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唢呐艺术的文化内涵审视及理论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唢呐的名词解释唢呐是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中的一种乐器,属于铜管乐器的一种。
它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演风格而受到广泛喜爱。
本文将深入剖析唢呐的名词解释,让读者对这一乐器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起源与发展唢呐起源于我国古代,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最早出现于中国北方音乐文化中,随后逐渐传播到南方。
唢呐的起源地被普遍认为是河南省,或者更具争议性的说法是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地区。
不过,唢呐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演奏方式和特色。
今天,唢呐在一些地方文化活动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二、构造与工艺唢呐由吹嘴、号角、段子和响板组成。
吹嘴是乐器的核心部分,发出音乐声音的地方。
号角是指管体,它是由多节金属管组成的。
段子是指将吹嘴和号角连接起来的部分,它是乐器的转折点。
响板是指唢呐的共鸣部分,起到扩大音乐声音的作用。
唢呐的工艺非常精细,制作师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打磨和调试乐器,确保音色的完美。
三、音色与演奏技巧唢呐是一种独特的乐器,它的音色深沉、悠扬,富有穿透力。
演奏时,演奏者使用唇振技巧来控制气流,产生不同的音高和音色。
他们还可以使用吹管和指法来控制音色的变化。
与其他铜管乐器不同,唢呐具有可呼吸音和固定音两种基本音色。
后者是指演奏时吹奏者会使嘴唇微微颤动,产生一种独特的声音效果。
四、曲目与表演场合唢呐曲目丰富多样,包括古典曲目、民间曲目和创作曲目。
古典曲目主要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如《西河调》、《漕调·大河奔流》等。
民间曲目则更贴近广大民众的生活,如《山村晚晴》、《走西口》等。
创作曲目则是近现代作曲家创作的,融入了更多的当代元素。
唢呐在各种场合中表演,如庙会、婚礼、葬礼等。
它音响宏亮,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升气氛。
五、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唢呐作为一种传统音乐形式,一直在不断传承和创新。
许多音乐学院设有专业的唢呐教育班,培养年轻的唢呐演奏者。
同时,一些现代音乐家也对唢呐进行了创新和改编,尝试融入其他音乐风格,如爵士乐、摇滚乐等。
关于唢呐的文章唢呐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属于铜管乐器的一种。
它在中国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音色和音域。
唢呐在中国的音乐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舞蹈和戏曲等表演艺术中。
唢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据传唢呐最早源于西南地区的楚国,后来逐渐传入其他地区。
唢呐的演奏形式各地有所不同,但基本结构和演奏技巧大致相似。
唢呐由吹嘴、音管和喇叭三部分组成。
吹嘴是唢呐的发声部分,演奏者通过吹气和舌头的技巧来控制音色和音高。
音管是唢呐的主体部分,由多个音孔组成,演奏者通过按压不同的音孔来改变音高。
喇叭是唢呐的共鸣部分,通过喇叭的共鸣效应使得音色更加丰富和饱满。
唢呐的音色独特,富有感染力。
它可以模拟人声、动物叫声和自然声音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唢呐的音域宽广,可以演奏出高亢激昂的音乐,也可以演奏出婉转柔美的音乐。
唢呐的演奏技巧也非常复杂,演奏者需要通过舌头、手指和呼吸等多种技巧来控制音色和音高的变化。
唢呐的演奏者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培训才能掌握这些技巧。
唢呐在中国的音乐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常常被用来伴奏戏曲、舞蹈和民间音乐等表演艺术。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唢呐也是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人们常常会在节日和喜庆场合用唢呐来表达欢乐和祝福。
同时,唢呐也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唢呐逐渐走出国门,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和喜爱。
许多外国音乐家和乐器演奏家开始学习和演奏唢呐,将其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唢呐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代表着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唢呐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音域。
它在中国的音乐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表演艺术中。
唢呐的演奏技巧复杂,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培训才能掌握。
近年来,唢呐也逐渐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和喜爱,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唢呐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多样性,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唢呐的演奏风格与技巧分析唢呐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下面将从唢呐的演奏风格和技巧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演奏风格1.民间风格:唢呐起源于农村民间音乐,多用于婚丧嫁娶、庙会集市等庆祝和喜庆的场合。
因此,唢呐的演奏风格常常具有欢快、灵动、热情的特点。
演奏的旋律多以简单易记的民间曲调为基础,结构简洁明了,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2.古典风格:唢呐在明代以后逐渐成为宫廷、朝廷音乐的一部分,演奏风格因此添加了一些古典元素。
古典风格的唢呐演奏要求技巧高超,音色优雅,曲调复杂,音乐表现力强。
这种演奏风格通常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对音乐细腻的理解。
