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17.36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古代史地图1.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2.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3.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4.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5.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6.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7.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8.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9.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10.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11.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12.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13.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14.丝绸之路15.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16.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17.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18.黄巾起义[184年]19.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20.官渡之战[200年-201年]21.赤壁之战[208年]22.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23.魏灭蜀形势[263年]24.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25.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26.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27.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28.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29.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30.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31.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32.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33.隋朝疆域[581年-618年]34.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35.隋洛阳城[581年-618年]36.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37.唐朝疆域[618年-907年]38.唐长安城[618年-907年]39.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40.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41.唐朝主要对外交通[618年-907年]42.唐玄奘西游[627年-645年]43.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755年-907年]44.唐末农民战争[859年-883年]45.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46.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47.北宋东京城[960年-1127年]48.宋辽边境形势[960年-1125年]49.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50.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5年]51.宋江起义;方腊起义[1119年-1122年]52.钟相,杨么起义[1130年-1135年]53.蒙古兴起;成吉思汗西征[1205年-1227年]54.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55.元大都城[1264年-1368年]56.元朝运河和海运[1206年-1368年]57.元末农民战争[1351年-1368年]58.明朝疆域[1368年-1644年]59.明朝长城[1368年-1644年]60.明北京城[1420年-1644年]61.奴儿干都司形势;永宁寺附近[1409年-1644年]62.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63.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1522年-1598年]64.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1522年-1644年]65.明末农民战争[1628年-1644年]66.明初女真族分布;满族兴起[1616年-1644年]67.清朝疆域[1644年-1840年]68.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1662年]69.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1643年-1689年]70.