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220.75 KB
- 文档页数:28
2024年3月第14卷第5期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4 No.5 March 2024161·检验医学·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陈 静 金灿灿 周皓鹏 张茜蕙 梅 辉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泰州 225400[摘要]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情HBV-DNA 阳性率和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
方法 选取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375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为研究资料。
比较不同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 抗原(HBeAg)、乙肝e 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结果患者HBV-DNA 定量检测结果差异,将患者根据HBV-DNA 定量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乙肝两对半结果差异,使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将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比较三组患者乙肝两对半和HBV-DNA 定量检测结果差异。
结果 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患者HBV-DNA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BV-DNA 阳性组患者HBsAg、HBeAg 水平高于HBV-DNA 阴性组,HBsAb、HBeAb、HBcAb 水平低于HBV-DNA 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BsAg、HBeAg 水平与HBV-DNA 呈正相关(P < 0.05),HBsAb、HBeAb、HBcAb 水平与HBV-DNA 呈负相关(P < 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乙肝两对半类型HBV-DNA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HBV-DNA 定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再认识关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是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检验项目,也是医患纠纷产生较多的领域之一。
如何正确分析和解释乙肝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以及对于这些检验项目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乙肝标志物模式与HBV-DNA结果的关系,为临床正确解读使用检验结果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定性检测采用实验室常用的ELISA法,HBV-DNA采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
结果1000例血清标本中,”大三阳”模式与HBV-DNA结果阳性符合率达96.5%,”小三阳”模式与HBV-DNA阳性符合率达32.5%,HBsAg(+)、HBcAb(+)模式与HBV-DNA 阳性符合率达48.8%,HBsAg(+)、HBeAg(+)模式与HBV-DNA结果阳性符合率达94.7%。
讨论”大三阳”模式标本两种检测阳性符合率很高,但是也有3.7%不相符,经调查均在治疗服药过程中,因药物干扰而呈假阴性。
”小三阳”模式标本,两种检测阳性符合率仅有32.3%,却有68.9%不相符,说明”小三阳”模式病毒复制减弱,并非所有”小三阳”患者均不具有传染性,必须密切观察,才能更好服务于患者。
HBsAg(+)、HBcAb(+)模式标本中HBV-DNA检测阳性占到48.8%,超过”小三阳”模式,表明HBeAg因浓度过高或刚好采样时间处于HBeAg滴度尚低于可检测线之上,已有报道此种情况下稀释标本重新检测HBeAg可呈阳性,部分患者在以后复查时变为”大三阳”或”小三阳”。
因此这一模式结果做HBV-DNA检测查明病毒复制强弱。
HBsAg(+)、HBeAg(+)模式与HBV-DNA 结果非常一致,阳性符合率达94.7%。
这一模式一般处于病毒感早期,传染性强。
综上所述,两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相辅相成,ELISA定性检测开展普遍,但影响因素较多,无法确知病毒复制强弱。
HBV-DNA实时荧光PCR 定量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标志。
慢性乙肝患者 HBV-DNA、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HBV-DNA、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方法:研究时间选择2020年3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选择院内接受治疗的53例患者,指导所有患者均接受HBV-DNA、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对53例患者进行检查,发现HBsAg阳性的HBV-DNA阳性检出人数更多,患者肝功能受损情况更为明显,大三阳,HBsAg、HBeAg阳性检出患者的HBV-DNA阳性检出人数更多。
结论:通过对慢性乙肝患者做好HBV-DNA、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对提高临床病情分析准确性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慢性乙肝患者;HBV-DNA检验;乙肝两对半;肝功能指标检测乙型肝炎疾病的控制与预防,一直是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关注的一项卫生问题。
其可通过血液、性、母婴等途径进行传播,患者在患病后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食量降低、肝功能异常等,若不及时进行干预则会加重对肝功能的损伤,影响患者肝脏代谢,加重疾病威胁[1]。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慢性乙肝患者HBV-DNA、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项目时间开展范围为2020年3月-2021年12月,研究样本为院内已确诊的53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患,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检查。
其中所有患例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9:24,年龄区间为26~62岁,平均年龄为(45.77±4.33)岁。
1.2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HBV-DNA、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
①HBV-DNA:采用院内荧光定量PCR仪器进行检测,定时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②乙肝两对半:于晨间在空腹状态下,采集其3mL外周静脉血液,将采集样本与适量的肝素混合摇匀,然后放入离心机,以3000r/min的转速分离10min,取上清液进行检查。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在HBsAb (肝炎表面抗体)、HBsAg(肝炎表面抗原)、HBeAg(肝炎 e 抗原)、HBcAb(肝炎核心抗体)、HBeAb(肝炎 e 抗体检验。
如何看hbvdna报告HBV是指乙型肝炎病毒,它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疾病。
对于某些人来说,了解自己的HBV感染情况非常重要。
在进行相关测试后,你会得到一个HBV DNA报告,本文将以逐步的思路帮助你理解和解读这份报告。
1.报告的基本信息:首先,你需要了解报告的基本信息。
这包括报告的日期、样本编号、病人姓名和年龄等。
确保这些信息准确无误以避免任何混淆。
2.HBV DNA的意义:HBV DNA是指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成分,它可以通过PCR等方法检测到。
HBV DNA报告将显示病毒的数量,通常以IU/mL 或copies/mL为单位。
HBV DNA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病毒感染的活跃程度。