3.现代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唢呐音乐逐渐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代演奏风格。
这种风格注重音乐创新,通过改变演奏技巧、曲调结构和音乐元素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唢呐音乐更富有变化和个性。
二、演奏技巧1.吹奏技巧:唢呐在演奏时需要用嘴唇控制气流,吹奏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演奏者需要通过调整口腔形状、舌尖的位置和气流的强弱来控制音准和音色。
除了基本的吹奏技巧外,唢呐还有一种特殊的强音技巧,即“颤音”。
颤音是唢呐演奏中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用嘴唇颤动来产生颤音效果,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2.指法技巧:唢呐演奏时需要使用双手来控制演奏管上的音孔,以改变音高和音色。
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指法技巧,准确地按下或抬起手指来产生所需的音程和音色变化。
指法的准确性对于唢呐演奏的音准和技巧要求至关重要。
3.艺术表现技巧:唢呐演奏不仅仅是简单地吹奏出正确的音符,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传达意境。
唢呐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艺术表现技巧,如音色的变化、音乐节奏的掌握、装饰音的运用等。
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演奏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使得演奏更加生动和感人。
总之,唢呐的演奏风格和技巧是相互依托和影响的。
不同的演奏风格要求不同的技巧水平,而演奏者通过熟练掌握演奏技巧,才能更好地表达和演绎出不同的音乐风格。
唢呐演奏艺术特色的赏析研究唢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也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
它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演奏艺术特色,被誉为“乐器之王”。
唢呐的演奏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音色浑厚深沉唢呐因其制作工艺独特,演奏时配合气息和吹奏技巧,所以音色浑厚、深沉、嘹亮,在音域方面以属音细腻饱满丰富而著称,通过演奏者的技巧,可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有的悠扬悦耳如天籁,有的洪亮雄浑如雷霆万钧;有的婉转动听如江南柔情,有的铿锵有力如金戈铁马,极富表现力。
唢呐的音色具有独特的魅力,使其成为中国民间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之一。
二、演奏技巧多样唢呐的音色饱满、表现力丰富,演奏技巧也非常多样。
演奏者可以通过吐音、颤音、跳音、顿音等丰富的吹奏技巧,将唢呐的音色和表现力发挥到极致。
唢呐演奏还常结合吐字、气息控制和口腔技巧,通过变化的颤音、音程、声音变化等技巧,丰富了演奏的表现力和韵味。
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使得唢呐演奏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从而使其成为中国民间音乐中的瑰宝。
三、充满民族特色唢呐作为中国传统民间乐器,其演奏风格和曲目多半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
不同地方的唢呐演奏均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的影响,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唢呐演奏风格和曲目。
在西北地区,唢呐演奏多以豪放、激昂为主,表现了当地草原民族的豪迈和壮美;在江南水乡,唢呐演奏通常柔情婉转,表现了当地风情和江南水乡的柔美气韵。
这种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融合,使唢呐演奏成为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广泛流传。
四、舞台表演效果突出除了音色和技巧外,唢呐的演奏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其舞台表演效果上。
在音乐会、演出、节庆等场合,唢呐演奏者往往更是以其优美的姿态和独特的表演风格,配合音乐一同展现给观众。
有的舞台表演者对唢呐进行了艺术包装,使演奏达到了视觉上的享受,丰富了演出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性。
这种融合的表演形式,使得唢呐的演奏更加生动、立体,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审美享受。
唢呐的传承与发展唢呐,是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历史悠久,有着悠扬的音色和独特的音韵,被誉为“民族音乐的灵魂”。
唢呐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音乐智慧和精神传统。
本文将从唢呐的起源历史、传承发展及其对当代音乐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唢呐的起源历史唢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它起源于我国北方地区,最初是用来伴奏舞蹈或者祭祀活动的一种乐器。
唢呐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竹子,它由一根主管和七根辅管组成,每根辅管都有一片簧片,通过气流振动发声。
唢呐在古代被称为“囊管”,在明清时期才逐渐演变为唢呐的形态。
唢呐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被誉为中国古代八大传统乐器之一。
二、唢呐的传承发展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唢呐常被称为“天籁之音”、“唢呐之声动人心魄”,其音色纯净,音韵高亢,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场合。
从古代起,唢呐就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乐器。
在河南省的京剧中,唢呐是京剧传统乐器之一,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传统民间音乐中,唢呐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之一,常被用来演奏各种民间音乐以及劳动歌曲。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唢呐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在演奏技巧和音色上都进行了一些创新。
