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技术_王予彬
- 格式:pdf
- 大小:177.72 KB
- 文档页数:2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技术【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技术。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概述了这一主题,并明确了研究目的。
接着,在我们详细讨论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阶段,包括术后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治疗技术,以及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在我们对康复效果进行了评估,强调了康复治疗技术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获得关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康复治疗技术的全面了解,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康复、治疗技术、早期、中期、晚期、锻炼、注意事项、效果评估、重要性、未来研究。
1. 引言1.1 概述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特别是在体育活动或跌倒时容易发生。
半月板是连接大腿骨和小腿骨的软骨组织,起着减轻冲击、增加稳定性和保护关节的作用。
一旦半月板受损,会导致疼痛、肿胀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问题,医学界提出了半月板缝合修复术这一治疗方法。
该手术通过将受损的半月板重新缝合,恢复其正常功能,同时尽可能保留患者的天然组织。
而术后的康复治疗技术则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着重介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术后不同阶段的康复治疗方案以及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患者可以更快地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最终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康复治疗技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关乎患者的康复进程,也影响到手术的长期效果。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探索,进一步完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康复治疗技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技术,通过系统性的康复阶段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效果的提高。
半月板缝合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半月板缝合后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康复:术后1-2周,重点是减轻肿胀和疼痛,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可以进行等长收
缩练习,即在不移动关节的情况下,绷紧腿部肌肉,保持5-10秒,然后放松。
此外,可以尝试在疼痛可耐受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抬腿、勾脚等动作。
2.中期康复:术后3-6周,重点是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力量。
可以进行关节活动度练
习,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屈伸膝、内收外展等动作。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力训练,如坐位伸膝、静态坐位平衡练习等。
3.晚期康复:术后7-12周,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关节活动范围和力量,以及恢复运动功能。
可以进行一些强化训练,如蹲马步、单腿站立等。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车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医生指导:在进行康复训练前,应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意见,根据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循序渐进:康复训练应逐步增加难度和强度,避免过度负荷导致损伤。
3.注意疼痛和肿胀: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疼痛和肿胀的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
时就医。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康复期间,应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康复。
总之,半月板缝合后的康复训练需要逐步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计划。
通过合理的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与总结,从运动处方、推拿治疗、静态牵引、理疗、中药疗法、针灸疗法、物理疗法、基因疗法等诸方面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方法进展了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中图分类号:R684.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852〔2009〕08—0077一03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且对膝关节正常生理干扰不大,已逐渐成为诊治半月可减轻膝关节损伤后的反响性炎症和改善膝关节功毹H】。
半月板关节镜术后的康复治疗主要仍旧是采取传统的功能锻炼再配合针灸、理疗、内外配合中医中药等,主要有以下几种康复疗法:1运动处方①变速走,速度由慢变快,时间以自觉膝关节活动轻松即可,通常需6分钟。
②半蹲位〔120~150。
〕站蹲,以股四板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湛¨。
但术后远期并发症多,膝关节功能恢复不尽人意,且退行性关节炎发病率很高,而术后的康复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引。
大量资料显示:膝关节功能的最终恢复有赖于术后系统的康复治疗[H】。
大量的文献说明,采用中医疗法如内服中药、针灸、手法等表3方差分析方差来源ABC巴布剂,胶布固定,正常饲养。
6小时后取除药物,于除去药F值9.7537.7516.00PP>O.05P<O.01P>0.05离差平方和2429132.667Fo自由度方差12.O14.56.51.333物后60分钟、24小时、48小时观察敷药部位,结果皮肤无红斑及水肿现象。
