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养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模板5篇养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模板篇11、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布局,确保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2、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3、设置专职防治人员或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其技术人员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4、饲养人员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健康标准,按照防疫要求做好个人卫生和消毒工作,并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
患有人蓄共患传染病人员不得直接从事畜禽养殖场的畜禽饲养。
5、种畜禽繁殖,要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健康合格标准。
6、根据畜禽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畜禽养殖技术规程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饲养。
7、建立涉及养殖全过程的养殖档案,确保畜禽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畜禽养殖档案包括畜禽繁殖、饲料配方、畜禽免疫、疾病诊疗、兽药使用、粪便处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禽销售等档案和记录。
畜禽养殖档案应当真实、完整、及时,不得伪造,并至少保留两年。
8、按照国家强制免疫规定,配合实施强制免疫,并对免疫过的畜禽佩戴动物免疫标识。
9、在专职兽医指导下真确使用兽药,实行用药安全记录。
按规定实行宰前停药。
不用假药、劣兽药和其他禁止使用的兽药。
养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模板篇2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一、要严格按照消毒规程进行定期消毒。
二、要至少备有两种以上消毒药物,不同品种的消毒药物应交替使用。
三、养殖场(小区)正门要设有消毒池或铺垫浸有消毒药的草垫。
进出车辆、人员等要进行消毒。
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两次池水、池药,以保持有效浓度。
四、生活区(办公室、宿舍、食堂及其周围环境等)每天清扫一次,每月用消毒药喷洒消毒一次。
五、更衣室每天消毒一次,采用紫外线照射法;工作服每周消毒一次,采用药物浸泡法。
六、生产区:圈舍每天至少消毒一次,每周用消毒药喷洒消毒一次;运动场地每周清理一次,每两周用消毒药喷洒消毒一次;清理的垫料、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七、售畜(禽)周转区:周转圈舍、出售畜(禽)台、磅秤及其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畜禽后清扫消毒一次。
养殖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2篇养殖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篇1为了加强规模养殖场的检疫监管,规范畜禽养殖场的养殖生产环节,实施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件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特制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管理制度。
一、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建设和生产管理应严格遵守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等规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二、规模养殖场(小区)应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合格后,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并在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标识代码。
三、从事畜禽养殖,不得有下列行为: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㈡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㈢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的物质饲养畜禽;㈣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行为。
四、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有专门的档案盒,并载明以下内容:㈠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㈡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㈢检疫、免疫、消毒情况;㈣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㈤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畜禽档案保存2年以上;种畜禽场应依法经营,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畜禽合格证和系谱证“三证”齐全,归档并长期保存。
养殖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篇2养殖场在公司领导与管理指导下,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一定的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权责统一。
1、养殖场人员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权力,承担责任。
2、养殖场主管负责场部对全体员工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制度,对公司负责,及时汇报养殖场情况。
3、各岗位员工坚守岗位职责,做好本质工作,不得擅自离岗。
动物养殖场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动物养殖场的管理,确保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动物养殖场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动物养殖场,包括但不限于家禽养殖场、畜牧养殖场、水产养殖场等。
第三条:动物养殖场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循科学养殖原则,保障人畜环境卫生安全,提高养殖效益。
第四条:动物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不得利用市场几奖损害养殖大利益。
第五条:动物养殖场应当加强对养殖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养殖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二章:养殖场基本管理制度第六条:养殖场应当健全规范的种畜资源管理制度,确保种畜来源可追溯、饲养记录完整。
第七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饲料管理制度,保障饲料质量安全,确保动物健康成长。
第八条:养殖场应当健全疾病防控制度,及时发现疾病,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确保养殖场动物健康。
第九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兽医保健制度,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疫病的发生。
第十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动物的处置制度,对于生病、受伤或其他原因需要淘汰的动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处置,确保安全卫生。
第十一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度,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检查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二条:养殖场应当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开展定期演练,确保动物和人员安全。