虽然唢呐的形式和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演奏方式和曲目内容在不断变革中,使唢呐这款乐器更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民族音乐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承,唢呐也更好地发挥了它的传统文化价值。
三、唢呐对当代音乐的影响在当代音乐中,唢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它既可以用来演奏民族音乐,也可以在流行音乐中发挥作用。
很多乐队和歌手都会邀请唢呐演奏者参与演出,并将唢呐的独特音色融入到他们的音乐作品中。
这也说明唢呐不仅可以演奏传统的曲目,也可以在当代音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唢呐的音色也被广泛用于配乐、广告以及电影电视剧的原创配乐中。
它的独特音色和音韵给作品带来了不一样的韵味,使得作品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底蕴。
谈唢呐演奏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唢呐是中国民族管乐器中的一种,起源于古代,历史悠久。
它常常被用于民间婚丧嫁娶、庆典等场合,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唢呐演奏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涉及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关系到唢呐音乐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在当今社会,唢呐音乐已经开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传承和发展唢呐演奏技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承是指将一种文化传统的精髓和本质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传递下去。
在民族音乐领域,唢呐演奏技术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传承保留了民族音乐的原生态,保持了音乐的纯粹性和传统性。
传承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后继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
传承可以增添音乐的魅力和历史价值,使得音乐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唢呐演奏技术的传承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为师傅和学徒的数量都在减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快节奏也对传统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传承环境的改变也对传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想实现唢呐演奏技术的传承,就必须通过创新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
在传承的基础上,唢呐演奏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发展是指在传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理论知识对音乐进行创新和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时代的变迁。
发展可以使音乐更富有创意和活力,使得音乐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发展可以拓宽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演奏技术,使得音乐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多彩。
发展可以提升音乐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力,使得音乐更具有国际影响力。
在唢呐演奏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成为了一个关键词。
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演奏技术和表现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满足不同群体对音乐的追求。
要不断吸取其他音乐形式和流派的精华和优点,以充实唢呐音乐的内涵和外延,使得音乐更加立体和全面。
通过不断进行创新,可以使得唢呐音乐更具有包容性和综合性,从而为音乐的跨界融合和国际交流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一曲唢呐吹出魂的感言在炎炎夏日的午后,一阵古老而悠扬的唢呐声响起,如同一股清泉涌动进人们的心灵深处。
演奏者闭上双眼,专注地吹奏着这把流淌着岁月沧桑的乐器,仿佛与这古老的乐器融为一体。
唢呐,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的重要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它的音色宽广而丰富,能够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情绪,使人们能够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
当唢呐的音色传达到听众的耳朵时,他们可以感受到一股深沉而悲壮的情感。
唢呐演奏者的手指在唢呐上飞舞,音符在他的指间跳跃,宛如飞翔的蝴蝶,纵情而自由。
每一次吹奏都是一次心灵的释放,演奏者通过音乐将内心最深处的感受传递给听众,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唢呐的音色中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情感和民间智慧,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演奏者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对祖先智慧的传承和致敬,也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怀念。
当人们沉浸在唢呐的音乐中时,他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古代的人们相遇,共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唢呐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寄托。
