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2 花的学校》叶凤琴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9.52 KB
- 文档页数:16
花的学校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生字“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节。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降、润、罚、扬、臂、赏、碰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闰——润臂——劈虫——触角——触B、换偏旁以及的字:汤——烫壁——臂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润湿突然原野互相狂欢急急忙忙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
原野:宽广平坦的地方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思考每一节诗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节: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变放假了。
第三节: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以上,冲了出来。
第四节: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节。
A、老师范读。
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C、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位语言的精妙。
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花的学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视频,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想给你们看一组美丽花儿的视频。
(播放视频)2、看完后你们觉得这些花怎么样?(漂亮、充满生机、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艳丽……)3、老师告诉你们,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
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的学校》。
(板书:2花的学校)二、默读课文,读文质疑。
1、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2、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3)花儿们的老师是谁?(4)雨一来,他们为什么就放假了……3、师小结:这些问题会在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逐步解决。
你们知道吗?泰戈尔写《花的学校》时,己年近不惑40,但仍以纯真的童心感受世界。
那质朴的语言闪耀着写作的快乐,奇妙的想像充满了童真童趣。
现在让我们走进花儿学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
三、重点突破,精读解疑。
1、生齐读课文,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属于描写花儿很欢乐的?(一、二、六自然段)2、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花儿狂欢的环境)“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这样的词语是象声词。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地跳舞、狂欢。
(板书:跳舞狂欢跑出来)|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拟人句)“跑出来、跳舞、狂欢”突出了什么?(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3)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引导学生自由想像说一说。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的时光,大多数是在学校度过的,一说到学校,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课堂、老师、同学、作业、放假”等等,这些词语中,同学们看到哪个词更开心呢?生回答。
师:对呀,放假!每次老师宣布放假,同学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在另一所学校里,今天也放假了,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出示文中短句),他们是……,又是哪所学校呢?我们一起板书课题吧!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师:一起读读这个美丽的课题!二、初读质疑师:花儿的学习生活是否也与我们相似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小花们的学校吧!听老师读课文,在脑中呈现画面,如果有不理解的请在课文中用问号标注出来,等会我们一起解决。
师读课文,生记录质疑。
师:课文读完了,你有什么疑问?(如果有简单的问题,可以随时让自己学生解决)生提出质疑。
师:我们再带着问题,一起细细地品一品课文。
三、品悟句子,精读解疑1.品一品描写天气的句子:师:花儿们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从哪可以看出?(出示第一段)师:这句写得怎么样?好在哪?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讲拟人与比喻的区别。
(课件出示)师:这句是描写东风的,文中还有一句是描写其他景的,是哪句?生:第6自然段第一句。
师:这句好不好?为什么说好?生回答。
师:请你也说出一个拟人句!真有想象力!连老师都没有想到呢!2.品一品描写花儿们的句子。
师:文中除了这两句好,写花儿更有意思呢。
新建街小学三年级语文“实效课堂”教学设计稿纸|年级三(3)编制时间2018.9.11主备教师杨凤英执教教师杨凤英班级姓名组别评价课题2、花的学校(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试着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3.积累好词好句。
学法指导自主朗读课文,会读本课生词。
小组合作完成课后拓展。
导学过程一、3分钟常规训练任务、要求:(认真,工整,正确)组内订正。
分享童话故事二、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三、新授内容导学过程:1.自主学习方案(目标、要求、问题要明确):1)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会读本课生词。
工整地书写下列词语:湿润跳舞狂欢放假2)小组合作、探究。
花朵是怎样跳舞狂欢的?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想象花儿跳舞的画面,有感情地读一读。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很有趣,很奇妙?找一找,有感情地读一读。
