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意义一、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
而国防意识则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良好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同关心同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而民众国防意识的培养与强化,不能光靠战时去进行,在和平时期就应该加强。
一般来说,战争时期人们为了打败对手,抵御外患,防卫观念是很强烈的,但和平时期人们就容易滋长麻痹思想、苟安心理,失去必要的防卫观念,没有了危机意识,那么最终只能落得挨打的悲惨下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而国防意识却出现滞后现象,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国防是政府的事情,是军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国防不仅仅是军队及政府的事,没有全民国防观念的提高,便不可能有真正强大的国防。
其实国防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他们是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对他们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是培养他们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也是进行最基础、最稳固的国防意识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高校国防教育通过系统规范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的爱同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于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通过国防军事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战争与和平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国防历史、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有正确的了解,强化了国防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居安思危、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等国防观念。
二、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观念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我国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为提高后备力量的质量,完善后备力量体制,增强后备力量的快速动员能力和遂行军事任务的能力而进行的组织、管理、教育、训练等活动。
一、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地位作用(一)加强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不仅是常备军的有力补充,而且与常备军一样也是保卫国家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是赢得现代化条件下人民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任务(一)民兵的任务。
“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二)预备役部队的任务。
一是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的军政素质,不断增强现代条件下,快速动员和作战能力;二是切实作好战时动员的各项准备工作。
随时准备成建制地转为现役部队,执行作战任务;三是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三、新时期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道路坚持党管武装原则,保证民兵、预备役部队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以人民战争思想为指导,重视发挥“三结合”武装力量的整体威力;坚持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系统的双重领导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党委人民武装委员会的作用;坚持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相结合,形成后备力量建设的完整体系。
解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党领导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一贯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作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法治保障。
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
通过专项行动的实施,包括军工企业、民口企业在内的各类涉军企事业单位,都将直接受益。
军事复习提纲军事第一章国防概述第一节国防的基本涵义及要素1国防的定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主体:国家职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任务: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2国防的要素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科技要素、军事要素、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经济对国防建设有制约作用。
1、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2、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3、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科技要素科技对国防建设有促进作用1、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2、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3、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4、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3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美)、自卫型(中)、联盟型(欧盟)【一元体】【多元体】、中立型(瑞士)【全民皆兵】【完全无设防】4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3、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4、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5、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的功能6、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按内涵分:生存目标发展目标按范围分: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5国防的职能1、保卫国家主权2、保卫国家领土完整3、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保障社会发展4、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5、维护国家荣誉6我国古代武装力量的体制包括中央军地方军边防军我国古代兵役制度兵役制民兵制征兵制世兵制府兵制募兵制7国防的历史启示1、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2、经济强盛是国防强大的基础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科技进步是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5、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第二章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定义有哪几种主要法规定义:国防法规是国家为加强国防建设,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而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大学生国防教育复习提纲李扬与国防有关的大事年表:1997年3月14日颁布《国防法》1995年3月18日颁布《教育法》2001年4月28日颁布《国防教育法》1927年8月1日解放军(陆军)成立1949年4月23日海军成立1949年11月11日空军成立1966年7月1日第二炮兵成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6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三条)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3.国防的四要素:国防的主体、对象、目的、手段4.国防法规的概念: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建设、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国防法规的主要特性是什么?(三条)调整对象的军事性;法律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6.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途径(形式)有那些?服现役;登记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编入现役部队;7.阐述国防义务和国防权利的关系。
