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版5·3中考北京物理 专题二十 科普阅读题
- 格式:pptx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86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初中物理科普阅读类问题方法》科普阅读题从内容上来看包括以科技前沿发展为背景知识和以科学方法为背景知识两种类型。
从形式上来看大致分文字型、图表型和综合型三类。
都是通过文章提供信息,要求考生利用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推理、分析,解释所提出的问题。
只要学会文字与图表信息题的解题方法,科普阅读题自然迎刃而解。
一、文字类阅读题的解题规律1.读题,获取信息。
这是解题的第一步。
信息不仅来自题干,还来自小题;既有表露的又有隐含的信息,需要仔细分析。
先读要解答的问题再读题干,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有效的信息。
2.审题,明确题意。
明确题意就是弄清题中告诉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
3.锁定知识。
锁定知识就是圈定知识范围,从而确定思考的范围和途径,避免盲目思考。
4.迁移穿线。
即联系已知和未知,用比较、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等方法,挖掘知识隐含,呈现知识原形,在已知和未知间建立起联系。
5.组织答题。
要求做到切题准确,用词科学;答案全面,言简意赅。
避免繁而不准,答非所问。
二、图表类信息题的解题规律1.坐标类:坐标图像题重要的是要把握图像特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出已知和未知间的联系。
数就是图像中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形就是曲线特征、坐标含义。
正确的解题思路,可分三步(其他与文字类方法相同):第一,理解纵、横坐标中物理量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旧知识,建立物理量间的关系。
第二,找出关键的数,即重要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及各点表示的物理意义。
第三,把握图像本质特征,揭示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2.表格类:这是一类把许多物理数据及其他资料用表格形式进行统计,呈现给考生的一类考题。
表格一般有横向内容和纵向内容,纵横交叉处就是对应的数据或其他资料。
有效信息就在其中。
解题思路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弄清表格设置的目的;行和列各有哪些内容(包括单位、说明);行、列各有什么规律。
第二步:理解表格的行、列含义。
科普阅读1. (2019扬州,3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2018 年10 月20 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成功实现水上起降,如图所示。
AG600 装有4 台国产WJ6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是国家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是一艘会飞的船。
飞机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进效率是反映飞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发动机的热效率是指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之比,推进效率是指发动机传递给飞机的推进功(推力所做的功)与获得的机械能之比。
飞机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1)“鲲龙”AG600 在水面降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___,动能_________。
(2)机翼外形做成上凸下平的流线型是利用了_________的原理,从而产生较大的升力。
(3)AG600 以最大速度满载巡航2h,消耗燃油5000kg,燃油完全燃烧获得的内能是_________J,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推进效率为_________。
(燃油的热值g=4.6×107J/kg)(4)观看“鲲龙”AG600 在水面上起降后,小明发现“鲲龙”AG600 与普通飞机不同,机身下部制成“V”形,除了能减小阻力外,这样设计的目的还有_________。
2.(2019广东,28)阅读下列短文,叫答问题。
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份是甲烷和水,分布在深海沉积物里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如图所示。
可燃冰形似冰块却能燃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
lm3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天然气中甲烷的含量占80%~99.9%。
可燃冰的生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求低温,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4℃左右;其次是高压,可燃冰在0℃时,只需海水产生29个标准大气压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此高压容易保证;最后是充足的气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产生充足的气源。
科普阅读1. (2019扬州,3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2018 年10 月20 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成功实现水上起降,如图所示。
AG600 装有4 台国产WJ6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是国家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是一艘会飞的船。
飞机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进效率是反映飞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发动机的热效率是指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之比,推进效率是指发动机传递给飞机的推进功(推力所做的功)与获得的机械能之比。
飞机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1)“鲲龙”AG600 在水面降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___,动能_________。
(2)机翼外形做成上凸下平的流线型是利用了_________的原理,从而产生较大的升力。
(3)AG600 以最大速度满载巡航2h,消耗燃油5000kg,燃油完全燃烧获得的内能是_________J,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推进效率为_________。
(燃油的热值g=4.6×107J/kg)(4)观看“鲲龙”AG600 在水面上起降后,小明发现“鲲龙”AG600 与普通飞机不同,机身下部制成“V”形,除了能减小阻力外,这样设计的目的还有_________。
2.(2019广东,28)阅读下列短文,叫答问题。
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份是甲烷和水,分布在深海沉积物里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如图所示。
可燃冰形似冰块却能燃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
lm3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天然气中甲烷的含量占80%~99.9%。
可燃冰的生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求低温,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4℃左右;其次是高压,可燃冰在0℃时,只需海水产生29个标准大气压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此高压容易保证;最后是充足的气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产生充足的气源。
专题08科普阅读题20题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防冻冷却液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利用防冻冷却液在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内能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
防冻冷却液主要由水和不易汽化、密度比水小的某种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原液含量(防冻剂占防冻冷却液体积的比例)越高,防冻冷却液的比热容越小,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和沸点与原液含量的关系图象见图2和图3所示。
选用时,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10℃以下,而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5℃以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l)若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停车时间比较长,会因水结冰容易导致散热器管道胀裂,为什么?因为当水结冰时,________,所以把散热器管道胀裂。