当人们遭遇挫折和困惑时,唢呐的音乐能够带给他们一种力量和鼓舞,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
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唢呐的音乐成为了一种疗愈的力量,帮助人们舒缓压力,放松情绪,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唢呐吹出的魂,是对于生活和人生的一种独特感悟。
它告诉我们,生命中不仅有快乐和喜悦,还有痛苦和困难,但我们需要以一种坚定而勇敢的态度去面对。
唢呐的音乐激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不畏艰辛,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相信每一种努力都会有回报。
唢呐吹出的魂,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一种表达。
它让人们重新认识和尊重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唢呐的音乐可以与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让人们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
唢呐吹出的魂,是对于音乐艺术的赞颂和致敬。
它让人们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让人们感受到音乐所能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唢呐的传承与发展唢呐是一种中式传统乐器,属于民间音乐之一。
它在中国各地传承发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唢呐最早出现于唐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中国南方地区及西南地区的代表性乐器之一。
唢呐音色沉厚悠扬,技艺丰富多样,曾经是宗教、庆祝节日、婚丧嫁娶等场合的必备乐器。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唢呐的地位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今天,为了传承和发扬唢呐音乐文化,我们需要探讨唢呐的传承与发展。
唢呐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师徒制度,家庭传承或学校传承。
唢呐艺术是口传心授,在唢呐艺人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传师。
这是因为唢呐音乐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而是需要对音乐文化、人文背景以及各地方文化的了解和深入研究,这些知识只有通过老师传授,才能够传承下来。
同时千百年来,人们发现唢呐和乐器和音乐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每个唢呐艺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和练习,才能在音乐上不断攀升自己的高峰。
随着唢呐的传承,唢呐音乐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技巧上、造型上、配器上等等方面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
具体来说,唢呐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技巧升级:唢呐的技术创新不断更新。
唢呐演奏的基础是吹奏技巧,包括音准、音量、音色、音域等。
现代唢呐演奏中,演奏人需要掌握的技巧更为丰富和复杂,包括气息掌控、手指技巧、音乐造诣等等。
2.曲目创新:唢呐曲目也在不断创新变化。
古代的唢呐曲目主要是庆祝节日、婚丧嫁娶、宗教仪式等场合,但是现代的唢呐曲目已经广泛应用到音乐会、比赛、演出等不同场合,涵盖了各种领域,娱乐性较强。
3.机器生产:现代制造技术越来越先进。
唢呐从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也保证了唢呐音乐文化传承的发展。
机器制作的唢呐制作速度快、品质更加稳定,同时也制作出了一些高品质和沉稳感更强的唢呐乐器。
4.演出形式新颖:演出形式也日益新颖丰富,唢呐艺术节、唢呐音乐会、唢呐比赛等场合逐渐增多,唢呐音乐也得以推广。
总体来看,唢呐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传承老乐、学习新曲,更要深度挖掘各地唢呐文化,推广唢呐音乐,以及开拓各种新型演出形式,变得更加具有现代性和创新性。
唢呐演奏艺术特色的赏析研究唢呐是中国传统民间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唢呐演奏艺术在民间音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色。
本文将从唢呐演奏形式、演奏技巧、音乐表现等方面进行赏析研究。
一、唢呐演奏形式唢呐演奏形式非常灵活,可以独奏、重奏、合奏、伴奏等多种形式。
其中,独奏是最为常见和典型的演奏形式。
唢呐独奏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表现了民族乐器的魅力。
唢呐独奏可以分为两种:曲调唢呐和假音唢呐。
曲调唢呐主要弹奏曲调清晰、旋律美妙的曲目,而假音唢呐则通过口气和手指技巧演奏出各种音响效果,呈现出多变的音乐形态。
唢呐演奏技巧主要包括呼吸、音色、音调和旋律等方面。
唢呐演奏需要采取特殊的呼吸方法,通过腹部呼吸和唇齿喉的配合,可以掌握演奏技巧,达到稳定的音质和音色。
唢呐的音色干净、通透,可以通过改变唇形和气息的强弱来表达情感和音乐效果。
唢呐音调自然,具有清晰明朗、高音浑厚的特色。
唢呐旋律优美动听,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三、音乐表现唢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温馨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魅力。
唢呐音乐可以表达出多种情感,如快乐、悲伤、怀旧等。
其中,快乐调调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如《小放牛》、《地方戏》等,既表达了平民的生活乐趣,又反映了乡土风情。
悲伤调调则表现了人们面对磨难和痛苦时所产生的情感。
怀旧调调则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旋律和温馨的情感,让人们回想起那些逝去的岁月,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厚重。
总之,唢呐演奏艺术通过演奏形式、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等方面,展示了独特的民族乐器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唢呐演奏艺术应该得到更多的国内外重视和关注,以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唢呐艺术的文化内涵审视及理论思考
作者:陈福伟
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22期