第十三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危险化学品,加强储存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四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五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安全培训制度,不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六条:养殖场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案制定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监督检查制度第十七条:养殖场应当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配合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养殖场安全生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养殖场的安全生产管理,保护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司养殖场所有的生产车间、办公楼和员工公共区域。
第三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
第四条养殖场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
第五条养殖场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第二章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第六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包括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清单、事故记录、安全生产培训记录等。
第七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流程和程序。
第八条养殖场应当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第九条养殖场应当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及相关设施。
第十条养殖场应当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十一条养殖场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生产作业规程,禁止违章操作。
第十二条养殖场应当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设备,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第十三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专门管理和储存。
第十四条养殖场应当建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
第十五条养殖场应当建立车辆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车辆进入养殖场区域,确保交通安全。
第四章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第十六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对生产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十七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对事故进行详细报告和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再次发生。
第十八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遵守制度和规定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员工给予处罚。
第五章其他规定第十九条养殖场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共同维护安全生产。
第二十条养殖场应当保障员工的工作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防止疲劳作业。
养殖场安全生产制度一、规章制度1.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责任、权限和义务。
2. 养殖场应指定专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3. 养殖场应每年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4. 养殖场应建立定期检查、评估安全生产工作的机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定期组织演练。
5. 养殖场应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确保事故发生后的及时报告和处置。
二、安全设施1. 养殖场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喷淋系统等,并定期维护检查。
2. 养殖场应设置安全出口,并保持畅通,避免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造成人员伤亡。
3. 养殖场应安装监控设备,及时监测水质、气体、温度等关键参数,保障养殖过程的安全。
4. 养殖场应建立应急预案,包括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处理措施和流程。
三、作业规范1. 养殖场应对员工进行作业操作规范的培训,确保其熟悉操作工艺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养殖场应规范作业流程,杜绝超负荷作业、疲劳作业等不安全行为。
3. 养殖场应建立作业记录和台账,做到过程可追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 养殖场应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四、生产管理1. 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养殖规划,包括养殖种类、数量、生长周期等方面,确保养殖活动的有序进行。
2. 养殖场应定期监测水质、饲料成分等关键因素,及时调整养殖策略,保障生产效益和安全。
3. 养殖场应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定期对养殖动物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确保畜禽健康生长。
4. 养殖场应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避免养殖污染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安全。
五、危险因素防范1. 养殖场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产品质量检测机制,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2. 养殖场应加强化学品管理,定期对化肥、农药等化学品进行排查,保障化学品存放和使用的安全。
3. 养殖场应加强防火防爆工作,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生产、存储物品,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养殖厂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养殖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养殖厂所有员工、承包商、外来人员及在养殖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养殖厂安全生产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责任到人、制度先行、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养殖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第二章安全生产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养殖厂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全面领导养殖厂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六条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七条安全生产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制定、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三)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四)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五)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第八条养殖厂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以下安全生产职责:(一)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二)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三)各级管理人员对本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九条养殖厂各级员工应当履行以下安全生产职责:(一)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二)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三)正确使用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四)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五)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活动。