(2)设某品牌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90~101℃,所在地区最低温度为﹣17℃,应选用何种较合适比例的防冻冷却液________(选填“35%”、“45%”、“55%”或“65%”),简述选用理由:________。
(3)现有原液含量为75%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会减少,与原来相比,防冻冷却液的哪些物理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变化?(示例:体积变小)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答案】(1)体积变大;(2)55%;原液含量55%的防冻液凝固点低于﹣27℃,沸点高于106℃;(3)①密度变小;②比热容变小③沸点升高;④凝固点升高;⑤质量变小。
【解析】(1)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根据V=知,体积变大;(2)某地最低气温为﹣17℃,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10℃以下,则混合液的凝固点应在﹣27℃以下;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90~101℃,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5℃以上,则混合液的沸点约为106℃以上;所以选择55%的防冻液较为合适;(3)现有原液含量为75% 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会防冻液中的水减少,防冻液的体积减小,质量减小,与原来相比,防冻液的原液含量增大,密度变小,比热容减小,由图2可知,防冻液的凝固点升高,由图3可知,防冻液的沸点升高。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训练——科普阅读题1(2020广东,28)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热敏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甲所示为某型号热敏电阻的实物图,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利用热敏电阻的特性做成的温度计,叫做热敏电阻温度计。
图乙所示为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为方便计算,已将图线作了近似处理)。
图丙是用R1做测温探头的某热敏电阻温度计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可在0.60~1.20V之间调节,R2为定值电阻,阻值为100Ω。
该电路工作原理是:当保持通过R1的电流不变时,R1两端的电压随电阻均匀变化(即随温度均匀变化),故只需将电压表V1表盘的刻度改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可以直接从V1表盘上读出温度值。
测量时,将R1放入待测温度处,闭合开关,调节电源电压,使V2表的示数保持0.20V不变(即电路中的电流保持2mA不变),再从V1表盘上读出待测温度t。
(1)热敏电阻R1是______(选填“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在标准大气压下,将R1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R1的阻值是______Ω;(2)测温时,保持R2两端电压为0.20V,R1两端的电压随温度升高而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某次测温时,V1表盘上显示的温度是20℃,此时电源电压为______V;(4)该热敏电阻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范围为______℃。
2.(2020沈阳,25)康康家有一台动感单车,结构如图所示。
使用时人可以像骑自行车一样骑行,由于车轮不接触地面,所以在骑行时整车的位置不发生移动。
(1)康康骑车时,车轮转动发出“唰唰”声,分析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2)关于动感单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车的脚踏、曲柄和齿轮共同组成轮轴B.车座下方的弹簧受力越大其弹性形变越小C.移动单车时,让车前端小轮着地,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增大摩擦D.单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地面对单车的支持力和单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3)图中所示是某次康康移动单车时的操作图,请在图中画出他在A点所施加动力F1的力l。
2020北京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分,每小题2分)1.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A. 橡胶B. 玻璃C. 塑料D. 金属2.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计算器B. 电热水壶C. 收音机D. 电冰箱3. 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旱冰鞋下装有滑轮B. 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C. 冰壶底面打磨得很光滑D. 给车轴加润滑油4.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灯泡B.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6VC. 在触电事故现场,要立即切断电源D. 用潮湿的手拔动电器设备的开关5. 图1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杠的是6. 如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C. 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 听到那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7. 2020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3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 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 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8. 图4为一名举重运动员做挺举连续动作时的几个状态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B. 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C. 从翻站到上挺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D. 举着杠铃稳定站立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9. 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 凝华B. 凝固C. 汽化D. 液化10. 图5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灯L2均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灯L1和灯L2串联B. 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C. 通过灯L1的电流与通过灯L2的电流一定相等D. 通过等L1的电流与通过电源的电流一定相等11. 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光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亮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暗C.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亮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暗12. 如图7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
2019-2023北京中考真题化学汇编科普阅读题 一、科普阅读题1.(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能调节被保鲜品周围2O 和2H O 的含量,从而起到保鲜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保鲜膜主要是聚乙烯保鲜膜,它是以石海中提炼出的乙烯(24C H )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易降解,用从海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钠制成的保鲜膜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
在可降解测试中,海藻酸钠保鲜膜20天后基本降解完毕,而聚乙烯保鲜膜基本没有变化科研人员以4C °环境下储藏的鲜切西瓜为样品,测试了海藻酸钠保鲜膜对西瓜品质的影响。
研究其保鲜效果。
其中,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和聚乙烯保鲜膜分别包裹的西瓜,储藏期间微生物生长的情况如图(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微生物数量越多);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100g 西瓜每天减少的质量见表。
