后对混凝土用麻袋加以覆盖并浇水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七天。
3.5 其他
1)浇注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遇特殊情况超过初凝时间则需要用比该混凝土高一强度的水泥砂浆接缝。
2)柱混凝土浇注前,底部应先填以五到十公分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浇注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已浇注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4)若墙柱和梁板同一天浇注,应保证在墙柱浇注完毕后停歇一个半小时,才能浇注梁板混凝土。
5)浇注混凝土时备用发电机随时待命,一旦发生停电,即启动备用发电机,
保证混凝土浇注连续进行。
四、实例分析
某市四套领导班子等机关办公用房工程,建筑面积38000 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十三层(含车库及机房),总高46.5m,长164.5m,宽32.1m,其中一层为车库层,十三层为设备层。
整个建筑呈圆弧形。
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物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位于该市新开发的新城区,可以说不仅是该市的政治中心,也是关系到该市新城区开发成败的关键所在。
由于整个建筑成圆弧形,因此给施工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经纬仪、带线等测量技术已经很难适用,因此本工程采用全站仪建立一套坐标系统来进行工程的测量放线。
首先根据工程特点将整个工程分为三个区段,每个区段分别建立四个定位内控点,同时各区段之间也及时进行联测校核,很好地完成了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
某市明珠广场工程大体上可由商务办公楼、写字楼、商铺三个部分组成。
主要功能为办公、商业等,总建筑面积121198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3463.6 m2,写字楼A座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八层,建筑面积22767.11m2,写字楼B座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五层,建筑面积20601.04 m2,写字楼C座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二层,建筑面积18370.08 m2。
结构体系:AB座为框架核心筒结构,C座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商务办公楼H座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八层,建筑面积:40501.04 m2,结构体系为框架核心筒结构。
多层商铺DEFG座建筑面积5457.2 m2,建筑层数地上三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作为高级公建区,将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构筑新的形象。
在ABCH四栋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基本上从5楼开始就难以采用汽车泵来进行楼层混凝土的浇注,必须采用地泵进行混凝土的泵送浇注。
因此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四栋主楼从第二层开始就采用地泵配合布料机来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侯国明. 浅议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安徽建筑,2010(06).
[2] 张海峰.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
[3] 丁慧月.郑颖.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9).
[4] 黄晓丰.探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0(17).
[5] 杜凯.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
[6] 孙国庆.汪鑫炎. 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之我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