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普工作统计汇总表

科普工作统计汇总表

科普工作统计汇总表
科普工作统计汇总表

科普工作统计汇总表

附件2:

科普工作统计汇总表

填报单位名称:

单位负责人(盖章):

填表人(签章):

联系电话:

传真:

填表时间: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部

二○××年××月

填报说明

一、制表目的:本统计表为科普工作统计汇总表,依据基层单位年报表内容汇总后填写。

二、填报范围:地方辖区内所属单位或部门直属单位。

三、报告期:20××年××月××日--××月××日。

四、填报要求:

1.按照各表的指标解释要求进行填报;

2.用计算机录入或用黑色钢笔填写,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

3.填报内容,一律取整数。如果数字取整后为零,须填“0”,如某项指标值没有,填“-”;

4.统计报表上报时,必须由本单位负责人签章确认,盖单位公章。

报表目录

表1 人员概况

科普活动专职人员(KR100):指直接参与从事科普管理、研究以及实施科普工作的人员,主要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类科学协会中的科普管理工作者、科学学会和研究机构中从事专业科普研究、创作的人员、专职科普作家、各类科技场馆(各类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展览馆、科技类图书馆等)的相关工作人员、科普类书刊编辑、科技(普)专栏版的报刊编辑、科普频道、栏目的电台和电视编导、科普网站信息加工人员等。

科普活动管理人员(KR110):指从事科普组织、管理的人员,主要包括各级政府部门中的管理人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修订) 沪商院人(2005)第28号 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考核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提供必要的依据,按照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特重新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 一、教师工作量的概念 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根据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每位教师一般应完成工作量为1600小时/年,其中,教学工作量1280小时,科研工作量160小时,其他工作量160小时。 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范围 按照教学工作规范和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实行单独收费付酬的辅修课、重修课、考证辅导课,以及成教和自考项目的教学工作量,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三、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采取“课时”加“系数”的方法计算。每位教师全年一般应完成320标准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每一标准课时相当于4工作小时。同时,根据授课班级人数、课程难易程度,规定不同的课程系数,按系数计算标准课时课酬。 1、标准课时和标准班级。除少数课程外,学院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书确定的每1节课堂理论课为1个标准课时;授课班级以35-40人为一个标准班,其中,艺术和外语专业以25-30人为一个标准班。计算标准课时,其授课人数以标准班为基数;非教师原因造成授课班级人数低于标准班人数下限的,其标准课时按标准班计算。 2、合班或大班上课。以标准班人数上限(40人)为基数1,授课班实际人数在41-80人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2;授课班实际人数81人以上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1;授课班人数增加不足10人的,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计算系数。 3、“双语”课。教师使用外文原版教材,50%以上用外语讲授专业课,教学效果良好,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2,双语课不实行合班上课。在同类重复班讲双语课,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1.5。 4、普通公共课:体育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指导学生素描、绘画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计算机上机操作指导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外语听力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 5、实验实训课。纳入教学任务书的课堂实验实训课(不包括校外组织实施),按标准课时×0.8计算。该课程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指导、批改实验实训报告和考核等教学环节。对未设专职实验员、由任课教师自己承担实验准备工作的工科类实验课,每1课时即为1个标准课时。 6、选修课。正常教学时间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计算,在晚上18:00以后和双休日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1.2计算。 7、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量计算由教务处另行制订。毕业实习指导应包括联络实习单位、跑点指导、组织实习小结、论文指导及论文答辩等工作环节。8、体锻课。辅导学生体锻(包括早锻炼)、举办运动会等工作量,按1标准课时=核准的工作时间(小时)÷4计算;经批准成立的学院体育运动队,按训练计划和实际执行的指导运动队的工作周数,折算为标准课时。 9、指导青年教师(包括制订指导计划、实施带教、组织考核小结等),每指导带教1位青年教师,按平均每年20标准课时计算,其中,第一年为30课时、第二年为20课时,第三年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黑东院教发〔2011〕17号 关于印发《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部、处、办、中心、图书馆: 《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虽计算办法》(试行)业经院务会议讨论通过,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T 主题词:教师工作虽计算办法通知 黑龙江东方学院院长办公室2011年3月22日印发