第三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十条养殖厂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新员工入职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二条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养殖场安全生产制度通用版5篇养殖场安全生产制度通用版精选篇1一、种公猪应单圈饲养,占地8-10平方米。
二、每天饲喂3次,24人供应清洁饮水,日粮营养需平衡,喂量要适宜。
三、每天必须完成喂料、清扫圈舍、刷拭猪体、驱赶运动等日常工作。
四、每月对公猪舍高压冲洗消毒一次,每周带猪消毒一次。
五、夏天采取降温,冬季采取保暖措施,使舍内温度夏季不高于28℃,冬季不低于15℃。
六、青年公猪配种前,要经过耐心训练,每次时间不要太长,对成功采精的公猪应进行表扬,在一星期内隔天进行一次采精以巩固记忆。
七、青年公猪每周采精一次,成年公猪每周采精2-3次为宜。
养殖场安全生产制度通用版精选篇2一、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二、周转区、周转畜禽舍、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畜禽后大消毒一次。
三、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
四、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消毒。
五、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六、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两侧5米内范围每周至少消毒2次。
七、各畜禽舍门口消毒池、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八、人员消毒:进入场区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养殖场安全生产制度通用版精选篇3一、公共区域卫生区整洁,无杂物,鸡舍内地板清洁、无臭味、无杂物,五天全面消毒一次;二、做好鸡舍卫生等日常工作。
内墙,天花板无蜘蛛网、尘灰,保温架无明显鸡粪,清栏后及时打扫消毒;三、电线线路干净、整齐、不零乱,定期检查,防止老化、破损;四、饲料桶、水壶干净卫生,数量与鸡群比例恰当,高度适当;五、小鸡严格保温,定期消毒,定期防疫接种,并做好防兽工作;六、不同龄鸡群不得混养,病鸡及时隔离,密度大及时分群饲养;七、做好每批、每次进出栏、成活率、死亡数的纪录。
每天死亡鸡十只以上马上汇报,没三天报一次存栏数到生产部;八、每天更换消毒水,进入各栋鸡舍必须消毒,并关好各栋各间的鸡舍门;九、每天注意观察鸡群精神状态、饮水量,饲料量,并做好纪录;十、每天做好各栋鸡群详细产蛋时间、产蛋数、产蛋率、破损率、合格率的数据,制作表格上报,不合格的蛋挑出后要由生产部负责人签字才可以处理,并以五天为一个周期作产蛋曲线图;十一、种蛋每天晚上要进行消毒,并分类管理、储存,每天上报的数据要准群如实,公司定期结合孵化率、市场部数据进行检查;十二、鸡群要按规定投放EM原露、活力99和抗生素。
养殖场管理制度一、自觉遵守《____动物防疫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二、积极申请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配合元宝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
三、自觉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以及抽样和监测。
四、引进和出售畜禽时,积极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取得检疫合格证明方引进和出售,并对引进畜禽进行隔离观察,经检疫确无疫病才并入大群饲养。
五、建立健全兽药及生物制品的购买和使用制度。
不购买和使用来历不明兽药产品及生物制品、假劣兽药及生物制品、禁用药、人用药和无进口兽药许可证的进口兽药,认真做好购买和使用记录。
兽药和生物制品保存堆放时,按照兽药和生物制品说明及物理特性,分类堆放。
如需要冷冻的药物和生物制品则按照要求放入冷冻柜,要求避光的则放入暗室。
六、从事畜禽养殖,按照法律法规要求,遵守下列行为:(一)不违____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使用或添加国家明令禁止饲喂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
(二)不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潲水饲喂畜禽;(三)不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的物质饲养畜禽;(四)不用垃圾或塑料等作为燃料煮潲水、取暖和煮饭;(五)人畜(禽)居住分开、畜禽养殖分开;(六)不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____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行为。
七、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养殖档案,配备专门的档案盒,并载明以下内容:(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二)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四)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五)____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畜禽档案保存____年以上;种畜禽场依法经营,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畜禽合格证和系谱证“三证”齐全,归档并长期保存。
八、猪、牛、羊等实行标识管理。
按农业部规定使用耳标、电子标签、脚环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并按规定加施畜禽标识。
养殖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养殖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养殖生产中出现的风险得到及时防范和处理,提高养殖生产效益和质量水平,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养殖场、农户,以及从事养殖生产的各类从业人员。
第三条养殖单位应当建立完善养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严格执行,确保生产安全。
第四条养殖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的各项规定,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五条养殖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养殖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第六条养殖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责任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监测和评估工作。
第七条养殖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理能力。
第二章养殖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八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权限。
第九条养殖场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确保生产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第十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生产作业规范,制定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养殖场应当对养殖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第十二条养殖场应当定期检查设施、设备和作业环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三条养殖场应当做好安全生产记录和日常检查记录,保留相关资料备查。
