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软弱围岩隧道暗挖施工
- 格式:pptx
- 大小:7.87 MB
- 文档页数:2
隧道工程施工CRD法:原理、工艺及注意事项一、引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交通运输、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和跨度,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CRD法(Cross-Drift)作为一种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CRD法的原理、工艺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二、CRD法原理CRD法是一种分部开挖、钢架支撑、仰拱先行施工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在隧道断面中部设置竖横中隔壁,将断面分块,达到减小开挖跨度和降低开挖高度的效果。
然后进行分部开挖,分块成环,化大为小,步步封闭,环环相扣形成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结构。
CRD法通过分部开挖、分块成环、步步封闭、环环相扣的方式,达到减小开挖跨度和降低开挖高度的目的,同时通过及时做好初期支护,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确保施工安全。
三、CRD法施工工艺1. 开挖前准备:根据地质调查和设计文件,确定隧道断面尺寸、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2. 分部开挖:按照CRD法原理,将隧道断面分成四个部分,分别为上部两个台阶和下部两个部分。
根据围岩实际情况,可将上部再分为两个台阶,开挖后及时架立拱架和喷射混凝土封闭,尽量缩短围岩暴露时间。
3. 初期支护:在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包括喷射混凝土、架立钢架、锚杆等。
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确保围岩稳定。
4. 仰拱施工:在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仰拱施工。
仰拱应一次开挖长度不宜过大,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和地质情况综合确定。
5. 中间支护系统拆除:当围岩变形达到设计允许范围,并通过严格考证安全性后,方可拆除中间支护系统。
同时,要及时跟进后续作业。
四、CRD法施工注意事项1. 控制开挖长度和各洞室间距: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上导坑、部的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1榀钢架间距(0.6~0.75m),下部、部的开挖可依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逐渐增大,导致城市用地紧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一种趋势。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从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关键技术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是指在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施工方法和技术手段。
它主要包括地下工程的开挖、支护、衬砌、防水、排水、通风、照明、供电等方面的技术。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的目标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实现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
二、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1. 复杂性: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多变,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
2. 隐蔽性:地下空间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修复难度较大,影响深远。
3. 安全风险:地下空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坍塌、冒顶、涌水等安全风险。
4. 技术密集: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较高。
5. 环境影响:地下空间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采取措施减轻环境影响。
三、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关键技术1. 开挖技术:开挖技术是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的基础,包括钻孔、爆破、机械开挖等方法。
2. 支护技术:支护技术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土体坍塌,包括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支撑等方法。
3. 衬砌技术:衬砌技术是为了加固地下空间,提高其使用寿命,包括混凝土衬砌、砖衬砌等方法。
4. 防水技术:防水技术是为了防止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包括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排水盲沟等方法。
5. 排水技术:排水技术是为了防止地下水积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包括排水泵、排水盲沟等方法。
6. 通风技术:通风技术是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呼吸健康,提高施工效率,包括通风机、通风管道等方法。
7. 照明技术:照明技术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包括LED 照明、光纤照明等方法。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地下空间工程是指在地下深埋的建筑物或结构工程,一般指封闭式地下工程,包括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等。
地下空间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解决城市建设面积有限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建筑对城市面貌的影响,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地上地下互为支撑的城市内部结构。
地下空间工程的施工技术是建设地下空间工程的关键,本文将从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施工后的验收及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地下勘察:地下空间工程的地勘是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地下空间的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地下管道等情况,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地下勘察工作主要包括地下勘探、地下水勘察、地下管线探测等内容,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设计论证:地下空间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合理布局和设计,确保地下空间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实用。
设计论证包括结构设计、排水设计、消防设计等,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验收。
3.规划报批:地下空间工程的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考虑到周边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并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4.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地下空间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用、施工方法等内容,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顺利进行。
