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吸入制剂
- 格式:ppt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20
吸入疗法的两种给药方式:吸入剂与雾化作者:刘祖春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9年第03期在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的治疗中经常会使用吸入疗法。
吸入疗法是将药物以气溶胶、干粉或雾化溶液形式送进呼吸道,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和(或)肺泡的一种给药方式。
由于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和肺,局部药物的浓度高,疗效好。
起效迅速(起效时间仅为5-10分钟),可迅速缓解症状。
吸入药物剂量比口服剂量小,药物吸收入血在全身各组织的分布少,减少了全身用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因此,吸入治疗已被多国推荐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疾病的首选给药方式。
吸入剂的不同类型吸入治疗使用的吸入药物称为吸入剂。
临床上用于缓解呼吸道症状的吸入剂有三种类型,即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以及两类药物的联合使用。
支气管扩张剂的作用是舒张肺气道周围的肌肉,打开气道,这样可以让呼吸更顺畅。
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效吸入剂与长效吸入剂。
短效吸入剂包括沙丁胺醇、左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可每4~6小时使用一次或按需使用;长效吸入剂包括噻托溴铵、沙美特罗、福莫特罗、阿福特罗、茚达特罗、阿地溴铵,可每12小时使用一次。
糖皮质激素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以称为类固醇。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
目前常用的有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
两类药物的联合,即支气管扩张剂中一种或者两种,甚至三种,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呼吸道吸入疗法的两种给药方式呼吸道吸入治疗有吸入器和雾化两种给药方式。
雾化器和吸入器是对药物进行雾化并送进呼吸道的装置。
1.吸入器临床上常用的吸入器(含药物)有定量压力气雾剂与干粉吸入剂两种。
定量压力气雾剂(MDI)装置小巧,便于携带,能反复定量给药。
但对于使用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吸气与手动按压药物配合;药物的肺沉积率仅为10%左右,大部分沉积在口腔部。
目前用于慢阻肺治疗的MDI药物主要有沙丁胺醇(万托林)、溴化异丙托品(爱全乐)及可必特(万托林和爱全乐的复方制剂)、辅舒同等。
吸入制剂研究报告1. 背景介绍吸入制剂是一种通过呼吸道直接给药的药物剂型。
它具有快速起效、局部作用好、生物利用度高和副作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局部病变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本报告将对吸入制剂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和临床应用评估,探讨吸入制剂在药物研究和治疗中的潜力和前景。
2. 吸入制剂的分类根据制剂的物理状态和用途,吸入制剂可以分为固体颗粒吸入制剂、液体吸入制剂和气雾吸入制剂三类。
2.1 固体颗粒吸入制剂固体颗粒吸入制剂是将药物制备成粉末状,通过吸入装置送达到呼吸道。
它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固体颗粒吸入制剂有干粉吸入剂和吸入霧化剂。
2.2 液体吸入制剂液体吸入制剂是将药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以液体形式通过吸入装置给药。
它常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和炎症等疾病。
常见的液体吸入制剂有雾化溶液和溶液吸入产品。
2.3 气雾吸入制剂气雾吸入制剂是将药物溶解在推动气体中,通过雾化器产生气雾形式的吸入制剂。
它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常见的气雾吸入制剂有喷雾剂和喷粉剂。
3. 吸入制剂的研究方法吸入制剂的研究主要包括药物选择、制剂设计和性能评价三个方面。
3.1 药物选择药物选择是吸入制剂研究的首要问题。
要选择适合吸入给药的药物,需要考虑其化学性质、药物动力学和药物效应等因素。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一般选择具有局部作用和抗炎、抗病毒等特殊药效的药物。
3.2 制剂设计制剂设计是吸入制剂研究的核心环节。
要设计出适合吸入给药的制剂,需要考虑药物溶解度、稳定性、药物释放速度和吸入器械的兼容性等因素。
制剂设计的目标是实现药物的有效吸入和药物的合理释放,以达到疗效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效果。
3.3 性能评价吸入制剂的性能评价主要包括药物粒度分析、吸入性能评价和药物沉积分析等。
药物粒度分析用于评估制剂的颗粒大小和分布,以及颗粒对吸入性能和吸入深度的影响。
吸入性能评价是评估制剂的吸入特性和性能,包括吸入速度、药物沉积情况和吸入修正因子等。
慢阻肺患者治疗中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制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患者会出现气喘、咳嗽等症状,并且这些症状往往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和影响。
而在慢阻肺的治疗过程中,吸入药物采取局部给药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然而,许多患者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制剂却存在一些疑问。
