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作品收集及评析
- 格式:pdf
- 大小:4.44 MB
- 文档页数:104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一、概述形式美法则,作为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通过运用某些特定的规律和原则,使画面呈现出美的视觉效果。
这些规律和原则,不仅在绘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涉及到建筑、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探讨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形式美法则的主要内容1.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画面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均保持一致或近似一致。
平衡,则是指画面各部分在视觉上达到稳定的状态,即使各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存在差异,也能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的效果。
2.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画面中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变化。
这种变化能够引发观者的视觉体验,使画面更具动态感和活力。
韵律,则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彼此协调的关系,使画面整体呈现出流畅、连贯的效果。
3.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变化,通过对比可以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
调和,则是指将画面中的对比元素进行协调统一,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
对比与调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合理运用对比与调和原则能够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4.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则是指画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合理运用比例与尺度原则能够使画面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视觉舒适。
例如在建筑和产品设计等领域中,恰当的比例和尺度对于保证作品的美感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三、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绘画为例,在构图中合理运用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等原则,能够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美感的画面效果。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绘画,同样也适用于摄影、设计等领域。
例如在摄影中,摄影师可以通过运用形式美法则来选取角度、光线和构图方式等,以拍摄出具有美感的照片。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和谐、对比和统一、对称、均衡、比例、视觉重心、节奏和韵律、联想和意境和谐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依据确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
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
和谐的广义说明是:推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和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和谐的狭义说明是统一和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
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
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为猛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化。
对比和统一对比又称比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显明猛烈的感受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显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调的饱和和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态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凹凸、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
它体现了哲学上冲突统一的世界观。
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好用效果。
对称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
所以,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匀整、协调、整齐、高雅、庄重、完备的朴实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
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心设一条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假如两部分的形态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
假定针对某一图形,存在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通过旋转得到相同的图形,即称为点对称。
点对称又有向心的“求心对称”,离心的“放射对称”,旋转式的“旋转对称”,逆向组合的“逆对称”,以及自圆心逐层扩大的“同心圆对称”等等。
银川能源学院教案首页11本表及教案续页每一大节填写一次银川能源学院教案续页组织教学:1、回顾上节课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理解和掌握了和谐与对比,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法则。
2、对形式美法则的作品进行分析与点评。
3、引出本节课另外两个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平衡比例与风格。
3、对称与平衡对称自身具有平衡性,是取得安定统一的最简单的方法。
对称形式,深受我们知觉系统的欢迎。
人类在形式方面最先发现和运用的也是对称的美。
对称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完全的平衡,具有端庄祥和、严谨稳定的美感。
今天人类的文明进程已经进入了21世纪,对称的形式美法则仍然被普遍的认同,可见,对称的形式是永恒的形式美法则。
总之,是人类自身及周围物象所具有的对称性培养了人类对于对称性的美感。
这种对称规律的发现和运用,在历史上与今天的生活中,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平面构成中,对称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相对对称不要求中轴线两边的形态绝对重合,这类对称构成形态的表现形式有较大的自由度。
相对对称在现代平面构成设计中一直被广(批注、补充、思考提问、作业等)泛运用。
平衡是对称结构在形式上的发展,由形的对称转化为力的对称,体现为“异形等量”的外观。
在设计表现中,平衡格式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形式。
在设计中所有的要素分布必须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从广义上说,对称和均衡的基本形式有四种:反射、移动、回转、扩大。
(1)反射反射是形象在左右或上下位置的对应排列,是对称和平衡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2)移动是在总体保持平衡的条件下,局部变动位置。
移动的位置要适度,要注意其平衡关系。
(3)回转是在反射或移动的基础上,将基本形体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以增强形象的变化,这种构成形式主要表现为垂直与倾斜或水平的对比,但效果上要适度平衡。
(4)扩大是指扩大其基本形体的一部分,形成大小的对比关系。
使其形象达到既有变化又有平衡的效果。
上述四种形式,可通过综合运用演变出众多的形式。
平衡有心理平衡和物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