打字:刘佳校对:杨玉顺共印50份 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 计算办法(试行) 为了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调动专任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虽,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特制订《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虽计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内容如下: 一、教学工作虽界定与教学工作虽内容 教学工作虽主要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直接面向学生所做的各项工作的劳动付出虽。教学工作虽主要包括授课(备课、课堂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课程考核、过程教学管理等)教学工作虽、指导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虽和兼职教学管理减免等。 二、教学工作虽的计虽单位及工作虽定额 1. 教学工作虽用“标准学时”作为计虽单位。教学工作虽统一用标准学时计酬。以理论课授课为例,一个实际授课学时乘以若干 调节系数等于标准学时工作虽。每学期按17周计算,每周12标准 学时,满工作虽为204标准学时。教师完成的所有各项教学工作都折算成标准学时计付课酬。 2、完成每周8标准学时工作虽的教师,可获得工资中的基础工资报酬,再完成每周4标准学时工作虽的教师可获得满工作虽报酬。完成每周12标准学时工作虽以上的教师可获得超工作虽报酬。超工作H计酬办法详见下文。 三、教学工作虽的计算办法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doc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劳动特点。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除必须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网络教室维护、教学资源开发、计算机辅助学校管理等若干项工作,其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并长时间处在电子辐射环境条件下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我国《劳动法》,建议教育部门、学校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及满工作量 1、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2、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周期短、技术形态变化快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处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更新换代的状态下工作,建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满工作量为课时。 二、承担其他任务的工作量 信息技术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如果在本校还承担其他工作,其工作量应累计到总工作量中去,建议如下: 1、校园网、网络设备和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每周可计算2-4个课时的工作量。 2、校园网的开发、升级、信息更新等,每周可计算2-5个课时工作量。

3、教学用机房的日常维护工作,每间机房每周计算6-8个课时工作量。 4、学校计划内的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辅导,每培训一课时折算为1-3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5、独立承担学校活动的新闻及图片上网,每周可计算3-5个课时工作量。 6、本校大型活动、示范课拍摄、制作、视频广播、刻录等,按每操作一课时折算为2-4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教学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注:计算工作量在参考范围内的取值,由工作效果决定 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三、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一)学校实验人员总工作量标准 1.省重点高中24个班以下(含24个班)的平均6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9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2.普通高中28个班以下的平均7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8个班以上超过28个班部分平均10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3.乡镇初中24个班以下的平均9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4.城镇小学及乡镇完小按平均18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

2017年度考勤总结汇总和分析改进报告

2017年度考勤总结汇总和分析改进报告 考勤管理是人事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它既是公司进行薪酬支付和员工考核的依据,又是维持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办事效率、严肃劳动纪律、使员工自觉遵守工作时间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本年度的考勤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后,报告如下: 一、2017年(1月-11月)整体考勤情况: 1、公司正常上班天数为263天,人员全体出勤天数为191天,未全勤天数为70天,总迟到人次66次,员工总请假天数110.5天,旷工/未打卡天数为28.5天,全员调休133.9天,已休年假天数为70.2天, 员工总计出差天数为340天。 从《2017年考勤统计汇总表》可以看出,本年度公司对钉钉的使用已经日趋规范,上班打卡、出差、请假、年假等数据基本真实可靠。相比2016年考勤集中点名、部门查看方式,强化了即时监督,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人员精力,降低了管理成本。但是从这一年考勤各类型数据上也反馈出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迟到情况 本年度(2017年1月至11月)总迟到人次66次,同比2016年51次增加了15次。公司在3月、4月出勤率表现良好,未有迟到人员。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迟到人员主要分布在业务部、生产部和质检部。迟到时间主要分布在10月和11月份,占总迟到的58%。 原因分析:其一是部分人员对钉钉的考勤意识仍然很弱,经常存在经常忘打、漏打现象。其二是生产及业务旺淡季交替,部分员工在思想上有所懈怠,部门主管未做好监督,并且有些部门领导也迟到次数较多,未能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其三,部分员工缺乏对上班时间合理的安排,迟到10分钟以内的次数占到81.5%,均是未规划好出行时间造成;其四,遇突发事件造成迟到的情况,迟到超40分钟以上的次数占到17%。 (2)请假分析 本年度(2017年1月至11月)请假总天数为110.5天,同比2016 年70.5天增加了40天。造成请假天数异常的主要原因为个体的超长病假造成,除去个体因素的影响,2017年请假天数与去年持平甚至

