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传动效率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6个方面:1、发动机结构和种类发动机的油耗对汽车的油耗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发动机的油耗决定于发动机的结构。
发动机的压缩比高、有完善的供油系统及合理的燃烧室形状、采用电子点火系统等都能降低发动机的比油耗。
柴油机由于压缩比比汽油机要高得多,因此柴油机比汽油机的油耗要低得多。
试验和使用证明,一般装备柴油发动机的轿车比装备汽油发动机的轿车节油18%左右,柴油发动机载货汽车比汽油发动机载货汽车节油30%左右。
2、整车结构(1)传动系。
汽车传动系效率越高,传递动力的过程中能量损失越小,汽车的油耗就越低。
目前机械齿轮变速器要比液力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高,因此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虽然驾驶方便,但汽车油耗要高,这是机械齿轮变速器没有被自动变速器完全取代的主要原因。
(2)汽车总质量。
汽车总质量影响到汽车的滚动阻力、坡道阻力和加速阻力,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影响很大。
因此,在汽车上广泛采用轻质材料,减轻汽车自重,是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的一个主要方向。
(3)汽车的外形。
为克服空气阻力而消耗的发动机功率与汽车行驶速度的3次方成正比。
汽车速度不高时,空气阻力对汽车的燃料消耗影响不大,但当车速超过50km/h,空气阻力对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影响逐步明显。
减少空气阻力主要是通过减少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来实现,汽车制造厂通过整车的风洞试验研究使汽车外形接近最优化。
(4)轮胎。
轮胎结构对滚动阻力影响很大,改善轮胎的结构,可以减少汽车的油耗。
目前降低滚动阻力的最好办法是使用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相比,滚动阻力一般要下降20%~30%。
另外,轮胎的花纹及胎压对汽车的油耗都有较大的影响。
3、汽车的技术状况汽车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其性能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当感觉车辆有异样时,应立即对车辆进行检查。
车辆的技术状况差、故障多,对汽车的行驶油耗影响很大。
除汽车发动机故障外,汽车底盘部分的技术状况,如减速器、制动器、轴承、前束调整不当、轮胎气压不足等等,都会导致汽车油耗大幅度增加。
1.分析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汽车传动系统相关参数对汽车燃油经济性
的影响?
汽车等速百公里油耗的公式为,其中C为常数,F为行
驶阻力。
由上述分析可知,汽车燃油经济性和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成正比(2分),和行驶阻力成正比和传动效率成反比
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和发动机的种类,涉及制造水平有关;另一方面又和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负荷率低时,燃油消耗率b增大。
传动系统的参数有三个,一是最大、最小传动比,二是档位数目、三是各档位之间的分布规律。
最小传动比影响到最高车速以及发动机的负荷率,最小传动比的合理选择可以使得汽
车高速时的发动机负荷率高,提高燃油经济性。
档位数目越多,提高了发动机在最经济工况下工作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各档位之间的分布,采用等比分布的车辆,可以提高汽车的加速能力。
但是目前大多利用非等比级数来分配传动比。
这主要是考虑到各档利用率差别很大的缘故。
在高档处的传动比间隔小写,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探析在汽车保证行驶动力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油量消耗来完成行驶的能力叫做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燃油费用在汽车的使用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减少燃油消耗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同时,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为有效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提高燃油利用率,就必然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本人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工作多年,从平时的工作实践经验中,认为影响燃油经济性主要有汽车结构和汽车使用两方面因素。
1 汽车结构方面1.1 汽车自身尺寸及质量一辆汽车自身的尺寸及质量如果增加,会进一步加大空气、滚动、加速和坡道等各方面的阻力,而为了保证其具有高动力性,就必须装配大排量发动机,必然就会增加燃油消耗量。
所以,又大又重的豪华型轿车比小而轻的轻型、微型轿车的油耗要大得多,因此广泛采用轻型、微型轿车是节约燃油的有效措施。
对货车而言,质量利用系数是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关键因素。
货车的装载质量与整车装备质量之比称为质量利用系数。
质量利用系数越大,货车有效运输货物质量比重就越大,运输过程中的单位油耗与成本就会降低,燃油消耗必然减少。
随着科学技术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货车质量利用系数正在逐步提高。
所以,减少汽车尺寸和质量是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有效措施,汽车要合理地设计和精心地计算分析,要采用高强度材料和轻质材料。