清前期巩固西北[1690年-1759年]71.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6年]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 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 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 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 丝绸之路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 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 黄巾起义[184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 官渡之战[200年-201年]赤壁之战[208年]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 魏灭蜀形势[263年]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 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 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 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 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 隋朝疆域[581年-618年]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 隋洛阳城[581年-618年]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唐朝疆域[618年-907年]唐长安城[618年-907年]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 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 唐朝主要对外交通[618年-907年]唐玄奘西游[627年-645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755年-907年] 唐末农民战争[859年-883年]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 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 北宋东京城[960年-1127年]宋辽边境形势[960年-1125年]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 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5年] 宋江起义;方腊起义[1119年-1122年] 钟相,杨么起义[1130年-1135年] 蒙古兴起;成吉思汗西征[1205年-1227年] 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 元大都城[1264年-1368年]元朝运河和海运[1206年-1368年]元末农民战争[1351年-1368年]明朝疆域[1368年-1644年]明朝长城[1368年-1644年]明北京城[1420年-1644年]奴儿干都司形势;永宁寺附近[1409年-1644年] 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1522年-1598年]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1522年-1644年]明末农民战争[1628年-1644年]明初女真族分布;满族兴起[1616年-1644年]清朝疆域[1644年-1840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1662年]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1643年-1689年] 清前期巩固西北[1690年-1759年]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6年]。
世界历史地图公元1000年前世界历史地图公元1000年前公元前2700-公元前2600年间(三皇五帝时代)公元前2200--公元前2100年前后(三皇五帝时代)古埃及发生了分裂,阿卡德人进占苏美尔城邦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正在后期,快要崩溃(2191年崩溃),印度河流域文明继续阿卡林,中国则是虞舜时期。
公元前2100-公元前1900年左右(夏朝)中国出现了夏王朝,印度河流域文明继续在徜徉着,中亚出现了安德罗诺沃文化,苏美尔人赶走了之前打败阿卡的人的野蛮人库提人,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并且非常自豪♂的宣称自己是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四方之王。
亚述人在公元前2006年脱离了乌尔第三王朝的统治,重新出现在巴比伦新月地带的北方。
赫梯人从高加索(翻山或者绕个大圈子从巴尔干方向)来,在小亚细亚冒出了光头。
古埃及的11王朝进入尾声(公元前2050年上埃及灭掉了下埃及),从古王国岁月迈向中王国岁月。
公元前1800-公元前1600年间(夏朝)克里特/米诺斯文明展露(克里特文明据说在公元前3000年就开始了,1700-1450年间是繁荣期)。
汉莫拉比上线并完成了法典和统一成就,光荣下线。
夏朝进入末期。
沙姆希-阿达德一世(亚述王)虽然扩大了领土,但随着他在公元前17世纪死去,亚述再次臣服于汉莫拉比的巴比伦第一王朝。
赫梯人在(公元前1600年的)5年后即将进入巴比伦并灭掉古巴比伦第一王朝。
古埃及在中王国时期进入了上游的努比亚,狂夺金子和石头,加速了金字塔的建设,并修建了大公墙,班图人进军刚果河流域达到了高峰。
公元前1500-公元前1300年间(商朝)夏朝被商朝取代(公元前1556年)。
亚述被驯服马匹的胡里安人的米坦尼所统治。
埃及进入新王国后在图特摩斯三世的带领下冲出非洲,走向叙利亚,和北方的赫梯人在叙利亚开始了对峙。
加喜特人从伊朗西部的山区占据了古巴比伦,史称巴比伦第三王朝。