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制剂来治疗慢阻肺,希望能够为患者们提供有用的帮助。
1.什么是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肺部疾病。
它主要由吸烟、环境污染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在全世界都非常普遍。
慢阻肺包括两种主要类型: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这些疾病会逐渐损伤气道和肺泡组织,导致患者呼吸不畅,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慢阻肺可能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并且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例如心律失常和肺部感染。
因此,慢阻肺需要及早发现并得到治疗,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1.常用的吸入剂及其特点1.吸入粉雾剂吸入粉雾剂具有快速、准确、经济、便捷等优点,该吸入剂不需要使用气雾发生器或压缩机,而是直接从干粉吸入器中吸入,患者协同性较好,药物的肺沉积率较高,减少了药物需要经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代谢系统的时间和损失,并且可重复使用,使其成为一个经济实惠的治疗选择。
常见的吸入粉雾剂包括:吸乐、信必可都保、舒利迭、全再乐等。
尽管普通干粉吸入剂具有多种优势,但它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吸入粉雾剂的高效治疗需要患者正确操作。
此外,不同的患者可能会对药物产生不同反应,因此治疗前需咨询医生,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方案。
2.2溶液雾化吸入剂溶液雾化吸入剂须要配合专用的压缩空气或氧气或超声雾化驱动吸入装置使用,将药物雾化成小颗粒,进入患者的呼吸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常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或肺功能极差无力吸药者。
常用吸入制剂品种介绍
第一、布地奈德粉吸入剂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起效慢,仅作为哮喘和copd患者的长期维持使用。
第二、福莫特罗或布地奈德复方剂,因加入长期β受体激动剂,进一步扩张支气管,除长期维持治疗外,因起效快,固可替代沙丁胺醇作为缓解用药。
第三、沙美特罗,通为长效β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分三种类型,50-100儿童哮喘、儿童哮喘50-250、成人哮喘50-100cupd。
第四、沙丁胺醇,短效β受体激动剂,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仅作为哮喘患者缓解用药,通常与普米克都保搭配使用。
第五、噻托溴铵为长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气道平滑肌,作为copd的长期维持使用药,可与信必可或舒利迭联合使用。
第1篇一、引言吸入制剂是一种通过呼吸道给药的药物形式,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点。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吸入制剂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患者对吸入制剂的正确使用,确保治疗效果,本文对吸入制剂的用法进行了总结。
二、吸入制剂的种类1. 气雾剂:通过抛射剂产生的压力将药物从容器中喷出,患者主动吸入。
常见剂型有雾化吸入剂、喷鼻剂等。
2. 粉雾剂:通过手动机械泵等将药物喷出,患者主动吸入。
常见剂型有粉雾吸入剂等。
3. 喷雾剂:通过压缩气体或手动泵将药物喷出,患者主动吸入。
常见剂型有口腔喷雾剂、鼻腔喷雾剂等。
三、吸入制剂的使用方法1. 气雾剂:取下吸嘴盖,直立握住吸入器,与面部保持距离,摇匀。
用力按压剂量计数器的中心,直到罐在揿压器内停止移动,从吸嘴中释放出1喷药。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达到所需剂量。
2. 粉雾剂:打开吸入器,握住吸嘴,轻轻呼一口气。
将吸嘴放入口中,嘴唇包住吸嘴,头向后仰,舌抵住吸嘴下方。
在缓慢深吸气的同时,按压吸入器,释放出1喷药物。
完成吸气后,从口中移出吸嘴,屏气10秒,轻轻呼气。
3. 喷雾剂:打开喷雾剂,握住吸嘴,轻轻呼一口气。
将吸嘴放入口中,嘴唇包住吸嘴,头向后仰,舌抵住吸嘴下方。
在缓慢深吸气的同时,按压吸入器,释放出1喷药物。
完成吸气后,从口中移出吸嘴,屏气10秒,轻轻呼气。
四、注意事项1. 在使用吸入制剂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适应症、禁忌症等信息。
2. 使用吸入制剂时,请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物。
3. 按照医生指导,正确使用吸入制剂,不要随意调整剂量。
4. 使用吸入制剂后,请立即将盖子盖好,避免药物挥发。
5. 定期复查,监测吸入制剂的治疗效果。
五、总结吸入制剂作为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具有诸多优点。
患者在使用吸入制剂时,应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安全用药。
通过本文对吸入制剂用法的总结,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成分、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成分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小瓶(2.5 mL)吸入用溶液含有异丙托溴铵 0.500 mg(相当于异丙托溴铵一水合物 0.522 mg)和硫酸沙丁胺醇 3.013 mg(相当于沙丁胺醇碱 2.500 mg)。
规格:2.5 mL/支。
用法用量
本品可通过合适的雾化器或间歇正压通气机给药。
以下推荐剂量适用于成人(包括老年人)和 12 岁以上的青少年:
1)急性发作期:大部分情况下 1 个小瓶即治疗剂量能缓解症状。