5.物资采购: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物资和设备,进行相关物资采购工作,保证施工所需物资的准备充足,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延误。
二、地下空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1.地下空间工程的开挖:地下空间工程的开挖是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的首要工序,主要包括开挖掏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和支护。
1.1开挖掏方:开挖掏方属于地下空间工程的主体工程之一,主要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下空间的开挖,包括地下空间的高度、长度和宽度等要求。
1.2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地下连续墙是地下空间工程中常用的支护结构,主要是为了保证地下空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地下连续墙的质量要求比较高。
软弱围岩浅埋富水地层条件下隧道施工技术摘要:文章主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针对工程地质情况,介绍了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的开挖方式、支护手段、防水技术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技术;1、前言目前地下工程在软弱、松散、富水围岩中,多采用超前预加固辅助工法,在目前国内常用的超前预加固主要有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大管棚预注浆、深孔全断面注浆、水平袖阀管注浆;而水平旋喷桩、水平搅拌桩、超前冷冻等方法仅在城市地铁施工中有所采用,目前国内施工技术尚不成熟,在国内铁路隧道施工中鲜见采用。
我集团公司地下工程施工中,采用高压水平旋喷桩,整体在地表采用竖直旋喷桩、搅拌桩配合真空降水井的施工方法尚未有先例。
2、工程概况江门隧道为双线长大隧道,全场9185m,施工难度很大,有很多技术上的难点,如:暗挖段DK109+590~+640段位于采石场下,洞顶埋深最小埋深仅4米,暗挖段DK111+115~+210段上部为玉龙湖水库的泄洪道,洞顶埋深最小埋深仅3米,暗挖段DK111+735~DK112+470段上部为圭峰山国家公园、城市干道、红星运动俱乐部,为首次铁路隧道浅埋穿越城市地下施工,隧道暗洞开挖防下沉,防坍塌,防突水是本工程的难点。
3、施工方案的确定采用超前全断面注浆止水;超前支护采用φ108管棚套打φ42超前小导管;开挖施工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初期支护采用工20a型钢钢架,纵向间距0.5m/榀,φ8钢筋网片,Φ22系统锚杆,φ50锁脚钢管,C25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
1、在泄洪道内,隧道中线两侧各25米(即全长50米)范围内架设φ50钢管,横纵间距0.5*0.5米,交织成网状。
在钢管网上铺设防水板,使水流顺畅通过隧道顶部,减少地表水渗入量。
2、隧道下穿泄洪道段(DK111+135~DK111+160)在隧道内采用咬合水平旋喷桩超前预加固,改良隧道上方土体,形成一层拱形混凝土保护壳,进一步减少渗水量;3、洞内开挖施工暂定采用CRD工法,施工时根据围岩改良情况进行调整;4、初期支护按原设计施工。
浅埋、软弱围岩隧道下穿地表建(构)筑物控制爆破施工工法浅埋、软弱围岩隧道下穿地表建(构)筑物控制爆破施工工法一、前言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下穿地表建(构)筑物时常常会出现较为复杂的施工情况,特别是在浅埋、软弱围岩情况下,更需要精确、安全、高效的施工工法来保证工程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此类情况下的控制爆破施工工法,包括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内容。
二、工法特点1. 针对浅埋、软弱围岩隧道下穿地表建(构)筑物的特点,采用控制爆破施工工法可以实现精确控制爆破参数,减小对地表建(构)筑物的振动和沉降影响。
2. 该工法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可以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调整,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 通过合理组织施工工艺,可以降低工程风险,减小安全事故的概率,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浅埋、软弱围岩隧道下穿地表建(构)筑物的控制爆破施工,特别适用于地下管网、地铁、高铁等需要保证地表建(构)筑物安全的工程。
四、工艺原理控制爆破施工工法是基于固体力学和爆破工程理论的实践应用。
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让读者了解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具体的技术措施包括控制炸药量和装药方式、合理设计爆破参数、采用支护措施等,以实现对地表建(构)筑物的精确控制。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准备工作、爆破设计、装药、点火和控制等多个施工阶段。
在每个阶段都需要注意细节,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六、劳动组织合理组织劳动力是保证施工工法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包括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资质审查、岗位分工和职责制定等。
七、机具设备针对浅埋、软弱围岩隧道下穿地表建(构)筑物的控制爆破施工工法,需要使用特定的机具设备。
包括爆破器材、钻机、挤浆设备、监测仪器等。
这些机具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都需要详细介绍,以便施工人员熟悉操作。
富水软弱围岩浅埋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关键技术梁金平(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162)Vol.44,No.4 h) v f 讨 第44卷第4期April, 201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8 年 4 月摘要:结合厦门环岛路工程富水软弱围岩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楼房施工,对隧道施工重难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总结施工 经验,确定施工方案,详细介绍了房屋基础及周边地表袖阀 管注浆、E S S 复合 前预注浆、超前大管棚导向跟管钻进法、C R D 工法等施工工艺和关键施工技术,对今后类似下穿 建筑物、道路及管线等的城市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 意义。
关键词:浅埋暗挖隧道;下穿建筑物;袖阀管注浆;e s s复合型;C R D 工法中图分类号! U 455.4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 - 4011 (2018) 04 - 0098 - 03D O I : 10. 3969/j . issn . 1672 - 4011. 2018. 04. 052&前言厦门环岛路(鳌山路-高 号路段)工程场地原始地貌位 陆 地段,隧道建设特点% 境 ,征,隧道埋,地下水位高,下穿道路、建物及 较 多。
,若在 建筑物及 复杂的条件下需在洞内或洞外 相应的加固措施。
本隧道围岩以砂质黏性土、 化花岗岩为主,地下水位高且临 岸,地下水发育丰富,围岩遇水软化崩解。
隧道采用超前 及小导管支护,形成梁拱效应,开挖采用性较高的C R D 工法。
在施工中通过研究 ,采用E S S 复合型化学浆液进行超前预注浆,止水固效 .好,控岩 ,对屋基础及 地 用袖注 固,有效地保障了地表建筑物及的 。
1工程概况!1 工程简介岛路(路 - 高号路 )工程 厦门 岛路合的一段,是极为重要的城市快速路。
富水软弱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可行性很大,其施工效果也很好,尽管存在着不足之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是可以改进的。
本文主要探讨富水软弱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标签:软弱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私家车已经得到很大的普及,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尤为普及。
私家车的普及方便了百姓出行的同时,也对城市的交通造成了严重的考验,尽管各级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缓解城市道路的拥堵,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无论城市道路增长速度有多快,始终无法赶上车辆的增长速度,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交通压力更是日益严重。
