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8.97 KB
- 文档页数:16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故事”,通过五个篇目:《灰雀》、《小珊迪》、《手术台就是阵地》、《麻雀》、《茶馆》讲述了不同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悟。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故事性的课文比较感兴趣。
但是,对于一些深刻的道理和情感还需要引导和感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写作指导法:通过写作,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写作素材: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课的主题“成长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跟随课文的主人公一起经历成长的故事。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人物和道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及全部备课教案一、教学分析第六单元主要内容围绕“亲爱的老师”展开,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认识到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并懂得珍惜老师。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 理解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和表达; 2. 掌握生字词和课文中的标点符号用法; 3. 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教师备课教案•多媒体设备2. 教学环境•教室整洁,黑板干净•学生桌椅摆放整齐3. 教学准备•备好课件、故事书籍、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检查学生用书和笔具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情境导入在黑板上写上“亲爱的老师”,引出本单元主题,并通过图片展示老师形象,唤起学生对老师的认知。
2.课文初读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教师指导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3.课文分析分段诵读课文,并进行理解分析,解释生字词和标点符号用法。
第二课时1.课文讲解老师给学生讲解课文内容,强调尊师重道的道理。
2.词语搭配教师引导学生做词语搭配练习,加深词语理解。
3.词语记忆帮助学生记忆本单元核心词语,提升词汇量。
第三课时1.课文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情感交流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进行情感引导。
3.背诵练习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经典句子,提高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作业1.背诵课文中的一段话2.完成课后习题3.写一篇感谢老师的小作文五、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引导,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多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本文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及全部备课教案》的内容,希本对您有所帮助。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以及懂的一些做人的道理。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描写,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的《牛和鹅》,感受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通过小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故事的含义。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童年的乐趣,懂得一些道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乐趣。
通过学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深刻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18 牛和鹅教学目标:1.认识“谓、扳、拳”等8个生字,会写“摸、甚、跪”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恐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
3.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重点:体会童年的快乐、丰富多彩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难点: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
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2.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
(板书:18 牛和鹅)【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走进课文,探究学习的愿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
(如:扳、拳、怖)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1)(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2)男女生赛读(3)指读象声词(4)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3.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记叙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的故事。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一、综述本次教学内容为《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集体备课。
本单元主题聚焦于自然美景与环境保护,旨在通过一系列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我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深入探讨了教材特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材特点方面,本单元所选课文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涉及风景名胜、自然风景以及环保主题,既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目标上,我们着重强调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我们还结合了当前环境保护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确定了教学重点与难点。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教学策略。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自然美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互动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针对本次集体备课,我们也进行了深入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
我们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课堂时间分配需进一步优化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探讨和改进教学策略,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集体备课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通过本次备课,我们深入理解了教材特点,明确了教学目标,设计了一系列教学策略。
我们也认识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了反思。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优化课堂设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介绍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整体内容与特点。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之“介绍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整体内容与特点”段落内容: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是一个充满丰富内容与独特特点的单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总结批注的内容和方法。
2.补充识字量。
3.学会使用固定词语,能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并积累八字固定短语。
教学重点:1.明白批注的重要性,学会作批注。
2.会认8个生字,会用8个特殊词语,会背6个固定短语。
3.学会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课时安排:1课时一、交流平台1.出示名人批注和教材中的批注,导入话题。