印度河方面一支雅利安人从伊朗-阿富汗高原南下,进入印度。
通过地图了解欧洲古今版图变迁:欧洲也有4000年的持续发展历史一,希腊时代欧洲最早的人类是达马尼斯人,尼安德特人等,不过这些人都不是现代欧洲人的祖先,他们后来都灭绝了。
欧洲最早出现的晚期智人是地中海民族,其个子比较矮,头颅比较长,皮黑比较偏黑,和古埃及人比较类似。
希腊历史学家称之为“长颅人”或者“皮拉斯齐人”。
大约在前2000年,皮拉斯齐人创造了克里特文明,也就是“米诺斯王国”。
这是欧洲文明的开端。
接着,印欧人开始大规模迁徙到欧洲。
印欧人形成了里海一带,其中一部分向西迁徙,成为了现代大部分欧洲人的祖先。
他们主要分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高卢人)、日耳曼人等。
大约在前2500年,印欧人中的一支伊奥尼亚人、阿卡亚人等渡过多瑙河,侵入了希腊半岛。
前1900年,他们受到克里特文明的影响,建立了迈锡尼文明,使用线形文字B。
大约在前1450年迈锡尼征服了克里特文明。
前1300年,迈锡尼王朝分裂。
大约在前1190年,迈锡尼城邦兴起对外的侵略活动,不仅发动了“特洛伊战争”,还入侵埃及(被埃及人称为海上民族)。
大约在前1100年,另外一支印欧人——多利安人入侵,他们攻占了伯罗奔尼撒半岛,毁灭了迈锡尼王朝。
此后,希腊进入了“黑暗时代”。
经过300年的黑暗,多利安人建立了斯巴达、科林斯等城邦,过去的爱奥尼亚人建立了雅典、米利都等城邦。
希腊进入了城邦时代。
各个城邦都不断对外进行殖民活动,在地中海周边建立了大约400个殖民地。
后来希腊击败了波斯的入侵,走向了繁荣,特别是雅典的民主辉煌一时。
不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导致希腊城邦走向衰落。
希腊城邦走向了衰落,而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开始强大起来。
马其顿王国大约在前700年建立,属于希腊民族,不过长期以来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被称为“蛮族”。
阿基劳斯时期,迁都沿海城市培拉,进行了希腊化改革,走向了强盛。
腓力二世期间,继续推动了改革,并建立了强大的马其顿方阵。
前338年,腓力二世统一了希腊城邦。
世界各国建国历史地图建国年代标准如下:第一,按独立建国年代排名。
第二,必须要形成国家,而非部落。
什么几个瓦片,一个茅草屋的“某某文化”,更不行。
第三,必须是个独立的国家,而非别的文明古国的一部分。
第四,古国的国都,必须要在现在这个国家的国土上。
.............................................................................................................................................图例作者:边城玫女回复日期:2009-04-2418:34:47■■■ 建国于公元前3000年以前伊拉克(两河)公元前3300年。
统一苏美尔王国建立公元前2850年(确切年代)。
恩麦尔卡尔,建立乌鲁克第一王朝。
公元前2371年(确切年代)。
萨尔贡一世建立阿卡德帝国埃及(尼罗河下游)公元前3200年。
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埃及第一王朝。
更早出现的小国家咱就不去说了。
与伊拉克,到底谁更第一呢?PS:古埃及与周围的早期文明不同在于:它是先有国家,后形成城市。
也就是说,它没有“城邦”的概念作者:边城玫女回复日期:2009-04-2418:36:21■■■ 建国于公元前2999年-公元前1700年伊朗(胡齐斯坦)公元前2700年,或者更早。
埃兰王国阿万第一王朝叙利亚公元前2600-前2240年,埃博拉王国。
前21世纪中叶,塞姆人在叙利亚东部建立玛里王国。
公元前1800年,迦南人雅里姆利姆一世在叙利亚西北部建立哈勒布王国。
公元前860年,叙利亚王国。
巴基斯坦(印度河)公元前2500年。
哈拉巴城邦?马享达摩城邦?希腊(克里特岛)公元前2250年。
米诺斯王国。
公元前1400年。
阿卡亚人建立迈锡尼王国圆顶墓王朝。
中国(黄河中下游)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公元前16世纪?商王朝。
黎巴嫩公元前21世纪末。
世界历史地图公元1000年前世界历史地图公元1000年前公元前2700-公元前2600年间(三皇五帝时代)公元前2200--公元前2100年前后(三皇五帝时代)古埃及发生了分裂,阿卡德人进占苏美尔城邦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正在后期,快要崩溃(2191年崩溃),印度河流域文明继续阿卡林,中国则是虞舜时期。
公元前2100-公元前1900年左右(夏朝)中国出现了夏王朝,印度河流域文明继续在徜徉着,中亚出现了安德罗诺沃文化,苏美尔人赶走了之前打败阿卡的人的野蛮人库提人,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并且非常自豪♂的宣称自己是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四方之王。
亚述人在公元前2006年脱离了乌尔第三王朝的统治,重新出现在巴比伦新月地带的北方。
赫梯人从高加索(翻山或者绕个大圈子从巴尔干方向)来,在小亚细亚冒出了光头。
古埃及的11王朝进入尾声(公元前2050年上埃及灭掉了下埃及),从古王国岁月迈向中王国岁月。
公元前1800-公元前1600年间(夏朝)克里特/米诺斯文明展露(克里特文明据说在公元前3000年就开始了,1700-1450年间是繁荣期)。
汉莫拉比上线并完成了法典和统一成就,光荣下线。
夏朝进入末期。
沙姆希-阿达德一世(亚述王)虽然扩大了领土,但随着他在公元前17世纪死去,亚述再次臣服于汉莫拉比的巴比伦第一王朝。
赫梯人在(公元前1600年的)5年后即将进入巴比伦并灭掉古巴比伦第一王朝。
古埃及在中王国时期进入了上游的努比亚,狂夺金子和石头,加速了金字塔的建设,并修建了大公墙,班图人进军刚果河流域达到了高峰。
公元前1500-公元前1300年间(商朝)夏朝被商朝取代(公元前1556年)。
亚述被驯服马匹的胡里安人的米坦尼所统治。
埃及进入新王国后在图特摩斯三世的带领下冲出非洲,走向叙利亚,和北方的赫梯人在叙利亚开始了对峙。
加喜特人从伊朗西部的山区占据了古巴比伦,史称巴比伦第三王朝。
印度河方面一支雅利安人从伊朗-阿富汗高原南下,进入印度。