因此加快发展公共交通便很自然的提上各级政府的日程。
城市公共交通中,轨道交通以运载量大、快速、准点等优点,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青睐,因此近些年来轨道交通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发展迅速。
目前在城市地铁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及盾构法,各种施工方法各有优缺点,通常是在施工前,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在繁华地段的闹市区(地铁车站多数位于这种路段)明挖、盖挖等方法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因此必须采用暗挖法。
在繁华的城市中利用暗挖法修建车站,不可避免的要穿越地上地下各种构筑物,并且往往会遇到地质分布不均”变化万千,给工程带来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如控制不当会对地面建(构)筑物造成安全影响,甚至造成较大的安全质量事故,特别是一些埋深较浅的地铁车站。
1、浅埋暗挖法概述1.1研究背景和现状浅埋暗挖方法是在特定的地质、土层湿度、地表温度的前提环境中研发出来的。
又随着几代人的不断摸索和改进,使得这一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善,日趋成熟,并逐渐的被商业化和大众化。
我国最开始对于新奥法的使用,仅限于山岭隧道的修建,而随着施工工程难度的不断加大,相应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地更新。
到了1986年的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一段,我国首次在城市中进行施工,对此,浅埋暗挖法应运而生。
文章编号:1007Ο2993(2004)06Ο0295Ο04富水软弱地层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黄 俊1 张顶立2 陈来生3(11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北京100010;21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北京100044;31绍兴县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30) 【摘 要】 浅埋暗挖法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23标区间隧道施工中成功运用,其中地表降水、旋喷止水帷幕、天桥基础托换和地质超前预报等技术都在含砂、含水、软土地层中成功实施,隧道顺利通过富水软弱含砂地层及两座人行天桥,施工进度、安全性和施工质量都得到保证,并有效地控制了地表沉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对各项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及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技术在富水软弱地层中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关键词】 浅埋暗挖法;地表降水;旋喷止水帷幕;地质超前预报;基础托换【中图分类号】 TU 941Shallow Tunnel Construction T echnology inW atery &Weak StraumHuang J un 1 Zhang Dingli 2 Chen Laisheng 3(11China Highwa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HPDI )Consultants ,INC , Beijing 100010China ;21Reaserch Center of 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Northern Jiaotong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44China31Consultant Ld 1Co of Shaox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Zhejiang Shaoxing 312030China )【Abstract 】 STCM is used successfully in 23Lot of Shenzhen Metro Phase ⅠProject and many technics have implemented inwater ,sandy &weak stratum ,such as ground precipitation ,jet grouting waterproof purdah ,geologic pre -predict ,base substitute and so on 1Tunnel passed two overbridge and sandy stratum safely with quick excavating speed ,good quality ,small ground settlement and large economy benefit 1Each measure ,technics and difficulty of this project are introduced ,and it is shown that STCM has a wide apply fonground in water sandy and weak stratum 1【K ey Words 】 shallow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STCM );ground precipitation ;jet grouting waterproof purdah ;geologic pre Οpredict ;base substitute0 引 言浅埋暗挖法[1]是基于岩石隧道新奥法(NA TM )的原理在第四纪软土中开创出的新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地铁隧道建设。
地下工程施工的主要方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地下工程作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重要方式,其施工方法的选择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下工程施工的主要方法,包括明挖法、暗挖法、沉管法、顶管法和盾构法。
一、明挖法明挖法是指先将地面挖开,在露天情况下修筑衬砌,然后再覆盖回填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浅埋隧道,是软土地下工程施工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施工方法。
明挖法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但缺点是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地表沉降,对周边建筑物和道路造成影响。
二、暗挖法暗挖法是指不挖开地面,采用在地下挖洞的方式施工。
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等均属于暗挖法。
暗挖法的优点是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小,施工过程中不会引起地表沉降,适合在城市中心和繁华地区进行地下工程施工。
缺点是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且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通风和支护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1. 矿山法矿山法是指用开挖地下坑道的作业方式修建隧道的施工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埋置较深的土层或岩石层。
矿山法的优点是施工经验丰富,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根据施工工序的不同,矿山法可以分为先拱后墙法、先墙后拱法等。
2. 盾构法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
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
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盾构法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精度高,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小。
但缺点是设备投入大、成本高。
3. 顶管法顶管法是指隧道或地下管道穿越铁路、道路、河流或建筑物等各种障碍物时采用的一种暗挖式施工方法。
顶管法的优点是施工过程中对地表影响较小,不会引起地表沉降,适合在市区和交通繁忙的地区进行地下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