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习作6
- 格式:docx
- 大小:11.70 KB
- 文档页数:1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6教学设计2篇一: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6教案习作6主备:朱小燕执教:朱小燕教材分析:本次习作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提示,第二部分是对习作要求的提示,第三部分是由五幅图组成。
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2.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3.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对素材进行取舍,学会选取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通过生动、传神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作文范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猜他是谁?分别出示《西游记》中的三个句段(外貌、语言、动作),猜猜描写的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人:父母、同学、老师??通过书刊、电视等也了解了很多人:革命前辈、英雄模范、时代精英?在这些人中,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他(她)吧。
二、定主角,明中心,选事例1.定主角:现在,老师要你做个小导演,选一选你今天作文的“主角”,选主角的时候可要注意啦!这可是关系到你作文“收视率”的大事,因此,一定要慎重!要选择一个最值得你崇拜的人,请考虑,把他的名字写下来。
2.说理由:大家都选好了,现在说说理由吧!说到这里,老师突然迷糊了。
同学们,我们写崇拜的人,是为了什么呢?3.明中心:是为了赞扬你崇拜的人身上所具有的优良、可贵的品质。
4.选事例: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可能是多面的,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也可能不止一个,你所知道的他的故事也很多。
但是,我们在一篇作文中,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就会写成流水账。
例如:同样是写彭德怀,《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体现的是彭德怀对大黑骡子,对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同时展现了他为人耿直、做事果断的性格特点;《抗美援朝显英豪》着重表现的是彭德怀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体现了他的英武机智。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9 课时总第61课时主备人:曾先进课题:习作6教学内容:习作6教学目标:1.能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准确地把握图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生动。
教学重点: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教学难点: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激趣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2.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
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⒈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
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2.观察第一幅图,练习说话。
(1)你从图上看到什么?描写心情着急的词语有哪些?(2)把图上的环境描述一下。
是什么原因使这只雏燕掉下来了呢?展开想象(3)小结:观察要有顺序,抓住重点。
3.观察第二幅图,练习说话(1)你从图上看到什么?抓住猫的神态、动作来说。
(2)如果你是这只燕子,你会怎么想?(3)连起来说一说4.想象第三幅图(1)图上会画些什么?(2)会怎么救小燕呢?交流方法交流就小燕的方法,可以是图上的小女孩,可以是燕妈妈,只要想象合理,都可以。
(除了救小燕子以外,还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培养发散性思维。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1.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2.议一议,比一比。
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
(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四、各自写作,表达体验按照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
作文应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的想象。
作业:先拟定初稿,之后自己修改,然后请同学帮助修改,最后认真誊写上作文本。
教学反思:能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准确地把握图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上第6单元看图写作文春天,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了,给桃红柳绿的春天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最让我兴奋的是有一对燕子在我家屋檐下搭了一个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燕子窝里多了几个小脑袋,可爱极了!原来,燕宝宝出生了,我每天都去看它们。
那一天是星期六,我又来看燕子。
燕宝宝已经长大了,它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扑打着翅膀。
它们是多么想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张开双翅,到明媚的春光中去遨游呀!“哎呀!不好!”我几乎尖叫出来。