世界历史地图集(61张)1.文明的传播2-5.古埃及6-7.左右的东方8-9.汉莫拉比时代10.波斯帝国11-13.地中海殖民地14-15.古代希腊16-17.古代的雅典卫城18-19.古代的奥林匹亚20.波斯战争中的希腊21.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希腊22.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23-24.公元前的意大利25.布匿战争189年的小亚西亚774年查理曼征服前的价伦巴德王国900-1180年的伊比利亚半岛1100年的欧洲1140年十字军骑士国1265年的拜占庭帝国1300-1825年俄国的扩张1300年的亚洲和成吉思汗的帝国1355-1680奥斯曼帝国的扩张1355年的拜占庭帝国1429年的英国和法国1500年欧西部和中部的教会组织1500年左右的美奇家族和富格尔家1518-1844年北美洲的探险1536年的瑞士联邦1560年欧洲宗教形势1600年左右的伦敦1600年左右的世界探险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和约后的尼德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和约后的神圣170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时阿兹特克帝国北欧海盗的抢劫查理帝国和诺曼王国查理曼帝国在凡尔登的分裂公元100年左右的罗马公元526年蛮族的迁徙及王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时期汉萨同盟胡格诺战争时期的法国教皇国的扩张教会大分裂近十五世纪末叶的伊比利亚半岛凯撒去世时的罗马共和国凯撒时代的高卢罗马帝国广场尼德兰独立战争三十年战争期间的德国十七世纪法国的征服地十七世纪瑞典的扩张十七世纪中叶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十字军的东征图拉真去世时的罗马帝国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伊斯兰教的扩张和814年的查理曼帝中世纪的法国中世纪欧洲文明。
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地图展开全文先周地图原始社会遗址图原始社会早期遗址图(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图(新石器时代)夏时期全图安邑、帝丘附近商时期全图商时期中心区域图先周原始社会遗址图原始社会早期遗址图(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图(新石器时代)夏时期全图安邑、帝丘附近商时期全图商时期中心区域图西周西周时期全图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宗周附近成周附近春秋战国春秋时期全图成周附近新田附近晋秦卫宋郑鲁齐北燕吴楚越战国时期全图诸侯称雄形势图(公元前350年)韩魏中山赵宋鲁齐燕秦蜀楚越秦秦时期全图关中诸郡山东南部诸郡山东北部诸郡淮汉以南诸郡西汉西汉时期全图司隶部长安附近并州刺史部朔方刺史部兖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东郡北海间诸郡宛县附近荆州刺史部扬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涿郡勃海郡益州刺史部北部哀牢益州刺史部南部凉州刺史部交阯刺史部日南郡南部西域都护府匈奴等部东汉东汉时期全图司隶校尉部雒阳附近兖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颖川郡东郡齐国间诸郡冀州刺史部宛县附近荆州刺史部扬州刺史部益州刺史部北部益州刺史部南部凉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交州刺史部西域都护府鲜卑等部三国三国时期全图司州兖州扬州豫州徐州青州冀州并州幽州蓟、涿附近长安附近雍州凉州荆州乌孙西域长史府成都附近益州北部益州南部(庲降都督)建业附近扬州荆州交州龙编附近盛乐附近鲜卑等部西晋西晋时期全图司州魏、晋洛阳附近兖州豫州冀州并州平州幽州秦州雍州凉州成都附近梁州益州宁州徐州荆州建邺附近扬州交州广州龙编附近乌孙西域长史府盛乐附近鲜卑等部东晋十六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全图东晋前凉前赵后赵成前凉前凉西部前燕前秦冀、徐、兖州附近前秦前秦西部后凉后凉西部后燕后秦西秦魏北凉北燕南凉南燕后秦夏西凉西凉西部西秦魏南北朝宋、魏时期全图齐、魏时期全图梁、东魏、西魏时期全图陈、齐、周时期全图宋冀州北兖州北徐州南兖州南徐州南豫州建康附近扬州豫州青州江州广州交州龙编附近湘州荆州郢州司州宁蛮府雍州梁州秦州成都附近益州宁州梁陈司、豫、荆、洛等州洛阳附近兖、青、齐、徐等州相、冀、幽、平等州营州并、肆、恒、朔等州武川、御夷等镇沃野、薄骨律等镇长安附近雍、秦、豳、夏等州凉州姑臧附近敦煌镇枹罕附近北凉、龟兹、于阗、疏勒、乌孙、悦般等国焉耆镇魏西戎校尉府柔然等部东魏西魏齐周隋隋时期全图河南诸郡洛阳附近关陇诸郡河西诸郡巴汉诸郡岷蜀诸郡河北诸郡河东诸郡室韦靺鞨等部辽西诸郡淮南江表诸郡淮南江表诸郡北部岭南诸郡江汉沅湘诸郡南宁地区东突厥西突厥唐唐时期全图(一)唐时期全图(二)唐时期全图(三)元和方镇图京畿道关内道长安附近关内道北部(安北、单于都护府)河南道洛阳附近都畿道河东道河北道南部河北道北部山南东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陇右道东部陇右道东部(安西都护府)剑南道北部成都附近剑南道南部姚州附近岭南道东部桂州容州附近岭南道西部突厥回鹘吐蕃逻些城附近渤海南诏阳苴咩城附近一二三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全图梁,晋,岐,卢龙等镇唐晋汉北汉周吴吴越闽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南平楚长和西州回鹘,于阗,九姓乌护,葛逻禄等部北宋辽辽,北宋时期全图中京道上京道临潢府附近东京道辽阳府附近南京道西京道京畿路京西北路京西南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东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永兴军路秦凤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东路2江南西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利州路夔州路成都府路梓州路成都府附近福建路左右江地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兴庆府附近西夏于阗西州回鹘黑汗(喀喇汗)吐蕃诸部藏布中游地区南宋金