3讨论巴布制剂采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或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为基质,材料防止使用天然橡胶、松香而造成过敏反响和刺激性;巴布制剂中不使用汽油等有机溶媒,药浆涂布后误差EF㈣〔2,2〕=9.005〔2,2〕=19.0F001〔2,2〕-99.0通过正交试验,从表2可以看出,各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聚乙烯醇>氧化锌>甘油醇,得出A。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技术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是为了修复受损的半月板组织,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手术后,康复治疗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下面介绍一些康复治疗技术。
1、术后第1天
手术后第1天,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禁止上厕所、翻身等活动。
同时,医生会进
行康复评估,并对伤口进行换药。
术后第2-3天,患者需要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并进行仰卧位下肢肌肉收缩锻炼。
此外,可进行轻度屈伸运动。
术后第4-5天,患者可以尝试以半膝位进行运动,进行被动屈屈伸运动,同时可进行
被动旋转、滚动、点滴运动等。
此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评估,并注意保持装备
稳定。
术后第6-9天,患者可以进行自主活动,如站立、行走,但需注意配合护具使用,并
注意防止过度肌肉拉伤。
同时,进行隔日屈伸、活动及按摩肌肉的康复训练。
术后第10-14天,患者可以进行正常康复训练,如进行坐位屈伸、轻度舞蹈等。
此时,需要注意肌肉进一步放松,并注意防止过度疲劳。
总之,半月板修复术后的康复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同时需要合理控制运动
强度和运动范围,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膝关节半月板缝合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膝关节半月板缝合手术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
手术后,患者需要通过一系列康复训练来促进恢复,以下是针对此类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术后急性期(0-2周)1.术后当天: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即用力绷紧脚掌,然后放松,每分钟5-10次,以预防血栓。
2.术后1-2周:进行以下训练:(1)股四头肌收缩训练:用力将大腿前侧肌肉绷紧,保持5秒,然后放松,每组10次,每天3-5组。
(2)直腿抬高训练:平躺,将患腿伸直抬高,尽量与床面成30度角,保持5-10秒,然后放下,每组10次,每天3-5组。
(3)膝关节屈伸训练: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避免关节僵硬。
二、术后亚急性期(2-6周)1.继续进行急性期的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2.增加以下训练:(1)坐位膝关节屈伸训练:坐在床边,将患腿自然下垂,然后尽量将膝关节屈曲,再伸直,每组10次,每天3-5组。
(2)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抗阻训练,每组10次,每天3-5组。
(3)平衡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提高膝关节稳定性。
三、术后慢性期(6周以后)1.继续进行亚急性期的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2.增加以下训练:(1)步行训练: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增加步行距离和时间。
(2)上下楼梯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上下楼梯训练,提高膝关节的承重能力。
(3)功能性训练:如蹲起、跳跃等,以提高膝关节的适应能力。
注意事项:1.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个体化原则。
2.训练过程中,如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及时就诊。
3.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通过以上康复训练方法,膝关节半月板缝合手术后的患者可以逐步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半月板缝合修复手术后康复训练
半月板缝合术属于微创手术,建议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在半月板术后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术后可分为以下时期:
1、术后4-6小时:可进行康复训练,建议患者去枕平卧、抬高患肢,患处可进行冰袋冰敷,同时在间隙可以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一般分5-10次1组,每次进行2-3组,也可以进行踝泵训练;
2、术后3天:可去除包扎,并进行屈腿训练;
3、术后2周:建议患者屈腿到60度,以后每隔2周,屈腿度数增加30度,直到恢复完全正常的屈膝角度,同时建议患者每天进行直腿抬高100次左右的训练;
4、术后1个月:可进行患肢加压、负重直腿抬高,在患肢踝关节处可进行沙袋固定,增加直腿抬高的难度。
半月板缝合以后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容易导致膝关节的黏连以及强直。
针对这种膝关节的黏连和强直必须通过系统的康复功能锻炼才可以有效的避免。
一般来说在术后3-5天以后才可以做系统的康复功能锻炼。
如果说早期的康复功能锻炼容易导致患肢的肿痛,同时会导致刀口的出血。
多数选择在3-5天以后康复功能锻炼是为了避免患肢的肿胀以及避免刀口渗血。
一般来说在术后3-5天以后需要行膝关节的屈伸康复功能锻炼。
屈伸康复功能锻炼,一般来说量都是由弱到强、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功能锻炼。
多数选择从早、中、晚,分3次进行,1次屈伸3-5次,但是还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患者的活动度。
在后期两周以后可以适当的加大运动量,同时可以由3-5次转为5-10次。
另外在1个月以后可以适当的下地负重做一些力量练习,力量练习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预防肌肉的萎缩。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技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其中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髌骨和股骨之间的半月形软骨组织,起着缓冲和稳定关节的作用。
一旦发生半月板损伤,会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引起慢性疼痛和关节退化。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是目前治疗此类损伤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康复进程。
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技术,希望能够对相关患者和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一、术后立即康复护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应该从术后立即开始。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冷敷处理,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压缩绷带也是必不可少的。