1.2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最关键、最有决定性的部件,主要影响因素有压缩比、燃料供给、功率利用率等方面。
汽车发动机的压缩比越大,则其产生的动力效能就越高。
因此在整体的技术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压缩比,会有效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燃料供给方面,燃料的汽化、雾化程度,与空气的混合比例,都会对燃料燃烧、产生热效率有很大影响。
所以改进喷射系、汽化器、燃烧室、进排气系统等部件的设计,保证燃料良好的汽化与雾化以及与空气的均匀混合是很重要的。
另一个对燃油经济性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发动机的功率以及利用率,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在60%~80%负荷范围内,经济性是最高的,当发动机负荷减小时,其燃油消耗量将会增加。
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与燃油经济性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和燃油消耗。
对于车主来说,了解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的原理以及如何优化它们至关重要。
一、动力输出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是指发动机向车轮传递的动力。
动力输出的强弱直接影响车辆的加速能力和最高速度。
动力输出与多个因素相关。
1. 发动机参数发动机的排量、气缸数、缸径和行程等参数决定了其动力输出的基本能力。
排量大、气缸数多、缸径和行程合理的发动机通常具有更高的动力输出潜力。
2. 燃油混合比燃油混合比是指燃油和空气的混合比例。
较为理想的燃油混合比可以使燃烧更充分,产生更大的爆发力,从而增加动力输出。
3. 进气系统进气系统的设计决定了发动机获取空气的能力。
高效的进气系统可以使发动机吸入更多空气,提高动力输出。
4.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的设计决定了排气顺畅与否。
良好的排气系统能够有效排除废气,降低排气阻力,有助于提高动力输出。
5.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的设计也是影响动力输出的重要因素。
合理选择传动比例可以优化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与车轮的扭矩转换效率。
二、燃油经济性除了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也是车主非常关心的一个指标。
汽车油耗的高低与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密切相关。
提高燃油经济性可以减少油耗,并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对环境也更加友好。
以下是一些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方法。
1. 发动机调校合理的发动机调校可以使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更高,减少能量的浪费。
通过在不降低动力输出的前提下调整点火时机、喷油量和气缸压缩比等参数,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2. 车辆保养定期进行车辆保养,包括更换机油、空气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等,对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起到重要作用。
清洁的滤清器可以保证燃油的清洁度,减少能量的损失。
3. 节约驾驶领先的驾驶技巧可以帮助节约燃油。
合理控制车速、避免急刹车和急加速,以及利用车辆的惯性等技巧,都可以降低油耗,提高燃油经济性。
4. 减少车辆负载减少车辆负载可以降低车辆的整体重量,从而减少发动机的负荷。
探讨影响汽车油耗的因素及对策1 影响因素1.1 先进的汽车技术汽车自身的技术对油耗有重大影响。
相比于上世纪的汽车,现代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要高出许多,可见汽车技术的重要性。
而与油耗相关的技术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包括几方面:发动机的影响,汽车质量的影响,汽车的传动效率,以及良好的车况。
1.1.1 发动机的影响对于同一台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或扭矩下,所消耗的汽油量是不同的。
这与它工作时的温度、进气排气道设计、燃料辛烷值、压缩比、燃烧室积碳程度、进排气阻力等因素有关。
装备柴油机的轿车通常比装备汽油机的轿车省油,这是因为柴油机的热效率相对更高。
排量大的发动机比排量小的发动机更耗油。
评定发动机技术的高低的因素,包括发动机功率与车身质量的比值和发动机的升功率。
因此排量大的汽车不一定比排量小的汽车费油,这与它们的发动机技术有关。
1.1.2 汽车质量的影响质量的大小对于汽车的油耗也起着重要作用。
汽车的质量会影响汽车的滚动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这些阻力都会影响油耗。
减小汽车质量,能有效降低油耗。
1.1.3 汽车的传动效率传动效率包括变速器的效率和传动系的效率。
变速器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手动变速器虽操作复杂,但没有液力变矩器的效率损失,因此油耗更低。
根据以往经验,配置自动变速器的汽车比配备手动变速器的汽车油耗高8%。
传动系的传动效率越高,机械损失越少,节油性越好。
较大的传动输出的动力大,但传动效率低,经济性差。
因此设计汽车时可以增加汽车档位,行车时应选用合适的挡位。
1.1.4 车况的影响随着汽车里程的增加,其性能时刻发生着变化。
正确的保养对于保持汽车良好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空气滤清器的滤芯应定期更换,否则将导致滤芯过脏,进气量减少,混合燃油气过浓,油耗增加;自动挡汽车在行车制动时未将挡位挂到空挡,使刹车盘长时间处于摩擦状态,长此以往不仅导致刹车性能下降,还会增加油耗。
因此保持汽车良好的车况,对于降低油耗有着重要意义。