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

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国家教师工作量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一、周标准工作量 农村小学 16节农村初中14节 县城小学14节县城初中13节 二、周标准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1、工作量: 按公式 N1 =∑(XiKini/50 )计算。其中X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数,K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折算系数,ni为第i班的学生人数,一个标准班的学生人数小学取50初中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语文数学外语国学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 1 1 1 1 0.9 0.9 0.85 085 0.85 0.85 0.8 0.8 0.8 0.8 0.7 小学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语文数学国学外语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 1 1 1 0.85 0.85 0.8 0.8 0.8 0.8 0.7 (1)同科同头多班,取其中一个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其余班的折算系数降低。 (2)同科不同头多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

例如:某校小学教师,上三年级一个班(60人)的语文,同时又上一个班(65人)的科学。按部颁课时计划,他的周工作量为:N1=(8×1×60/5 0)+(2××65/50)= 2、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 早读:按标准课时乘以计算 3、职务工作量(课时计/周): 职务工作量表职务 类别校级副校级中层正职中层副职会计出纳 小学 12 10 8 6 8 初中 10 8 6 4 6 4、教师周工作量:N=N1+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职务工作量 5、教师月工作量:A=4N 6、其它人员月工作量:按全校教师月平均工作量×(~)计算。 三、教师周标准工作量的使用 各校教师周工作量计算出后,与周标准工作量相比较,超出周标准工作量,计算超课时工作量,未超出周课时工作量,不计算超课时工作量。各校教师的周工作量应该在开学的时候,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时计划排好课后,计算出全校周总工作量,再算出本校人平均周工作量。最后根据人平周工作量安排教师工作。 几点说明: 1、本方案只是对教师工作量的一种计算方法。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一、周标准工作量 农村小学 16节农村初中14节 县城小学14节县城初中13节 二、周标准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1、课堂教学工作量: 按公式 N1 =∑(XiKini/50 )计算。其中X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数,Ki 为所授第i班某学科的课时折算系数,ni为第i班的学生人数,一个标准班的学生人数小学取50初中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语文数学外语国学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 1 1 1 1 0.9 0.9 0.85 085 0.85 0.85 0.8 0.8 0.8 0.8 0.7 小学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语文数学国学外语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 1 1 1 0.9 0.85 0.85 0.8 0.8 0.8 0.8 0.7 (1)同科同头多班,取其中一个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其余班的折算系数降低0.1。 (2)同科不同头多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 2、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 早读:按标准课时乘以0.3计算 3、职务工作量(课时计/周): 职务工作量表职务 类别校级副校级中层会计出纳 小学 12 10 8 8 初中 10 8 6 6 4、教师周工作量:N=N1+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职务工作量 5、教师月工作量:A=4N 6、其它人员月工作量:按全校教师月平均工作量×(0.7~1.0)计算。 三、教师周标准工作量的使用 各校教师周工作量计算出后,与周标准工作量相比较,超出周标准工作量,计算超课时工作量,未超出周课时工作量,不计算超课时工作量。各校教师的周工作量应该在开学的时候,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时计划排好课后,计算出全校周总工作量,再算出本校人平均周工作量。最后根据人平周工作量安排教师工作。 几点说明: 1、本方案只是对教师工作量的一种计算方法。 2、周课时应以国家颁布的课时计划为准。应该说凡是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必需的,都同等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工作量还是有差异的。 3、学校中特岗教师如实验员、搞远程教育的、学校办公平台等教师的工作量可以参照有关人员(其它人员周工作量:按全校教师周平均工作量×(0.7~1.0)计算)的执行。 4、学校各个职务岗位,都有相应的具体管理工作,并不是只有上课才叫做事。管理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很重要。因此,各种关于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案,都对领导管理工作计一定工作量。

