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式传感器
- 格式:pptx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101
医疗影像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医疗影像传感器是医疗领域中的一种重要设备,它通过感受到的光信号将人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化,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医疗影像传感器原理和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将从原理、分类、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疗影像传感器原理医疗影像传感器的原理主要是依靠物理实验的结果,通过对X射线、CT扫描、MRI、超声波等辐射或波动的感受进行转换和处理,得出人体内部的影像。
1. X射线原理X射线是一种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它可以穿透物体,通过不同组织的吸收程度来形成X射线影像。
医疗影像传感器能够将X射线转换为电子信号,并通过电子信号来显示人体结构、器官或异常部位。
2. CT扫描原理CT扫描采用多层次射线源和传感器,通过对人体的横截面进行逐层扫描,得到一系列断层图像,再通过计算机进行重建和图像处理,得出人体的三维结构。
3. MRI原理MRI利用人体内部的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现象,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感受信号,再通过计算机进行多次处理和分析,得出高清晰度的影像。
4. 超声波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通过超声波的产生和接收,利用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速度和回波信号的时间差来形成影像,可以显示出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异常。
二、医疗影像传感器分类医疗影像传感器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X射线传感器X射线传感器是最常见的医疗影像传感器,可分为直接成像和间接成像两种。
直接成像传感器是将X射线直接转换为电子信号,例如直接采用硅芯片,其中的光敏器件将X射线光子转换为电荷。
而间接成像传感器则是使用荧光材料将X射线转换为可见光,再通过光敏器件转换为电信号,例如采用闪烁体转换的间接成像传感器。
2. CT扫描传感器CT扫描传感器分为线传感器和面传感器两种。
线传感器是利用多排探测器形成的线状传感器,通过探测器的不同组合和位置来获取横截面影像。
面传感器则是利用多个探测器排列成二维矩阵进行扫描,可以获得更高精度和更快速度的影像。
1.传感器: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期间或装置2.传感器组成:敏感元件、装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3.敏感元件:他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4.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入,他把输入装换成电路参量。
5.基本转换电路:上诉电感变化量接入基本转换电路(简称转换电路)。
6.传感器的分类:①按传感器的工作机理,可分为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等。
②按构成原理,传感器可分为结构型与物性型。
③根据传感器的能量转换情况,分为能量控制型和能量转换型。
④按照物理原理分类①电参量式传感器②磁电式传感器③压电式传感器④光电式传感器⑤气电式传感器⑥热电式传感器⑦波式传感器⑧射线式⑨半导体式传感器⑩其他原理的传感器。
7.传感器一般要求①可靠性②静态精度③动态性能④灵敏度⑤分辨力⑥量程⑦抗干扰能力⑧能耗⑨成本⑩对被测对象的影响等。
8.传感器的特性:主要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特性分为静特性与动特性。
9.静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静态:输入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极其缓慢。
)10.误差因素:衡量传感器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
11.动特性:输入量随时间较快的变化时输入输出的关系。
12.线性度:在采用直线拟合线性化时,输入输出的实际测量曲线与其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就称为非线性误差或线性度。
13.常用的拟合方法:①理论拟合②过零旋转拟合③端点连线拟合④端点连线平移拟合⑤最小二乘拟合⑥最小包容拟合。
14.迟滞: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减小)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称迟滞。
迟滞误差也叫回程误差。
15.重复性:传感器在输入按同一方向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16.静态灵敏度:传感器输出的变化量与引起该变化量的输入变化量之比。
17.分辨力:是指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输入增量。
18.阈值:在传感器输入零点附近的分辨力。
19.温度稳定性(温度漂移):它是指传感器在外界温度变化时输出量发生的变化。
射线探测器集成化技术研究一、内容综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射线探测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医学、工业、环境监测等。
射线探测器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和测量射线辐射,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然而传统的射线探测器存在诸多问题,如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安装复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讨射线探测器的集成化技术,以实现更小、更轻、更便宜、更简单的射线探测器。