汽车运行油耗的影响因素及节能技术分析近年来,我国的车用燃油消耗量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快速增长。
仅汽车交通一项,所消耗的汽油和柴油便已占到国内汽、柴油生产总量的87%和40.7%;所消耗的石油总量也占到总石油消耗量的30%。
据目前的发展趋势保守估计,至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2亿辆,汽车消耗的石油总量将达4.4亿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80%,石油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本文主要就汽车油耗的影响因素和技能技术展开讨论。
一、影响汽车使用耗油的因素1、发动机对于汽车耗油的影响1.1、发动机的类型汽油机的压缩比要低于柴油装配机,因此汽油机有着比柴油机更大的油耗。
一般情况下,轿车在采用汽油发动机时要比柴油发动机多耗油将近19%,货车在采用汽油发动机时要比柴油发动机多好友将近30%。
当下,世界各国正积极推动将柴油发动机到汽车中,尤其是在轻型汽车中进行大力地推广。
1.2、发动机的结构对于汽车的耗油量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汽车发动机比油耗。
发动机构造决定着其比油耗,而高能电子的点火系统的使用、油料燃烧室有着合理的形状、发动机压缩比较高等能有效地降低发动机比油耗。
1.3、发动机载荷率发动机的载荷率指的是发动机的阻力矩的值。
在克服阻力矩的过程中,发动机要消耗油料,发动机载荷率的增加就必须增大发动机的供油量。
汽油发动机设置节气门安装位置,从而对供油量进行控制。
发动机全负荷指的是将柴油机的喷油泵齿条的位置处于标定功率的位置上时,将汽油机的节气门全部打开。
发动机的部分负荷指的是柴油机的喷油泵齿条的位置处在标定功率下,将汽油机的节气门进行部分地开启。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具体反映表现为加速踏板未被全部踩下的时候发动机处于部分负荷状态,加速踏板被完全踩下时,发动机处于全负荷状态。
2、整车架构对于汽车油耗的影响2.1、汽车的重量汽车的加速阻力、坡道阻力与滚动阻力受到汽车重量的影响,并严重影响着汽车的燃油消耗量的大小。
现在的汽车厂商,在进行汽车制造时采用了大量的轻型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汽车的重量,从而降低了汽车的耗油量。
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汽车燃油经济性是指在行驶过程中,汽车所消耗的燃油相对较少,即单位里程所消耗的燃油更少。
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不仅可以减少油耗,节省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将介绍一些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措施。
1.车辆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车辆维护保养是提高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措施。
确保发动机、传动系统、轮胎等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状态,可以提高汽车的行驶效率,减少油耗。
2.轮胎保养:轮胎的选择和保养对燃油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选择质量好、滚动阻力小的轮胎可以减少油耗。
并定期进行轮胎的气压检查和调整,保持标准气压可以降低滚动阻力,减少油耗。
3.减少空气阻力:车辆行驶时,与空气的摩擦会造成较大的阻力。
通过减少车辆外部突起物、改善车辆外形等措施,可以减小空气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
4.合理驾驶行为:驾驶行为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大。
合理驾驶行为包括避免急刹车和急加速、保持匀速行驶、合理利用惯性等。
避免频繁的加减速,可以减少油耗。
5.利用动力系统的智能控制:现代汽车的动力系统配备了各种智能控制系统,如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智能巡航控制系统等。
合理利用这些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减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
6.使用合适的燃油:根据车辆生产厂家的要求,选择适合的燃油。
使用低辛烷值的燃油会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并增加油耗。
7.减轻车辆重量:在合理范围内减轻车辆的重量,可以减少惯性和轮胎滚动阻力,并提高燃油经济性。
8.使用高效节能的动力系统:选择具有高效节能性能的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燃油经济性。
9.采用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是当前燃油经济性的最佳选择。
这些车辆采用了先进的动力系统,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油耗,提高燃油经济性。
综上所述,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和改进。
定期保养车辆,合理驾驶,减轻车辆重量,选择合适燃油,使用高效节能的动力系统以及采用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油耗,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
发动机的传动效率
发动机的传动效率是指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在经过传动系统传递到车轮上时所损失的比例。
传动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传动效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传动系统的设计、传动部件的质量和润滑状况等。
一般来说,传统的手动变速器比自动变速器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因为它们的结构简单,传动损失较少。
