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急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其特点是骨髓中体细胞异常增生,导致造血功能受损,易发生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
化疗是AML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口腔黏膜炎,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预防和护理口腔黏膜炎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口腔黏膜炎是由于化疗药物对口腔黏膜细胞的损害和免疫抑制作用而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口腔疼痛、溃疡、口腔干燥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吞咽困难、食欲不振等问题。
以下是预防和护理口腔黏膜炎的方法:1.饮食调整:患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酸性食物的摄入,如辛辣食物、酒精、烟草等。
食用软和易嚼的食物,如煮熟的米饭、烂熟的蔬菜、软炖的肉类等,可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2.注意口腔卫生:化疗期间,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口腔细菌。
因此,患者应定期刷牙,并使用软毛刷和温和的牙膏进行刷牙。
刷牙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口腔黏膜受损。
此外,每餐后用生理盐水或温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4.注意口腔湿润:患者常常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这会加重口腔黏膜炎症。
可以经常饮用温水或含糖的饮料来保持口腔湿润。
同时,可以使用局部湿润剂,如甘油涂抹在口腔黏膜上,减轻干燥的症状。
5.避免刺激:患者应避免使用含酒精的口腔漱洗剂、含强碱性的牙膏和漱口水。
此外,还应避免使用含糖的口香糖和硬糖,以免黏膜受损。
6.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复诊,告知医生口腔黏膜炎的情况,接受专业治疗和指导,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心理支持:化疗期间,患者往往会感到疼痛和不舒服,同时心理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压力。
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并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有助于减轻口腔黏膜炎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预防和护理口腔黏膜炎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遵守饮食调整和口腔卫生的原则,注意口腔护理和保持湿润,避免刺激,并定期随访和接受心理支持。
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护理研究新进展摘要: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造血组织出现恶性增殖导致的疾病。
在治疗中一般使用化疗治疗。
患者经过化疗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不适感,使用合适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不适感,减少患者的痛苦。
本文主要讲解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的情况。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护理研究进展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造血组织发生恶性病变的疾病[1]。
疾病特点为骨髓以及其他的造血组织中白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还会其他组织、器官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发生衰竭的情况。
在治疗中最佳治疗方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
但是由于无法找到合适的供体或者经济原因导致无法实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
大部分白血病患者需使用化疗治疗。
在化疗过程中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以及不适感。
使用适当的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化疗治疗效果。
1 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护理措施1.1血管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化学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物会对血管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2]。
在化疗用药中要求护理人员具有熟练的穿刺技术,选择管腔比较粗,弹性好的静脉,使用先远端后近端,四肢轮换的方法进行穿刺,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其中长春新碱类药物,柔红霉素、阿霉素等药物属于致疱性药物,在化疗用药后如果发生外渗,会导致局部皮肤发生疼痛、红肿的症状。
在7天到10天后,患者红肿疼痛位置皮肤会形成溃疡,甚至糜烂。
在静脉穿刺完成后,需要先输入生理盐水,确定没有异常情况后,再将化疗药物输入其中,避免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
在注射完成后,还需要使用250毫升的生理盐水对药物进行稀释,降低血管中药物浓度,避免损伤血管。
如果在治疗中发生外渗的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输液治疗。
对外渗的位置使用硫酸镁(25.00%)进行湿敷治疗。
如果在刺激性药物的输液过程中出现外渗的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输液。
需尽可能将外渗出的液体使用注射器吸入,使用地塞米松,100毫克的氢化可的松进行多点的局部注射,并在6点到8点位置实行注射处理,在伤口位置使用纱布覆盖。
急性白血病化疗进入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作者:金鑫屈春晓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16期【关键词】化疗;骨髓抑制;护理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目前最重要、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是联合化疗。
但由于化疗药物的药理特性,可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可损害免疫器官,导致口腔、呼吸道、泌尿道、肛周及全身各部位感染和出血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因此做好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使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笔者所在科2006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5例,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36.5岁。
入院后均经2~3次化疗,单次化疗后7~14 d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临床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均顺利完成住院期间化疗。
2护理2.1一般护理急性白血病患者本身代谢率高,加之化疗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化疗期间宜卧床休息,贫血的患者,给予低流量吸氧。
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嘱患者多饮水,以预防尿酸性肾病的发生。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注意观察有无皮肤损害、咽痛、咳嗽、发热等现象以便及时通知医师,做出处理。
2.2心理护理由于白血病病情重,发展快,化疗需反复进行,而化疗过程中常可引起脱发、四肢末梢麻木、乏力、发热等并发症,常使患者产生悲观沮丧的情绪,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
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并在化疗前应向患者讲清可能引起的反应,说明这些反应多是暂时性的,待停止用药后多可恢复正常。
介绍长期存活患者与他们交流,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以渡过危险期。
2.3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
由于化疗后骨髓抑制及白血病本身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可使感染机会增加[1]。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急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常常需要进行化疗来控制病情。
化疗药物的使用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其中口腔黏膜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口腔黏膜炎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并且影响正常的进食和语言能力。