3.参考值范围:报告中通常会列出HBV DNA的参考值范围。
这是一个参考范围,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如果你的HBV DNA值高于参考范围,可能意味着你的感染比较活跃。
4.报告结果解读:接下来,你需要根据报告的结果来解读你的HBVDNA水平。
一般来说,HBV DNA值越高,说明你的感染越活跃。
低水平的HBV DNA可能意味着你的感染已经得到了控制。
5.与其他指标结合分析:除了HBV DNA,你的报告还可能包含其他指标,如肝功能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等。
你应该将这些指标与HBV DNA水平一起分析,以获得更全面的评估。
例如,高水平的HBV DNA结合异常的肝功能检测可能表明你的肝脏已受到了严重损害。
6.与医生讨论结果:最后,你应该与医生讨论你的报告结果。
医生可以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和报告结果,为你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记住,只有专业医生才能准确地解读和评估你的HBV DNA报告。
总结起来,了解和解读HBV DNA报告对于了解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至关重要。
通过逐步的思路,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报告中的信息,与医生一起制定适合你的治疗计划。
如果你对报告结果有任何疑问,务必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
乙肝DNA简介及报告单解读HBV-DNA即是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即乙肝病毒基因)。
HBV-DNA是HBV感染最直接、特异性强和灵敏性高的指标,HBV-DNA 阳性,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
HBV-DNA越高表示病毒复制越厉害,传染性强。
核酸是病毒的核心部分、病毒的基因都在这里,没有核酸,病毒就不能复制。
因此,检测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有人会问,检测乙肝“乙肝两对半”已能反映乙肝病毒有无复制、有无传染性,为何还要检测HBV-DNA呢?这是不是重复检查,增加了病人的负担? 可以肯定,检测HBV-DNA是必需的,不是重复检查,原因如下:1.如果乙肝病人是“小三阳”,一般说这是乙肝病毒进入非复制状态,传染性消失或很低,病情也应当趋于稳定。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时病人的转氨酶仍然反复波动,甚至出现黄疽,这是怎么回事?经检测HBV-DNA发现其为阳性,可以肯定,病毒仍复制活跃、病情不稳定与乙肝病毒活跃有关。
“小三阳”乙肝因其HBeAg阴性,被医生称为“HBeAg阴性肝炎”,是这由于病毒“变异”造成的,故也称“异型乙肝炎”。
对此型乙肝不能掉以轻心,病情可能更重。
2.在检测病人“乙肝两对半”时,仅发现其中1项阳性,如HBsAg阳性或单一的抗—HBc阳性,这并不能说明病人体内的病毒有无复制,必需检测HBV-DNA,一旦阳性、就可肯定仍有病毒复制、也有传染性。
3.有一些肝炎病人的“乙肝两对半”5项全部阴性,甚至甲、丙、丁、成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也是阴性,但病人的转氨酶却很高,有黄疽,肝功能损伤明显、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测HBV-DNA后,可能发现为阳性,就此可断定这种肝炎叫“慢性隐匿性乙肝”,在不明原因的肝炎中,此类型肝炎约占30一60%。
4.有的乙肝病人竟被检测到抗一HBs,这是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说明感染结束,但为什么病人的病情依旧,并无好转迹象?如HBV-DNA阳性,问题又解决了,这叫“抗—HBs阳性乙肝”,也是病毒变异惹的祸。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和有效。
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和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进行个性化治疗。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的分析。
一、血清学指标分析1.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是指在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的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常见的血清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等。
2. 血清学指标的变化血清学指标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标志物和指标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病毒感染状态、肝炎活动程度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1. HBV-DNA的检测方法HBV-DNA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检测HBV-DNA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HBV-DNA检测方法包括定量PCR法、荧光定量PCR法、原位杂交法、基因芯片技术等。
HBV-DNA检验结果通常表示为病毒载量,单位为IU/ml或copies/ml。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BV-DNA水平高低与病毒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BV-DNA水平升高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肝脏受损程度较重。
HBV-DNA检验结果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监测患者的HBV-DNA水平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病毒活动性和患者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和调整治疗方案。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是了解患者病情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乙肝五项及 HBV-DNA检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析乙肝五项及HBV-DNA检验结果。
方法选择我院产科门诊建卡乙肝阳性并进行了HBV-DNA检验的56例(2020.01-2020.06)患者,对其乙肝五项和HBV-DNA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乙肝五项不同模式下HBV-DNA阳性检出率为75.00%,HBsAg阳性符合率较HBeAg阳性符合率高(2=23.333,P=0.000)。
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乙肝五项与HBV-DNA联合检验,诊断准确度高,推荐使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五项检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乙肝为现阶段我国流行性最广、患病率最高、传染性最强的肝炎病毒类疾病[1]。
相关研究显示[2],乙肝患者极易诱发原发性肝癌疾病,故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因此,早期对乙肝患者开展检查及诊断,对疾病治疗具有时效性[3]。
为提高乙肝病毒诊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比分析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及HBV-DNA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01-2020.06在我院建卡的乙型肝炎患者5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0岁,平均(30.19±2.34)岁。
纳入标准:经血清学检验确定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排除标准:⑴血液系统疾病;⑵伴有其他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疾病;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⑷恶性肿瘤。
1.2方法入选患者,均于空腹状态下,采取外周静脉血,按照化学发光法测定乙肝五项,并检测HBV-DNA(第三方检验机构)。