传感器集成化:通过将多个传感器集成到一个小型模块中,实现对不同类型射线的高效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部件数量,降低系统复杂性,提高探测效率。
同时集成化的传感器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与显示集成化:将数据处理和显示功能集成到一个模块中,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成本。
此外集成化的数据显示系统可以提供更直观、易于理解的信息,便于用户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信与控制集成化:通过将通信和控制功能集成到一个模块中,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和调整。
电源管理集成化:通过优化电源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高效能源利用。
这包括采用低功耗微处理器、动态电压调节技术和能量回收技术等,以降低系统的能耗,延长使用寿命。
软件与硬件集成化:通过将软件和硬件功能集成到一个模块中,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和管理。
这种方法可以降低系统的开发难度,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射线探测器集成化技术研究旨在通过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小型模块中,实现对射线探测器的高效、可靠和易用性。
这种技术的发展将为射线探测器的应用带来更多可能性,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环境监测手段。
1. 射线探测器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首先射线探测器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例如医用X射线设备可以用于检查患者的身体结构和骨骼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和损伤。
此外放射性同位素在肿瘤治疗、放射性药物生产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射线探测器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1▲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是一种能把感受到的外界信息(物理、化学、生物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所需要的有用信息的器件和装置。
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敏感元件感受被测量,是传感器的核心部件;用来感知外界信息和转换成有用信息的元件。
转换元件将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电参量;转换电路把电参量接入转换电路转换成电量输出;▲按传感器的构成原理分类:结构型、物性型▲按传感器检测的工作机理分类: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生物量传感器▲按传感器的能量转换分类:能量控制型传感器、能量转换型传感器▲按传感器的物理原理分类:电参量式传感器(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气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波式传感器(超声波、微波)、射线式传感器、半导体式传感器、其他原理的传感器2▲测量方法的分类,根据获取测量结果的方法: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测量系统是传感器与测量仪表、变换装置等的有机结合。
▲测量误差就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反映测量质量的好坏。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基本误差、附加误差▲根据误差的性质对误差进行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精密度:描述测量仪表指示值不一致程度的量。
▲准确度:描述仪表指示值有规律地偏离真实值的程度。
准确度是系统误差产生的,它是指服从某一特定规律(如,定值、线性、多项式、周期性等函数规律)的误差。
▲静态特性技术指标: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
▲线性度:实际曲线与拟合曲线之间的偏差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或称线性度。
▲灵敏度:在稳定条件下输出变化对输入变化的比值,用K表示。
▲对线性传感器,灵敏度是直线的斜率:S = ΔY/ΔX ,为常数。
对非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为一变量:S = dy/dx ▲迟滞:传感器在正、反行程期间输入、输出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迟滞。
▲产生迟滞误差的原因:由于敏感元件材料的物理性质缺陷造成的。
检测技术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的器件或装置。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关系。
3、某一线性位移传感器,量程为0~100 cm,对应输出电压为0~300mV,最大输出偏差为3mV,则传感器的灵敏度为,非线性误差为。
4、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金属的,将测量物体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通过测量电路(电桥)转换为输出电压的传感器。
5、电感式传感器按转换原理分为和自感两种。
6、电容式传感器分为变极距型、和三种。
7、霍尔传感器的零位误差主要由电动势和寄生直流电动势引起的。
8、热电偶的热电势由和组成。
9、激光器具有、和亮度高的优点。
10、CCD图像传感器的作用是将转换为。
其中MOS单元负责电荷的存储,MOS单元电荷在三相脉冲的作用下实现电荷的,通过输出装置实现电荷的。
