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情诗之二《卜算子·李之仪》
- 格式:docx
- 大小:15.61 KB
- 文档页数:1
李之仪——《卜算子》卜算子①【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②君住长江尾。
③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④【作者】1038-1117,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地棣(今属山东)人。
宋神宗朝进士,曾从于定州幕府,后迁枢密院编修官。
徽宗初年以文章获罪,编管太平州。
官终朝议大夫。
词以小令见长,有《姑溪词》。
【注释】①《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
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长江头:指长江上游。
③长江尾:指长江下游。
④“只愿”二句:用顾夐《诉衷情》“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词意。
定:词中的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品评】借水寄情,始于建安诗人的徐斡的《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但唐宋文人对这种手法的运用却更为娴熟、精到与丰富,而此词则又是其中的独出机杼、尤耐寻味者。
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深于情、专于情的女子。
其芳心早以有所属,但心上人却与她天各一方,别多会少。
“我住长江头”二句便揭示她们之间的地理距离,言外颇有憾恨之意。
接着,“日日思君不见君”句则将这种憾恨之意和盘托出,令人想见女主人公徒自伫立江头,翘首企盼的怨望情态。
“共饮长江水”句复作自我慰解:两地情思,一水相牵;既然同饮长江之水,自必心息相通。
跌宕之间,深情毕见。
“此水几时休”二句仍旧寄情江水,却又推进一层,以江水之永无竭时,比喻离恨之永无绝期。
这是反用《汉·上邪》中的“江水为竭”之意。
同时,为求变化生新,作者还采用设问句式,使语感得以强化,令人如闻女主人公呼天告地时的心灵颤音。
“只愿君心似我心”二句是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期望棗期望他象自已一样心无旁属,守情不移。
“只愿”二字,既表明女主人公别无所求,但求两情天长地久也透露出其内心唯恐对方负心的隐忧。
《李之仪卜算子》注释、翻译、赏析李之仪名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导读】李之仪(1035—1117),北宋婉约派词人。
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又称姑溪老农,无棣(今属山东)人。
有《姑溪词》、《姑溪居士文集》。
“卜算子”为词牌名。
【原词】我住长江头①,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②,此恨何时已③。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①长江头:指长江上游,在今四川一带;下游在今江苏一带。
②几时,指何时。
③已:停止,罢休。
【译诗】我的家住在长江之头,你的家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思念却见不到你,我俩同饮一条长江水。
这江水何时才会枯竭,这思念何时才会停息。
只要你的心像我的心,一定不会辜负相思意。
【赏析】这是作者写的一首具民歌风味的叙事诗,它以独特的构思、清新通俗的语言、重叠的句式、歌咏的风格抒发强烈而深挚的情感——被隔绝的永恒之爱。
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
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
“日日”,犹如流水滔滔不绝,表现了思恋之久。
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虚的心灵与实的事物合二为一,朴实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烈而直露,明显地吸收了民歌的风格。
但质朴清新中又曲折委婉、含蓄而深沉,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此诗借水言情,融情于水,情意绵长,脍炙人口,深得民歌神韵,在民间流传很广,几乎家喻户晓,在宋代词作中可算是别具一格。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古诗词译文及鉴赏《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由李之仪所创作的,作者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译文二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注释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已:完结。
停止。
休:停止。
定:此处为衬字。
思:想念,思念《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卜算子全文及注释卜算子卜算子是唐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一首名篇,形式为五言绝句,以深刻的思索和哲理见长。
下面是《卜算子》的全文及注释: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第一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诗人以长江为背景,表达了两个人的地理距离遥远,相隔江头江尾,无法直接相见的情景。
- 第二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诗人日复一日地思念心中的人,尽管无法相见,但通过共饮长江水来象征着心灵的相通与联结。
- 第三句:“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 诗人对于思念之情的延续提出了疑问,此水何时才会停止流动,此恨何时才能消散。
- 第四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诗人表达了对于相思之情的期望,希望对方的心境能够与自己一致,共同承担相思之苦。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文字,表达了深情厚意的思念之情。
诗人通过长江的隐喻,将地理距离与心灵的相通相结合,展现了他对于远离的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爱人心境的期望,希望对方能够与自己情意相投,共同经历相思之苦。
《卜算子》在表达爱情追思之情的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诗人通过描绘人们面对时光流转和无法预知未来的无奈,表达了对于生命中遗憾和无法挽回的事物的思考。
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当下,把握眼前的美好,不负相思之意。
总之,李之仪的《卜算子》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于远离心仪之人的深情思念,同时也展现了对于生命与时光的思考。
这首名篇通过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送给女朋友的古代情诗(一)《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二)《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四)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五)《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六)《离思》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七)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八)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九)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十)《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李之仪《卜算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①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②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③
【注释】①长江头,长江上游。
长江尾,长江下游。
②已:终止。
③定,此处用作衬字。
【译文】我住长江上游,你住长江下游。
我终日思念着你,却相见无由。
我们同饮长江水,这使我更添离愁。
当江水停止流动的时候,也就是我对你的思念终止的时候。
但愿你的心象我的心,我会把你永远记在心头。
【集评】
明·毛晋:“(之仪词)中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
如‘鸳衾半拥空床月’,又如‘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
又如‘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即置之片玉、漱玉集中,莫能伯仲。
至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真是古乐府俊语矣。
”(《宋六十名家词·姑溪词跋》)
现代·唐圭璋:“此首因长江以写真情,意新语妙,直类古乐府。
起言相隔之远,次言相思之深。
换头,仍扣定长江,言水无休时,恨亦无已时。
末句,言两情不负,实本顾太尉语。
”(《唐宋词简释》)
【赏析】
《四库全书总目·姑溪词提要》云:“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
”此首即以清淡之语表达深婉强烈的相思。
其中以长流无尽的江水为比兴,景与情妙合无垠。
且以文人手笔而兼具民歌的直挚、质朴,确给人以清新隽永的美感。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赏析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词作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李之仪以女性的身份写了此诗),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
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宋代]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标签宋词精选、婉约、宋词三百首、思念、爱情、长江译文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注释已:完结,停止。
休:停止。
定:此处为衬字。
思:想念,思念。