第十四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处理。
第三章养殖人员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十五条养殖人员应当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工作防护用具,保证自身安全。
第十六条养殖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技能水平。
第十七条养殖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作业规程,严禁擅自操作设备或进行危险作业。
第十八条养殖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配合整改。
第十九条养殖人员应当保持工作台面整洁干净,防止作业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第二十条养殖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做好安全生产记录。
畜禽养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养殖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养殖业生产秩序,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提高养殖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以及保护环境和资源,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畜禽养殖业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养殖场、养殖基地等。
第三条畜禽养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宗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整体协调,综合治理。
第四条畜禽养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重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等内容。
第五条畜禽养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由养殖业主体单位负责制定,在制定过程中应当听取相关部门或者专业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并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畜禽养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一致。
第七条养殖业主体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养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指定专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人员,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文件,确保生产安全。
第八条养殖业主体单位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九条养殖业主体单位应当明确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第十条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包括:养殖业主体单位领导负责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落实安全生产职责,检查督促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并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包括:养殖场经理或主管负责制定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承担责任。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包括:养殖场监督员或安全员负责检查和监督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养殖业主体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对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十四条养殖业主体单位应当制定、执行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养殖行业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养殖人员和养殖动物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养殖行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养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养殖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四条养殖单位法定代表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各级管理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第六条从事养殖活动的员工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有权制止和报告。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七条养殖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第八条养殖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器材。
第九条养殖单位应当对养殖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养殖设施、设备、环境等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第十条养殖单位应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养殖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消毒等防疫措施,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第十二条养殖单位应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各类安全事故。
第四章安全生产措施第十三条养殖单位应采取以下安全生产措施:1.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布局养殖场所,确保符合动物防疫要求;2. 配备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3. 设置专职防治人员或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其技术人员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4. 饲养人员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健康标准,做好个人卫生和消毒工作,并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5. 种畜禽繁殖,要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健康合格标准;6. 根据畜禽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畜禽养殖技术规程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饲养;7. 建立涉及养殖全过程的养殖档案,确保畜禽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养殖场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养殖场的管理,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养殖场员工与动物的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养殖场,包括农业养殖场、畜牧养殖场等。
第三条养殖场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养殖活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和动物的福利。
第四条养殖场应建立健全养殖场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正常运营。
第五条养殖场应加强员工培训与技术指导,提高管理水平和养殖技术能力。
第二章养殖场入场规定第六条养殖场的所有者、管理者应事先按照相关要求,向当地农业部门申请注册,获得合法经营资质。
第七条未经养殖场所有者或管理者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进入养殖场。