11、光在光纤中无损耗传输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原理实现的。
12、传感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3、可以把压电元件等效为一个和一个电容器14、电感式传感器按结构分为、和螺管式。
15、感应同步传感器是利用两个平面形绕组的互感随不同而变化的原理组成的可用来测量直线和或的位移。
16、电容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变化的传感器。
17、对于负特性湿敏半导体陶瓷,它的电阻率随湿度的增加而。
18、横向效应使电阻丝应变片的灵敏系数19、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效应,其热电势包括电势和电势。
20、光在光纤中无损耗传输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原理实现的。
光纤的数值孔径越大,表明光纤的集光本领越。
21、射线式传感器主要由和探测器组成,常用的探测器有、闪烁计数器和盖革计数管。
2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主要包括、、重复性、稳定性和静态误差。
23、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成有确定关系、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才测量装置。
一般由、和转换电路组成。
24、半导体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效应,它的灵敏系数比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______。
传感器与我们的生活电子1105班:刘藻志学号:1130060160传感器是一种把非电学物理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感觉器官”。
与人的感觉器官相比它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正因如此,它被广泛应用在了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到底什么是传感器呢?传感器是一种把非电学物理量(如温度、速度、湿度、高度、质量、光照、声音、压力等信号)通过对这种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如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力敏元件、磁敏元件、味敏元件等)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如电流、电压、电阻等)的器件。
它是通过感受被测量的变化或者接收输入的物理或化学变量信息,把它按照一定规律或要求转化成所需的电信号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显示、记录、处理、存储和控制等要求,是将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被测信号的微小变化都会被转化成电信号。
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感觉器官”,是人类感观的延伸,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通俗的说传感器就是人类感知的延伸,说它是人类的“电五官”也是不为过的。
传感器是我们人类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生活、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那么传感器有哪些分类呢。
总的来说传感器可以按照以下类别分类:电参量式传感器: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等;★磁电式传感器:磁电感应式、霍尔式、磁栅式等;★压电式传感器: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一般光电式、光栅式、激光式、光电码盘式、光导纤维式、红外式、摄像式等;★气电式传感器:电位器式、应变式;★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波式传感器:超声波式、微波式等;★射线式传感器:热辐射式、γ射线式;★半导体式传感器:霍耳器件、热敏电阻;★其他原理的传感器:差动变压器、振弦式等。
一、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关于传感器的定义,众说不一。
根据我国的国家标准(GB7765-87),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定义包含的意思:①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②它的输入量是某一种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生物量等。
③它的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这种量应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等,这种量不一定是电量,还可以是气压、光强等物理量,但主要是电物理量;④输出与输入之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且能达到一定的精度。
输出量为电量的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它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的输出转换成一定的电路参数。
有时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的功能是由一个元件(敏感元件)实现的。
调理电路:将敏感元件或转换元件输出的电路参数转换、调理成一定形式的电量输出。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加工工艺的进步,传感器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以前作为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后期处理器,如放大器、各种补偿电路、运算电路、A/D 转换电路等,都在制造时作为传感器的一部分集成到了一起,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实现传感的标准化,从而使传感器具有良好的互换提供了前提。