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范文

河北经贸大学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积极性,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工作,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我校实行工作量办法的基本依据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以及我校的具体情况。 第二条教师工作量包括:(1)教学工作量;(2)科研工作量;(3)其它工作量。教师工作量全年定额为1440小时,[每周4.5个工作日(扣除半天学习,党团活动时间)*全年40 周=1440小时],教学工作量全年定额为1200小时。 第三条教学工作量的内容及计算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的内容包括:(1)讲课(含备课和讲授);(2)辅导答疑;(3)批改作业;(4)指导实习;(5)批改学年论文或实习报告;(6)指导毕业论文;(7)考试、考查(含命题、校对、监考、阅卷、登分等);(8)教学研究;(9)经批准编写校内用教学大纲、教材、讲义、习题集(指无稿酬者)等。 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一)讲课(含备课、讲课、课外辅导答疑工作量) 1、一般课程(指未在以下各项单独列出的课程) 首次班课:教授、副教授按讲授学时*5计算; 讲师按讲授学时*6计算; 助教按讲授学时*7计算。 开新课首次班(指新教师第一次开的课或老教师新开出第二门以上的课。重复课更换新教材或课程名称改变而讲授内容基本不改变的,不算开新课。下同。) 教授、副教授按讲授学时*6计算; 讲师按讲授学时*7计算; 助教按讲授学时*8计算; 重复班课(指在同一学期内为不同的班级讲授同一门课程):各级教师均按讲授学时*3*重复班数(不含首次班)计算。 合班课:两个班及其以上的合班课,按单班课工作量每增加一个班增加30%计算。如同时在两个以上合班任教,第二个以上的合班课应按重复班计算,并增加相应的百分比。 要求:(1)课外辅导每周一次。(2)有专任辅导老师的,讲课教师按每学期的教学周数*1减记教学工作量。(3)未完成规定次数的每缺一次扣减1 小时。 2、马列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革命史、资本论选读)、德育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形势政策课的首次班课按不同职级教师的相应系数分别加1计算; 重复班课按讲授学时*3.5*重复班数计算; 合班课的算法及要求同一般课程。 (2)讲授以上课程的教师必须采取不同方式深入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每学期必须写出3000字以上的做思想工作的书面总结,完不成此要求的讲课系数按"一般课程"对待; (3)马列教研部教师开出的上述以外的课程,按"一般课程"规定执行。 3、外语课 (1)精读课视同一般课程; (2)外文打字不分职级,按每学时*2执行; (3)其它外语课按一般课程相应的系数减1执行。要求事项同"一般课程"。 4、体育课、音乐课(不分职级) (1)讲授首次班课按讲授学时*4计算; (2)重复班课按讲授学时*3*重复班数计算; (3)辅导校文体代表队按辅导时数*1.5计算; (4)校外比赛指导按实际天数*8*1.5计算; (5)辅导群众文体活动(含组织校内文艺、单项体育比赛)按实际时数*1.5计算; (6)组织校田径运动会按筹备天数*6+运动会天数*20计算。 要求:登记(3)-(6)项时,注明各项目的类别、人数、具体时间,指导比赛天数不得超过一周,辅导活动天数不得超过4周,运动会筹备天数不得超过一周。 5、实验课(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 (1)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按40人一组计算(多于15人,少于40人,按40人计)不分职级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老河口李河小学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为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分配教师工作,特制定《李河小学教师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 一、适应对象 本方案适应对象为小学(1~6年级)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与依据 第1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各岗位职能并重。即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或缺性。岗位职能并重体现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平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第3条:工作量制定的依据。以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与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以及《老河口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作为教师工作量制定的依据。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4条:教学工作量。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算1课时工作量。 第5条:备课工作量。 (1)各学科备课,按每周实际备课数,每备课1节,计算1课时工作量。其中,音乐、美术、体育三学科备课,每备课1节,计算0.8课时工作量。任教平行班级的备课不重复计算工作量。 (2)跨学科备课,适当增计工作量。小学跨学科每周计0.5课时工作量,初中跨学科每周计0.6课时工作量。 第6条:作业批改工作量。

(1)作业批改工作量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分大、小班额两类制定。大班额指每班46人及其以上(简称大班,以下同),小班额指每班45人及其以下(简称小班,以下同),超或不足均以满5人为一段。 (2)作业批改工作量制定如下(每班每周): 小学: 第7条:辅导工作量 (1)辅导课每节折合0.5课时 (2)早自习辅导、护导每节折合0.3课时,晚自习辅导每节折合 0.4课时 第8条:班主任工作量。 大班每周计4课时工作量,小班每周计3课时工作量;村小班主任每周计2.0课时工作量。 第9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学校部门负责人员包括教导主任、教务主任、教研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少先队(或共青团)辅导员、卫生专干(或卫生老师)等。(1)校级干部每周10课时工作量。 (2)教导主任、教务主任、教研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每周各计6课时工作量。 (3)年级组长、办公室每周计4课时工作量。 (4)少先队(或共青团)辅导员,小校每周计1.5~3.5课时工作量。