卧床休息是必须的,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运动,以免对损伤的半月板进行二次伤害。
在这一阶段,患者要密切观察手术部位的情况,如有出血、渗液或发生感染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二、关节功能维持术后的康复治疗包括关节功能的维持,主要是通过物理治疗进行。
早期关节功能维持的方法包括主动关节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既可以通过医护人员进行 passively 以控制关节的活动幅度,又可以让患者自己进行主动的关节屈伸运动,以维持关节的柔韧性和功能。
还可以使用功能支具,如膝关节支具等来进行功能锻炼和保护。
三、无权负荷下的康复训练在关节功能维持的基础上,患者可以进行无权负荷下的康复训练,包括康复操、瘦身操等等。
这些运动都是通过适当的动作和频率来锻炼受伤的膝关节,以加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运动应该是在专业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对受伤部位的二次伤害。
五、职业和生活的逐渐恢复逐渐恢复职业和生活是康复的最终目标。
在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计划,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在这一阶段,患者要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同时逐渐增加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动,以便尽快地适应正常的生活方式。
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半月板缝合术是一种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方法,康复训练是术后恢复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1. 初期康复(1-2周):病人需要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进行步态
训练,并避免进行重量负荷的活动。
物理治疗师可能会进行被动关节运动和肌肉强化训练。
2. 中期康复(2-6周):逐渐减少助行器的使用,并开始进行
恢复性训练,包括主动关节运动、坐位平衡练习和肌肉力量训练。
病人可以开始进行非冲击性的运动,如静态自行车或游泳。
3. 后期康复(6-12周):病人可以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运动
范围。
物理治疗师可能会增加耐力训练、踏步机训练和踢腿练习等活动。
同时,还要进行平衡和稳定性训练,以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4. 动态康复(12周后):逐渐恢复至正常体力活动水平,包
括跳跃、奔跑和剧烈运动。
但在返回高强度运动前,必须获得医生的批准。
除了物理治疗,恢复期间还需要继续进行冰敷、按摩和疼痛管理等方法,以减轻术后不适感。
此外,术后康复过程中要遵循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方案(包括缝合和各种复位固定方法)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余家阔首先应该了解是内侧半月板损伤还是外侧半月板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及手术缝合技术。
要知道,半月板损伤常常发生在半月板后角,在术后4-6周的时间内膝关节的过度屈曲都是要避免的。
术后1天-4周:(1)术后患肢加压包扎,并注意抬高。
(2)术后即刻给予患肢直夹板固定。
(3)负重:如果损伤是在半月板体部,术后4周才开始部分负重,负重体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但是,如果损伤在半月板的前、后角,术后带直夹板的前提下可以立即完全负重。
(4)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度:只能让大夫进行被动屈膝活动。
术后1周,被动屈膝到90°,术后2周被动屈膝到100°,术后3周被动屈膝到110°,术后4周,被动屈膝到120°。
(5)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度:术后4周内,即使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度在术后4周已到120°,但是,膝关节的主动活动还应该在90度以内。
(6)另外,术后1-4周,还可进行非负重情况下胫骨旋转到刚刚自然停止为止的活动。
(7)术后4周之内,应该避免股骨和胫骨之间撞击的活动以及可以引起膝关节剪力的动作。
术后5-7周(1)对于半月板体部损伤的患者,患肢从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术后六周),在此期间也可以用一个弹力带辅助负重。
对于前、后角损伤的患者,术后立即就可以在直夹板保护下完全负重。
(2)膝关节的活动度练习:在大夫帮助下继续膝关节的被动活动,术后5周到术后7周,被动活动角度继续维持在术后4周的120°。
(3)肌力练习:此期重点应该进行屈伸膝0-30度的练习;然后是屈膝30°的半蹲(即屈膝30°的蹲马步)练习。
术后8周以后:(1)术后8周患膝可以完全负重。
(2)术后8周患膝可以屈膝超过120°,并可以自己联系屈膝。
(3)运动员术后3个月可以开始训练。
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训练半月板缝合术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一种常见手术方式,术后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和康复训练建议,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术后注意事项1.保持膝关节稳定。
术后第一周,患者需要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行走,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避免发生跌倒或扭伤等情况。
2.避免扭曲膝盖。
患者需要避免扭曲或旋转膝盖,以免影响手术部位的恢复。
3.控制肿胀和疼痛。
术后第一周,患者需要按时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并进行冰敷和理疗等治疗措施,以减轻膝关节的疼痛和肿胀。
4.注意伤口护理。
患者需要注意伤口的卫生和护理,避免感染和出现其他并发症。
康复训练建议1.被动运动训练。
术后第二天开始,患者需要进行被动运动训练,包括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等动作,以促进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2.主动运动训练。
术后第三天开始,患者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主动运动训练,包括站立、行走、爬楼梯等活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提高身体稳定性。
3.康复器械训练。
术后一周后,患者可以开始进行康复器械训练,包括膝关节屈伸器、踝部加重器、平衡垫等辅助训练设备,以促进康复效果。
4.日常生活训练。