金,南宋时期全图(一)金,南宋时期全图(二)中都路大名府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上京路东京路咸平路辽阳府附近临潢府路北京路西京路南京路山东东路山东西路河东北路河东南路临洮路京兆府路凤翔路庆原路鄜延路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扬州附近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京西南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左右江地区广南东路区广南西路福建路利州东路利州西路夔州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成都府附近蒙古,克烈等部西辽大理大理中部一二元元时期全图(一)元时期全图(二)中书省大都附近中书省南部和林附近岭北行省岭北行省北部大宁附近辽阳行省辽阳附近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北庭哈刺火州哈密力云南行省云南行省中部江浙行省江浙行省北部江西行省湖广行省湖广行省中部宣政院辖地碉门地区藏布中游地区察合台汗国一二明明时期全图(一)明时期全图(二)京师(北直隶)北平行都司顺天府附近南京(南直隶)应天府附近山东一山东二(辽东都司)山西一山西二(山西行都司)河南陕西一陕西二(陕西行都司)四川成都府附近江西湖广浙江福建,郑氏台湾(1682)郑氏台湾(1682)广东广州府附近广西云南云南中部贵州奴尔干都司哈密等卫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藏布中游地区瓦刺鞑靼亦力巴里一二清清时期全图(一)清时期全图(二)京师附近直隶直隶中部盛京(奉天)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州府附近甘肃兰州府附近平凉府附近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成都府附近台湾(1894)福州府附近福建广东广州府附近广西云南贵州新疆伊犁地区乌里雅苏台内蒙古六盟,套西二旗,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青海西藏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清季列强侵占地区图(部分)一二中华人民共和国。
读书随笔: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上)这可是布罗顿的名著。
一部基于著名世界地图的世界简史,当然部头可不简单。
给大家省时间。
作者是从精心选择的历史上知名的十二幅世界地图的创制过程和思维观念出发,解读产生这些世界地图的时代特征、价值观念、政治经济影响等,最终阐述出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
世界地图,可不是一张纯粹为表明空间位置关系的普通地图。
仔细想想其中的四个要点,就会觉得世界地图这个东西真是不简单:第一,世界地图这个视角是谁的视角?第二,凭啥用一堆特定形状和符号(线条、点、三角形、空心圆)来代表世界?第三,根据什么确定的世界的起点、中心、边界?第四,根据什么确定的整个世界的形状?就会发现,世界地图这个东西,并非我们一眼看上去的那么客观、科学和规范——世界地图,实际上是特定历史阶段,特定文明条件下,我们对世界看法的综合。
与其说世界地图是一张客观的图,不如说它就是一个世界观。
从第一个问题来看,之前至少我自己没有想过,其实,人类是以神明的角度来绘制的世界地图,在绘制过程中,人类其实是把自己等同于统治世界的神,这也是为什么在中世纪绘制这东西会被处以刑罚的原因。
在神的眼中,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这第一个问题就已经给世界地图定了性——这不是科学,这是哲学。
第二个问题,世界地图并没有客观反映世界,因为在那个图上,其实是一堆特定的符号和图例,让我们无意中以为那就是世界。
这其中的关系,就和索绪尔或者维特根斯坦说的一样,单词与其所指的实际事物一样,我们以为它们之间有联系,其实这种联系是我们主观臆造的,并没有这种联系的客观存在。
世界地图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观的产物。
第三个问题,起点,中心,边界是什么?谁确定的?你可以说是绘图者,那么绘图者怎么又知道我们的国家到哪里为止?为什么是把亚洲而非欧洲放在世界地图的中央?是谁确定的这些不同世界,或者说不同国家间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关系?这也是人类主观的认识和约定。
第四个问题,作者指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是一块平地?因为古代中国人价值认知中,方形是最高贵的形状。
地图的发展知识点总结地图是人类认识和描述地球表面、地理空间的一种工具。
随着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图的制作和利用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地图的发展涉及地理学、地图学、测绘学等多个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在此,本文将从地图的历史、类型和制作技术以及地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方面,对地图的发展进行总结。
一、地图的历史地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最早的地图出现在古代文明的时代,如古埃及的《尼罗河图》、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图》等。
这些早期的地图以形态图为主,用来表示各种地理现象和自然景观,具有简单而原始的特点。
古希腊时期的地理学家克劳斯蒂·托勒密,是地图学和地图制作的奠基人之一。
他将地球表面分为三个带状区域,称为“dimensurae”。
在他的著作《地理学指南》中,他介绍了世界第一部形态图。
这为后世地图学家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中世纪时期,地图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在13世纪,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地图由意大利学者卡托绘制。