预防和护理口腔黏膜炎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预防口腔黏膜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口腔卫生:患者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保持口腔清洁。
建议患者使用软毛牙刷,每天早晚刷牙,注意彻底清洁口腔中各个角落。
使用温开水含漱中提高口腔的湿润度,并促进黏膜的恢复。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酸性食物和饮品,以及过热的食物和饮料,以免刺激口腔黏膜。
2. 药物预防:在患者进行化疗期间,医生可能会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一些预防药物,如漱口药水或贴片。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减轻黏膜炎的症状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这些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以确保药物的效果。
3. 饮食调理: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维生素、蛋白质和水分的摄入。
饮食应以软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稀饭、面条、豆腐等食物,避免硬硬的食物,如果干、红肉等。
患者还可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以增强黏膜的抵抗力。
4. 心理护理:由于化疗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口腔黏膜炎的疼痛,患者常常情绪低落,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
患者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怀和支持。
家人应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鼓励和支持他们战胜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进行预防的对于患有口腔黏膜炎的患者,我们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以减轻症状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方法:1. 注重口腔卫生:患者每天需要使用温开水进行口腔漱洗,保持口腔清洁。
刷牙时应选择软毛牙刷,轻柔刷洗,避免刷牙时过度刺激黏膜。
2. 使用漱口药水: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含有泡腾片的漱口药水,如漱口液或含漱剂。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化疗知识宣传、保护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
结果本组患者60例较顺利地完成各自的化疗周期,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3例因化疗后感染而死亡。
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白血病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是患者康复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护理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1]。
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明显吸附[2],联合化疗是白血病最主要、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缓解率可达80%以上[3]。
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可带给患者很大的痛苦,从而使患者产生惧怕化疗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依从性,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健康。
通过加强对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缓解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医院收治的6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男41例,女23例,年龄18~67岁,平均34.6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6例,慢性白血病15例。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由于急性白血病临床症状突出且较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部分患者对本病的预后有所了解,因此,患者的思想负担较重,有极大的心理压力,而治疗费用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及疾病本身长期化疗所带来的躯体不适,都会引起患者不良情绪反应。
护士应同情关心患者,了解其个性特征,让患者发泄不良情绪,同时做好心理疏导,介绍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新进展及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帮助其消除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同时做好家属安抚工作,调动患者与疾病斗争的积极性,配合治疗。
2.2 出血的预防与护理化疗后由于血小板减少、黏膜溃疡和炎症改变等原因,造成出血的危险性增加,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努力做到一针见血,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后应压迫针眼5~10 min,避免引起皮下出血并积极做好各种出血的应急处理。
保持皮肤的清洁,穿宽松、柔软的内衣,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定期检查皮肤有无出血的情况。
鼻腔或牙龈出血者,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凝血酶原棉球局部压迫;胃肠道出血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分次口服,大量出血时应禁食,给予静脉营养;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2.3 饮食护理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呕吐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瞩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道反
应,保证营养供给。
当个别患者呕吐严重不能进食者必要时给静脉营养,及时调整水、电解质平衡。
同时保证每天充足的饮水量。
2.4 预防感染及护理白血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容易引起各种感染,预防感染是关键。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定时空气和地面消毒,谢绝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口腔、皮肤及肛周护理。
若患者生命体征显示有感染征象,遵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
2.5 病情观察用药过程应严密观察患者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巡视,注意补液速度;观察化疗的毒副反应如黏膜炎、骨髓抑制等;观察输液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外渗,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2.6 出院指导
①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观察,自我防护的知识,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应预防和避免各种创伤。
②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坚持用药,巩固和维持疗效,可延长白血病的缓解期,有利于延长生存期。
定期门诊复查血象,发现出血,发热及骨关节疼痛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3 体会
急性白血病化疗是一种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化疗的副作用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4]。
护理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各种反应,正确做出护理诊断,因证施护,确保高效高质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参考文献
[1]李玲.自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2010,13(4):62.
[2]刘荣.白血病化疗常见症状的护理体会.中国误诊学,2007,7(12):69.
[3]Pui CH,Evans WE. Treatment of acnte lymphoblastic leyjenue. N Eng J Med,2006,354(2):166-178.
[4]章五四.急性白血病化疗的护理体会.中国中医急诊,2006,15(8):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