患者需要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包括穿鞋、洗澡、上下床等活动,以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如果术后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影响康复效果。
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训练是一项长期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耐心坚持,同时也需要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和帮助。
只有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才能尽快达到康复的效果。
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护理进展半月板是膝关节内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保持股骨和胫骨关节面的稳定性,吸收缓冲作用力,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及润滑性[1]。
正是由于半月板所起到的稳定载荷作用,才保证了膝关节长年负重运动而不致损伤。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半月板作为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之一。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治疗和护理半月板损伤患者,并最大限度地使其恢复生理功能,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已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现将近年来对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进展及护理干预的现状和发展作如下综述:1 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进展何亚标等,2008 年对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进展做了综合叙述,自20 世纪90 年代后,国内的关节镜才进入快速发展期。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日趋成熟,关节镜诊断、治疗半月板损伤已成为一种趋势,以往的膝关节开放性半月板全切术已逐渐被淘汰[2]。
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相比,关节镜手术治疗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患者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
杨镇等报道[3] 了膝关节镜下应用全内和外内缝合法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治疗, 实验组患者的Lysholm 评分术前(42.23±5.56) 分,术后 6 个月提高到(91.35±2.72)分。
谭述军等报道[4],2007 年10 月至 2012 年10 月38 例应用史塞克 Fast-Fix系统在关节镜下关节内修复半月板损伤病例,患者随访 3-60 个月,平均 15 个月。
术后3 个月关节无交锁,无肿胀,关节间隙无压痛。
术后功能评分优于其他全内缝合方法,是一种微创、有效的半月板缝合技术,近中期疗效好。
甚至近年来,在治疗方面已经开始研究膝关节镜日间手术的可行性。
2003 年,国际日间手术协会(Intemational Association ofAmbulatory Surgery) [5] 将日间手术定义为病人人院、手术和出院在1 个工作日中完成的手术.除外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
·技术方法·通讯作者:王予彬,!"#$%:&#’()*+$’,)))!-.,"#$%/0."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技巧王予彬1李文峰2李方祥1解强1李国平11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运动创伤外科(北京133341)2北京军医进修学院创伤中心536医院骨科摘要目的:总结537例膝关节半月板缝合的技巧和经验。
方法:根据537例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的临床实践,归纳半月板修复的基本操作程序和该项技术的操作技巧。
根据缝合修复的特点进行半月板损伤部位的分区。
结果:537例半月板缝合全部在镜下完成,无1例改用切开操作,其中缝合2针184例,6针84例,4针12例,7针5例,12针1例。
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有:缝线打结断裂7例,缝线拽脱6例,缝合针弯曲9例。
缝合时间53"83分钟,平均43分钟,其中以#区缝合时间最短,平均63分钟;$区(前角区)、%区(后角区)最长,平均49分钟。
全部病例经4个月":4个月随访(平均24个月),膝关节无症状率达82;。
<)=-.%"评分:术前92>11,术后82>7(!!3?31)。
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是治疗半月板损伤有效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膝;半月板;关节镜;缝合!"#$%&’()"*)&+,&-.,/0,*’.1#0&230’.+,#+!#"#)0"#$%&’()$1,*)"+$,+$%2,*)-#$%.)#$%1,+/#0112’3%+345+6#3/7+$/8,2683/9:896)/#0,;<=2>,?+)@)$%,1333412A 3/B 86+C )D 5+6#3/7+$/8,536/B:896)/#0(4+")5,"!"#$%&’($@.=*""#A $B C ,-C #D D %$0#,$.’.E #A ,-A .=0.D $0,C 0-’$F *C .E"C ’$=0*==*,*A C /)$&*+,-@-A C C-*’G A C G =#’GC $(-,D #,$C ’,=&$,-"C ’$=0*=,C #A&C A C,A C #,C G*’G C A#A ,-A .=0.D )/H C ’$=0*=&#=G $I $G C G $’,.6D #A ,=$’,-$==,*G )#00.A G $’(,.,-C E C #,*A C =.E .D C A #,$.’/.$-/0&-:J ".’(537D #,$C ’,=,2=*,*A C =&C A C D C A E .A "C G $’184D #,$C ’,=;6=*,*A C =$’84D #,$C ’,=;4=*,*A C =$’12D #K,$C ’,=;7=*,*A C =$’6D #,$C ’,=#’G 12=*,*A C =$’1D #,$C ’,/@-C G $E E $0*%,).E .D C A #,$.’$’0%*G C G +A .L C ’=*,*A C $’7D #,$C ’,=,D *%%$’(.*,.E =*,*A C $’6D #,$C ’,=#’G +C ’G $’(.E ’C C G %C $’9D #,$C ’,=/M *A #,$.’.E =*,*A C D A .0C G *A C&#=43"$’*,C =#I C A #(C %)(E A ."53"$’*,C =,.83"$’*,C =)/J %%D #,$C ’,=&C A C E .%K %.&C G *D E A ."4".’,-=,.:4".’,-=&$,-#I C A #(C .E 24".’,-=/J =)"D ,."#,$0A #,C .E L ’C C N .$’,&#=82;D .=,.D C A #,$I C %)/<)=-.%"=0#%C =0.A C&C A C 92>11+C E .A C .D C A #,$.’#’G 82>7G *A $’(E .%%.&*D (!!3/31)/1+2%0/-’+2-H C ’$=0*=,C #A 0#’+C&C %%,A C #,C G *=$’(#A ,-A .