当在传感器中集成进去微处理器后,就可以实现传感器的自学习、自诊断、自校准、自适应等功能,成为智能化的传感器。
二、传感器的基本分类1.按工作机理分类模块化生产培训系统应用技术结构型传感器:是利用传感器的结构参数变化来实现信号转换的。
物性型传感器:在实现转换的过程中,传感器的结构参数基本不变,而是依靠传感器中敏感元件内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来实现检测功能的。
2.按能量转换情况分类根据传感器的能量转换情况,可分为: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如电阻式、电感式等传感器。
能量转换型传感器。
五种常用的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当今社会,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今天带大家来全面了解传感器!一、传感器定义传感器是复杂的设备,经常被用来检测和响应电信号或光信号。
传感器将物理参数(例如:温度、血压、湿度、速度等)转换成可以用电测量的信号。
我们可以先来解释一下温度的例子,玻璃温度计中的水银使液体膨胀和收缩,从而将测量到的温度转换为可被校准玻璃管上的观察者读取的温度。
二、传感器选择标准在选择传感器时,必须考虑某些特性,具体如下:1.准确性2.环境条件——通常对温度/湿度有限制3.范围——传感器的测量极限4.校准——对于大多数测量设备而言必不可少,因为读数会随时间变化5.分辨率——传感器检测到的最小增量6.费用7.重复性——在相同环境下重复测量变化的读数三、传感器分类标准传感器分为以下标准:1.主要输入数量(被测量者)2.转导原理(利用物理和化学作用)3.材料与技术4.财产5.应用程序转导原理是有效方法所遵循的基本标准。
通常,材料和技术标准由开发工程小组选择。
根据属性分类如下:·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热电偶、RTD、IC等。
·压力传感器——光纤、真空、弹性液体压力计、LVDT、电子。
·流量传感器——电磁、压差、位置位移、热质量等。
·液位传感器——压差、超声波射频、雷达、热位移等。
·接近和位移传感器——LVDT、光电、电容、磁、超声波。
·生物传感器——共振镜、电化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寻址电位测量。
·图像——电荷耦合器件、CMOS·气体和化学传感器——半导体、红外、电导、电化学。
·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计。
补充章节飞机系统其他常用传感器介绍一、除冰系统1.除冰系统探测器对飞机结冰现象的探测主要依靠结冰信号器,该类信号器依据产品外形可以分为外伸式和内埋式两种。
根据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可以分为放射线技术、热交换技术、谐振技术、磁滞伸缩技术、导电环技术等。
放射线技术传感器:利用安装在信号器内的放射元素锶90的放射性来工作的。
当没有冰层沉积时,放射线发出的电子束全部被吸收管吸收形成电子负压,使晶体管处于非导通状态。
当出现冰沉积时,部分电子被冰层吸收,使得到达吸收管的电子束减少,电压升高,晶体管导通而发出结冰告警信号。
热交换技术传感器:利用一个恒定功率热源向热敏元件加温,同时测量并不断比较热敏元器件上不同点位之间的增温速率,温差变化越大说明结冰的可能性和冰层厚度越大。
谐振技术传感器:利用线圈中的电磁激励原理使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器件产生机械谐振,当有冰层沉积时,弹性敏感元件就会发生刚度变化而引起振动频率改变,从而给出结冰告警信号。
磁滞伸缩技术传感器:利用电磁振动原理将传感器设计在一个固定频率点进行超声振动,当有结冰沉积时,其振动频率相应改变,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出现告警信号。
导电环传感器:利用电桥电路中的测温电阻在低温下的阻值变化引起电桥电路的不平衡,使导电环接通或断开而给出告警信号光纤式传感器:该类传感器是利用光的发射与接收原理,通过在光纤中传播的发射光被接收后的信号强弱来判断结冰的严重程度。
其具备以下优点:灵敏度高,能够探测出0.1 mm以下冰层厚度;预警时间短,预警响应时间不大于2 s;探测范围宽,最大探测冰层厚度超过5.0 mm;具有冰型判别功能,能够实现结冰告警,进行除冰效果判断,实现对飞机结冰的控制管理。
缺点是体积较大,并易受强光干扰。
最新发展方向:欧美等航空技术先进的国家已经在研发基于神经元网络技术的飞机结冰探测系统,还计划将气象信息与飞机姿态信息相综合,构成结冰安全自动控制和管理的飞行员专用信息系统。
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一、传感器的定义信息处理技术取得的进展以及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都需要在传感器的开发方面有相应的进展。
微处理器现在已经在测量和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这些系统能力的增强,作为信息采集系统的前端单元,传感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传感器已成为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技术中的关键部件,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结构组成,其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最广义地来说,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ttee)的定义为:“传感器是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前置部件,它将输入变量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
按照Gopel等的说法是:“传感器是包括承载体和电路连接的敏感元件”,而“传感器系统则是组合有某种信息处理(模拟或数字)能力的传感器”。
传感器是传感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被测量信号输入的第一道关口。
传感器系统的原则框图示于图1-1,进入传感器的信号幅度是很小的,而且混杂有干扰信号和噪声。
为了方便随后的处理过程,首先要将信号整形成具有最佳特性的波形,有时还需要将信号线性化,该工作是由放大器、滤波器以及其他一些模拟电路完成的。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电路的一部分是和传感器部件直接相邻的。