2.合作探究、展示方案(探究、展示的形式、目标、要求、任务要明确):(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6自然段。
(二)同学们,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花儿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先在组内说说,然后用几句话完整说一说,在班上交流。
(小组长有序组织,全员参与,选代表发言)四、拓展延伸“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堂小结课后训练案完成目标与测第3页课后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花的学校》教学设计合肥市瑶海区和平小学二小叶凤琴教材分析:《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新月集》,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散文诗。
作者用拟人的首发,以孩子和妈妈说话的口吻,从儿童的思维视角展开了新奇的想象。
在雨中绽放的五彩花朵,在作者眼里成了一群假日里冲出校门尽情狂欢的孩子。
没有开放的花儿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课,它们渴望着下雨,因为下雨了,它们就可以不做功课跑出来游戏了,雨给它们带来了假期。
文中一个个奇思妙想,令人回味无穷。
学情分析:《花的学校》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诗文,一看题目——花的学校,就能勾起学生的兴趣,花也有属于自己的学校吗?花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2.通过借助拼音、利用汉字构字规律等方法正确认读“荒、笛、罚、假、裳”5个生子,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舞、够”等13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积累等方法理解“簌簌地”等词语。
3.抓住诗歌中有新鲜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累语言,并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好,上课,同学们好。
同学们真精神。
课前,我们先来听首歌,放松一下。
播放歌曲《上学歌》,知道歌名吗?没错,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上学歌》。
听到这首歌,你会想到什么?(预设:老师、同桌)自己的学校,老师,同桌,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学校有关,但这可不是一般人的学校,请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花的学校。
读课题。
有没有什么想问的?花怎么会有学校?花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想知道吗?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读课文。
二、初读,解决生字词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个别难读的生字可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好,开始。
你们端正的坐姿让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读完了。
2.出示生字: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这些是本课需要大家认识的生字。
自己读一读,看看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好,你来说。
对了,这里的假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假,哦,你还知道另外一个读音,真假的假。
还有吗?你要提醒大家的是,这里的衣裳的裳读轻声,特别需要同学们注意。
还有比较难读的吗?你发现“簌簌地”平舌音有点难读,那么请你带大家读一下,相信有了你的提醒,同学们一定能够读好。
来,这位同学你来读一下。
非常的好,字正腔圆。
|来咱们像他们一样,齐读。
接下来,难度升级,把这些词语送到长句子里,你还会读吗?出示:①“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②“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③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④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你把意思相近的词读的很紧凑,老师也想来试试,可以吗?“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谁还想来试试,你还读出了节奏。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让我们加上停顿符号,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现在所有的难题都解决了,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将课文读好。
请这两位同学一起合作读课文,听的同学注意听,他的字音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
好,开始。
这位同学听的特别认真,你来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我发现,我们班同学读的认真,听的仔细,评的也特别全面。
读完这篇课文,你发现是谁对谁在说话?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指名说,好,你发现这是一个孩子和妈妈在对话。
从哪个句子发现的?请你读。
(出示:“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大家同意吗?孩子和妈妈在对话,他们会聊些什么?花儿学校里的事,放假找妈妈的事。
师相机板书。
四、精读第一部分那我们就先来了解学校里的事,花儿学校里会发生怎样的事?自己读课文1至4自然段,去找一找。
请你读。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是这句,哪里有意思?(哦,你发现“一群一群的花”,和我们平时表达的不一样?花应该是一朵一朵的?你还发现花只会随风摇摆,不会跳舞,但这个小孩的眼里,他们就像是在跳舞,在狂欢的人。
所以你认为这个小孩的想象力很厉害!那么请你来读一读。
谁还想读?哪里有意思?你也想和他们一样吗?带着心情来读。
哦,这些花孩子们在玩。
还干了些什么?指名读。
”放学前出来游戏,被老师罚站了。
”游戏?你和同学做过哪些游戏?(预设:跳皮筋,跳绳子,猫和老鼠),游戏固然有趣,但因为玩被罚站可不好了,请看这个“罚”字。
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的四原本是个网,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上课的时候,任何一位同学讲小话(言字旁,立刀旁|做小动作,都逃不出老师的法眼。
所以上课还得怎么样?(预设:认真听讲,不开小差)认真听讲才对呢。
还有吗?其实这样有新鲜感有意思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
文章第一自然段就是。