第八条凡需要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应持有效证件,并向养殖场管理者进行登记。
第九条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遵守养殖场的各项安全规定。
第三章养殖场工作制度第十条养殖场应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岗位和职责。
第十一条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劳动管理制度,包括工资发放、工时管理、请假制度等。
第十二条养殖场应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十三条养殖场应建立动物健康监测和防疫制度,定期对动物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
第四章养殖场环境管理第十四条养殖场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场内清洁,防止异味扩散。
第十五条养殖场应合理利用和处理废物,做到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第十六条养殖场应加强周边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和扰民行为。
第五章养殖场动物管理第十七条养殖场应根据动物的需求,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并按时进行喂养。
第十八条养殖场应根据动物的品种和需求,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包括栏舍面积、温度、湿度等。
第十九条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动物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对动物进行体检和防疫。
第二十条养殖场应加强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确保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安全。
第六章养殖场安全管理第二十一条养殖场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盗、防洪等措施。
第二十二条养殖场应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畜禽养殖场生产管理相关制度一、饲养员管理制度1、出入生产区要经过消毒室消毒,如不消毒者,____次警告,____次批评,____次辞退。
2、吃饭时间不得穿工作服。
3、严格遵守羊只饲喂及羊只的运动时间。
4、保持圈舍、运动场的清洁干燥,每天清扫一次,每周消毒一次每月必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5、每天坚持对羊只健康观察,如发现羊只采食异常或其他症状必须及时向场长和技术人员汇报。
6、配合技术员做好羊只的配种、消毒、防疫等工作,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7、饲养员不得随意串舍,工具保持干净整洁且不得交替使用。
8、爱护公物、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妥善保管、及时维修、保养饲养工具。
9、服从领导工作分配,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二、饲养制度1、实行六定即定饲养数量、定饲料标准、定饲喂时间、定饲养工具、定饲养任务、定奖惩办法。
2、卫生四净。
即羊体净、圈舍净、环境净、用具净。
3、饲料配方要科学,满足不同羊只的营养需要。
4、杜绝饲喂变霉饲料,冬季不饮冷水,夏季防暑降温,严冬防寒。
5、饲草实行严格量化管理,有效控制饲养成本。
6、草料投放要均匀,一顿少投勤投,严禁浪费7、根据羊的发育阶段,采取不同的饲养标准和方式,把握好三关(羔羊培育关、配种繁育关、产羔羊成活关)8、做好防疫、防病工作。
9、种羊建档,系统、清楚,做到资料齐全,方便查询。
三、生产区消毒制度1、消毒时间每周1清扫圈舍后进行日常消毒;每月末的周六进行彻底消毒。
(大扫除)2、消毒剂的选择日常消毒:生石灰或百毒杀与0.2—____%过氧乙酸按每月交替使用;每月末星期六消毒:1—____%氢氧化钠(火碱)。
消毒液的用量为____升/立方米,泥土地面,运动场为____升立方米左右。
3、消毒人员职责消毒由兽医技术员总体负责。
包括消毒药物的选择、用法及用量。
圈舍、运动场的消毒由各饲养员具体操作;草料棚及周围由饲料生产人员操作;用具、道路等环境有兽医技术人员操作;办公区由门卫负责具体操作。
最新养殖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最新养殖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篇1)养殖场在公司领导与管理指导下,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一定的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权责统一。
1、养殖场人员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权力,承担责任。
2、养殖场主管负责场部对全体员工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制度,对公司负责,及时汇报养殖场情况。
3、各岗位员工坚守岗位职责,做好本质工作,不得擅自离岗。
4、做好养殖场的安全防盗措施和工作。
5、晚上轮班,看护好场部的鸡和其他物品。
6、做好每日考勤登记,不得作假或叫同事帮填写。
7、分工与协作统一,在一个合作团队下,开展各自的工作。
8、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监督员的职责1、遵守检验检疫有关法律和规定,诚实守信,忠实履行职责。
2、负责养殖场生产、卫生防疫、药物、有机饲料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3、负责对养殖用药品、有机饲料的采购的审核以及技术员开具的处方单进行审核符合要求方可签字发药。
4、监管养殖场药物的使用,确保不使用禁用药,并严格遵守停药期。
5、应积极配合检验检疫人员和公司实施日常监管和抽样。
6、如实填写各项记录,保证各项记录符合公司和其他管理和检验检疫机构的要求。
7、监督员必须持证上岗。
8、发现重要疫病和事项,及时报告公司和检验检疫部门。
技术员的职责1、技术员负责病虫防治、监督员负责药品发放和疫情汇报。
2、依各个季节不同病害,采取本场实际情况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护。
3、技术员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出当日处方用药,监督员根据当日处方用药与配药一起准备药品,监督员应准备好药品交付当日班长,并按当日处方使用方法和剂量全程监督施药。
4、技术员应每日观察害虫发生及鸡的生长情况,对鸡病虫害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对异常鸡和死鸡要进行镜检以确定病虫害,遇到无法确定的情况应当日汇报给公司,公司请权威部门予以确定,并把确定的情况及时告诉技术员。
5、如发生重要疫病及重要事项时,应及时做好隔离措施。
6、监督员应监督技术员的病虫害发现情况,同时应将重要疫病及重要事项报告公司及检验检疫局部门。
养殖场安全规章制度一、概述养殖场是畜禽养殖的生产场所,为保障员工和畜禽的安全生产,制定养殖场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秩序。
二、安全管理机构1. 养殖场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养殖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管理机构应当定期检查养殖场的安全设施,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三、安全生产责任1. 养殖场主要负责人为养殖场的安全生产负责人,需履行以下职责:a. 制定安全生产制度,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b. 定期检查安全设施,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
c. 配合安全管理机构对养殖场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2. 养殖场员工应当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流程。
四、安全设施1. 养殖场应当配备消防器材,确保应急情况下的有效救援。
2. 养殖场应当设置安全通道,确保员工的安全疏散。
3. 养殖场应当建立安全隔离带,防止畜禽逃逸伤人。
五、安全培训1. 新员工进场时,养殖场必须进行安全操作及相关知识的培训。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安全监控1. 养殖场应当安装监控摄像头,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2. 安全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养殖场的安全状况。
七、安全生产措施1. 畜禽养殖场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 防止饲料、饮水发霉变质,在使用过程中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八、应急预案1. 养殖场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