一只燕宝宝竟然从窝里被挤出来了,尽管他用力地拍打着双翅,但还是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掉落下来。
“确实骨折了!”我心里想著,急忙向墙角跑去。
掉下来在地上的燕宝宝扇动着青涩的翅膀,惊慌失措极了。
大概没有受伤,我得赶快抓住它!就在我准备走上前去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只大花猫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它伏在地上,瞪着大眼睛,注视着那只可怜的燕宝宝,嘴里发出“呜——呜——”的叫声,摆出了捕捉老鼠的架势。
燕宝宝面对着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露出惊恐的眼神,奋力地扑扇着稚嫩的翅膀,想飞可怎么也飞不起来!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一下子惊呆了——这可恶的大花猫,坏花猫!我该怎么办呢?“叽叽!叽叽!”响起一阵迫切的鸟叫声。
我走跌一看看,原来燕妈妈回去了,看到自己的宝宝身陷险境,妈妈吓坏了。
燕妈妈一边喊叫着,一边从燕宝宝的飞过盘旋而过。
小花猫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搬昏了,吓得连连前进。
我连忙抓住机会,大喝一声:“猫!”小花猫被吓脱了!我跑到燕宝宝身旁,用手轻轻地,柔柔地将它捧起,像对待亲人一样怜爱地看着它。
小燕子哆哆嗦嗦,大概是惊吓过度吧?我把燕宝宝带回家,找到一个纸盒,枕头上一条毛巾,将它放置在里面,同意好好养活这只小燕子。
可是燕宝宝还是躺在一个角落——排灌,不喝;给碎米,吃。
这可以怎么办呢?我急得团团转。
中午,爸爸回来了。
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爸爸说:“燕宝宝和你一样,是在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呀!”爸爸搬来楼梯,把燕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案教学要求: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重难点:1、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激趣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2.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
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1.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
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2.猜一猜,议一议。
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
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1.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2.议一议,比一比。
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
(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四、总结升华,放飞情感1.评一评,比一比。
组织学生小组自评,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最出色。
2.总结升华。
五、各自写作,表达体验学生各人按照自己对两幅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和结果的想象,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
六、评讲作文1、指名读习作。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板书设计:习作6大胆想象看图续编故事内容要具体叙事要详略得当。
苏教版五年级上第6单元看图写作文春天,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了,给桃红柳绿的春天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最让我兴奋的是有一对燕子在我家屋檐下搭了一个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燕子窝里多了几个小脑袋,可爱极了!原来,燕宝宝出生了,我每天都去看它们。
那一天是星期六,我又来看燕子。
燕宝宝已经长大了,它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扑打着翅膀。
它们是多么想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张开双翅,到明媚的春光中去遨游呀!“哎呀!不好!”我几乎惊叫起来。
一只燕宝宝竟然从窝里被挤出来了,尽管他用力地拍打着双翅,但还是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坠落下来。
“肯定摔伤了!”我心里想着,急忙向墙角跑去。
掉在地上的燕宝宝扇动着稚嫩的翅膀,慌张极了。
大概没有受伤,我得赶快抓住它!就在我准备走上前去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只大花猫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它伏在地上,瞪着大眼睛,注视着那只可怜的燕宝宝,嘴里发出“呜——呜——”的叫声,摆出了捕捉老鼠的架势。
燕宝宝面对着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露出惊恐的眼神,奋力地扑扇着稚嫩的翅膀,想飞可怎么也飞不起来!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一下子惊呆了——这可恶的大花猫,坏花猫!我该怎么办呢?“叽叽!叽叽!”传来一阵急切的鸟叫声。
我抬头一看,原来燕妈妈回来了,看见自己的宝宝身陷险境,妈妈急坏了。
燕妈妈一边叫唤着,一边从燕宝宝的上空低飞而过。
大花猫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弄晕了,吓得连连后退。
我连忙抓住机会,大喝一声:“猫!”大花猫被吓退了!我跑到燕宝宝身旁,用手轻轻地,柔柔地将它捧起,像对待亲人一样怜爱地看着它。
小燕子哆哆嗦嗦,大概是惊吓过度吧?我把燕宝宝带回家,找出一个纸盒,垫上一条毛巾,将它安放在里面,决定好好养活这只小燕子。
可是燕宝宝还是蜷缩在一个角落——给水,不喝;给碎米,不吃。
这可怎么办呢?我急得团团转。
中午,爸爸回来了。