对于严重的病例 1 个小瓶治疗剂量不能缓解症状时,可使用 2 个小瓶药物进行治疗,但病人须尽快就医。
2)维持治疗期:每天 3~4 次,每次使用 1 个小瓶即可。
禁忌及注意事项
禁忌:本品禁用于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本品也禁用于已知对阿托品或其衍生物、或对本品任何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
由于本品是按照「打开即可使用」的制剂开发的,不需要和任何其他雾化吸入溶液制剂混合。
因而,临床开发方案没有包括将本品与其他药物混合的研究。
所以,建议不需要将本品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
一雾化器中使用。
雾化吸入作用、吸入用异丙托溴铵与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区别、雾化药物分类及应用雾化药物注意事项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对于肺部病变的患者,雾化给药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已作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临床中使用的雾化药物根据作用靶点不同分为胆碱 M 受体阻滞剂、β2 受体激动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类等,根据作用时间的长短又分为短效以及长效制剂。
临床使用较为常见的雾化组合方案两联、三联甚至四联,其中短效胆碱 M 受体阻滞剂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常用的主要有异丙托溴铵与复方异丙托溴铵。
吸入用异丙托溴铵与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区别成分不同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规格:2 mL:0.5 mg 为例),单成分只含有:异丙托溴铵 0.5 mg(按 C20 H30BrNO3 计)。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规格:2.5 mL),两种成分含有:异丙托溴铵 0.5 mg(按 C20 H30BrNO3 计)与沙丁胺醇 2.5 mg(按C13 H21NO3 计)。
特殊人群使用推荐异丙托溴铵:妊娠分级 B 级;哺乳期分级 L2 级。
儿童用药:尚无 12 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的临床经验。
老年用药:65 岁以上与 65 岁以下患者使用同样有效,安全性与有效性无差异。
复方异丙托溴铵:妊娠分级 C 级;哺乳期分级:尚不清楚异丙托溴铵和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溶液的成分是否会从母乳中排出。
儿童用药:12 岁以上儿童。
老年用药:尚未发现老年人和年轻患者之间的反应差异,但不能排除一些老年人的敏感性更高。
药物相互作用异丙托溴铵:临床可以和多种雾化药物进行联合雾化;不推荐本品与其他抗胆碱药长期合并用药。
复方异丙托溴铵:不需要把本品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联用黄嘌呤衍生物可增加副作用;低钾血症可增加服用地高辛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危险。
建议在此种情况时监测血钾水平。
常⽤雾化吸⼊药物总结及注意事项常⽤雾化吸⼊药物总结及注意事项导读:雾化吸⼊药物是呼吸科等科室的常规治疗⽅法,雾化疗法应⽤特制的⽓溶胶发⽣装置,将⽔分和药液形成⽓溶胶的液体微滴或固体微粒,被吸⼊并沉积于呼吸道和肺泡靶器官,以达到治疗疾病、改善症状的⽬的。
雾化吸⼊的药物很多,运⽤最⼴泛的当然是糖⽪质激素(布地奈德)、⽀⽓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
鉴于临床上也有⼈把氨溴索注射液、庆⼤霉素、α糜蛋⽩酶、两性霉素B、地塞⽶松等药物进⾏雾化吸⼊,其疗效及安全性到底如何?糖⽪质激素吸⼊糖⽪质激素(ICS)是治疗⽀⽓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当哮喘急性加重或AECOPD时,常常雾化吸⼊糖⽪质激素作为治疗⼀部分,此时最常⽤的雾化吸⼊药物是布地奈德(吸⼊⽤布地奈德混悬液)同时建议医⽣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禁忌和使⽤⼈群,我们常⽤的规格是1mg/2ml,1次1-2mg,bid或tid,常常与⽀⽓管舒张剂(例如可必特液)联合使⽤。
不良反应轻微,较常见的是声嘶、咽喉部不适、⼝腔念珠菌病等,为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因为属于激素类药物对呼吸粘膜有刺激容易滋⽣细菌,应谨记每次吸⼊后要清洁漱⼝。
临床上,虽然吸⼊性糖⽪质激素很多,但只有布地奈德有雾化吸⼊制剂(吸⼊⽤布地奈德混悬液)。
其他诸如倍氯⽶松、氟替卡松等,只是⽓雾吸⼊或⼲粉吸⼊,不是雾化吸⼊。
不少医院和中⽂⽂献有报道雾化吸⼊地塞⽶松的疗效,⽽鉴于⽬前中⽂⽂献的泛滥和尴尬,笔者⽆法考究这些⽂献的质量,⽽笔者周围的医院都是没有雾化吸⼊地塞⽶松这⼀做法的。
笔者查阅很多药物学专着,均没有提及地塞⽶松可以进⾏雾化吸⼊。
《专家共识》也是不推荐地塞⽶松进⾏雾化吸⼊,原因是地塞⽶松⽔溶性较⼤,难以通过细胞膜与受体结合,在肺内沉积率低,⽓道内滞留时间短,不好发挥药效,且其半衰期较长,在体内容易蓄积,对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也强。
⽀⽓管舒张剂这是呼吸科最为常⽤的药物,常⽤来雾化吸⼊的包括沙丁胺醇(吸⼊⽤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特布他林(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异丙托溴铵雾化吸⼊溶液),这些雾化吸⼊平喘药的不良反应⼀般较为轻微,⽬前很多医院都会有其复⽅制剂,⽐如可必特液(吸⼊⽤复⽅异丙托溴铵溶液),主要成分包括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同时应⽤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平喘效果可以叠加,⼀般是每⽇3-4次⽤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