此外,传动轴、万向节、差速器等传动部件的精度和润滑状况也会对传动效率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传动效率,汽车制造商通常会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
1. 优化传动系统的设计:通过减少传动部件的摩擦损失、降低传动阻力等方式来提高传动效率。
2. 使用高质量的传动部件:采用高精度的传动轴、万向节、差速器等传动部件,以减少能量损失。
3. 改善润滑状况:使用高质量的润滑油,保证传动部件之间的润滑良好,减少摩擦损失。
4. 采用先进的变速器技术:如双离合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等,它们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和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总之,发动机的传动效率是影响车辆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汽车制造商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传动效率,以满足消费者对于节能和高性能的需求。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发动机传动效率的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汽车技术资料或咨询专业的汽车工程师。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汽车燃油经济性是考察汽车综合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事关汽车资源利用效率和尾气排放的关键因素,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本文之中,将具体的结合相关的文献内容以及相关的实际情况,具体的介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基本定义以及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具体评价指标,进行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分析工作,还从汽车的行驶环境、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汽车的构造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提升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可行性措施,试图为提升汽车燃油经济性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字:汽车;燃油经济性;行驶环境;驾驶行为;汽车构造;影响因素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utomobile fueleconomyABSTRACTVehicle fuel econom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of automobil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is also a matter of automotive resources use efficiency and exhaust emission of the key factors, has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In this paper, combine the concrete content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specific introduce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automobile fuel economy and the concret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automobile fuel economy,work on analysis of automobile fuel economy, but also from cars driving environment, driver's behavior,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the car, and other aspects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automobile fuel economy and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feasibility measures to improve vehicle fuel economy, tries to give some reference to improve vehicle fuel economy.Keywords: car; Fuel economy; Driving environment; Driving behavior; Automobile structure; Affecting factors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绪论 (5)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5)1.1.1研究背景 (5)1.1.2 研究意义 (5)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标 (6)1.3.1 研究内容 (6)1.3.2 研究方法 (6)1.3.3 研究目标 (6)第2章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基本定义及评价指标 (7)2.