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爸爸说:“燕宝宝和你一样,是在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呀!”爸爸搬来楼梯,把燕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6看图作文2篇春天,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了,给桃红柳绿的春天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最让我兴奋的是有一对燕子在我家屋檐下搭了一个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燕子窝里多了几个小脑袋,可爱极了!原来,燕宝宝出生了,我每天都去看它们。
那一天是星期六,我又来看燕子。
燕宝宝已经长大了,它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扑打着翅膀。
它们是多么想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张开双翅,到明媚的春光中去遨游呀!“哎呀!不好!”我几乎惊叫起来。
一只燕宝宝竟然从窝里被挤出来了,尽管他用力地拍打着双翅,但还是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坠落下来。
“肯定摔伤了!”我心里想着,急忙向墙角跑去。
掉在地上的燕宝宝扇动着稚嫩的翅膀,慌张极了。
大概没有受伤,我得赶快抓住它!就在我准备走上前去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只大花猫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它伏在地上,瞪着大眼睛,注视着那只可怜的燕宝宝,嘴里发出“呜——呜——”的叫声,摆出了捕捉老鼠的架势。
燕宝宝面对着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露出惊恐的眼神,奋力地扑扇着稚嫩的翅膀,想飞可怎么也飞不起来!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一下子惊呆了——这可恶的大花猫,坏花猫!我该怎么办呢?“叽叽!叽叽!”传来一阵急切的鸟叫声。
我抬头一看,原来燕妈妈回来了,看见自己的宝宝身陷险境,妈妈急坏了。
燕妈妈一边叫唤着,一边从燕宝宝的上空低飞而过。
大花猫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弄晕了,吓得连连后退。
我连忙抓住机会,大喝一声:“猫!”大花猫被吓退了!我跑到燕宝宝身旁,用手轻轻地,柔柔地将它捧起,像对待亲人一样怜爱地看着它。
小燕子哆哆嗦嗦,大概是惊吓过度吧?我把燕宝宝带回家,找出一个纸盒,垫上一条毛巾,将它安放在里面,决定好好养活这只小燕子。
可是燕宝宝还是蜷缩在一个角落——给水,不喝;给碎米,不吃。
这可怎么办呢?我急得团团转。
中午,爸爸回来了。
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爸爸说:“燕宝宝和你一样,是在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呀!”爸爸搬来楼梯,把燕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6:看图作文》【教学目标】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激发关爱鸟儿的情感。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联系生活实践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3.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能与他人交换修改,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美观,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联系生活实践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难点】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能与他人交换修改,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美观,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评价设计】1.在课前准备阶段,主要是激发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兴致,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仔细观察自己的生活,激发观察兴趣。
2.在作前指导环节,依托收集整理学生在课前做的问卷调查表,评价学生关爱鸟类的情况。
小组内生生互动,交流由画面展开的想象,打开素材。
组内评价想象是否合理。
激发习作的愿望,引导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老师以予鼓励、表扬和赞赏,引领学生自由地、有条理地表达。
3.在习作评价阶段,通过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赏析等途径,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升学生整体的习作水平。
教师要采取因人而异、分层评价的原则,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热情。
【教学准备】1.教师设计调查问卷。
(见附表:调查问卷)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认真思考,完成调查问卷。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喜欢小鸟吗?你平时是怎样与它们相处的?谈谈你的做法和当时的感受。
师生及时评价学生的做法,表扬关爱小鸟的行为。
(预设:由于孩子们长在农村,对于一些小鸟并不陌生。
他们中和鸟儿会有不少接触,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只要适当点拨,个别捉鸟的顽皮行为,也会从今天有所改变,他们会乐意做鸟儿们的朋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习作6
习作根据其功能可分为练习性、草稿性和试验性几种。
练习性的习作专为训练基本技巧而作,草稿性的习作指为最后完成作品所作的准备性作品,称草图。
试验性的习作指艺术家为探索新的表现技巧而作。
此外,为创作准备的各类写生材料亦称习作。
分类:
习作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学生习作练习性、草稿性和试验性几种。
练习性的习作专为训练基本技巧而作,草稿性的习作指为最后完成作品所作的准备性作品,称草图。
试验性的习作指艺术家为探索新的表现技巧而作。
此外,为创作准备的各类写生材料亦称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