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容职务分离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0.00 KB
- 文档页数:10
不相容职务分离(主要清单)相关法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指出: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明确规定不相容职责的分离。
……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岗位可设置一岗双人、双职、双责,相互制约;明确该岗位的上级部门或人员对其应采取的监督措施和应负的监督责任;将该岗位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等。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常见的不相容岗位一、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1.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2.货币资金的保管与盘点清查;3.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4.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二、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1.请购与审批;2.询价与确定供应商;3.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4.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5.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
三、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1.存货的请购与审批,审批与执行;2.存货的采购与验收、付款;3.存货的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4.存货发出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5.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
四、对外投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1.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2.对外投资的决策与执行;3.对外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4.对外投资绩效评估与执行。
五、工程项目业务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1.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2.预算编制与审核;3.项目决策与项目实施;4.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5.项目实施与项目验收;6.竣工决算与竣工决算审计。
六、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1.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审批与执行;2.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3.固定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4.固定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5.固定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基本内容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是指在一个机构或组织中,将不同职务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隔离开来,以确保各职务间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其基本内容包括:
1. 职责分离:将与监督、审计、财务管理等相关的职务与其他职务分离,确保监察、审计、财务管理等职务不受其他职务的影响,保证其独立行使职权。
2. 权力制约:将不同职务之间的权力制约,以避免某一职务滥用职权、损害其他职务的利益。
例如,对于审计职务,必须对其审计对象的行为进行监督,以确保其审计过程的公正性。
3. 稽核监督:对机构或组织的职务执行情况进行稽核监督,确保各职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得到有效维护。
4. 信息流程控制:对于机构或组织内部的信息流程进行控制,从而防止信息泄露、篡改等问题的发生,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5. 人员安排:对机构或组织内部的人员安排进行合理调整,以避免同一人员在不同职务间产生利益冲突,从而保障职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以上是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基本内容,对于机构或组织的规范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 -。
内部控制中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基本要求内部控制中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章控制活动第二十九条规定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一含义: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
)二内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贯彻不相容职务分工的原则,其内容包括:)①对每一项业务不能完全由一人经办;②钱、账、物分管,例如,仓库保管员负责原材料的收、发、存和管理工作,并负责登记原材料的数量,而相关的账务处理则由会计人员负责;③有健全严格的凭证制度。
三单位内部应加以分离的主要不相容职务:( 一般情况下,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
如果上述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概括而言,在单位内部应加以分离的主要不相容职务有:)①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有权决定或审批材料采购的人员不能同时兼任采购员职务。
②执行某些经济业务和审核这些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填写销货发票的人员不能兼任审核人员。
③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销货人员不能同时兼任会计记账工作。
④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对其进行记录的职务要分离,如会计部门的出纳员与记账员要分离,不能兼任。
⑤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核对实存数与账存数的职务要分离。
⑥记录明细账和记录总账的职务要分离。
⑦登记日记账和登记总账的职务要分离。
四、不相容职务失效和优化(不相容职务对于解决舞弊的作用是有限的, 可以说,任何内部控制制度都是有漏洞的, 不存在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 不相容职务也是如此。