这幅地图以正投影方式展示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大片土地,标志着地图的详细制作技术和现代化观念的开端。
在15世纪,随着欧洲航海业的兴起,地图制作技术也有所进步。
荷兰地图制作者Mercator发明了一种新的地图投影方式,称为“墨卡托投影”,使得航海和地图制作的精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到了近代,地图的制作技术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9世纪末,卫星和航空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地图的制作更加精确和可靠。
20世纪,计算机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地图和遥感影像地图得到快速发展。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利用GPS导航、卫星图像等技术,制作和利用各种类型的高精度地图。
二、地图的类型和制作技术地图的类型可以根据用途和制作方式来划分。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地形图、气候图、经济地图、交通图、地质图等。
按照制作方式可以分为手绘地图、印刷地图、数字地图、卫星图像地图等。
每种类型的地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制作技术。
世界历史地图999-2013年世界历史地图 999-2013年999年-宋、辽1090-宋、辽、西夏1190-南宋、西夏、金代为了建立通往西方的道路,早在1209年—1210年就让新疆东部的畏兀儿与伊犁河谷的哈剌鲁先后归顺。
当金朝迁都并将要灭亡之际,中亚新兴大国花剌子模在沙阿摩诃末时期崛起,该国讹答剌地方大臣海儿汗亦纳勒术前后两次屠杀蒙古商队并侮辱蒙古使臣,成吉思汗遂决心发动第一次西征。
1214年蒙军包围金朝首都中都(今北京市),金宣宗被迫求称臣,并在蒙古退兵后迁都汴京。
隔年5月31日蒙军南下攻占金中都,并且获得名相耶律楚材,这对于巩固华北地区有很大的帮助。
1217年,成吉思汗为了西征花剌子模,命木华黎统领汉地,封为“太师国王”,命他持续进攻金朝。
木华黎为了巩度汉地,收降地方自卫势力如真定史天泽、满城张柔、东平严实与济南张宏,史称汉族四大世侯,后来他们也扶佐忽必烈建立元朝。
木华黎除了对金朝的战争让金朝疆域萎缩剩河南与关中地区之外,并于1231年派兵进攻高丽,使高丽退到江华岛。
1219-南宋、西夏、金代、蒙古1218年蒙将哲别杀死占领西辽并称辽帝的屈出律,攻占塔里木地区,史称蒙古攻西辽之战。
隔年六月,成吉思汗亲率蒙古主力军十万西征花剌子模。
由于沙阿摩诃末抵挡不了蒙军攻势,畏惧而逃,在屠杀掉花剌子模的40个城镇之后,花剌子模也于1221年亡国。
成吉思汗命速不台和哲别追杀摩诃末,摩诃末最后死于里海。
其子札兰丁于八鲁湾之战英勇抗敌,最后南逃印度,并于1224年复国于大不里士(今伊朗西北部)。
1230年,札兰丁被蒙古将军绰儿马罕攻灭。
速不台和哲别最后于1222年从撒马尔罕出发经过今伊朗高原北部,进攻杀掠高加索三国(亚美尼亚王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之后,并越太和岭(今高加索山脉),抵达钦察(位于俄南),期间攻占不少国家。
于1223年的迦勒迦河之战(今乌克兰日丹诺夫市北)更是击溃基辅罗斯诸国与钦察忽炭汗的联军,并向西进军到今乌克兰西部的德涅斯特河,之后折转围攻基辅,之后东返,并于1223年9月攻击时伏尔加河中上游的河谷伏尔加保加利亚最后渡过伏尔加河东返中亚。
干货!15张地图带你看懂唐朝从建立,再到灭亡的289年历史图一图一:公元618年,唐初年形势图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手中有地盘有军队的人物都想借这个乱世成就一番事业。
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声称要维护隋朝的社会稳定。
可时间才过去1年,618年5月,隋恭帝杨侑就把皇位禅让给李渊,于是李渊就成为皇帝,随后就改国号为唐,唐朝自此建立。
从地图上看,唐朝虽然建立,但形势不容乐观。
像李密,王世充,窦建德都是雄霸一方的存在。
像薛举,李轨,刘武周等,也是一方诸侯,足够令李渊头疼好一阵子。
这还是内部问题。
在外部,东突厥对中原虎视眈眈,一直想着要占领中原。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李渊硬是用了4年时间,基本平定汉地。
等到628年,李世民已经当上2年的皇帝,当他灭掉梁师都后,唐朝这才扫灭群雄,一统天下。
图二图二:公元630年,唐朝VS东突厥626年,具体原因也不好说,反正李世民就是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没过多久,李渊不知道怎么的,皇帝不当了,主动将皇位让出来给李世民当,自己跑去当太上皇了。
虽然不知道在这段日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至少能肯定的是,李世民皇帝当得不错。
对内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开创了贞观之治。
对外开扩疆土,攻灭东突厥和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将周边各国揍得纷纷臣服,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李世民的努力下,唐朝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加,对外武功显赫。
可以说要没有他,后来的大唐盛世就得推迟几年。
图三图三:公元634年,唐朝VS吐谷浑图四图四:公元640年,唐朝VS高昌国图五图五:公元640年,唐朝VS薛延陀图六图六:公元646年,唐朝在漠北设置燕然都护府图七图七:公元648年,唐朝VS西域诸国、辽西诸族图八图八:公元657年,唐朝VS西突厥图九图九:公元668年,唐朝VS高句丽、百济649—683年,唐高宗李治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他的儿子李治即位。
地图看历史·欧洲的千年中世纪欧陆风云,千年激荡,有学者说,想要掌握欧洲历史,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年表,二是地图。
今天我们为历史、地理的爱好者们,带来了优质的欧陆版块历史变迁地图。
