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概说
- 格式:pptx
- 大小:99.70 KB
- 文档页数:5
宋词简介宋词简介一、宋词概述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歌形式之一,起源于宋代,经过唐代诗歌的发展和演变而形成。
宋词以其优美的韵律和深情的表达方式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二、宋词的历史背景⒈北宋时期:北宋是宋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诗人们纷纷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唐诗的发展也对宋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⒉南宋时期:南宋时期,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变革,词人们追求个人情感的表达和音乐和词的结合,使得宋词进一步发展,并分为了两个主要的流派——西江和东江。
三、宋词的特点与体裁⒈特点:- 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目的,情感真挚、深沉。
- 运用音乐性极强的曲调,配合精致的韵律,使词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 以描写自然景物、人生哲理、恋爱之情等为常见主题。
- 借用典故、修辞手法丰富,表达更加凝练精确。
⒉主要体裁:- 词牌:宋词根据不同的曲调分为很多种词牌,每种词牌都有自己的特定音律和节奏。
- 词调:词牌下有不同的词调,用来配合不同的曲牌。
- 词章:是指词的结构,主要分为对仗、短体、长流和小令等。
四、著名的宋词作家⒈苏轼:以豪放派的词风,主题涉及社会、政治、哲理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水调歌头》等。
⒉李清照:以女子之音的独特风格,情感真挚细腻,代表作有《如梦令》等。
⒊辛弃疾:以激昂的爱国之情和豪情激荡的风格,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等。
附件:此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版权:指对文学、艺术等作品的创作权和出版权的法律保护。
⒉典故:指诗词中引用的历史事件、传说故事或其他文学作品的内容。
⒊修辞手法:指诗词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方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
宋词概述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
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隋代已开始流行。
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
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进入宋代,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与唐代诗歌并列,成了“唐诗、宋词”。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晏殊、张贤、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了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在北宋词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中,晏殊、欧阳修的创作,主要在于继承;张先、晏几道的创作,则已稍露宋人特色。
第一位变革者就是柳永。
他广泛地接触社会,反映了都市生活的某些侧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部分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
因此,柳永的创作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对宋词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
北宋中后期, 苏轼在柳永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变革”。
词至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已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若干追随者学其作词,虽各有所得,却不拘一格,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使得北宋词坛出现了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宋词概说宋以前的词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艺术借鉴作用。
宋词在前代词家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得到高度的发展。
词这种文学样式,在宋代达到了顶峰。
一、宋词的发展1、宋词的发展与国家形势的变化紧密相关赵宋开国以来,一百年间和平安定,经济持续上升,城市也进一步繁荣,这为词这种歌唱文学的长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在这样的和平环境中,晚唐、五代时期出现的花间、南唐的绮靡词风极易为文人所接受。
词坛现状仿佛是花间、南唐词的延续,随着国家积贫积弱后果的显露,从中期开始,就有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为振兴国家出谋划策,并进而出现了进步的政治改革,但遭到保守派的极力阻挠与反对,终至归于失败。
国运颓波难挽,以至抵挡不住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的南下侵略,大片北方领土沦入敌手,王朝南迁。
这样的形势变化,使不少词人从花间樽前猛省过来,先是以词言志,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再是以词抒愤,表达对国土沦丧、人民灾难的感慨。
填词、唱词从娱乐形式变成了表达政见的手段,成了一批爱国志士乐于使用的抒情工具。
这种情况到南宋时期更加突出,直到宋亡前后,依然有词人以词寄托自己的爱国情思。
而与此同时,在国家民族处于转折关头的时刻,一些词人由于种种原因,表现出逃避现实的倾向,依然作男女私情、离愁别绪的词篇,情调与时代格格不入。
南宋以来,由于民族矛盾空前尖锐,抗战爱国派与投降卖国派的斗争更加激烈,也由于偏安于南国,在短时期内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在爱国词人唱出时代最强音的同时,一些词人也依然回避现实,专心讲究词的格律,以作出合律的词篇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宋词的发展也与词体本身的发展演变有密切的联系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在晚唐五代已经成熟。
但与正统文学样式诗文相比,她毕竟还是新面孔。
北宋前期,文人作词依然处于模仿和尝试状态,因此,晚唐五代的词风很容易为他们所接受。
一时间,小令词家辈出,令词也出现了万紫千红的局面。
但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在小令创作达到炉火纯青,难以进一步超越的情况下,慢词形式从试作到成熟,从试行到盛行,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宋代婉约派词风的研究-宋词概说 - 语文新课标论文
核心提示:第一章宋词概说学习目的了解词成为有宋一代文学的原因。
学习提示从宋代的社会状况、文化氛围去理解词在宋代兴盛的原因。
关键词曲子词燕乐新声创作心态复习与思考1、词何以叫曲子词?2、词在宋代兴盛的原因是什..
第一章宋词概说
学习目的
了解词成为有宋一代文学的原因。
学习提示
从宋代的社会状况、文化氛围去理解词在宋代兴盛的原因。
关键词
曲子词燕乐新声创作心态
复习与思考
1、词何以叫“曲子词”?