导语:谁能告诉我,这些内容叫什么吗?(生答批注、旁批等均可)没错,这个就是批注,旁批其实是它的一种形式。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很早就出现了,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对儒家经典等书的注释。
是不是很古老呀?2.教师指导批注形式,学生交流、总结批注内容。
预设:批注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三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教师可以搜集相关图片,一一展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
关于批注内容的分类,可以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批注,教师再补充比较精彩的批注,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批注的内容大概有四类,即注释、提要、批语和警语。
不要求学生表达得非常准确,意思表达出来后教师再进行提炼即可。
3.引导学生体会批注的意义。
预设:点名学生讲述作批注和阅读他人批注时的感受,教师加以引导。
概括而言,自己作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他人的批注可以了解他人对文章1的看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4.教师提点批注方法,总结内容。
小结:看来人人都很认可批注对研究的帮助作用。
那么,人人记得养成这种好的研究惯,不要让它成为空口说哦。
当然,人人在作批注的时候也要讲究体式格局方法,圈点勾勒、文字表述要清楚清楚明了,可不能把书当做草稿纸哦。
二、识字加油站1.联系实际生活,激趣导入。
导语:老师前天去菜市场买菜时,发现有些菜自己居然叫不出名字,还得请教卖菜的师傅们。
你们平常去菜市场的机会更少,有些同学可能连一次菜市场也没逛过吧?为了防止你们像老师这样只会吃不会认,这堂课我们就来逛一逛“菜市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能够通过课文训练,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3.能够初步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4.能够运用课文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为《XXX》。
三、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
2.掌握生字词,通过训练提高识读能力。
四、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2.运用课文所学知识进行扩展性应用。
五、教学准备1.课文资料、课堂教具。
2.黑板、彩色粉笔。
3.教师准备课堂讲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内容。
2.介绍本节课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
3.听课文,学习并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生字词。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
3.对课文进行深入探讨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三课时1.分组进行课文朗读。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点评,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气。
第四课时1.学生进行课文背诵。
2.综合训练,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
3.师生共同总结本单元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教学,学生在文字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于一些生字词的理解还不够透彻,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八、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课文内容的读后感。
九、教学延伸1.师生共同探讨本单元课文的更多可能性。
2.利用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创作性写作。
以上就是本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及全部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教材内容包含了3篇课文:《麻雀》、《灰雀》、《父亲、树林和鸟》。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通过讲述不同的人物与动物之间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大意。
但是,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还不够丰富。
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爱心,懂得关爱他人和保护动物。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以及如何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写作指导法:通过分析优秀的课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让学生在听力训练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素材:准备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有所依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逐段阅读,理解课文大意。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通过交流,能梳理并总结出批注的角度方法和意义。
2.能借助生活经验认识“韭”芥”等8个生字。
教学重点:通过交流,能梳理并总结出批注的角度方法和意义。
教学难点:借助生活经验认识生字。
教学过程:第一站:批注乐园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导游,这节课让我们跟着他去游览两个乐园吧。
导游小亮:同学们好,我是小亮。
今天由我领着大家去参观,快跟上我吧!2.导游小亮:首先,我们来到第一站——批注乐园。
快看,这里有“批注乐园”的介绍,请你们自己读读吧。
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内容。
同学们,从介绍中你们知道了关于“批注”的哪些信息?(相机板书:角度、方法、意义。
)3.(出示本班学生在本单元课文中作的批注)读一读,从这三个角度说说自己对批注的感受。
(教师要充分肯定和鼓励在教材中未出现的批注角度和方法)4.在阅读时,随时进行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你们敢挑战一下“批注乐园”中的高难度项目——现场作批注吗?生在学习单上作批注。
6.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二、第二站:蔬菜乐园1.导游小亮:同学们,相信你们在乐园里对批注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读文章时也要多试着去作批注。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蔬菜乐园”,感受生活与自然的气息。
2.出示文中的蔬菜图片。
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吗?说出它的名字。
3.出示蔬菜名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指读菜名,齐读。
4.图文碰碰碰。
将图片和文字打乱,请学生做连连看游戏,分组读蔬菜名。
5.认字识形(1)你是用了什么方法来识记蔬菜名的?(2)师小结: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识字,也是一个好方法。
(3)齐读蔬菜名。
6.模拟买菜。
两个学生合作表演,一个卖菜,一个买菜。
买菜人指着图片问这是什么菜?卖菜人回答蔬菜名,可以适当补充介绍蔬菜的特点或怎么吃。
7.你们还知道哪些蔬菜?说说看。
8.你们可真厉害!周末,可以和爸爸妈妈去菜市场逛一逛,认识更多的蔬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精品一等奖创新教案《语文园地六》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能梳理、总结批注的方法和意义。
2.能借助生活经验认识“韭、芥”等8个生字。
3.能正确理解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
4.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的心情。
5.能积累6个八字成语。
【教学过程】交流平台1.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这三篇文章,学会了怎样作批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还记得这三课对批注的要求吗?内容对批注的要求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2.填表对比,交流体会。
内容对批注的要求牛和鹅对内容的疑问和体会,对写法的体会,在课文的旁边作了批注。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在不理解的地方批注。
陀螺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批注。
提示:从三篇课文的课后题要求中,学生会发现批注的角度不同,《牛和鹅》在课文的旁边作了批注,示范哪些地方可以批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没有现成的批注,课后题提示在不理解的地方批注;《陀螺》也没有现成的批注,提示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批注。
3.在阅读中作批注,体会批注对阅读的好处。
(1)出示朱自清《匆匆》的片段,在对文章不理解或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朱自清《匆匆》(选段)(2)展示学生的批注。
①“但是……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作者为什么提了这一连串的问题?②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溜”这个词用得好,我读到了时间流逝快,而且抓不住。