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基本定义 (7)2.2 汽车燃油的评价指标 (7)2.2.1 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 (7)2.2.2 评价指标的测定方法 (7)第3章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几种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9)3.1 行驶环境条件因素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9)3.1.1 温度和湿度因素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9)3.1.2 大气压力因素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9)3.1.3 风阻因素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0)3.2 汽车结构因素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0)3.2.1 发动机部分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0)3.2.2 传动部分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0)3.2.3 轮胎部分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1)3.3 驾驶员驾驶行为因素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1)结论与展望 (12)参考文献 (13)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研究一直是考察汽车综合性能指标的重要研究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正逐步成为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应的石油资源的数量也正在逐步呈现出短缺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节能减排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汽车作为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减排的效果如何正逐步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浅谈如何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作者:焦永红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08期摘要:目前,绝大多数汽车都是消耗燃油的,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消耗的燃油占石油产品消耗量越来越大,如何减少对石油产品的消耗,节约石油资源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而且从汽车使用的单位和个人角度来讲,降低燃油的消耗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及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vast majority of cars are fuel consump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car ownership, automobile fuel consumption to total consumption of petroleum products is increasing. How to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petroleum products and to save oil resources have become a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Furthermore, from automobile use units and personal perspective, reducing fuel consumption is also crucial.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automobile fuel economy and improve the measures of automobile's fuel economy.关键词:燃油经济性;阻力;发动机;压缩比;传动系Key words: fuel economy;resistance;engine;compression ratio;drive unit中图分类号:U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071-020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当今汽车的耗油量大是目前全世界面临的难题,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的石油等日益减少。
汽车底盘动力传输系统的传动效率分析汽车底盘动力传输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的重要功能。
传动效率是指在动力传输过程中,有效地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的比例。
传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表现和燃油经济性。
本文将对汽车底盘动力传输系统的传动效率进行深入分析。
传动系统是汽车底盘动力传输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
传动系统由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组成,它们共同协作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摩擦损失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摩擦损失包括机械摩擦、滚动摩擦和液体黏滞阻力等。
这些摩擦损失会导致传动系统的能量损失,降低传动效率。
除了摩擦损失外,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也会影响传动效率。