出示:“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谁会走过荒野,谁会吹着口笛,文中说的是谁?东风是个人了,会走路,于是他便有了步调,会吹口笛,于是,他便有了才气和情感。
前面我们知道了作者把花当人一样来写,现在看到了把风也当人一样写,读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你能不能像这样说一说?放学了,我背着书包,走出校园,……一起读一读,品一品。
还有吗?请你说。
师出示所有。
这些句子都很有趣。
请同学们圈画下来,也请以后多注意这样的句子。
你也可以像大诗人泰戈尔一样,这样写出有意思的句子来呢。
这些句子就像夜晚的星空,会让黑幕一般的夜空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下雨了,花儿们放假了,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五、指导写字1.指导练写。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生字。
我们用形声字的方法认识了不少左右结构的生字,我们还初步用会意字的方法认识了罚这个上下结构的字。
(预设:通过你们的观察,你们发现这两类字难写,还有一个独体字,互,在写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呢?哦,你注意到了他的笔顺,还关注到了下面一横比上面一横长。
哪些字比较难写呢?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花的学校》教学设计合肥市瑶海区和平小学二小叶凤琴教材分析:《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新月集》,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散文诗。
作者用拟人的首发,以孩子和妈妈说话的口吻,从儿童的思维视角展开了新奇的想象。
在雨中绽放的五彩花朵,在作者眼里成了一群假日里冲出校门尽情狂欢的孩子。
没有开放的花儿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课,它们渴望着下雨,因为下雨了,它们就可以不做功课跑出来游戏了,雨给它们带来了假期。
文中一个个奇思妙想,令人回味无穷。
学情分析:《花的学校》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诗文,一看题目——花的学校,就能勾起学生的兴趣,花也有属于自己的学校吗?花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2.通过借助拼音、利用汉字构字规律等方法正确认读“荒、笛、罚、假、裳”5个生子,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舞、够”等13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积累等方法理解“簌簌地”等词语。
3.抓住诗歌中有新鲜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累语言,并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好,上课,同学们好。
同学们真精神。
课前,我们先来听首歌,放松一下。
播放歌曲《上学歌》,知道歌名吗?没错,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上学歌》。
听到这首歌,你会想到什么?(预设:老师、同桌)自己的学校,老师,同桌,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学校有关,但这可不是一般人的学校,请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花的学校。
读课题。
有没有什么想问的?花怎么会有学校?花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想知道吗?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读课文。
二、初读,解决生字词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个别难读的生字可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好,开始。
你们端正的坐姿让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读完了。
2.出示生字: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这些是本课需要大家认识的生字。
自己读一读,看看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好,你来说。
对了,这里的假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假,哦,你还知道另外一个读音,真假的假。
还有吗?你要提醒大家的是,这里的衣裳的裳读轻声,特别需要同学们注意。
还有比较难读的吗?你发现“簌簌地”平舌音有点难读,那么请你带大家读一下,相信有了你的提醒,同学们一定能够读好。
来,这位同学你来读一下。
非常的好,字正腔圆。
|来咱们像他们一样,齐读。
接下来,难度升级,把这些词语送到长句子里,你还会读吗?出示:①“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②“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③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④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你把意思相近的词读的很紧凑,老师也想来试试,可以吗?“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谁还想来试试,你还读出了节奏。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让我们加上停顿符号,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现在所有的难题都解决了,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将课文读好。
请这两位同学一起合作读课文,听的同学注意听,他的字音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
好,开始。
这位同学听的特别认真,你来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我发现,我们班同学读的认真,听的仔细,评的也特别全面。
读完这篇课文,你发现是谁对谁在说话?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指名说,好,你发现这是一个孩子和妈妈在对话。
从哪个句子发现的?请你读。
(出示:“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大家同意吗?孩子和妈妈在对话,他们会聊些什么?花儿学校里的事,放假找妈妈的事。
师相机板书。
四、精读第一部分那我们就先来了解学校里的事,花儿学校里会发生怎样的事?自己读课文1至4自然段,去找一找。
请你读。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是这句,哪里有意思?(哦,你发现“一群一群的花”,和我们平时表达的不一样?花应该是一朵一朵的?你还发现花只会随风摇摆,不会跳舞,但这个小孩的眼里,他们就像是在跳舞,在狂欢的人。
所以你认为这个小孩的想象力很厉害!那么请你来读一读。
谁还想读?哪里有意思?你也想和他们一样吗?带着心情来读。
哦,这些花孩子们在玩。
还干了些什么?指名读。
”放学前出来游戏,被老师罚站了。
”游戏?你和同学做过哪些游戏?(预设:跳皮筋,跳绳子,猫和老鼠),游戏固然有趣,但因为玩被罚站可不好了,请看这个“罚”字。