成形后的信号随后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入到微处理器。
德国和俄罗斯学者认为传感器应是由二部分组成的,即直接感知被测量信号的敏感元件部分和初始处理信号的电路部分。
按这种理解,传感器还包含了信号成形器的电路部分。
传感器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传感器,传感器把某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有两类传感器:有源的和无源的。
有源传感器能将一种能量形式直接转变成另一种,不需要外接的能源或激励源(参阅图1-2(a))。
有源(a)和无源(b)传感器的信号流程无源传感器不能直接转换能量形式,但它能控制从另一输入端输入的能量或激励能传感器承担将某个对象或过程的特定特性转换成数量的工作。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11 章波与射线式传感器11.1 什么是超声波?其频率范围是多少?11.2 超声波在通过两种介质界面时,将会发生什么现象?11.3 超声波传感器的发射与接收分别利用什么效应,检测原理是什么?常用的超声波传感器(探头)有哪几种形式?简述超声波测距原理。
11.4 利用超声波测厚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已知超声波在工件中的声速为5640m/s,测得的时间间隔t 为22 s ,试求工件厚度11.5 利用EN555 集成器件,自行设计一超声波传感器控制的遥控开关发射电路,传感器中心频率为40kHz,遥控距离10m,绘出电路原理图,请说明电路工作原理。
11.6 红外辐射探测器分为哪两种类型?这两种探测器有哪些不同?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11.7 叙述热释电效应,热释电元件如何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出?热释电探测器为什么只能探测调制辐射?11.8 题图11-39 为热释电元件内部结构图,请说明图中FET 是什么元件,Rg 与FET 在传感器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11.9 试设计一个红外控制的电图 11-39扇开关自动控制电路,并叙述其工作原理。
11.10 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辐射强度与什么有关系?11.11 试用核辐射测量方法设计一个测厚仪器系统,请画出测量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试说明射线测量物厚的原理。
11.12 放射性探测器有哪几种?结构如何,各有什么特征?答案11.1 答:1)超声波是人耳无法听到的声波。
人耳听见的声波称机械波,频率在16Hz~20kHz,一般说话的频率范围在100Hz~8kHz 之间,低于20Hz 频率的波称为次声波,高于20kHz 频率的波称超声波,频率在300MHz~300GHz 之间的波称为微波。
2)超声波频率范围在几十千赫兹到几十兆赫兹,11.2 答:当超声波从一种介质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会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形转换。
11.3 答:1)超声波传感器主要利用压电材料(晶体、陶瓷)的压电效应,其中超声波发射器利用逆压电效应制成发射元件,将高频电振动转换为机械振动产生超声波;超声波接收器利用正压电效应制成接收元件,将超声波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
检测技术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的器件或装置。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关系。
3、某一线性位移传感器,量程为0~100 cm,对应输出电压为0~300mV,最大输出偏差为3mV,则传感器的灵敏度为,非线性误差为。
4、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金属的,将测量物体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通过测量电路(电桥)转换为输出电压的传感器。
5、电感式传感器按转换原理分为和自感两种。
6、电容式传感器分为变极距型、和三种。
7、霍尔传感器的零位误差主要由电动势和寄生直流电动势引起的。
8、热电偶的热电势由和组成。
9、激光器具有、和亮度高的优点。
10、CCD图像传感器的作用是将转换为。
其中MOS单元负责电荷的存储,MOS单元电荷在三相脉冲的作用下实现电荷的,通过输出装置实现电荷的。
11、光在光纤中无损耗传输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原理实现的。
12、传感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3、可以把压电元件等效为一个和一个电容器14、电感式传感器按结构分为、和螺管式。
15、感应同步传感器是利用两个平面形绕组的互感随不同而变化的原理组成的可用来测量直线和或的位移。
16、电容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变化的传感器。
17、对于负特性湿敏半导体陶瓷,它的电阻率随湿度的增加而。
18、横向效应使电阻丝应变片的灵敏系数19、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效应,其热电势包括电势和电势。
20、光在光纤中无损耗传输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原理实现的。
光纤的数值孔径越大,表明光纤的集光本领越。
21、射线式传感器主要由和探测器组成,常用的探测器有、闪烁计数器和盖革计数管。
2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主要包括、、重复性、稳定性和静态误差。
23、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成有确定关系、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才测量装置。
一般由、和转换电路组成。
24、半导体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效应,它的灵敏系数比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