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下级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后,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并 及时将调查结果和意见层报最高人民法院审核 .
最高人民法院审查发现的:在执行死刑命令签发后、执行前,
发现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二百一十二条第四
款规定的情形的,应当立即裁定下级人民法院停止执行死刑,并将有
关材料移交下级人民法院。下级人民法院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
合法性 及时性
强制性 执行主体的广泛性
〔二〕执行的意义
1、通过判决、裁定的正确、及时执行,可以惩 罚犯罪、预防犯罪。
2、通过判决、裁定的正确、及时执行,可以维 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通过判决、裁定的正确、及时执行,可以维 护国家司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教育公民遵守 法律,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公民同违法犯 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五〕死刑罪犯同近亲属会见 《解释》第343条规定:“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
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的,人民法院可以 准许。〞 〔六〕执行死刑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1、执行地点和执行方法的选择。 2、负责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应当将罪犯验明正身。指 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 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
〔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4条、第217条和第 218条的规定,监外执行、徒刑缓刑、假释考验期以及 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和裁定,由公安机关 执行。
3、执行的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一〕签发死刑执行命令 第二百一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三十九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
当遵守以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