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为适应新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计算教师工作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此工作量计算标准,作为教师工作量计算与奖金分配的依据。 一、适应对象: 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 第1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各岗位职能并重。即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缺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3条:教学工作量。参考科目(语、数、外、物、化、政、历、生、地)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40分钟/节)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算1课时工作量。非参考科目:品德与生活、科学、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按照(特长在内同算)0.8计算;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按照0.6计算;自习课上课教师按照0.4计算。 第4条:备课工作量。 各学科备课每跨一课头每周计一课时工作量。 第5条:班主任工作量。 班主任每周计5课时工作量;学生无打架,晚自习、自习吵闹现象,一周内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每周加1课时工作量。每周上好一节班会课或者安全教育课,有备课、安全资料,经查属实,每周加1课时工作量。计7课时工作量。 第6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1)学校负责人,计20课时工作量。教学、科研、政工、后勤副校长、幼儿园长70%计工作量;教务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工会主席按60%计算工作量。其他按30%计入工作量。 (2)团书记、少先队辅导员周记7课时工作量。 (3)教研组长,干事、九室(微机室、农远室、科技室、化学、物理、生物、技术、科学、录播、监控)负责人每周计2课时工作量。 (4)党委委员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 (5)考勤员计1课时工作量。 (6)两操负责老师计2课时工作量。 第7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公式 1:教师满工作量=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教师总数 公式 2: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总课程教学工作量+学校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量+ 学校总业务学习工作量。 第8条:业余训练队教练员工作量。 业余训练队指由学校批准成立的体育运动队、文艺活动队、书画活动队、手工社团纸艺社团等,且每周定时开展训练活动的。其教练员、辅导员每周按活动次数与质量计工作量。按要求开展一次计1课时工作量,有授课费用的训练小组不再计算工作量。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更多...百度分享 首页范文大全作文大全心得体会演讲稿手机软件英语作文课件素材其他资料 年终工作总结企业工作总结公司工作总结会计工作总结出纳工作总结部门工作总结幼儿园工作总结销售工作总结员工工作总结统计工作总结你的位置: 百分网>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教师工作总结>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文字大小:大中小〗〖打印〗 - - -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第一章关于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第一条专职教师工作量定额 专职教师工作量定额:每周八课时 注:课时工作量包含:授课、备课、批改作业 第二条专职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一、教学工作量一律以课时数(简称课时)为计算单位,其它

教学工作量均折算成课时数计算。 二、讲课工作量应按教务科的规定,教师应保证按进度完成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得擅自增减课时,对无故未完成教学任务的应追究原因,自行增加课时一律不予承认。 三、讲课学时计算 1.讲课工作量1学时=1课时 2.重复科目教案折扣:每重复一门科目,每周扣除0.5课时。 3.跨科目教案补助:每跨一门科目,每周补助0.5课时。 4.成绩考核工作:期中和期末考试,每次按4~5课时计算。注:1)命题、制卷(刻蜡纸或报盘)、标准答案、计分标准2课时; 2)阅卷:15份以下(含15份)计0.5课时,每增加15份,增加0.5课时,以此类推; 3)试卷分析等1课时。 4)未完成以上工作量其中之一者,由教务科酌情扣除课时。 5)监考人员每科按16元计算。 四、实验课学时计算 1实验按复杂程度分:孝中、大三种 1)小实验 教师要下达实验任务书,可不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仅作验证或观察的实验。 2)中型实验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高家庄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为适应新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计算教师工作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此工作量计算标准,作为教师工作量计算与奖金分配的依据。 一、适应对象: 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 第1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各岗位职能并重。即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缺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3条:教学工作量。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小学40分钟/节)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算1课时工作量。 第4条:备课工作量。 各学科备课。任教平行班级不计算备课工作量。 第5条:作业批改工作量。 (1)作业批改工作量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 (2)课堂作业批改工作量制定如下(每班每周):

