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归园田居
- 格式:pptx
- 大小:297.07 KB
- 文档页数:5
归园田居说课稿归园田居说课稿(精选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归园田居说课稿(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归园田居说课稿1一、说教材《归园田居》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陶渊明归隐后的作品。
写的是田园之乐,实际表明的是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声。
学习该诗,有助于学生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感受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因此,它十分重要。
二、说学情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初步掌握了读诗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但是还未能形成成熟的稳定的学习方式。
同时,本单元学习是高中第一次接触古代诗歌,诗歌语言上的障碍和时间上的跨度对他们来说都是学习上的困难。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他们设置学习情境,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
三、说目标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抓住重点词句,领会诗歌真挚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感悟内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人生志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确看待归隐行为,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2、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五、说教法和学法教法:1、诵读法;2、问题引导法;3、交流讨论法;4、点拨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研讨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六、说教学过程《归园田居》是略读课文,但它又是属于高中阶段学习古诗文的开始,对以后继续学习诗歌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翻译是不是在找语文必修二的古文翻译?其实古文并不难翻译,只要平时多花点时间去研究那些古字的意思,那么大概整篇文章的意思就会懂了。
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必修二古文翻译一、归园田居原文: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必修二古文翻译二、兰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高一语文必修二《归园田居》课文解读少①无适②俗③韵④,性⑤本爱丘山⑥。
(我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兴趣,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野。
①少:指少年时代。
②适:适应,适合。
③俗:世俗、社会风气。
④韵:本性、气质。
⑤性:天性,本性。
⑥丘山:指田园、大自然。
)[首句是诗人真诚的自我表白,一少字,与成年后误落尘网形成对照,暗含对少年时天真质朴的追忆和留恋;性本二字,揭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喜爱丘山的自然本性,正因如此,才有后来的归园田居。
]误落尘网①中,一去三十年②。
(偶尔失足误落仕途俗网,光阴虚度一去便是十三年。
①尘网:世俗的罗网,比喻仕途,官场。
②三十年:陶渊明自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即公元393年初做江州祭酒,至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即公元405年辞去彭泽令归田,一共十三个年头。
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也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
)[误落道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也有引咎自责的遗憾,而一去三十年,则是对自己整个前半生对仕途官场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忏悔。
尘网与下文的羁鸟池鱼相应,让人自然地联想到,羁鸟和池鱼都失去了最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诗人出仕的处境与此没什么区别。
]羁鸟①恋旧林,池鱼②思故渊。
(笼中的鸟儿思恋昔日的丛林,池里的鱼儿向往旧时的清泉。
①羁鸟:被束缚在笼中的鸟儿。
②池鱼:养在池塘中的鱼。
)[此两句诗以羁鸟、池鱼比喻自己过去在仕途生活中的不自由,以旧林、故渊比喻田园,表达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
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游,这两种景象最易唤起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陶渊明还有这样的诗句:望云惭高鸟,临渊愧游鱼。
羁鸟池鱼两词,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在官场中的种种束缚下痛苦不堪、失去生机的形象。
而本性是难以改变的,鸟要回到山林飞,鱼要回到大河游,诗人也还是要归返田园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①。
(在南郊野外垦辟出一块荒地,固守住愚拙本性重回故居园田。
①归园田:即回归园田居。
园田居,又名古田舍,为陶渊明在浔阳柴桑的住宅之一。
必修二归园田居原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把农村生活写得很美好,现在请欣赏店铺带来的必修二归园田居。
必修二归园田居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必修二归园田居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必修二归园田居创作背景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
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
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
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
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必修二归园田居赏析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一、导入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高洁的志趣和人格的坚持集中体现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之中,他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二、文学常识我们初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陶渊明其人,那么同学们,陶渊明姓甚名谁?是个怎样的人?来,七嘴八舌地说一说。
(比如说)田园是生长粮食的地方,同样,田园也是生长诗意的地方,透过陶渊明清新自然的诗行,让人仿佛寻找到了都市钢筋丛林的喧嚣之中那久违了的花红柳绿、清风流水,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陶渊明,走进他的归园田居,去感受都市喧嚣之后的那份心灵皈依。
三、音读1.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结合注释解决字音障碍,开始!2.请同学朗读;正音;全班齐读3.“音读”四、意读1.请同学们思考:题目“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所谓“题眼”就是标题中提挈全篇、决定文章内容、精炼传神的字词)2.“归”本身就是一个含指向、方向性的动词,这里讲的是归向-“归向何处”,那么,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一起诵读出来。
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幅或者哪一句诗是你最喜欢的,讲给你的同桌听,开始;3.这些画面摆在一起,有没有杂乱、堆砌、拼凑在一起的感觉?若没有,你认为诗人是如何安排这些景物的?或者是按什么观察角度来排列的?3.归去之后情况如何?请生闭眼,在老师的范读中幻想自己置身这一片田园之中,进一步来感受在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4.围绕“归”还讲了哪些内容?(略);5.“意读”五、情读1.刚才的朗读,字正腔圆,语中见事,可是却有一处不足,缺少-感情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中蕴含了哪些情感,从哪儿看出来的(关键字词)2.朗读要求3.请生范读(2/3),请生从情感诠释的角度来品评4.师范读(伴奏);生齐读(伴奏)5.“情读”6.总结:以后读诗三部曲六、(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