传动系统中的齿轮传动是常见的传动形式,传动效率受到齿轮啮合和轴承摩擦的影响。
齿轮的啮合条件和轴承的磨损状态都会影响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
因此,在设计传动系统时,应该采用低摩擦、高强度的材料,并保持传动部件的充分润滑,以提高传动效率。
另外,传动系统的工作状态也会对传动效率产生影响。
在不同的工况下,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怠速状态下,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会较低;而在高速巡航时,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会较高。
因此,在实际驾驶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况来调整车速和挡位,以提高传动效率和节省燃油。
总的来说,传动效率是汽车底盘动力传输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
通过优化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减小摩擦损失和合理调整工作状态,可以提高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提升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汽车制造商和用户应该重视传动效率的提升,以实现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可靠的目标。
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实践,相信汽车底盘动力传输系统的传动效率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动力。
汽车底盘动力传输系统的效率优化方法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盘动力传输系统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性能表现和燃油经济性。
为了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以更高的效率运转,人们一直在探索各种方法来优化底盘动力传输系统。
本文将就汽车底盘动力传输系统的效率优化方法进行探讨。
一、优化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是汽车底盘动力传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对整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传动系统的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齿轮传动设计:合理选择齿轮的模数和齿数比,减小齿轮传动时的摩擦损失,提高传动效率。
2. 采用CVT变速箱:无级变速箱可以在不断变速的情况下保持发动机在最佳转速范围,提高传动效率。
3. 采用双离合器变速箱:双离合器可以实现换挡更加平顺,减小换挡时的能量损失,提高传动效率。
二、优化传动系统润滑传动系统的润滑状况直接影响到传动效率。
合适的润滑可以减小传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传动效率。
以下是优化传动系统润滑的方法:1. 选用优质润滑油:根据汽车厂家的规定选择适合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润滑油可以保持润滑性能,提高传动效率。
2. 保持润滑系统清洁:定期清洁传动系统的各个部件,确保润滑油的流通通畅,避免因脏污影响传动效率。
三、优化轮胎和悬挂系统汽车底盘动力传输系统的效率还受到轮胎和悬挂系统的影响。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保持轮胎气压正常:适当增加轮胎气压可以减小轮胎滚动阻力,提高传输效率。
2. 优化悬挂系统设计:合理选择悬挂系统的类型和调校参数,使其更适合传动系统的功率输出,提高传输效率。
结语:汽车底盘动力传输系统的效率优化是一个综合问题,需要从传动系统设计、润滑和轮胎悬挂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得到合理优化的情况下,汽车的底盘动力传输系统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能,提升整车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的汽车更加高效运转。
底盘传动效率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底盘传动效率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问题上,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和整车匹配与油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已经非常明确。
然而底盘各部分的技术状况也直接影响汽车油耗的高低,我们对这个方面的重视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在传动过程中,有10%-15%的能量消耗在底盘传动系统,这部分的能量损失主要有以下两部分:
液力损失(也称搅拌损失),它与选用润滑油的品质、黏度、温度、油面高度以及回转件的速度有关;机械损失(也称机械的摩擦损失),指的是齿轮传动、轴承、油封、制动器等机件的摩擦损失,它与所传递的扭矩大小有关。
因此,为了减少传动系统消耗的功率,一要正确选用和加注适当的润滑油,二要提高保养、装配、调整质量,保持底盘各部总成的技术状况良好,从而达到减少摩擦阻力,提高底盘的滑行性能,以达到降低燃油消耗量的目的。
润滑油、齿轮油的选用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发动机润滑油对整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汽车发动机要正常工作,除了燃油以外,润滑油是必不可少的。
润滑油的品质不同,不但影响发动机的行驶性能,而且影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使用寿命。
内燃机油的选用与节油
选用内燃机油时,首先应分柴油机还是汽油机,然后选择相应的柴油机油、汽油机油或者汽油机/柴油机通用油。