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此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诗经最美的爱情诗《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诗经最美的十首爱情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二、《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诗经61邶风61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四、《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五、《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六、《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雁邱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八、《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二、《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四、《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五、《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六、《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雁邱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只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八、《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九、《离思》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十、《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注释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已:完结。
停止。
休:停止。
定:此处为衬字。
思:想念,思念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古代十大情诗大全
以下是古代的十大情诗:
1.《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4.《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5.《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雁邱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7.《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8.《离思》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10.《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这些诗描写了深沉、真挚的爱情。
可以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或诗词书籍,以获取更全面的内容。
最美古诗词名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赏析把长江想象为联结爱情的纽带,当作深切、长久、坚贞爱情的化身,用不露痕迹的隐喻,写出我对君的相思之情,犹如悠悠无尽的长江之水,十分生动形象。
《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一首表现坚贞爱情的恋歌。
它的语言朴素流畅,抒情明朗而又意味深长,具有浓郁的民歌情调。
上片先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无限思念,选取了悠悠的江水作为抒情的主要形象,将对爱情的执着灌注在缓缓东去的江水之中,显得情意特别悠长。
前二句重点写男女恋人的相距之远,一个在长江之源,一个在长江之尾。
这种以万里长江暗示两人不能相见的远隔之苦,就比说远隔千山万水更真切感人,也更富于想象,同时也为后二句作了一层铺垫,说明两人虽不能相见,而思念之情却时刻萦绕于心中。
后二句构思更为精妙,不去说“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愁苦哀怨,却笔锋一宕,落在“共饮长江水”上,把长江想象为联结爱情的纽带,当作深切、长久、坚贞爱情的化身,用不露痕迹的隐喻,写出“我”对君的相思之情,犹如悠悠无尽的长江之水,十分生动形象。
下片先连用两个问句,重在渲染爱情的天长地久,绵绵无绝期,结二句则以委婉深情的祝愿,吐露这位女主人公的痴情,情意深挚缠绵。
不过,尽管这首词的下片在抒情上更注重缠绵深挚,但民歌风味仍然很浓。
如它的换头处即用了民歌常有的接字法,并且采用了复沓的形式,与上片呼应。
特别那个“定”字,按《卜算子》词牌的常格是没有的,它属于所谓衬字,就是说,完全是为了歌唱时更流利轻快而加进去的,这也使它在语言上、口吻上更有民歌情调。
李之仪《卜算子》《卜算子》是唐代诗人李之仪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诗人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出诗人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本诗是由八首长诗组成的一首七言绝句的组诗。
每一节诗以丑形来展现,写丽人的心肠与感情。
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事芜杂和生命不易的思考。
这是李之仪的文学创作风格之一:以鲜明对比的形式来表现细腻的情感内核。
在细腻的笔触下,情感被放大,触动了读者内心的共鸣。
首先,首句“因为你当时说了些什么/我终于再一次爱上了这个世界”直接展开了整首诗的情感线索。
诗人通过“你”的话语,勾勒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爱。
这种爱并不是理智的判断,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这种因为某个人或某件事而重新爱上这个世界的感觉,是许多人心中难以言喻的美好。
接下来的几节诗中,诗人通过对人生曲折和变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他写道:“虽然/经过那多年不整洁的日子……”这里的“经过那多年不整洁的日子”,似乎揭示了诗人的艰难境遇和生活的曲折与艰辛。
但是,诗人并没有被这些阴霾所迷惑,而是坚守着对美好的追求和生活的热爱。
诗中还出现了许多意象丰富的描写,例如“回忆是我的纪念硬币”,“我喜欢你掌心的温度”等。
这些意象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使诗人的情感更加独特和感人。
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某种事物和情感的深切追求和热爱。
总而言之,《卜算子》是一首以情感追求为主题的唐诗。
通过诗人细腻的描述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诗人通过丑世间才能写出美的艺术手法,使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这首诗的表达力和艺术性使读者不禁沉浸其中,领略到诗人对世界的爱和对生命的热爱,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并感受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中国最美的十首情诗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二、《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四、《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五、《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六、《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雁邱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八、《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九、《离思》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原文|译文|赏析《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这首词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以及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朴实中见深刻。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原文宋代: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
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两情相爱相知。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译文二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注释1.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2. 已:完结,停止3.休:停止4.定:此处为衬字。
5.思:想念,思念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
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
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挚。
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的爱恋,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
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友谊与期待的见证。
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1,该诗句出自宋代词人李之仪所作的《卜算子》,全诗如下: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白话文释义: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
在此期间,他遭受了事业和家庭的双重不幸,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
这时他遇到了当地绝色歌伎杨姝,一见倾心,互为知音。
这首诗就是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2,这首词以口语起入,明白如话,朴素中见真情。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
“思君”“此恨”“相思”等词把“我”的感情表露无遗;“只愿”“定不负”等词语体现了“我”情深意切的真情。
中国古代情诗之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
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
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
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