(3)语文、数学家庭作业按课堂作业的50%折算工作量(每班每周): 第6条:班主任工作量。 班主任每周计10课时工作量;一、二年级班主任每周12课时的工作量 第7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1)学校负责人,每周各计20课时工作量。其它部门工作,按学校负责人工作的30%——70%计算工作量。 (2)少先队辅导员,每周记4课时。 (3)教研组长,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 (4)安全工作。各班学生健康安全,一周内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班主任每周上好一节安全教育课,有备课、安全资料,经查属实,每周计2课时工作量。 (5)所有老师,周会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两操每周计2课时工作(6)两操负责老师计5课时工作量。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附:科研工作量积分计算办法) (参照执行) 第一条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等。 教师工作量:教师全年工作量按每天8学时,每周5天,每年按42周计算,应为1680学时以上,即计算出来的教师工作量不得少于1680学时。 教学工作量:教学编制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一般应占教师工作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即1680的三分之二为1120学时。因此1120学时就是为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定额。即每位教师每年的教学工作量不得少于1120学时。 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含兼任党政职务减免工作量、教学法研究)+科研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 第二条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注:以下的“计划学时”是指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1学时以1小时计。) 1、讲课(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的工作量; 教授、副教授 讲课工作量=计划学时*5 开新课工作量=计划学时*7 重复班工作量=计划学时*3*班数 讲师: 讲课工作量=计划学时*6 开新课工作量=计划学时*7 重复班工作量=计划学时*3*班数 需要助教讲课或助讲,可按讲师工作量的高限计算。(注:大班讲课超过一百二十人,工作量增加百分之十) 2、公共外语课的工作量=计划学时*4*班数 (注:公共外语课的工作量,包括备课、上课、课外答疑及批改作业。公共外语每班为四十人左右)。 3、体育课的工作量=计划学时*4;重复班的工作量=计划学时*2*班数。 辅导校体育代表队,每小时以1.5小时计算;辅导群众性体育群众活动,可按标准的实际小时计。 4、辅导课、习题课、课堂讨论、批改作业的工作量: 辅导课、习题课的工作量=计划学时*4;重复班工作量=计划学时*2*班数(注:习题课每班学生为四十人左右) 课堂讨论工作量=计划学时*5;重复班工作量=计划学时*2*班数。 (注:习题课和课堂讨论的工作量,包括备课、上课、听课、课外辅导。) 批改作业工作量=核准的批改份数*(1/12~1/4)小时。 5、实验课(包括上课、备课、课外辅导)的工作量=计划学时*4;重复班工作量=计划学时*2*组数。 (注:每组学生十五人左右。) 批改实验报告工作量=核准的批改份数*(1/10~1/3)小时。 6、批改中文、外文写作课作业的工作量=(1/2~1)小时*核准的批改份数。 7、指导实习、社会调查的工作量=(计划天数+教学准备天数)*8小时;其中野外作业天数*9小时。

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一览表

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一览表编号:ZY/JWC-4101 教师姓 名课程 必修 /选 修 思政 类/ 公选 /其 他 学生 人数 班级 班 级 数 是否 单科 独进 理论 周课 时 实验 周课 时 理论 上课 周数 实验 周数 课外实 验次数 (需审 批) 合堂 上课 因学 生课 设或 实习 减少 的实 验次 数 课 设 周 数 实 习 周 数 课程 设计 课时 冲突 实习 课时 冲突 是否 第二 门课 是否新 开课 (需审 批)

因兼职实验室 管理产生的工作量(需审批)聘任 职称 周上 课课 时数 周自 然学 时数 理论课 时数 实 验 课 时 数 课外 实验 课时 课程 设计 课时 实习 课时 人数 系数 计算 人数 系数 多门课 系数 新开 课系 数 教 改 系 数 授 课 标 准 课 时 总授 课标 准课 时数 计算 因兼 职实 验室 管理 产生 的工 作量 总标 准课 时数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

1. 选题与需求分析报告 选题与需求分析报告要求: 1.1选题背景意义: 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规模越来越大,教职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年对高校教师的评教管理无疑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关于工作量的计算,项目繁多,而且一般不允许出错。在以往,教务部门对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工作一直都是采取手工的方式,每年需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若采用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工作量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工作量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通过对工作量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而且优化了管理体系,使其高效化,简易化、智能化,也提高了透明性和互动性。 1.2同类软件调研分析: 关于同类办公软件,目前大多数使用的是钉钉,钉钉作为目前较好的办公软件,功能更加强大,不仅能够统计出每个教师或者员工的使用时长,还能够统计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优点太多,缺点或者是个人建议就是操作可以简化一些,方便更多人使用。 1.3 详细的功能设计:8%(达到使用说明书的详细程度) 计算每个老师在一个学期中所教课程的总工作量。(教师单个教学任务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任教课程、班级、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