学校不相容职位分别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化,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建立规范的工作秩序,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强化中心内部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关于规定以及本单位内部管理的实际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不相容职位分别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第二章不相容职位分别的目标和原则第三条:不相容职位分别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一)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持会计资料文件资料真实、完整。
(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觉、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爱护单位资产的平安、完整。
(三)确保国家关于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四条:不相容职位分别应当遵守以下基本原则:(一)不相容职位分别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范,以及单位的实际状况。
(二)不相容职位分别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及业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不相容职位分别规范的权力。
(三)不相容职位分别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和业务的所有工作及相关岗位。
(四)不相容职位分别应当保证单位内部工作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确保各岗位之间权利义务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五)不相容职位分别方法应当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第三章不相容职位分别的内容第五条:不相容职位主要包括:负责人、业务经办、会计记录、档案管理、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位。
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与经办人及记帐人员职责权限应当相互分别、相互制约。
(一)出纳人员不得监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不得兼任票据核销工作。
(二)住房公积金业务临柜人员不得经手现金、转帐支票,不得进行住房公积金归集、支取、转移的会计核算工作。
(三)有价证券的经办人员不得进行证券收付的会计核算工作。
(四)系统管理员负责业务操作人员的登录帐户开设、注销及密码初始化工作,并依据操作员的工作内容分配权限。
论内部控制中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基本要求结合国家相关规定,更加全面、更深层次地关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要求和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补充措施,调整手段,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有效和资产的安全。
标签:内部控制;不相容职务分旁;基本要求1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主要内容财务会计管理最主要的一项工作组织原则,就是对存在于财务组织中的不相容职务实行分离控制。
不相容职务,是指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集中一人办理容易产生漏洞和弊端的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职务。
不相容职务分离其核心在于实现牵制、制衡。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要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是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不相容岗位是指涉及经济业务的岗位不能交叉,不能重叠,不能由同一人担任,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体系。
无论何种企业,从经济业务活动的处理上,不相容职务大体不外分为以下类型: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会计记录职务、财产保管职务、稽核检查职务。
所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必须按照不相容分离的要求,合理设计相关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内部牵制、内部制衡机制。
2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实施要求控制不相容职务的方法,就是从组织设计以及职务安排上进行分离,将不相容职务分别安排给不同人员、甚至不同部门,以形成一个可以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相互核查的业务机制。
具体如下。
2.1 授权批准职务与业务经办职务分离比如,有权决定材料采购的人员不能兼任采购员。
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见过很多既是单位的供应科长又同时去亲自采购的现象。
曾有实例反映,某企业物资部门主管同时也兼任采购员,利用职务之便,购买其亲属开办企业所生产的质次价高产品,从中获取高额利益。
这就是利用了不相容职务未进行分离所带来的内部控制缺陷,从而谋取私利的典型案例。
2.2 业务经办职务与稽核检查职务分离例如:现金出纳、会计与稽核职务相分离,采购员与库管员职务相分离,库管员与盘点稽核人员职务相分离等。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内容
以下是 6 条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内容:
1. 嘿,你想想看啊,出纳和会计就不能是同一个人呀!就好比一个人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那比赛能公平吗?比如在公司里,要是出纳又能自己做账,那岂不是很容易出问题,公司的钱还能安全吗?咱们必须得把这些职务分开呀!
2. 不相容职务分离可太重要啦!就拿仓库管理员和采购员来说,要是让他们合二为一,这不是乱套了嘛!就像让猫去看鱼,能放心吗?假如他们是同一个人,那采购环节会不会有猫腻,仓库的东西还能管理得好吗?所以说呀,坚决得分开!
3. 哎呀呀,不相容职务分离真的是要好好执行呢!比如说销售和审核,这要是放在一起,不就跟让小偷自己管钥匙一样吓人嘛!就好比去商场买东西,售货员自己能决定给你多大折扣还能审核,那不乱了套啦?所以一定得把这些职务泾渭分明地分开呀!
4. 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必须要重视的呀!像审批权和执行权,能让一个人掌握吗?那不是相当于把火车头和车厢都交给一个人管啦!比如说一个项目需要审批后执行,要是同一个人又批又干,能保证公正合理吗?不行不行,绝对要隔开!
5. 哇塞,不相容职务不分开可不行啊!比如采购和验收,要是这俩活让一个人干了,那不就等于自己买自己说了算嘛!就跟考试自己出题自己判分有啥区别?要是采购的人在验收时放水,那公司的利益不就受损了吗?坚决得分开这两个职务呀!
6. 不相容职务分离太关键啦!想想质量检验和生产环节,要是让生产者自己去检验质量,那能检验出问题来吗?这就好比让学生自己改自己的卷子,能严格吗?所以呀,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这两个职务必须要分开,不能马虎呀!