在西方的历史时代上,中世纪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纷繁复杂,甚至有些混乱的时代,奢望之旅将为您详细展示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这段时期欧洲版图变迁,挑选每一百年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为您解读地图、梳理历史。
时间节点:公元500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慢性死亡,曾经生活在罗马帝国境内的部落纷纷独立,逐渐成长为独立国家,其中以法兰克人、哥特人、盎格鲁-萨克逊人、汪达尔人最具有代表性。
在西欧霸权真空的时代,这些由蛮荒发展而来的新生国家,正在学习如何统治一个国家、一方百姓。
基督教也成为了主流信仰。
得益于政权的稳定性等诸多有利因素,拜占庭(即东罗马帝国)掌握了地中海世界的话语权。
在拜占庭的东方,萨珊波斯(即第二波斯帝国)正以光复第一波斯帝国的盛景为目标,与拜占庭在新月沃地展开捉对厮杀。
当时,这两个大国都没有注意到,在阿拉伯沙漠深处,悄悄生根发芽的伊斯兰教。
时间节点:公元600年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拜占庭帝国的版图空前辽阔,那是因为一对著名的君臣——查士丁尼大帝与一代名将贝利撒留,他们一个是千古一帝,一个是千年一遇的将才,他们君臣一心,几乎光复大半个曾经的罗马帝国。
在拜占庭的攻势下,北非的汪达尔王国消失,东哥特王国在贝利撒留的征讨下奄奄一息,拜占庭帝国进入了鼎盛时期。
特别值得提醒大家留意的是,英国在此时进入七国时代,他们分别是:肯特萨塞克斯(南撒克逊)威塞克斯(西撒克逊)埃塞克斯(东撒克逊)诺森布里亚东盎格利亚麦西亚时间节点:公元700年非常明显的,世界再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阿拉伯帝国迅速崛起,取代萨珊波斯和拜占庭成为新的东方和北非的霸主。
巴伐利亚、意大利、保加利亚等小国也渐渐活跃起来。
拜占庭渐渐衰微,法兰克王国成为欧洲新的首领。
中国历朝地图终于找全了!第1张:春秋春秋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
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
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
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
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
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
而新兴的诸侯大国,先后取得霸主地位,而实际上,等于接替周王室王朝共主。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在晋阳打败智氏,其后逐步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
公元前379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是为“田齐”。
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第2张:战国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中国战国时期的简称。
是东周的后半期历史阶段。
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
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国。
小国尚有郑、卫、东周、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地图上的历史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专权秦国国政四十余年,秦国亦在她手中真正有了无敌的军事力量,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霸业。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时代,秦国北伐匈奴第一次明确确定了中国版图。
我们在历史课本中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幅员辽阔,那么在战乱频仍、朝代更迭的古代社会,中国疆域版图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疆域版图最大的历史时期又在哪个朝代?疆
域变化的原因何在?带着好奇,我们一起进入历史的长河中,在地图中穿行,感受地图上的历史。
疆域,即国土地域,《荀子?君道》中说:“则是其人也,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敌。
”疆域一词最初代表了一国的领土,其
意义重大,拓展疆域是君王巩固权威的重要砝码。
其实疆域自古以来就是王权的象征,史前人类逐渐由游牧转至农耕,并由氏族转至部落,拥有各自的首领。
部落拥有自己的农田,活动范围,渐渐形成势力范围。
势力范围是一个部落的管控地区,后来,势力范围便转化成疆域领土,部落转变成国家,首领转变成皇帝或君主,成为国家权力的重要象征。
在先秦时期,疆域的划分与纷争就已经出现,由于分封
制的实行,周王室直辖之地大为缩水了。
自从烽火戏诸侯导致周东迁洛邑,周的中央控制力大为减弱,诸侯国开始对周天子听调不听宣了。
后来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将版图割裂为数块,直到秦才将四分五裂的国土版图糅合在一起,使得中国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
秦朝当时的版图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堪称当时世界上版图面积最大的帝国。
我们应该想见,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陆,除西部、西南部、东北部的边疆地区尚未开发外,其版图基本沿用至今。
西汉和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仍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但疆域范围有所变化和发展。