1.教师信息处理: 1)录入教师授课信息,包括教师号,教师姓名,性别,教师职称,任教课程,任教班级,班级数目,教师理论课课时,实验课时; 2)修改教师信息; 3)插入教师信息; 4)删除教师信息; 5)浏览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2.教师工作量信息处理 1) 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理论课课时+实验课课时)。 2)教师数据查询: 提示:输入教师号或其他信息,即读出所有数据信息,并显示出来。 3.教师综合信息输出 提示:输出教师信息到屏幕。 整个程序的设计可分为7部分,即main函数,input_tea()函数,tea::modify()函数,tea::insert_tea()函数,tea::del_tea ()函数,tea::print()函数,tea::tongji函数。 A.main函数。这是整个程序的主函数,调用其他函数来完成功能的实现。 B. input_tea()函数。输入教师的一些基本信息。 C. tea::modify()函数。修改教师的信息。 D. tea::del_tea()函数。删除教师管理系统的教师信息。 E. tea::print()函数。显示所输入的教师的信息。 F. tea::tongji函数。通过教师号,查询教师的信息。 G. 退出系统。退出运行界面。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黑东院教发〔2011〕17号 关于印发《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部、处、办、中心、图书馆: 《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业经院务会议讨论通过,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通知 黑龙江东方学院院长办公室2011年3月22日印发 打字:刘佳校对:杨玉顺共印50份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 为了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调动专任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特制订《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内容如下: 一、教学工作量界定与教学工作量内容 教学工作量主要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直接面向学生所做的各项工作的劳动付出量。教学工作量主要包括授课(备课、课堂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课程考核、过程教学管理等)教学工作量、指导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量和兼职教学管理减免等。 二、教学工作量的计量单位及工作量定额 1.教学工作量用“标准学时”作为计量单位。教学工作量统一用标准学时计酬。以理论课授课为例,一个实际授课学时乘以若干调节系数等于标准学时工作量。每学期按17周计算,每周12标准学时,满工作量为204标准学时。教师完成的所有各项教学工作都折算成标准学时计付课酬。

2、完成每周8标准学时工作量的教师,可获得工资中的基础工资报酬,再完成每周4标准学时工作量的教师可获得满工作量报酬。完成每周12标准学时工作量以上的教师可获得超工作量报酬。超工作量计酬办法详见下文。 三、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一)授课教学工作量 包括备课、讲课、过程教学管理、答疑辅导、测验以及其它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工作。 1.一般课程 工作量= 执行学时×K1 ×K 2×K 3(标准学时) 式中:执行学时是指不包括实验学时在内的该课程实际授课学时,不能超过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 K1 --课程类型系数,取值如下: 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课、公共外语教研部课 基础教研部课、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 基础和外国语公共类课)K1 = 1.00 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外国语(非公共类)课K1 = 1.20 体育课、公共选修课K1= 0.80 K 2 --授课班额系数,取值如下: 0 <人数≤40 K2 = 1.00 40 <人数≤60 K2 = 1.10 60 <人数≤80 K2 = 1.15

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的需求分析

目录 1 项目可行性研究 (1) 1.1 编写的目的 (1) 1. 2 编写的背景 (1) 1. 3 参考资料 (1) 1. 4 结论 (2) 2 项目开发计划 (2) 2.1 项目的概述 (2) 2.2 实施计划 (2) 3 数据需求说明 (4) 3.1 数据的逻辑说明 (4) 3.2 数据的采集 (4) 4 功能需求分析 (4) 4.1 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其功能 (4) 4.2 数据流分析 (5) 5 项目需求分析 (6) 5.1 任务的概述 (6) 5.2 需求规定 (6) 5.3 需求环境规定 (7) 6 总结 (8)

1 项目可行性研究 本次课程设计的项目为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分析本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可预见的各方面的问题,以帮助小组对项目开发的决策,最终达到帮助开发人员做出更好、更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本报告的预期使用者是该项目的需求人员,开发组人员,支持本项目的指导老师和软件测试人员。 1.1 编写的目的 课程设计编写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本系统主要完成对教师信息和工作量的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确认,打印信息以用户管理等七个方面。系统可以完成对各类信息的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确认等功能。系统的核心是教师工作量统计和排课之间的联系,当完成添加或删除操作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出一时间段内的教师工作量。查询功能也是系统的核心之一。此外,系统有完整的用户添加、删除和密码修改功能,并具备报表打印功能。 1.2 编写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在工作量管理管理中同样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对于工作量管理最基层的管理之一工作量管理来说,利用计算机实现工作量管理等日常工作来提高办事效率,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推动工作量管理管理领域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不同地方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工作量管理管理制度,这也决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工作量管理制度,对于我们学校来说目前就是这个情况,面对实际,迫切需要开发出一个新系统来适应这些工作。 本系统是结合了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察,经过实际的需求分析采用了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作为开发工具,用作为数据库,开发出的工作量信息管理系统。整个系统从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出发,完成从用户信息录入,删除,修改到用户信息查询的操作,经过实践证明本系统完全可以满足这个方面的需要。 1.3 参考资料 [1] 刘韬, 骆娟, 何旭洪编著.《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北京:人民邮电出