内燃机油的选用主要是从质量等级和黏度牌号两方面进行,首先根据内燃机制造商推荐、内燃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工作条件的苛刻程度、燃料的性质等方面选择合适的质量等级,如柴油机油的CD、CF-4,汽油机油的SF、SG;然后根据车辆使用地区的环境温度选择需要的黏度等级,如15W/40、SAE30等。
黏度等级的选用与节油
黏度是内燃机油的重要指标,确定内燃机油的质量等级以后,选择合适黏度就显得极为重要。
低温性不好的内燃机油,会导致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而黏度过大的内燃机油不仅会导致发动机工作阻力增大、燃料消耗增加,而且还会使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黏度过小的内燃机油也会引起发动机磨损增加、功率下降、燃料和润滑油消耗增加等故障。
黏度等级的选用原则是,根据发动机工作的环境温度、载荷、转速和内燃机的磨损状况,选用合适的内燃机油,并且优先选用多级油。
车辆齿轮油对整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车辆齿轮油主要用于润滑车辆的后桥齿轮和手动变速箱齿轮。
齿轮油在传动中主要作用是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冷却零部件,同时还可缓和振动、减少冲击、防止锈蚀以及清洗摩擦面脏物的作用。
齿轮油质量级别和黏度的选择和内燃机润滑油选择相似。
使用车辆齿轮油应该注意:
①普通车辆齿轮油不能取代中、高负荷车辆齿轮油用于双曲线齿轮,也不能混存使用,否则会引起
设备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②要防止混入水分和杂质,否则容易引起齿轮油变质;
③要适时更换新油。
换用不同牌号的齿轮油时,一定要将原用齿轮油放完,并将齿轮箱清洗干净后
再注入新油,加油量要适当,不可太多或太少。
底盘各部分的调整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对底盘各部分调节的目的是提高底盘的滑行能力,以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为了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必须加强对各部总成和部件的保修、调整与润滑。
加强对传动机构的调整、保养
若传动系统状况不良,出现离合器打滑、分离不彻底,异响、发热。
变速箱自动跳档、脱档,传动轴发响、差速器异响、发热等。
这些状况都意味着能量消耗和燃油的增加。
例如,离合器较严重打滑可使油耗增大33%。
因此必须加强对传动机构的调整和保养,以消除各传动部件发热、异响以及其他故障。
合理选用与加注车辆齿轮油
润滑油的黏度、抗磨性,以及低温性能是很重要的,若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齿轮油,燃油消耗会显著增加。
例如,黏度过高,在市区行车油耗会增大8%-12%;市外公路上行车,油耗会增大3%-6%。
此外,在润滑油的加注时一定要注意适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造成燃油消耗的增加和机件的损坏。
加强对行路机构的保养和调整
行路机构状态不良,如轮毂轴承过紧、前轮定位失准、轮胎气压过低、前后轴距不符合规定等都会造成汽车行驶时滚动阻力、摩擦损失、功率消耗增大,滑行距离缩短,燃油消耗增加。
据测定,由于轮毂轴承过紧,增加了车轮的滚动阻力和摩擦损失,轮毂轴承过松将造成车轮歪斜,以致在运动中摇晃,造成滑行距离缩短,从而使油耗增大20%。
前轮定位失准,特别是前束的影响,若货车前束从标准2-3mm增大到6mm,油耗增大12%;若主销后倾角过大,将造成前轮发摆,转向沉重费力,后倾角过小,则前轮附着状况变坏,车轮行驶不稳,从而造成油耗的增加。
制动器工作状况的调整
制动器的调整必须保证在工作时达到可靠的制动,而在非工作时没有拖滞的现象。
这就要求制动器的间隙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若间隙过大,将会制动不灵,此状况行车时,驾驶员必须时刻注意,随时做好提前刹车的准备;若间隙过小,就会出现拖滞现象,这样驾驶员不得不加大油门行车,必然油耗增加。
因此,必须按照技术标准,调好制动间隙,确保制动器各个部件的工作正常,为节油创造条件。
行驶状况和驾驶习惯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驾驶技术的熟练程度也是降低汽车油耗的重要原因,同一辆车,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不同的驾驶员操作时,整车油耗相差很大。
在汽车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驾驶员操作技术对汽车的节油的影响是贯穿始终的,驾驶员从启动、起步、换档、转向、加速、减速、制动、停车的各环节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点滴节油,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改变油门开度,一定要轻踩缓抬,随时控制好油门,遭到如下几点:
①起步时用中油门逐渐加大油门,避免用大油门急加速;
②加速时油门逐渐加速;
③行车时稳住油门,禁止骤变油门;
④减速时应及时减小油门,避免突然熄火;
⑤遇见红灯等情况要提前放松油门,停车若超过60秒时应关闭发动机;
⑥禁止发动机刚发动时和熄火前猛轰油门。
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操作要按照如下进行:
①熟练操作程序,做到“八个不”,即起步不耸、换档不响、转弯不歪、刹车不栽、车速不超、
会车不抢、空转不轰、停站不偏;
②熟悉经济速度,做到安全节油行驶;
③使用合理的安全滑行方法;
④熟悉道路状况,正确配合道路外形,灵活的、小心地选择行驶道路;
⑤正确掌握使用制动器前的车速,防止紧急刹车;
⑥不能使汽车在低速长期行驶;
⑦掌握好车上各种仪表的显示,特别是水温表,温度指示不能过高或过低,润滑油压力要保持正
常;
⑧加强业务学习,熟悉所驾驶的汽车性能和结构;
⑨加强基本功,做到“十二练”:即起步练平稳、换档练配合、平路练省燃油速度、上坡练换档、
下坡练刹车、转弯练方向、倒车练正确选择、夜间行驶练灯光、会车练安全礼让、抛锚时练排
除故障、方向练稳准、雨雪行车练防滑。
驾驶员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整车的燃油消耗将会大幅度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