西汉初期的西界疆域还没有达到河西走廊,但后期扩大到巴尔喀什湖,到西汉末年又退至玉门关。
西汉初年南界只到南岭,今天的两广都是在南越的控制之下,但到了中期后扩展只到今越南南部。
汉武帝时期的大规模开疆,使得汉代疆域达到了峰值:东北扩展到朝鲜半岛中部,西北扩展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西南拓展到中南半岛沿海地区以及海南岛北部。
北界由于单于向汉朝投降,本可以继续北扩,但汉宣帝并没有将匈奴并入汉朝,规定双方以长城为界,互不侵犯。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存在的统一帝国,是中国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疆域形成的重要时期之一。
时至大唐王朝,中国疆土空前扩大,东到东海,西到咸
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极为繁盛的重要时期,也构成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历史丰碑。
其版图超过了西汉鼎盛时期,盛唐威名远扬世界。
周边国家如日本、新罗、暹罗、真腊、越南以及波斯等,其政治经济文化无不受惠于大唐。
至今有些国家仍称中国为唐山,称中国为唐人,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可惜的是,盛唐版图面积在开元时期达到巅峰后就开始萎缩。
“安史之乱”彻底改变了大唐盛世,也改变了大唐版图。
吐蕃、回鹘、南诏等国乘机入侵,西域从此完全丧失,盛唐时的开疆拓土自此前功尽弃。
大唐帝国的极盛版图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
强盛时国土之大,虽比当代国家版图少了黑龙江和西藏与云南,但多了中亚的大片土地,大半个蒙古国和俄国贝加尔湖,共1240万平方公里,在数十年
后竟缩为1030万平方公里,安史之乱后更是缩为800万平
方公里。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却没能收复幽云十六
国而与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此外西夏和大理政权与之并存,在中国主要王朝中,宋的面积是最小的一个,不仅比唐大为缩减以至于不及辽的面积,而且朝廷昏庸求全,在疆域开拓中毫无作为。
尤其是南宋政权退守江南在歌舞升平中经营着半壁江山,偏安的南宋未曾知晓此时蒙古已经蓄势待发,
扫平诸强,意欲建立规模空前的蒙古帝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广阔的时期,168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包括整个中国与蒙古,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大片土地,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至今库页岛,西北达今新疆、中亚地区,西南接印度缅甸越南,东至东海。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等都在统治范围内。
及至忽必烈建立元朝时,其他子孙建立的四大汗国与元朝各自为政,因此元朝经过70多年的短暂演变,很快进入了衰亡时期,但是,它短暂的辉煌却带来了最为辽阔的疆域,让人们记住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最大版图。
明前期的版图与元相比,疆域大为收缩,不过明继承了元在东北和青藏高原的版图,元朝残余势力退居蒙古草原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两部对明朝形成了巨大威胁。
明国土最大时共710万平方公里。
后来大为缩水,丧失新疆和东北、台湾,到灭亡时只剩下350万平方公里。
明朝统治时期恢复了汉唐时代的中国版图,并数次出征北方大漠,帝国极盛时,北控内蒙,西到新疆东部,东北控制了女真地区,西南管辖云贵。
从1644年努尔哈赤入主中原,清朝寿命长达296年,在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统治中有着突出地位。
到了康乾时期,更是达到鼎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50多个民族共存于同一个政权之下。
当时的版图南起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东起东海,西到葱岭,东北到库页岛,西北到巴
尔喀什湖。
1300万平方公里比现今版图大约多三分之一。
若论疆域之广,统一之扩大,居汉唐之上者,除元朝外,只有康乾盛世可比。
比起汉唐,清朝的版图是真正完全控制在中央政权管辖之下,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可以说康乾盛世奠定了今天的中国版图。
在当时,清朝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最终完成了中国疆域奠定的历史使命。
但到了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和今新疆西北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先后被俄国侵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危机中,频繁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穿流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见证了疆域的开拓与萎缩,目睹了疆域变化背后的民族斗争、诸侯战乱、王权更迭。
众多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中国疆域的变迁中。
现如今,领土纷争依然是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钓鱼岛的归属、克什米尔地区的争端、东海南海的领海权利问题、中俄远东领土问题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疆域归属、划分仍然时不时打破和平的生活,引发冲突的硝烟。
纵横古今,我们应当树立维护祖国的领土主权的意识,反对暴力与战争,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