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及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7.9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及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及分析
案例展示:
一、名言引题,激趣导入
出示法国最著名的大作家XXX说的一句话:“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通过这一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地随着老师一同走进这个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二、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
在“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环节中,总体上是分两部分进行的。
1.让学生细读探究二、三、四自然段,通过读、悟课文语句,发挥想象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激发他们的我国古代灿烂文化无限热爱之情。在这部分中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然段。
2.抓住“圆明园中有什么?没有了什么?”这一矛盾的变化,让学生细读探究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激发他们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在这部分中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三、走出圆明园,字字句句表真情
抓住文结尾情感表达的空白点——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此时,学生不得不接受这个惨痛的历史事实,情不可抑,迫不及待地想读,说,写,此时我安排自由创作空间,给学生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让学生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四、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这一节课的总结,我主要抓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点来总结。我是这样设计的: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但是,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让我们时刻记住——(课件出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生齐读。这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我本着作业设想以学生开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特性,有用地激发学生进修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内涵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进修空间,拓展常识面的观点,因此我布置这样一道作业题“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作者饱蘸笔墨描写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美景,且又用惜墨如金的笔尖控诉了毁灭圆明园的千古罪人,在这种爱恨交织的情感中点燃了中国人心中“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现今,由于圆明园已经面目全非了,学生对远去的历史中的圆明园之美难以亲近。因此,这堂网络下的语文课,努力创设情境,先让学生想象圆明园里可能会有些什么?并且设置了“感受美”这个板块,目的是想通过学生自主研究去感受昔日圆明园的布局美、建筑美、文物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地点击感兴趣的内容多学几次,把自己感受到的美积蓄满溢于胸中,犹如自己住在美丽如月宫的园林里,这种感觉是何等的美妙。这样,通过自主研究沉淀下来的对昔日圆明园的无限热爱,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下一环节研究的情感基础。这种课堂中难得的生成性研究资源比老师的任何说教都显得弥足珍贵。所以,这一环节力求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