对等性、平等性、同一性;8.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哪些?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3.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9.国防政策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定义: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行动准则。
主要内容:(一)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二)坚持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
(三)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防教育授课提纲
一、导言
1.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
2.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与我国国防形势
3.国防教育的对象和任务
二、国防历史与文化
1.我国古代国防历史与文化
2.我国近代国防历史与文化
3.我国现代国防历史与文化
4.世界国防历史与文化
三、国防战略与法规
1.我国国防战略概述
2.国防法规体系与内容
3.兵役制度与军队组织结构
4.军事装备与科技发展
四、国防技能与训练
1.基本军事技能训练
2.野外生存技能训练
3.应急避险技能训练
4.心理适应与抗压能力训练
五、国防教育与未来发展
1.国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2.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
3.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
4.未来国防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六、总结与展望
1.国防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2.未来国防教育的方向与重点
3.全民参与国防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国防知识问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何时颁布的?答:2001年4月28日。
2.国防教育法是根据什么制定的?答:根据国防法和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何时颁布的?答:1997年3月14日。
4.国防教育法对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怎么表述的?答: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5.国防教育法规定国防教育的方针是什么?答: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6.国防教育的原则是什么?答: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
7.国防教育法规定国防教育内容与目的是什么?答: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哪都法律规定的? 答:国防教育法第五条。
9.国防教育法对全社会在国防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什么要求?答: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0.全国的国防教育工作由谁领导?答:国务院。
11.各地方的国防教育由谁领导?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国防教育工作。
12.军事系统在全民国防教育中起什么作用提出什么要求?答:中央军事委员会协同国务院开展全民国防教育。
驻地军事机关协助和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
13.在国防教育中社会团体的任务是什么?答: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
14.教育、民政、文化宣传等部门在国防教育中的任务是什么?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国防教育工作。
15.国家对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国防教育持何态度?答:国家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益于国防教育的活动。
16.国防教育法对"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如何规定的?答:国防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
国防教育
一、授课目标:
1、通过国防教育,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初步的军事技能,增强国防知识。
2、促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二、授课过程:
(一)了解我国周边国家
1、我国周边的国家。
2、与我国有领土争议的国家。
3、海台关系。
4、居安思危。
(二)知国防
1、国防的来源与定义。
2、国防概念的要素。
3、现代国防系统。
4、国防类型。
5、现代国防的目的。
6、国防精神。
(三)中国国防的历史及启示
1、古代中国国防
2、中国近代国防
3、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国防
(四)军队建设
1、武装力量。
2、我国国防的建设的主要成就。
3、国防武器。
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作用。
5、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6、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7、国防教育知识竞赛。
(五)、小结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修订稿)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国防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坚强的后代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纲要所列内容是对全日制小学、初中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基本要求。
教育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的历史、现状及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基本的国防理论和军事知识,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教育的基本形式一、结合相关学科和活动课程的教学,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二、利用有国防教育特色的教育资源、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三、发挥国防教育生动、直观、趣味性强等特点,突出教育特色。
教育内容和要求一、小学1-3年级1、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我军的主要创始人,八。
一建军节的来历。
2、知道一些著名的战斗英烈的事迹或故事,树立热爱、尊敬解放军的思想感情。
3、会讲爱国小英雄的故事。
4、学会简单的队列、投掷、登高、攀越障碍等动作,会做一些军事游戏。
初步树立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观念,培养遵守纪律、勇敢坚强的品德。
5、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区分陆、海、空军的服装。
6、认识枪、炮、坦克、飞机、军舰等兵器。
二、小学4-6年级1、初步了解人民军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斗争史;我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保卫祖国、捍卫和平的巨大作用;知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军事生涯。
2、了解我国及世界上著名的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学习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的事迹,树立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了解古代军事家孙武、中国古长城。
3、了解我国的疆域、周边国家的名称;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定要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4、进行队列训练,培养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作风,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国防教育
一、授课目标:
1、通过国防教育,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初步的军事技能,增强国防知识。
2、促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二、授课过程:
(一)了解我国周边国家
1、我国周边的国家。
2、与我国有领土争议的国家。
3、海台关系。
4、居安思危。
(二)知国防
1、国防的来源与定义。
2、国防概念的要素。
3、现代国防系统。
4、国防类型。
5、现代国防的目的。
6、国防精神。
(三)中国国防的历史及启示
1、古代中国国防
2、中国近代国防
3、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国防
(四)军队建设
1、武装力量。
2、我国国防的建设的主要成就。
3、国防武器。
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作用。
5、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6、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7、国防教育知识竞赛。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