=0.D $0,C 0-’$F *C /@-C C O K D C A $C ’0C E A .".*A 0%$’$0#%D A #0,$0C D A .I CG ,-#,,-C ,C 0-’$F *C 0.*%G +C C #=$C A ,.D .D*%#A $B C /60%7&)$+L ’C C ,"C ’$=0*=,#A ,-A .=0.D ),=*,*A C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技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一种损伤,一旦发生半月板损伤,尤其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往往需要进行手术进行修复。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技术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合理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关节功能恢复速度,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本文将分别从术后康复治疗的原则、操作技术和具体的康复措施等方面来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技术。
一、术后康复治疗的原则1、保护关节:术后的膝关节需要得到足够的保护,避免受到过度的压力和损伤。
患者需要在手术后戴上支具,以保护手术部位,减少关节的扭曲和损伤。
2、控制疼痛:术后的疼痛是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镇痛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促进愈合: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防止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
还可以通过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来促进损伤的愈合和恢复。
4、恢复肌肉力量: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肌肉力量的恢复训练,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关节的受力,预防再次损伤。
二、操作技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操作需要非常小心和精细。
手术前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情况,了解受伤的程度和范围,根据损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保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同时要非常小心地缝合损伤的部位,保证缝合的牢固和整齐。
手术操作结束后,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局部处理,避免对手术部位的不良刺激。
三、康复治疗过程1、术后第一周术后第一周是术后恢复的关键时期,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并适当提高患者的患肢,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促进局部的循环。
患者需要进行冷敷和局部处理,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感。
患者需要避免大幅度的活动,避免对手术部位的不良刺激。
患者还需要进行肌肉收缩训练,以增强患肢的肌肉力量。
2、术后第二周至第四周术后第二周至第四周是恢复的重要时期,患者可以逐渐减少卧床休息的时间,进行适当的被动关节活动,促进关节的功能恢复。
半月板修复(缝合、半月板钉及半月板箭等各种固定方式)术后康复计划为达到令人满意的康复治疗效果,患者应清晰的认识自身情况,从而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保证实施康复计划顺利实施。
在使用本计划指导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完全部内容,并经医生许可后再予执行。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
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
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应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主进行,以免发生危险。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
如平时或练习后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 附录中带有阴影一侧为患侧。
正文一.保护期——术后1天至4周(一)术后当天及术后一天:术后即刻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予以直夹板固定;麻醉消退后,开始尝试:1. 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见附录1—图1),5分/组,1组/小时。
(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2.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
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大于500次/每日)3. 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见附录1—图2)。
要求同上,大于500次/每日(二)术后二天:1. 开始尝试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
10次/组,2—3组/日,方法见附录1—图4)。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的康复训练
谭小薇;王予彬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7(012)003
【总页数】3页(P119-121)
【作者】谭小薇;王予彬
【作者单位】创伤中心理疗科;创伤中心理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09
【相关文献】
1.快速康复护理用于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的效果评估 [J], 韩淑娟
2.对接受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的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J], 冉继红; 吴玲; 罗郑萍
3.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术对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J], 王咏波
4.关节镜下半月板形成术后康复训练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 [J], 毛华晋
5.关节镜下外内缝合法和全内缝合法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对术后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J], 邵哲;谢晓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