2.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九、违规处罚1. 对于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员工,养殖场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对于严重危害安全生产的情况,养殖场有权终止员工的劳动合同。
十、附则1. 养殖场安全规章制度定期修订,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在生产过程中,任何员工都有权利和义务提醒他人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以上为养殖场安全规章制度,希望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确保安全生产。
一、总则为确保养鱼塘生产活动的安全,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养殖场所有员工,以及与养殖场生产活动相关的承包商、供应商等。
三、安全责任1. 养殖场负责人对本养殖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
3. 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自觉维护生产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1)养殖场应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2)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安全生产设施(1)养殖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2)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
3.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作业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2)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操作区域。
(3)禁止酒后作业、疲劳作业,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4. 事故报告与处理(1)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组织抢救,并及时上报养殖场负责人。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5. 应急预案(1)制定养殖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和处置程序。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监督检查1. 养殖场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对本养殖场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
2. 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对本部门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养殖场负责人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养殖场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本养殖场其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一致,以本制度为准。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预防、减少和消除养殖生产事故,保护养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从事养殖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养殖业安全生产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养殖业生产者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养殖生产安全。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养殖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督促、指导养殖生产者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第二章养殖业安全生产管理第六条养殖业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一)安全生产责任制;(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三)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五)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六)应急救援预案。
第七条养殖业生产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第八条养殖业生产者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包括:(一)安全防护设施;(二)应急救援设施;(三)安全监测设备;(四)安全生产警示标志。
第九条养殖业生产者应当定期对安全生产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十条养殖业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对养殖生产场所、设备、工艺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养殖业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并按照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养殖业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章养殖生产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养殖生产场所安全管理:(一)养殖生产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标准,确保养殖生产安全;(二)养殖生产场所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通道、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等;(三)养殖生产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防护网等。
养殖场安全生产制度
一、职工生活用房要安全牢固,防止水淹、坍塌、滑坡
二、生产用房要安全,畜禽圈舍、饲料仓库和饲料加工车间要建牢固,做到防台风,抗水淹、坍塌、滑坡。
三、用水用电要安全,场内所有电线要按电工操作规程架设,饮用水塔要加盖防护网。
四、储粪池、储液池四周要有防护栏,顶部要加顶盖
五、污染处理的沼气池建成后,进出料口一定要加盖混凝土
预制板并加锁,以免造成人畜伤亡
六、沼气池一旦进料后,不要轻易下池出料或检修。
如要下
池,一定要由专业人员操作或现场指导,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1、打开活动盖时,不要在沼气池周围吸烟或敲击、打电话,
严禁使用明火,防止失火、烧伤或引起池子爆炸,在池外出料,使进料、出料、活动盖三口通风或用鼓风机更新池内空气
2、进行动物活体试验,入池前,必须在清空池体后通风2天以上把小动例鸡、鸭等放又灌内,35分,如表现正常,方可下池,否则严禁下池,以免发生窒息中毒事故;
3、下池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防护面罩,利用手电筒或
防爆灯照明,池外要有专人看护,禁止单人操作,下池人员稍感不适,看护人员应立即通过安全带将其拉出池外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如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现象,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出现休克时应先做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并打120抢救。
七、严禁把油、骨粉、棉籽饼和磷矿粉加入沼气池,以防产
生有毒有害气体,危及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八、如果发生人、畜掉入沼气池,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施
救,禁止在无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冒然下池施救,避免发生连续伤亡事故
九、沼液不能直接排放,要通过多级的沉淀和氧化,沉淀池
和氧化池四周要建防护栏并设安全标示牌。
十、关键设备、消防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安
全生产。
XXXXXX养殖场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