表100g 西瓜每天减少的质量测定时间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质量/g 3.5 2.7 3.1 2.4 2.5 1.5目前,科研人员还在致力于海藻酸钠保鲜膜性能改进的研究,以推进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实际应用。
(原文作者王琦琦、康顺等,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24C H 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 。
(2)海藻酸钠由钠、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
②海藻酸钠保鲜膜比聚乙烯保鲜膜易降解。
(4)表1中,“3.5”表示 。
(5)微生物的滋生是引起水果腐烂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1数据可作为海藻酸钠保鲜膜的保鲜效果优于聚乙烯保鲜膜的证据之一,理由是 。
2.(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2024北京中考真题物 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题2分) 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陶瓷杯B .橡皮C .钢尺D .塑料水瓶2.下列关于自行车的实例,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车把上套了有花纹的橡胶套B .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刹车闸C .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D .车轮的轴承中装有滚珠3.图中所示为我国某型号的火箭发射时上升的情境。
关于该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B .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D.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故宫角楼在水中的“侧影”B .树在地面上的“树影”C .花在透镜下的“放大镜”D .月亮在水中的“像”5.如图所示,园艺工人在修剪枝条时,常把枝条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这 样做是为了( )A.增大动力臂,能够省力B.增大阻力臂,方便使用C.减小动力臂,方便使用D.减小阻力臂,能够省力6.北京的鸽哨制作精致,图中所示的是用多个管状哨连接成的一个“连筒类”鸽哨。
当鸽子携带鸽哨飞行时,哨声既有高音、也有低音,主要是因为各筒的长短会影响发出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传播速度7.如图所示,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掌分别沿水平方向压在气球的两侧,使气球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力B.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强C.手掌对气球的压力与气球对手掌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手指与手掌受到气球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8.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
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
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降低油的温度B .减小油的表面积C .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D .减少油的体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B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C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主要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10.某同学玩滑板车时的情境如图所示,一开始,人用力蹬地,人和滑板车一起向前运动;停止蹬地后,人和滑板车运动得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
2020年北京高级中学招生考试物理2020.07.18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上标记的各部件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 金属杆B. 瓷筒C. 电阻丝D. 金属滑片【答案】B【解析】【详解】ACD.金属杆、电阻丝和金属滑片的材料是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CD不符合题意;B.瓷筒的材料是陶瓷,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C.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D. 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答案】A【解析】【详解】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球相当于凸透镜,人透过水球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四种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羊角锤B. 核桃夹C. 园艺剪D. 食品夹【答案】D【解析】【详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B.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C.园艺剪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D.食品夹在使用的过程中,阻力臂大于动力臂,属于费力杠杆,符合题意。
故选D。
4.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A. 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B. 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C. 光发生了色散D. 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答案】B【解析】【详解】玻璃槽中盐水不均匀了,越深密度越大,光在不均匀的盐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因此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科普阅读题1.(2020北京,32)请阅读《科学重器一原子钟》并回答问题。
科学重器一原子钟星空浩瀚,地球章动,四季更替,草木枯荣。
从人类意识觉醒开始,“时间”便如影随形。
从太阳升落、日晷、沙漏、水钟、机械钟、石英钟到目前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原子钟,这些计时方法与工具的发展体现了不同时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计时工具大多是以某种规则运动的周期(完成一次规则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基准计时的,比如日晷以日地相对运动的周期为基准;机械摆钟以摆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石英钟以石英晶体有规则的振荡周期为基准。
选作时钟基准的运动周期越稳定,测量时间的精准度就越高,基于此科学家制造出了原子钟(如图所示)。
它以原子释放能量时发出电磁波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由于电磁波的振荡周期很稳定,使得原子钟的计时精准度可达每百万年才差1秒。
人们通常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事物作为测量标准。
正是由于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适合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于是在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将“1秒”重新定义为铯133原子辐射电磁波荡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时间单位“秒”作为国际通用的测量语言,是人类描述和定义时空的标尺。
虽然制定了统一的时间测量标准,但若各地时间不能同步,也会给人们带来麻烦。
比如,若电网调节时间不同步,可能会烧坏电机;金融市场时间不同步,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就需要有一个时间基准,用于实现时间的同步,就像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根据电视台播报的时间来校准自己的时间一样。
在我国,提供校准时间的是位于西安的国家授时中心的原子钟,它被用作基准钟向电视、广播、网络等提供报时服务。
在导航系统中,如果导航定位的精准度为1米,则要求卫星上原子钟的时间同步必须在3×10-9之内,这需要卫星上的原子钟和地面上的基准钟定期校准,以保证定位的精准度。
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中,原子钟堪称“导航卫星的心脏”,使我国在导航精准度方面达到厘米级,处于全球领先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