企业统计报表

附件1: 民营科技企业年报统计报表 企业(单位)详细名称: 公司类型: 企业(单位)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企业(单位)注册地址: 企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传真: 填报人(签章) : 填报人电话填报时间: 年月 E-mail : 网址 :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一年十一月

一、填报说明 一、统计目的 为了解2011年度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的活动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特制订《2011年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统计年报统计工作方案》。 二、统计范围 1.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利用国有资产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 2.集体所有制科技企业; 3.个体合作科技企业或个人科技机构; 4.私营科技企业; 5.实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企业; 6.实行股份合作制的科技企业; 7.实行联合经营的科技企业; 8.与外商合资、合作创办的科技企业; 9.港、澳、台投资的科技企业; 10.其它科技企业。 上述科技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科技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2.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经科技主管部门审定;4.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医疗卫生等特殊行业无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批准、科技主管部门认可。 三、报告期: 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四、组织实施方式: 年报统计工作由省科技厅统一布置,省民营协会负责具体实施。请各符合统计调查范围的民营科技企业认真填报《民营科技企业统计报表》,加盖企业公章后上报各市、县(区)科技主管部门;市、县(区)科技主管部门对企业填报的内容进行审查,确保无误后,上报省辖市科技主管部门;省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对企业填报内容进行再次审核,并填报《民营科技企业统计报表汇总表》、《民营科技企业年报统计上报清单》,加盖公章后,连同电子版上报省民营科技企业协会;企业填报的《民营科技企业统计报表》纸质材料由省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存档备案。 五、填报要求: 1.本表特报内容必须由企业负责人对数据进行确认、签名及盖章后,报注册地所在区县科委留存备查。 2.本表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 3.本表数字一律取整数,如数字取整后为零,须填写“0”;如某项指标值没有,须填写“0”;如某项指标是负值,要在数字前冠以“-”号。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_课程设计_C语言

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张宁班级学号1209030104 专业统计学课程设计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 系统 评 语 组长签字: 成绩 日期20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 院 理学院 专 业 统计学 学生姓名 左茹 班1209030104 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一个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根据老 按照班级系数、职称等推算出工作 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 : 1、 进一步培养学生结构化程序计的思想, 加深对高级语言基本语制 结构的理解; 对 C 语言中的重点和难点内, 独立完成有一定工作量的程序设计 任务,同时强调好程序 3、本次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需要运用到结构体、循环数调用等大 量知识点。通过这个设 C 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加深对结构化程序 设计思想的理解,能对, 并设计合理的模块化结构。进握 C 语言中有关重要的数据结构,诸如、 结? 等在程序开发中的应用。 工作计划与排: 第一天:确定题目,查找料 第二天:程序设计 第三、四 天:程试 第五天:答辩 指导教师: : 学院教学副院长: 201 年 月 日 201 年 月 日 201 年 月 日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4) 第二章.总体设计 (5) 第三章.详细设计图 (6) 第四章.测试 (8) 第五章.总结 (8) 第六章.程序代码 (9) 第七章.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需求分析 (一) 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规模越来越大,教职工的数量也越来 越多,每年对高校教师的评教管理无疑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 关于工作量的计算,项目繁多,而且一般不允许出错。在以往,教务部门对教师 工作量的统计工作一直都是采取手工的方式,每年需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 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若采用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保证 工作量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工作量的各种信 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 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 地提高教师工作量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 要条件。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管理高校教师工作量已成为目前的趋势,使用计 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 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数据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便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工作量管理所需的信息管 理,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而且优化了管理体系, 使其高效化,简易化、智能化,也提高了透明性和互动性。 (二) 产品功能: (1)工作量信息录入:教师一个教学任务的信息为:教师编号(不重复)、姓名、授课班级系数、理论课时、实验课时、教学任务总课时。提供录入界面供用 户输入数据,并以合理数据结构,诸如:结构数组或数据文件的形式加以保存。 (2)工作量计算:以教师为单位,计算出该教师一个学年的总工作量。计算公 式如下: a. 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方法如下表: 小班班级数目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 2 1.5* (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3 2* (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4 2.5* (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b. 一个学年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职称系数。其中:正教授系数=1.2;副教授系统=1.1 ;其他职称系数=1。 (3)查找:能查找一个教师年度工作量明细、查找某教师年度总作量。 (6)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界面应清晰直观,便于用户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