摘要:唢呐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以民间艺术的形式广泛流传。
中国唢呐艺术同中国的民俗活动及民族文化内容紧密相连,其文化的内涵性也极为深刻,于社会伦理角度与文化理论的艺术呈现上都有较为深刻的历史性体现。
本文立足于中国唢呐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理论思考的角度出发,以历史的和现代的统一性,具体掌握唢呐艺术的文化传承和时代发展的规律,加以论究,试以推动中国唢呐艺术的文化推广。
关键词:唢呐艺术 ;文化内涵 ;理论思考
中国唢呐艺术在不同地域体现着各异的风土民情和文化风格,唢呐作品的音乐情趣与情绪,随着演绎的内容和场合的变更诠释出不同的音乐情感,给听众以新异的音乐体验。
中国唢呐艺术源自民间,随着现代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唢呐演奏也被以艺术演奏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各类艺术作品势如破竹般涌现,为大众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
一、中国唢呐艺术的文化内涵
(一)唢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唢呐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其发源地是在波斯、阿拉伯地区。
唢呐艺术的流传范围极为广范,是一件世界性的乐器,其自产生至流传的时间跨度较大,且中国唢呐艺术在各个地区都有较为广泛的流传,但多活跃在民间,多以民俗活动的形式呈现。
唢呐在形态、艺术表现上都有较明显的特征,由于其发声响亮、携带方便、应用场合多以民众日常的民俗、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被大众熟知和喜爱,至今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中,发展环境锦绣勃勃。
(二)唢呐艺术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
唢呐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有着明显的关联和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节庆和民俗文化中,例如:农村的婚丧嫁娶、节庆祭典等内容。
人们通过唢呐演奏来表达不同的情思。
从意识形态范畴来说,唢呐艺术与中国伦理文化体现及文化情感确有关系。
中国人尤其重视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体现,唢呐艺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场合与民俗文化中都有直接的情感表达。
唢呐演奏的曲目内容也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如:乐曲《婚礼曲》《抬花轿》等,唢呐艺术是最能表达华夏民众文化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
(三)唢呐艺术传统文化的行为价值呈现
唢呐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在行为价值的呈现上体现着较为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唢呐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行为价值也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扩展。
对比传统的唢呐艺术,现代唢呐艺术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大大拓宽。
作曲技法的创作延伸,演奏技法的创新应用,更有制作专家在唢呐形态和制造工艺上所进行的大胆创造性的加工、改良(如加键唢呐、活芯唢呐),都力求在音色和音质上更能达到演奏“乐趣”,便于技艺精湛者在演奏形式和技术上有所突破,达到更高的艺术追求,丰富听众的视听感受,既符合现代人的艺术和审美追求,也体现现代唢呐艺术表演形式上的突破。
二、中国唢呐艺术的时代发展的理论思考
(一)注重唢呐艺术的技艺传承
中国唢呐艺术特有的技艺传承特点,是传统的口传心授。
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从事唢呐工作或教育的民间艺人、演艺团体和专业音乐院校的工作者,逐渐抛弃传统的“比葫芦画瓢”法,以规范严谨的教学体系取而代之。
艺术家们对唢呐艺术文化内涵的技艺传承及在传承中与时俱进,体现了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情感及对艺术传承的责任,这将是我国传统文化研究更深层次的理论价值。
通过文化情感研究传统技艺,讲述传统技艺的发展历程,以较为细致化深入化的理论成果推动唢呐艺术的久远发展。
(二)注重唢呐艺术的艺术情感深化
唢呐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可见其艺术情感的体现并没有被时间所冲淡,反而其文化情感正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人们能够从民俗文化、现代艺术审美的角度对唢呐艺术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唢呐艺术的表现,人们可感受其音乐情感以及对历史文化内容的传承,尤其在艺术作品的呈现中,人们透过或强劲激昂,或含蓄深沉、或悲怆伤感的情绪,捕捉艺术气息,进入艺术情境。
(三)注重唢呐艺术的艺术形式现代性演绎
中国唢呐艺术的发展应当与时俱进,让唢呐艺术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
在表演形式上,唢呐艺术可以实现与其他乐器结合,重奏或合奏以使得音乐层次分明、音色多元化;唢呐作品的伴奏音乐可突破以往的民族乐器或小乐队的伴奏模式,采用钢琴,以期达到音乐对比强烈突出主奏乐器情绪等等;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现代化与多样化,能够带动大众的艺术、文化情感,丰富艺术视野,并为艺术理论的研究、艺术融合和探索实践等带来更多的挖掘空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下中国唢呐艺术的发展,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深层次地挖掘其文化内涵性,用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文化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唢呐艺术,实现唢呐艺术的现代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大鹏.唢呐艺术魅力浅谈[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11).
[2]孙荣伟.当代中国唢呐艺术的发展现状及理论思考[J].艺术探索,2013,(12).
[3]丛洋.论唢呐音乐的“音乐精神”[J].剧作家,2013,(09).
[4]裴婷.唢呐声声探其源[J].黄河之声,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