我的观点结论:不相容职务分离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防止舞弊和错误的重要手段,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忽视。
论内部控制中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基本要求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经营等方面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以达到保障企业资产安全、提高运营效率、防范风险等目的。
在内部控制过程中,不相容职务分离是保障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完整性的基本要求之一。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概念不相容职务分离是指企业内部对同一业务或过程中的不同职责进行有效划分和分离,分离的职责不应该在同一人身上(或团队),以确保职责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审查机制的有效性。
例如,企业的财务职能应当被分为会计、财务、审计、风险管理等不同职责,避免同一人或同一团队同时管理不同职能。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基本要求1、实现职责分离的类型和范围应当根据企业的运营特点和管理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同时需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和公司治理框架。
2、目标和责任的划分必须清晰明确,每个岗位所承担的职责和权限应该清晰指出,避免职责交叉或责任不明。
3、职责分离的执行必须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制度和操作流程需要被完善并严格执行。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内部监督机构,对控制制度的执行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4、拥有管理特权的员工人数应该最小化,权利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会增加风险和机会滥用的可能性。
5、员工应该有职责分工和收入奖励机制的相关规定,奖励可以与所承担的职责分离有着必然的关系。
该体系应该建立在公司治理框架中,避免奖励机制出现问题,激发员工主动执行制度的积极性。
6、内部控制机构和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具有独立性和控制之权,并且应该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员。
内部控制机构应该和经营管理部门保持独立,拥有对经营管理部门工作的监督和审查权。
7、不相容职权分离是一项长期的内部控制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应该及时适用。
企业的整体控制理念应该逐渐变为职责分离,落实到日常运营中,做到内外部机构的有效监督和反馈。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效果相对于未进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更细化地识别并防范风险、避免利益冲突、优化决策流程等。
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本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建立规范的工作秩序,提高业务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以及单位内部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岗位,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第二章不相容岗位分离的目标和原则第三条不相容岗位分离达到以下基本目标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准确;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四条不相容岗位分离应遵守以下原则1.不相容岗位分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2.不相容岗位分离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经济和业务活动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不得拥有超越不相容岗位分离规定的权力;3.不相容岗位分离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各项工作及相关岗位;4.不相容岗位分离应当保证单位内部工作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确保各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5.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应当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第三章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内容第五条不相容岗位主要包括:负责人、业务经办、会议记录、档案管理、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
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与经办人及记账人员职责权限应当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1.出纳人员不得监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得兼任票据核销工作;2.货币资金的收付及保管应由被授权批准的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接触;3.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4.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非货币资金账户的记账工作;5.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互分离,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6.货币资金的收入和控制货币资金支出的专用印章不得由一个人兼管;7.负责货币资金收付的人员应与负责现金的清查盘点人员和负责与银行对账的人员相互分离,要进行此类操作时,必须征得相关操作员的授权,并接受授权者的监督;8.系统管理员负责业务操作人员的登录账户开设、注销及密码初始化工作,并根据操作员的工作内容分配权限。
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第一条为了促进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化,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建立规范的工作秩序,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强化中心内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规定以及本单位内部管理的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第三条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一)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四条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遵守以下基本原则:(一)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
(二)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及业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不相容职务分离规范的权力。
(三)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和业务的各项工作及相关岗位。
(四)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保证单位内部工作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确保各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五)不相容职务分离办法应当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第五条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负责人、业务经办、会计记录、档案管理、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
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与经办人及记帐人员职责权限应当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1)货币资金的收付及保管应由被授权批准的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接触;(2)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3)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非货币资金账户的记账工作;(4)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5)货币资金的收付和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专用印章不得由一个人兼管;(6)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的稽核人员、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相分离;(7)负责货币资金收付的人员应与负责现金的清查盘点人员和负责与银行对账的人员相分离要进行此类操作的,必须征得相关操作员的授权,并接受授权者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