③“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全部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课文:《麻雀》、《灰雀》和《爬天都峰》。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讲述不同动物的故事,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三篇课文难度逐渐加大,从《麻雀》到《灰雀》,再到《爬天都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
同时,课文中的语言表达丰富多样,富有文学韵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寓言故事和动物故事比较感兴趣。
但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语和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复杂句子结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及全部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篇课文:《长城》、《颐和园》、《九曲桥》、《葡萄沟》和《三峡》。
这些课文都是描写我国的名胜古迹和美丽风光的,旨在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河山。
单元主题是“美丽的祖国”,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好,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将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祖国的美。
同时,我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具有趣味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祖国的美丽景色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时,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课文中描绘的美景。
但同时,学生对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绘的我国名胜古迹和美丽风光,增长见识;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描绘的美景;掌握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对课文描绘的美景的深入理解;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写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直观地展示课文描绘的景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的名胜古迹和美丽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曾经去过的美丽地方,激发他们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兴趣。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以及懂的一些做人的道理。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描写,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的《牛和鹅》,感受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通过小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故事的含义。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童年的乐趣,懂得一些道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乐趣。
通过学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深刻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21。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0课《陀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dīng xuán bīng hèn shuài钉旋兵恨帅chè kuì yù chǒu háo彻溃誉丑豪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4)图片认读生字旋转丑小鸭(5)古文识字旋,甲骨文(彳,行军)(旗,战旗)(足,获胜归营),造字本义:动词,获胜归营的军队,转动旗帜,让旗帜飘扬,以示胜利。
兵,甲骨文(双手)(斤,斧子),字形像士卒双手持握斧子参战。
造字本义:名词,手持战斧作战的士卒。
帅,甲骨文像一个人双手持剑。
造字本义:动词,军官挺剑呐喊,指挥作战。
丑,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又”(抓)的三(以三代五)根手指指端,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与手指动作有关。
造字本义:动词,用手指拧、扭、搓、转。
(6)学习多音字钉dīng(铁钉)(图钉)dìng(钉上)(钉鞋)旋xuán(旋转)(旋绕)xuàn(旋风)(旋床)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顾名思义:从事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含义。
让它朝对方撞去。
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高洪波,笔名向川,诗人、散文家。
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教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XX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
2019年11月
第六组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课文围绕“成长故事”为主题进行编排。
主要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精读课文。
这是本套教材继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后,第二次安排与童年生活有关的主题。
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本单元编排的课文,不仅有童年的欢乐,更有经历挫折带来的成长。
其中《牛和鹅》记叙了“我”对牛和鹅态度的变化。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记叙了扮演老虎给“我”带来的困扰。
《陀螺》一文讲述了“我”玩陀螺的烦恼与欢乐。
本单元的第一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旨在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加深、丰富对文章的理解。
本单元围绕这一要素作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
《牛和鹅》呈现了学习伙伴作的批注,以及获得的启示,引导学生学习批注的方法;后两篇课文以留白的形式让学生练习用批注的方式阅读。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总结、梳理了批注的角度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对理解文章的作用。
第二要素的“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牛和鹅》引导学生勾画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语句,体会“我”交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语句,体会“我”在不同阶段心情变化的过程及变化的原因;《陀螺》引导学生借助梳理出的相关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语文园地“语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达某种心情,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向表达。
习作要求“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教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游戏经历,把游戏过程写清楚,同时写出想法和感受。
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学会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
本单元侧重于让学生用文字批注自己阅读时的收获、困惑、见解。
(2)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三、单元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6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2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机动1课时。
XX小学集体备课记录卡
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 2019 年11月9日课题 18.牛和鹅第 1、2 课时中心发言人 XXX
XX小学集体备课记录卡
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 2019 年 11 月 9日
XX小学集体备课记录卡
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 2019年 11 月 9 日
XX小学集体备课记录卡
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 2019 年 11 月 9日课题语文园地第 1.2.3、4 课时中心发言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