上述操作均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各项操作。
1.3观察指标⑴乙肝五项模式不同测定HBV-DNA结果,乙肝五项包括: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HBeAg(e抗原)、HBeAb(e抗体)、HBcAb (核心抗体)。
统计不同模式下乙肝五项测定HBV-DNA水平结果,即:①HBsAg、HBeAg、HBcAb阳性;②HBsAg、HBeAb、HBcAb阳性;③HBsAg、HBeAg阳性;④HBsAg、HBeAb阳性;⑤HBsAg、HBcAb阳性;⑥HBsAg阴性。
乙肝五项与HBV—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结果的相关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并对395份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为大三阳、小三阳及第一、第五项同时是阳性的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即PCR法)检测HBV-DNA。
结果:Ⅰ组(HBsAg、HBeAg、抗-HBc三項阳性)、Ⅱ组(HBsAg、抗-HBe、抗-HBc 三项阳性)、Ⅲ组(HBsAg、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52%、33.13%、35.19%;经统计学处理,Ⅰ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与Ⅲ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P<0.01)。
结论: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与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存在相关关系。
把两种检测结果结合起来观察能更准确、直接地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状态和治疗效果。
标签:乙肝五项;HBV-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1方法1.1标本来源:2011年1月~11月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乙肝专科的乙肝患者乙肝五项结果为大三阳、小三阳及第一、第五项同时是阳性的血清395份。
1.2检测方法和试剂1.2.1乙肝五项检测:ELISA法采用上海科华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五项试剂盒,操作方法按说明书进行。
1.2.2HBV-DNA检测:PCR法采用中山大学达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HBV-PCR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仪器为达安全自动荧光PCR分析仪,操作方法严格按试剂盒和仪器说明书进行。
HBV-DNA基因copies>1000/ml者为阳性。
1.2.3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软件卡方检验计算器1.61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结果见表1。
3结论乙肝五项是检测乙肝病毒感染和疗效观察的传统方法,间接地反映了病毒复制水平,在乙型肝炎的病因分析、疾病进程和预后判断上因其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费用低等特点,有着HBV-DNA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建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性能验证方法及结果分析辛娜;杨超;白跳艳;王永锋;康炜【摘要】目的探讨自建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性能验证的方法和程序,充分了解其检测性能,评估并确认分析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用途. 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EP系列文件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对实验室检测系统评估的要求,对实验室自建的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进行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检测下限等性能参数的验证和评价. 结果 HBV-DNA定量检测低值和高值的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3.4%和1.8%,总精密度CV分别为3.8%和1.8%.正确度初次验证有两项不符合要求,经厂家校准后重新验证符合要求.线性回归方程为y =0.997X+0.012,R2=0.999,线性范围为500-108 IU/ml.检测下限为500 IU/ml. 结论自建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的性能符合要求,能够应用于临床检测.【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47)004【总页数】5页(P365-369)【关键词】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性能验证【作者】辛娜;杨超;白跳艳;王永锋;康炜【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77;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77;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77;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77;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近年来,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的概念逐步地进入我们的临床检验实践,临床检验已经进入到一个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时代,ISO15189和CAP认可要求中明确指出临床实验室在开展某一检测项目前需进行方法学认证,充分了解其检测性能,评估并确认分析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用途。
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探析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乙肝两对半和hbvdna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
方法:选择市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从2008年1月到2009年1月期间的320份血清。
并将这320份血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elisa 方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hbvm),用pcr方法检测hbvdna。
其中检测hbvm中需要检测hbsag,抗hbc,抗hbs,hbeag,抗hbe对照组的hbvdna和乙型肝炎两对半(hbvm)都采用elisa法检测并分析。
结果:hbsag阳性,其他hbvm阴性,hbvdna检出率为37.93%(11/29);hbeag阳性,hbvdna检出率为96.23%(51/53);hbvm阴性,hbvdna检出率为10。
22%(14/137);hbsag阴性,其他hbvm 阳性,hbvdna检出率为16.33%(8/4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bsag阳性,其他hbvm阳性,hbvdna检出率为73.33%(77/105)与hbsag阳性,其他hbvm阴性,hbvdna检出率相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hbeag 阳性与hbvdna复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hb-sag阳性不仅代表hbv 的感染,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传染性。
用pcr是检测hbvdna含量较为精准的方法,能够正确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和活跃程度。
关键词:乙肝两对半(hbvm);hbvdna【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49-02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