2、词在宋代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作业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词燕乐
二、填空题
1、据《全宋词》及《全宋词补辑》所收,两宋词人多达
内容来源于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
唐诗宋词概说(一)一、常识(选择题)1. 唐诗作品多、作家多,《全唐诗》及其补编共收诗50000余首。
2. 唐代的诗歌流派主要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奇险诗派、通俗诗派等。
3. 从体制上看,北宋前期词的特点是小令繁盛,代表作家是:晏、欧;北宋中期是慢词繁盛,代表作家是:柳永、苏轼等。
4.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朝避猛虎,西避长蛇。
”(李白《蜀道难》)运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
5.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6. 初唐时与“四杰”“沈宋”同时活跃在诗坛上的“文章四友”指杜审言、崔融、李峤、苏味道。
7. 南宋爱国词人有:辛弃疾、陆游、张元、张孝祥。
8. 陈子昂著有《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简称《修竹篇序》)9. 陈子昂是初唐诗歌革新的旗手。
10. 张若虚的代表作是《春江花月夜》。
11. 下列诗人写过《感遇》组诗:陈子昂、张九龄。
12.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有王维、孟浩然以及储光羲、祖咏、常建等。
13. 王昌龄,人称“王江宁”、“王龙标”,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14.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
15.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的作者是李白。
16. 杜甫,字子美,被誉为“诗史”,本人也被称为“诗圣”。
17. 杜甫的“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8. 刘长卿,人称“刘随州”,存诗570多首,其中五言约占四分之三,自称“五言长城”。
19. 韩孟奇险诗派的代表人物有:韩愈、孟郊及刘叉、李贺、贾岛等。
20. 白居易有《白氏长庆集》,他曾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一讽喻、二闲适、三感伤、四杂律。
21. 《长恨歌》属白居易的感伤诗。
22. 词的别名有:乐府、长短句、诗余、曲子、琴趣。
23. 花间派18家是:温庭筠、韦庄、皇甫松、薛绍蕴、牛峤等。
24. 最早提出宋词流派概念的是清代的王士祯。
宋词发展概说范文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发展于北宋时期(960年-
1127年)。
宋词以其精致、婉约、含蓄的风格闻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
一朵奇葩。
宋词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初唐与盛唐时期的“旧体词”,以
及晚唐到宋代的“新体词”。
旧体词是唐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辞章,受到了以杜牧、李商隐等人为代
表的早期词人的影响。
旧体词以诗为基础,注重言简意赅、音调和声律的
韵律美。
此时的词作品常常描写丰富多样的主题,包括爱情、离别、山水
以及政治与社会等。
然而,旧体词虽然艺术性高,却缺乏真挚性与个性化,因此在晚唐时逐渐衰落。
新体词的出现与宋代文化的变革紧密相关。
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词
人们开始关注个人感受、内心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新体词以其独特
的艺术特征,如写意性、凄凉感、以及意境的深厚感,吸引了众多的词人
投入其中。
这个阶段的代表性词人包括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他们通过
巧妙的用典、自由的写作风格,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注以及
对情感的抒发。
同时,影响他们创作的还有佛教、儒家、道家等各种思想
体系,使得宋词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总的来说,宋词在经历了旧体词的初步探索后,逐渐发展为了一种反
映个人思想与情感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多样性的一面。
通过
描绘自然、表达情感以及融入哲学思考,宋词成为一种富有文化内涵与艺
术价值的经典之作。
唐诗宋词概说上编唐诗第一章唐诗概述1.《全唐诗》及其补编共收诗50000余首。
作家3600多人,著名诗人几十名,“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通俗诗人白居易为世界公认的大诗人。
2.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派、奇险诗派、通俗诗派。
3.“四唐”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4.初唐诗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宫廷官员为主,主要是魏征、李世民、上官仪、“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一类以下层文士为中心,主要有“四杰”、陈子昂、刘希夷、张若虚。
此外还有一类是隐士和侍诗僧,主要是王绩、王梵志。
5.初唐诗以陈子昂的成就最显著。
6.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李白和杜甫。
7.杜甫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8.盛唐时期有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派,前者以王维、孟浩然。
储光羲为代表;后者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
“二张”张说、张九龄;“三王”王幹、王湾、王之涣;“二崔”崔颢、崔国辅;“一贺”贺知章。
9.晚唐诗人有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奇险诗派(亦称韩孟诗派)和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通俗诗派(亦称元白诗派)。
主要诗人还有李绅、张籍、王建等。
10.晚唐时期诗人:杜牧、李商隐。
11.简答:唐诗兴盛原因。
答:(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伟为造就诗人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环境。
(二)思想文化政策相对地有利于文化学术的繁荣。
(三)各种学术、艺术的繁荣对诗歌的繁荣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四)前代文学成就伟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初唐诗歌1.王勃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山中》2.骆宾王代表作《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于易水送人》3.杨炯《从军行》: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4.卢照邻代表作《长安古意》。
5.沈佺期、宋之问,人称“沈宋”。
沈佺期代表作《杂诗》;宋之问代表作《渡汉江》6.陈子昂是唐朝诗坛上得诗歌革新旗手。
7.陈子昂有《伯玉集》著名的有《感遇》(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